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 李锋老师《六神类方解伤寒》第三十七课
大家好,今天由我来给大家讲述朱雀类方。
朱雀类方属于四神方之一,用药单纯,以咸寒药为主,无使药牵制。
主治五证中的燥热证。能泻表和里的燥热病邪。六纲上可以治疗太阳和阳明的燥热。
烦温证大多伤及津液,燥热证热邪的力度大,进一步匮乏津液,导致热痰结聚和血液干枯,除了伤津液,还伤营血。
方药除了泻热养津液润血分,还要在寒药的基础上多配伍保津液、养血分的药物。
我主要讲解的朱雀类方有:
1黄芩汤
2黄连黄芩阿胶甘草汤
3黄连阿胶汤
4葛根黄芩黄连汤
5大黄黄连泻心汤
6泻心汤
7小柴胡加黄连牡丹汤
先看第一个方子
【黄芩汤】
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用“汉传经方解析法”分析一下。
【三才解析法】
阳性药:无
平性药:炙甘草、大枣
阴性药:黄芩、芍药
【四象解析法】
君:黄芩(寒 苦)3两
臣:芍药(凉 酸苦)3两
佐:炙甘草(平 甘滋)2两
大枣(平 甘滋)2两
使:无
【药症】
黄芩 寒 苦
《本经》: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
赤芍 凉 酸苦
《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甘草 平 甘滋
《本经》:主五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肿,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大枣 平 甘滋
《本经》: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长年。
从上面解析中可以看出,黄芩汤方共有四味药,属于小方。
由两味寒凉的阴性药配伍两味甘滋的平性药组成,无药性相对的使药制衡,君药药性为寒性,偏性大,属于朱雀类方。对治的方向是燥热为主的病证。六纲属阳明。
黄芩苦寒,偏性最盛,药力最大,药量也大,为君药。
芍药凉酸苦,偏性明相对平和多了,为臣药,辅助君药解决病症。
甘草、大枣甘滋,滋养亏虚的津液。
我们结合条文来理解: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宋172)
条文表述的比较模糊。
从“太阳与少阳合病”看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太阳本证表实热,合并少阳病热多寒少,自下利可以看成是少阳的邪高痛下,会有虚寒参与的,方子中就要有使药,方子也当选柴胡汤类更适合。
只有少阳病解,病证进一步转入阳明,水热互结,而无明显结实症状,才能用黄芩汤解决。
一种是太阳外感表证,合病少阳证。如果外证未解,可选用柴胡桂枝汤。
只有太阳外感与少阳病证已解,病情内传阳明,水热互结而未结实,才可以用黄芩汤。
不管是什么情况下,都是在病证出现传变到阳明,出现协热利了,才是黄芩汤证。也只有出现转归了,才更符合条文的描述。
阳明病,里实热,有热未结实,与体内水饮互结,出现下利,称为协热利。
水热互结,下利频繁,气滞血瘀,气血不畅,可表现为阵阵腹痛。可以用黄芩汤治疗。
黄芩苦寒,寒能清热,苦能涌泄水湿,既能祛水热结于肌表的黄疸,也能解决水热下注肠道的下利,还能祛热邪重引起的血液运行郁滞,内外通治,对于水热互结正对症,清热逐水,祛肠澼、瘀滞,顺畅气机,故为君药。
芍药,善除血瘀和水热,还能治疗血瘀、血行不畅的腹痛,亦能清热利水,解小便赤涩不利,为臣药,帮助君药解决兼症,增强黄芩的疗效。
佐药大枣、甘草,平性药,味甘滋而助阴,能起到固护中焦,滋补津液的作用,
滋养机体因热邪而损伤的津液,使机体生化有源,避免津液过分损失,
津液恢复更能帮助苦寒药清除燥热之邪,进而促进机体康复。
协热利的方有好几个,黄芩汤证算是最轻的一个了,归纳一下。
黄芩汤
六纲:阳明病。
五证:燥热证。
病位:以里为主。
病机:水热互结,下注于肠道成协热利。
常见症状:下利频繁,腹痛,肛门灼热,口干口渴,严重者还会出现里急后重、便脓血等。舌象多为舌红、苔黄腻,多有齿痕。
便脓血了,伤到了营血层面了,就要用到下面这个方子了。
第二个方子。
【黄连黄芩阿胶甘草汤】
黄连(一两) 黄芩(一两) 阿胶(一两) 甘草(一两)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三味,取四升,去滓,纳胶烊消,分温三服。
用“汉传经方解析法”分析一下。
【三才解析法】
阳性药:无
平性药:炙甘草、阿胶
阴性药:黄连、黄芩
【四象解析法】
君药:黄连(大寒 咸苦)1两
臣药:黄芩(寒 苦)1两
佐药:阿胶(平 甘滋)1两
甘草(平 甘滋)1两
使药:无
【药症】
黄连 大寒 咸苦
《本经》: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利,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
黄芩 寒 苦
《本经》: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
甘草 平 甘滋
《本经》:主五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肿,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阿胶 平 甘滋咸
《本经》: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轻身益气。
从上面解析中可以看出,黄连黄芩阿胶甘草汤方也是四味药的小方。
君药为大寒的黄连,再加臣药黄芩,整个方子的寒性更强,说明针对的热邪更重一些,
邪热伤到了营血了,故用阿胶为佐补养血液。
我们结合条文来理解:
病温,舌赤,咽干,心中烦热,衄血尿赤,脉急数,上寸口者,黄连黄芩阿胶甘草汤主之。(桂本《伤寒论》)
这个条文与方子都是选自桂本《伤寒论》。
“病温,舌赤,咽干,心中烦热,脉急数”都是阳性热盛的症状,
热邪重,伤到了血分血热妄行,出现“衄血尿赤”,
脉急而数,是个急症,但正气损伤不重,邪热未结实。
因为正气伤的不重,邪热一去,就会很快恢复正常。
要是气血伤的重了,会出现脓血下利。
方中以大寒的黄连为君,清泄热邪,止腹痛、下利。
黄芩为臣,协助黄连清热邪、祛水湿、瘀滞,顺畅气机。
佐药阿胶滋补血分,甘草滋阴润燥,养护胃气。
甘草最好用生甘草,既能护养胃气津液,还有清热的效果。
方子用量较小,用于病情相对较轻的早期阶段,营血伤的不重。
归纳总结一下。
黄连黄芩阿胶甘草汤
六纲:阳明病。
五证:燥热证。
病位:表里同病,以里为主。
病机:热邪盛,热伤津液营血。
常见症状:热邪炽盛导致的口干渴,多饮,咽喉干痛,目赤,烦躁。水热互结于下焦,小便赤涩,尿血,腹痛下利,便中带血,舌红、苔黄厚腻,脉急数等。
这个方子的病机虽伤到血,但是还是比较轻的阶段,下面的方子就进一步加重了。
第三个方子。
【黄连阿胶汤】
黄连(四两) 黄芩(二两) 芍药(二两) 鸡子黄(二枚) 阿胶(一云三挺,三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用“汉传经方解析法”分析一下。
【三才解析法】
阳性药:无
平性药:鸡子黄、阿胶
阴性药:黄连、黄芩、芍药
【四象解析法】
君药:黄连4
臣药:黄芩2、芍药2
佐药:阿胶3、鸡子黄2
【药症】
鸡子 平 甘滋咸
《本经》除热,火疮,痫痉。
其他药症上面都讲了,大家参考着看就好
从方剂解析中我们知道,黄连阿胶汤比黄连黄芩阿胶甘草汤多了芍药、鸡子黄两味药,药量也加大了。
整个方子可以看成是黄芩汤与黄连黄芩阿胶甘草的组合,加大了君臣药的剂量,也就加强了清热燥湿、止痛的功效,说明热邪比前面两个方子都要重。
佐药也不用甘草、大枣了,而是用阿胶、鸡子黄。说明热邪已经伤到了营血的层面了,而且伤得较重。
鸡子,即鸡子黄,就是我们常说的鸡蛋黄。古时用生的鸡蛋黄入药,因为生鸡蛋黄具有凉性,有清热作用。
现代我们不宜用生蛋黄了,那样不卫生,而且生蛋黄服用后,实际营养成分吸收不了多少。而煮熟的蛋黄吸收的更充分,滋养作用也更好。
熟蛋黄性平,养虚劳、滋津血、护胃气,具有甘滋作用。
另外,凡是动物类药都有“咸味”的特性。咸味是五行当中水的先天本味,有潜镇热气下行的作用,可以协助清热。
在方子里虽然熟蛋黄清热力量不大,但是其它几味药清热力度强,已经足够了。熟蛋黄在这里的主要功效就是养津血、补虚劳。
阿胶性平,甘滋养津血,尤其是味咸的动物类药,多入血分。
阿胶可以养血止血,对男科和妇科的虚劳损伤,也都有良效,并非是妇科的专利药。
凡是出血证,以及虚劳羸弱、津血不足的,都可以用它。
再强调一下,真正的阿胶是用牛皮熬制的,现代称“黄明胶”。阿胶的使用演变大家可以看前面课程的讲解。
下面查看条文:
292.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宋303)
这条讲的是病证从表虚寒证转为里热证了,说明身体还是比较强壮,才容易从阴证转为阳证。
本来是少阴病表虚寒,两三天后出现心中烦、不得卧。
那么这个烦证是栀子豉汤证的烦,还是少阳小柴胡汤证的烦呢?因为条文给的症状少,描述的不够具体,我们只能从方剂的组成来反推。
从方剂组成上看,是阳明里热的烦。这个病的病机,该是少阴病表证,津液不足了,传里而造成阳明里热,热伤津血了,津血不足而燥热,出现心烦不安。
还会出现其他症状,如腹痛腹泻的协热利,甚至热伤血络便血。
津血不足还会脉象细而沉数,包括前面两个方子的条文症状都会出现的,
只是每个人的个体不同,症状的多寡有所不同而已。
归纳一下:
黄连阿胶汤
六纲:阳明病。
五证:燥热证。
病位:以里为主。
病机:热邪盛,湿热下注,热伤血络。
常见症状:热邪炽盛导致的口干渴,多饮,咽喉干痛,目赤,心中烦躁,坐卧不安等;水热互结于下焦,出现小便赤涩,尿血,腹痛下利,便中带血等;舌红、苔黄厚腻,脉细数等。
今晚就先讲到这吧,下周接着把剩下的方子讲完。
谢谢大家!
拜读! 学习了
学习了,拜读 学习完毕,感恩 学习朱雀类方,感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