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jianchen 发表于 2018-12-20 21:16:40

2018-12-20李昱昊老师《六神类方解伤寒》第三十五课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白虎类方。
上节我们学了2个不含温热药的白虎类方,它们用药都不超过六味,属小方。让我们看看接下来这个方又当如何:
【竹叶石膏汤】
竹叶(二把) 石膏(一斤) 半夏(洗,半升) 麦门冬(去心,一升) 人参(二两) 甘草(炙,二两) 粳米(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此方有七味药,属大方,方中用了性大温的半夏。来解析一下:
【竹叶石膏汤】
汉传经方解析法
三才解析法
阳性药:半夏0.5升
平性药:炙甘草2,粳米0.5升
阴性药:石膏16,竹叶2把,人参2,麦冬1升
四象解析法
君:石膏(凉 酸)16
臣:竹叶(凉 苦)2把
人参(凉 甘滋)2
麦冬(凉 微酸甘滋)1升
佐:炙甘草(平 甘滋)2
粳米(平 甘滋)0.5升
使:半夏(大温 辛甘淡)0.5升
此方以石膏为君,竹叶、人参、麦冬为臣,方剂整体为凉性,但用了性大温的半夏,那么该如何归属呢?
之前反复讲过相关细则,用七味药及以上的“大方”中,含一味使药的仍归属四神类方。据此,竹叶石膏汤属白虎类方。
再来讲讲药症:
石膏凉酸
《本经》:主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得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创。
竹叶凉苦
《本经》:主咳逆上气,筋急恶疡,杀小虫。
人参凉甘滋
《本经》:补五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麦门冬凉微酸甘滋
《本经》: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
甘草平甘滋
《本经》:主五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肿,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粳米平甘滋。
《别录》:益气,止烦,止泄。
半夏大温辛甘淡
《本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
本方也用一斤石膏为君,能清表里的烦温之邪,降逆气。
竹叶性凉,能协同君药对治烦温导致的咳逆上气。
竹的品种繁多,该用哪种的叶呢?经方用禾本科刚竹属淡竹(Phyllostachys glauca McClure)的叶子。
而《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328页规定的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药物基原为禾本科淡竹叶属,是明代《本草纲目》中的“淡竹叶”,与《名医别录》中的“淡竹叶”同名异物。
大家需注意,别混淆了。
麦冬、人参、炙甘草、粳米都具有甘滋之味,能护胃气补津液。
尤其是麦冬,善于对治烦温导致的胃络脉绝与羸瘦短气。
使药半夏大温,能对治虚寒水饮,善于降饮逆治呕吐,后世称其为“呕家圣药”。
在本方中作为沟通阴阳的信使,对凉性的君臣药能起到制约与调和作用。
看下相关条文: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宋397)
外感表证已解,还余留了内伤病症需要对治。
这条没有像白虎加人参汤的条文那样强调口渴,它强调的是虚乏羸弱,
可见胃气伤得厉害。麦冬等甘滋药正适宜对治。
“气逆欲吐”,以方测证来看,此处的上逆呕吐有虚寒水饮参与,所以用上了大温的半夏去对治。
总体而言此证还是以烦温为主,
若虚寒水饮再严重些,则要进一步加用温热药,而不能仅以白虎类方对治了。
看下一个方剂:
【赤石脂禹余粮汤】
赤石脂(碎,一斤) 太一禹余粮(碎,一斤)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这是个2味药的小方,先作解析:
【赤石脂禹余粮汤】
汉传经方解析法
三才解析法
阳性药:无
平性药:赤石脂(平)16两
阴性药:太一禹余粮(凉)16两
四象解析法
君:太一禹余粮(凉 甘淡)16两
臣:无
佐:赤石脂(平 甘淡)16两
使:无
太一禹余粮性凉为君,赤石脂性平为佐药。全方整体为凉性,对治烦温证,属白虎类方。
看下药症:
太一禹余粮凉甘淡
《本经》:主咳逆上气,癥瘕,血闭,漏下,余邪气。久服耐寒暑不饥轻身飞行千里神仙。
赤石脂平甘淡
《本经》:主黄疸泄利,肠澼脓血,阴蚀下血赤白,邪气痈肿,疽痔恶疮,头疡疥瘙。久服补髓益气肥健不饥轻身延年。
太一禹余粮,又称太乙余食,是矿石类药物,属褐铁矿中的一种。
《本经》中的余禹粮、太一余禹粮是2个不同的药物。此方方名写“余禹粮”,但药物组成写的“太一禹余粮”,不要弄混了。
它性凉主对烦温,味甘淡能渗利水饮,还能活血消癥。
赤石脂也属矿石类药物,药物基原是多水高岭石。这个药在前不久的玄武汤类方最后一节讲桃花汤时讲过,
《补遗》把它比作肠道的“干抹布”,专门能搽除水湿、痰饮、脓血等“脏东西”,能止泄利而不留邪。
这两味药都是矿石类,有重镇降逆之功,故还能对治水饮上溢冲逆导致的咳逆、呕吐等。
本方能针对烦温导致水饮瘀血停聚,常用于止泻止痢、止血、止尿频等。
看看条文:
387、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宋159)
服泻心汤后,又误用攻下法,导致下利不止,此时需要止泄利固脱了。
条文说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以方测证,该是烦温导致的下利不止。
临床应用时遇到下利不止的,能套用这个方子吗?我们反复强调,要辨寒热轻重。
赤石脂禹余粮汤对治的是烦温证;若为燥热证,用这个方子力度是不够的,要加黄连这类的寒药;
若为寒饮证,则应该用玄武类方,如桃花汤;
寒热错杂的,可以考虑赤石脂禹余粮汤加干姜。
首辨病理寒热,次辨病位表里上下。这条讲得很清楚,“此利在下焦”,可见赤石脂禹余粮汤是能针对下焦病位的。
“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赤石脂和太一禹余粮的确能淡渗利水,但利小便的力度不像茯苓、泽泻一类的药那么强。
若水饮更盛者,还需要加用利小便的药症,也是需要辨寒热来选用的。
还可以假设下条文没说到的情况,
如果伴有下焦严重的气滞、食积,临床见到腹胀、矢气多,排出物完谷不化等,
即使证在下焦烦温,仅用此方也是照顾不周的,所以还需辨病理产物来对治。
临床病症千变万化,我们要先抓住寒热的大方向,这是根本;
进而辨析寒热轻重,选用对证的六神类方对治,此则为这轮课的重点。
再看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汤】
芍药(四两) 甘草(炙,四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此方中的芍药,宋本作“白芍药”,唐本作“芍药”,应以唐本为正。


见《唐本伤寒论》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年1版1印第306页。

这也是个2味药的小方,先作解析:
【芍药甘草汤】
汉传经方解析法
三才解析法
阳性药:无
平性药:炙甘草(平)4两
阴性药:芍药(凉)4两
四象解析法
君:芍药(凉 酸苦)4两
臣:无
佐:炙甘草(平 甘滋)4两
使:无
芍药性凉为君,炙甘草性平为佐。全方整体为凉性,对治烦温证,属白虎类方。
再看下药症:
赤芍凉酸苦
《本经》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甘草平甘滋
《本经》:主五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肿,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芍药,如今临床建议用赤芍,市场流通的“白芍”多为煎煮后去皮的炮制品,效果较差。
它能敛化烦温热邪,能活血解痉止痛,还能祛除轻度的食积,俗称“小大黄”,泻而不虚人。
虽说“泻而不虚人”,但太阴里虚寒者还是不宜滥用的,请参考这个条文:
“137、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宋280)”
这条说得很清楚,太阴病,脉弱、便利的,原本方药要用大黄、芍药的,也得考虑减去它们。
炙甘草甘滋津液,护胃气,还能缓解四肢筋肉津液不足导致的挛急,可以辅佐君药去缓解四肢痉挛及屈伸不利。
方证相关条文:
350、伤寒,脉浮,自汗出,微恶寒,小便数,必(心)烦,而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得之便厥。咽干,烦躁,吐逆,当作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重发其汗,复加烧针者,属四逆汤;厥愈足温,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而胃气不和,谵语,可与承气汤。(原宋29,《补遗》据《脉经》修正)
这条也是论述误治后的变证,已经出现脚挛急了,还用汗法,进一步损伤了津液。
适用于芍药甘草汤的那种情况,刻下应当是烦温证,
否则之前刚用过四逆汤对治过寒饮证,若是还余留有里虚寒病机的话,是不宜用芍药四两的。
如果有表虚寒的情况,仅用此方也是不合适的。可以参考桂枝加附子汤的条文去理解:
“316、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宋21)”
同样有四肢的挛急、屈伸不利,这条就是寒饮证为主了,所以加用附子对治“踒躄拘挛”。
还有芍药甘草附子汤,是在本方基础上化裁出的,把芍药、炙甘草、附子都用上了,也能对治脚挛急,属阳旦类方,适用于阴痞证。
这一比对,再一次强调了“脚挛急”之类的诸多症状都能在多种病理下出现,用方药对治,需辨析寒热轻重。
今天就讲到这儿,谢谢大家!

84539 发表于 2018-12-21 10:49:13

抢先学习,多谢

风儿吹吹 发表于 2018-12-21 11:20:10

学习了

wangjizhi 发表于 2019-3-21 15:29:14

xuexile 谢谢汉传

wangjizhi 发表于 2019-6-3 10:37:44

再次学习,谢谢汉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12-20李昱昊老师《六神类方解伤寒》第三十五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