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
发表于 2008-10-2 13:18:14
下编 对口疮
此疮生于后颈窝对喉之处,险症也,迁延失治,足以致死。治法先以麻凉膏敷之,看其疼痛若何,若敷后痛止者,是为易治之症,内服中九丸,并照治痈疔法,以清凉之剂敷散之;若初起时搔痒,皮内黑硬,如石一条横插,影响两耳肿痛,日轻夜重,久不成脓,饮食不思者,是犯七恶,亦照前治痈疔法,施以托里排脓之剂,六、七日黑色转红,四围起白泡,如粟米大小,内成脓而腐烂,先用熏洗汤洗之,次贴隔纸膏,至腐肉净后,以加味天然散加鸡内金末掺之,即愈。
地平线
发表于 2008-10-2 13:20:23
下编 左肩花症
此疮生于左肩井穴上窝心内,治法与前乳花同,服中九丸生肌、平口。
地平线
发表于 2008-10-2 13:22:08
下编 右肩花症
此疮与左肩花同,治法亦然。
地平线
发表于 2008-10-2 13:29:01
下编 左右发背症
此疮生于左右饭匙骨上,治法与肩花同。
地平线
发表于 2008-10-2 13:29:44
下编 附骨疽
此疮多生于大胯上有肉之处,因患者体浓,嗜食煎炒浓味,又兼酒色过度,招受风湿,致痰湿凝滞不行,屡积而成,其初起时梆骨作胀,不甚大痛,攻起一块,外面肉色灰白,延至期月,遂大如斗,潮热,头痛,身疼,六、七日后,潮热不退者,其大胯内之梆骨必然作痛,医者每多作风湿痰凝或筋骨疼痛治之,故恒不效。岂知此乃阴毒之症,故痛则日轻夜重。治法以火葱一斤,生姜一斤,捣烂,入锅炒热,用布包之,以熨痛处,冷了又换又熨,熨后再加石菖蒲二两入内,再炒再熨,其毒必出于皮肤而转红肿,内服中九丸,并前方托里之剂加人参三钱,外敷麻凉膏,至脓干应指时,以化肉膏贴之,视肉变黑色时,以针拨开疮头,使脓随针出,若无脓出者,再以化肉膏插入孔内,再烂一个时辰,再用针拨,脓必出矣。若脓久不干者,可用药线插入一次,以解毒膏贴之,常服中九丸,解去热毒,方不生变,当忌发物。
地平线
发表于 2008-10-2 13:31:40
下编 鹤膝风
此症生于膝眼上两鬼眼穴内,肿起痛如针刺,其症之起因,大抵由少年时不知保重身体,过于酒色斫丧,兼受风湿所致。治法在初起时,可用八法神针针入鬼眼穴内,补泻运气,起针后,用艾火灸十余壮,痛即可止,内服中九丸兼药酒,酒方如次∶
当归 赤芍 川芎 白芷 防风 牛膝 木瓜 苡仁 羌活 浓朴 苍术 陈皮 荆芥 土苓 熟地 升麻 甘草 桑寄生 石楠藤 白蒺藜
上共锉成片,布袋盛之,以好酒十斤放罐内,入药其中,罐口用荷叶封住,放在火内烧三炷香久,冷定取起,每日空心饮之,尽量而止。肿处以棉包里,不可受风,以常温暖为佳。
地平线
发表于 2008-10-2 13:32:09
下编 脚背花
此疮生于脚背,不拘左右。初起治法与前背花同,服中九丸,熏洗,生肌、平口。
地平线
发表于 2008-10-2 13:35:56
下编 手掌花
此疮生于掌心中,治法与疔花相同,服中九丸,熏洗贴,生肌、平口。
地平线
发表于 2008-10-2 13:36:26
下编 耳层
此疮生于耳内,初起微痒作肿,或外面肿而作脓,单方以胭脂水滴入耳内,亦有以鳝鱼血滴入而生效者。吾门治法,用棉纸条以浆糊润湿,粘惹线末,晒干后插入耳内,一日两换,至七日后,脓水自干而愈。
地平线
发表于 2008-10-2 13:36:59
下编 鼻
此疮生于两鼻孔内,有一肉瘤掉出鼻孔,常时作痛,兼出腥臭脓水,乃肺经积热所致也。治法宜内服中九丸兼金蚣丸,以祛肺热,外用化肉膏贴肉瘤上,至肉黑时,以针拨开一孔,插入药线三次,七日后其瘤自脱,用熏洗汤洗后,以加味天然散吹入鼻内以生肌,再服清肺之剂,以清余毒。
清肺饮
栝蒌仁(去油) 桔梗 黄连 生地 二冬 陈皮(各七分) 黄芩 栀子 连翘 赤芍 前胡 半夏 川芎 茯苓 猪苓 木通 花粉 白芷(各五分) 灯心引
又方于七月七日收甜瓜蒂阴干,临用时以一分研末,再用白矾少许,棉裹塞鼻。
地平线
发表于 2008-10-2 13:39:26
下编 牙泄
此症牙龈肿痛,用水漱口,则满牙齿流血不止,故名牙泄。治法以止血为主,先用侧柏叶一握,捣自然汁噙之,热了又换,数次后,以后方搽之∶
青黛(三钱) 食盐(三钱) 倍子(三钱) 枯矾(一钱) 百草霜(钱半) 真京墨(一钱)红褐子灰(三钱)
上共和匀,以米泔水漱净口后,将此末搽于牙龈上,内服中九丸以解热毒。
地平线
发表于 2008-10-2 13:40:04
下编 喉风
此症喉咙肿痛,痛不可忍,一发如雷,乃急病也。水米不能下咽,生死危在顷刻,但亦有延至六、七日者。治法内服中九丸,兼服加减甘桔汤及败毒散,若外面红肿者,以麻凉膏敷之,再吹加味冰硼散。
加减甘桔汤
桔梗 元参 白芷 防风 赤芍 川芎 前胡 独活 连翘 荆芥 甘草(各五分) 丑牛 豆根 黄芩 射干 生地(各五钱) 竹叶(七疋引)
上水煎食后服。
加味冰硼散
熊胆(三分) 儿茶(五分) 血竭 乳香 没药 硼砂 寒水石(各五钱) 青黛(六钱)冰片(一钱)
上共研末,吹入喉中,使其尽量流出涎水,约七日后出脓,即愈。
地平线
发表于 2008-10-2 13:40:30
下编 龙癣疮
此疮生于胸前两胁,初起作痛,如粟成丛,肉皮红肿,不敢搔抓,有单方四个,或可治愈。
一方∶以镜面草为末调水搽之。
一方∶用大黄末调水搽之。
一方∶用田螺捣烂敷之。
一方∶用海金砂末调清油搽之。
如用以上各方均不效时,可内服中九丸兼金蚣丸,以解去热毒,外敷麻凉膏,疼痛即止。如患处已成脓者,用隔纸膏贴之,后以加味天然散生肌、平口。
地平线
发表于 2008-10-2 13:41:08
下编 龙缠疮(俗名缠腰)
此疮生于腰间系带之处,初起红肿,痛如火烧而不可忍,约三日间破皮出水,但不成脓,乃急症也。治法内服中九丸解毒,外用青黛敷于患处,以止其痛,看其所敷之物干了又换;至红肿消退而不作热时,再以麻凉膏敷之(加倍子末一两于膏内),如恐其干燥,可滴入少许清油以调剂之,水干即愈。
地平线
发表于 2008-10-2 13:42:28
下编 紫癜疯
此疮或生于手,或生于胸,色紫而奇痒。治法以铜绿 过五分,巴霜五分,枯矾二钱,白蜡一钱,共为细末,以核桃油捣烂和匀,作一大丸,以纸一张裹之,火上烘热,搽涂患处,以久搽为妙,至不奇痒及肉不乌时,即告痊愈。
地平线
发表于 2008-10-2 13:43:17
下编 瘿瘤
此症有痰、气、酒、风、血等五种之分,痰瘤穿溃后如猪脑髓;气瘤浮泡不坚;血瘤红线缠满;酒瘤吃酒时则浓坚不软,不吃酒时则软而坚;风瘤其硬如石,受风湿则奇痒难堪。只有痰瘤可治,其余四瘤皆为不治之症。不可乱动刀针,否则翻弦不收,其症危矣。
治法宜以顺气行痰为主,药方如下∶
桔梗 茯苓 陈皮 半夏 黄芩 栀子 防风 麦冬 白芷 赤芍 昆布 海藻 海带(各五钱) 木香(一钱) 甘草(一钱)
上水煎服,并服中九丸、金蚣丸。若已穿头者,用化肉膏贴之,至肉黑后,取出腐肉,以药线日插三次,约六、七日落尽腐肉,以加味天然散生肌,平口。
地平线
发表于 2008-10-2 13:43:56
下编 棉子疮
此症多因早年患杨梅毒时,服食轻粉、汞剂过多,欲求速效,致后日发生此种粉霜毒气,遍身关节疼痛,骨里潮热,气逆则痰不行,遂结成豆子大小之粒,渐渐长大,皮肤不红,肉内作痛,延至日久,医者多以行痰顺气之剂治之,屡治不效,后遂溃而出水,与棉絮相似,此刻其痛更甚,初不知其为误服轻粉,毒入骨髓之所致也。治法内服中九丸兼金蚣丸,再加托里排脓之剂,成脓者可治,不成脓者难治。成脓后,用解毒膏贴之,插药线三次,俟脓干,取出絮团后,以熏洗汤洗净,再掺加味天然散收功。
地平线
发表于 2008-10-2 13:45:09
下编 天泡疮
此症肉皮赤肿,发泡痛甚,破皮后则排泄清水,痛如针刺,乃热极也。治法宜内服中九丸、金蚣丸,兼用清热解肌汤及黄连解毒汤,服至三剂后,再加大黄以消利三、五次,除去邪热,外搽太岁墨止痛,候水分干尽时,掺天然散、贴解毒膏平口,切忌发物。
清热解肌汤
黄芩(八钱) 大连(八钱) 枳壳 栀子 连翘 荆芥 防风 花粉 陈皮 浓朴 猪苓 泽泻 木通 黄柏(各五分) 甘草(二钱) 灯心(为引)
上水煎,连服三剂。
又单方∶
大黄一两,倍子五钱,共研细末,用鸡蛋清调搽患处。
地平线
发表于 2008-10-2 13:45:46
下编 小儿赤游丹毒
此症因胎中受热,致生此疮,或生两膝眼上,或生肾囊上不定,皮肤赤肿,破皮后则出血痛甚,水洗至何处,即烂至何处,治方如下∶
铅粉(三钱火 黄色) 乳香 没药 血竭 黄柏(各二两) 轻粉(三钱) 冰片(一分) 白蜡(二钱)
上共为细末,清油调搽,切忌发物。
又方∶
黄柏三钱,猪胆一枚,将胆汁搽于黄柏上炙干,又搽又炙,数次之后,取黄柏为末调搽之。
地平线
发表于 2008-10-2 13:46:28
下编 小儿肾囊风
此症多因湿热窜入膀胱而成,治方如下∶
蒲黄(一两) 胡连(一两) 苍术(一两)
上共末,以葱白一握捣烂,入药在内,调敷患处。
又方∶
以千年锻石调好醋搽之,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