斯达康 发表于 2010-9-14 10:35:50

老师谦虚了

沈杰--回归三坟 发表于 2010-9-27 21:32:27

本帖最后由 沈杰--回归三坟 于 2010-9-27 21:34 编辑

总结得很好。不过大家没发现另一个纰漏:大青龙汤证并非太阳伤寒+阳明微热,而是太阳阳明合病。
这个阳明热,不是一般的热,是大热!如果石膏量不是这么大,不可能出现烦躁的情况。麻黄用了六两,石膏用也很大。这个方子很猛,而且不是一般的猛,还加了生姜大枣以助发汗,兼顾护中焦胃气。大解表不说,还大清里热。表里同治,哪可能是阳明微热呢? 与小青龙加石膏的区别没做到位。

Tina. 发表于 2010-9-29 21:53:41

啊,努力学习再学习!

我要学中医 发表于 2010-9-30 11:17:00

非常感谢,收藏了,

k41109 发表于 2010-10-24 21:51:30

辛苦了
學習了

经方-天一生水 发表于 2010-10-24 23:28:24

非常有用,受益匪浅。多谢总结分享!收藏!

mac100 发表于 2010-11-16 09:33:27

先学习,以后再发表意见!谢谢小水!

没钱的日子 发表于 2010-11-24 14:17:53

谢谢版主,我都打印了,配好学习。

安之若素 发表于 2010-11-24 17:22:12

谢谢老师的辛苦,正好在学习伤寒。

没钱的日子 发表于 2010-12-2 10:12:06


病机
辨证要点
治法
组成

麻黄汤证
太阳伤寒,病在皮肤腠理
周身骨节酸疼,无汗发热恶寒,无汗热势较高 ,脉象浮紧
都是用发汗的方法帮助机体发散表邪,其方义符合人体自身的驱邪机制,只不过各有侧重。


桂枝汤轻微发汗兼滋养中焦,目的在于发汗驱邪而又不伤津液,养中焦生津液扶正气以调和营卫。桂枝生姜发汗散邪,大枣甘草养中焦,芍药反佐之外还通利脉道,从而恢复机体正常的卫气营血关系


桂枝芍药生姜(各3两),炙甘草2两,大枣12枚

桂枝汤证
太阳中风,病在肌肉筋骨
恶风,汗出发热,鼻鸣干汗出热势较低呕等,脉象浮缓
麻黄汤的目的是发汗去邪,麻黄桂枝发汗散邪,甘草养中焦,杏仁苦降而针对正气上冲的喘。邪去正自安!
麻黄3两,桂枝2两,杏仁50个,甘草1两

写反了吧

蒲公英LMC 发表于 2010-12-29 21:16:08

谢谢老师的辛苦,正好在学习伤寒。

桂枝麻黄汤 发表于 2011-1-21 18:30:16

小水老师写的真好,我来的这么晚了能学会吗?负担真重

临窗闻雨声 发表于 2011-3-27 15:49:57

呵呵,本来看完伤寒太阳篇正在总结呢,没想到小水姐已经总结完毕了,惭愧!不过我感觉这些东西还是自己总结一遍比较好,总结好了再来看,互补嘛,且印象深刻!争取早日把刘师的书印到脑子里,活学活用,再看其他书就能去伪存真了,呵呵,刘师的书就是验钞机嘛!!

太原中医42 发表于 2011-4-18 18:54:01

辛苦了我们学习了

qinqingshu2011 发表于 2011-5-11 18:41:37

谢谢整理的这么清楚   收藏   老师辛苦了:victory:

太原中医42 发表于 2011-5-11 20:29:47

潜心学习,心净如水

勤学 发表于 2011-5-12 00:55:27

谢谢小水老师的辛苦整理

厚朴学医 发表于 2011-11-23 21:13:20

向兔师姐学习!

用户名 发表于 2011-11-29 15:40:59

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苓桂术甘汤的水饮比吴茱萸汤的水饮更盛,苓桂术甘汤偏于治疗水饮这个本,吴茱萸汤偏于治疗水饮上逆的标。

骆驼刺经方学子 发表于 2012-2-4 11:08:51

感谢分享!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学习总结】试着整理方证鉴别,望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