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jianchen 发表于 2018-7-24 21:51:50

2018-7-24刘卫红老师《六神类方解伤寒》第十六课

大家好! 我们继续学习阴旦汤类方。
今天讲三个方证:前胡加芒硝汤、大柴胡汤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前胡加芒硝汤】
    前胡(二两十六铢) 黄芩(一两) 人参(一两) 甘草(炙,一两) 生姜(切,一两) 半夏(二十铢,洗) 大枣(擘,四枚) 芒硝(二两)
    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煮微沸,分温再服;不解更作。
汉传经方解析法
三才解析法:
阴性药:前胡、黄芩、人参、芒硝
平性药:炙甘草、大枣
阳性药:半夏、生姜
四象解析法:
君:前胡 (二两十六铢)
臣:黄芩(一两)人参(一两)芒硝(二两)
佐:炙甘草(一两)大枣(4枚)
使:半夏(二十五铢)生姜(一两)
前胡加芒硝汤是在小前胡汤的基础上加了一味芒硝,是小前胡汤的加减方。
看一下相关条文,帮助理解:
337、脉经: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而微利,此本当柴胡汤下之,不得利,今反利者,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再服小柴胡汤,以解其外,后属柴胡加芒硝汤。
这是师父在《伤寒论类编补遗》中按照《脉经》原文对伤寒论宋104条语序进行修正后的条文。
伤寒十多天不解,胸胁满而呕,这是少阳病。
日晡所发潮热,不得利,这是典型的阳明里实。不得利,就是不大便的意思。
这是少阳阳明并病。
“本当柴胡汤下之”,这里的柴胡汤不可能是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只能解决单纯的少阳病,不能“下之”。
这里的柴胡汤指的是大柴胡汤,少阳阳明双解。
前面的医生错误的给用了备急丸一类的丸药极度攻下,病邪还是没去掉,反而出现了便溏,同时还有胸胁满而呕的少阳病及阳明潮热,这是有里实的缘故。
仲景说要“先再服小柴胡汤,以解其外,后属柴胡加芒硝汤。”
为什么不直接用前胡加芒硝汤,而先用小前胡呢?
这条不是单纯的少阳阳明并病,而是经医生过度治疗,极度攻下后的并病。
极度攻下,胃气受伤,津液亏,就不能再继续攻下了。
可以先用和解少阳的小前胡汤。攻下前要先保胃气。
小前胡汤中人参、甘草、大枣都有一定的补津液的作用,因为极度攻下造成津液伤,用小前胡汤除了顾护胃气,也是防止热邪更伤津液,病邪传入阳明。
由此可以看出治病不能只考虑除邪气,患者身体的承受度,和前期误治都要考虑进去,不能一味的求快而不考虑后果。
经过小前胡汤治疗,少阳病很轻微了,胃气津液也有所恢复,但是还有潮热,
是阳明里实还存在,只能再次攻逐里实了,那么这时候就用前胡加芒硝汤。
少阳轻微,用药时不需要小前胡汤原量,这里只保留了大概原方的三分之一,加了2两的芒硝。
芒硝 大寒 咸苦
《神农》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六府积聚,结固留癖,能化七十二种石。炼饵服之轻身神仙。
芒硝,有软坚通便的滑泻作用,洗涤肠道。
大便干硬如羊矢的,它能软化干硬的燥屎,并能润滑干涩的肠道,增加肠道水份,能通便泻热。
用量不多的话,只是起到通便泻热的作用,并且泻下的并不是很剧烈。
芒硝要后下,溶解了就行,不需要久煎。
有很多人,只是口舌或面部生疮,伴随大便干硬不解,舌质红,其它症状不明显的,就可以用一味芒硝,泻热通便,症状就会消失。
所以,芒硝能通过大便而泻里热。前胡加芒硝汤,就是解决少阳病证的同时,用芒硝泻出偏盛的里热。
【大前胡汤】
    前胡(半斤)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洗,半升) 生姜(切,五两) 枳实(炙,四枚)大黄二两大枣(擘,十二枚)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大前胡汤比小前胡汤增加了寒凉药大黄,赤芍和枳壳,去掉了人参、甘草,增加了生姜用量。
经方解析法之三才解析法:
阴性药:大黄黄芩前胡芍药枳壳
平性药:大枣
阳性药:半夏 生姜
这个方阴性药多于阳性药,对治的是寒热错杂,热多寒少的阳痞证。在六纲对治少阳阳明并病。
经方解析法之四象解析法:
君:前胡8
臣:黄芩3大黄2芍药3枳壳6(4枚)
佐:大枣12枚
使:半夏4 生姜5
看一下相关条文:
246、伤寒后脉沉,沉者,内实也,下之解,宜大柴胡汤。(病可下证篇)
伤寒后脉沉,这是病向里面传变了,沉者,内实也,脉沉实有力,并且舌象和症状符合,才是内实。
这句说的情况是,伤寒后,疾病向内传变,出现了少阳和阳明里实的症状。下之解,宜大柴胡汤,他用了下法,看来是以阳明里实为主,少阳病是兼证。
338、脉经: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再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续在,先与小柴胡汤。呕止小安,其人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与大柴胡汤,下者止。
太阳病,传变了十多天,传到了少阳或少阳阳明。
如果是传到少阳,少阳不可攻下,所以说“反再三下之”。
如果传到少阳阳明,应该用大柴胡汤下之,结果如我们刚刚讲的柴胡加芒硝汤条文,用备急丸之类的丸药不断攻下,
柴胡证还存在,胸胁满,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等,用小柴胡汤对治。
呕止,仍有郁郁微烦,这个烦是阳明的烦,不是少阳“心烦喜呕”的烦,否则先与小柴胡汤,就能解决了。
用了小柴胡汤,烦还在,再看看舌象,大小便,符合了阳明里实,就用大柴胡汤,少阳阳明双解。
370、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宋165)
伤寒发热,汗出而不解,传入少阳阳明。“心中痞硬、呕吐”,属于典型的少阳病证。
心下胸部硬满疼痛拒按,是结胸证,下利是阳明水热互结的协热利,还可伴随烦躁,谵语,腹胀,头晕目眩,口苦咽干等症状。
从条文可以了解,大柴胡汤,治疗的是少阳阳明并病,阳明里实多一些,兼有少阳病,是小柴胡汤与小承气汤的变方。增加了寒凉药大黄,赤芍和枳壳,去掉了人参、甘草,增加了生姜用量。
看一下药症
君:
前胡,凉,辛苦。
《神农本草经》:主治心腹肠胃中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
前胡为君药,对治主症,凉能清热,辛能解表,苦能涌泻。此药解表清里,去食积,通上焦邪气。
临床上,都是比较大剂量的使用才会发挥疗效。一般用量都在四两(60克)到八两(120克)左右。
臣:
黄芩,寒,苦。
《神农本草经》:主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
黄芩寒对治燥热伤津,苦能涌泻逐邪。黄芩清热,利水,还能活血去血闭。治疗黄疸、痈疽、协热下利而腹痛,还可以消食,治疗热性的妇科病。
芍药,苦酸而凉。
《神农本草》:“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赤芍,清热止腹痛。
大黄,苦咸而寒。
《神农本草经》:“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大黄清热,泻下积滞。
枳实,凉 酸微辛苦。
《神农本草经》:“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热结,止利。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
枳实,实际是现在的枳壳。大黄与枳实,取小承气汤意,破气,通腑,解决脉沉内实,心中痞硬。

大枣,平,甘滋。
《神农本草经》:主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
大枣固护胃气,调和诸药。
使
半夏,大温,辛甘淡。
《神农本草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张,咳逆肠鸣,止汗。
半夏降逆作用好,照顾了下焦的寒饮。
生姜,大温,辛。
《神农本草经》:主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此方暗含有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和小承气汤的方义,所以,临床上根据具体情况,可将甘草,厚朴两药随证加减,大便干硬的话,芒硝也可以考虑进来。
该方,现代一般用于肝胆,胰腺等符合病机的急腹症治疗。
【前胡加龙骨牡蛎汤】
前胡(四两 ) 龙骨 黄芩 生姜(切) 铅丹 人参 桂枝(去皮) 茯苓(各一两半 ) 半夏(洗,二合半 )大黄(二两 ) 牡蛎(熬,一两半 ) 大枣(擘,六枚)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
三才解析法
阴性药:前胡黄芩铅丹人参大黄牡蛎
平性药:茯苓 大枣
阳性药:半夏 生姜 龙骨 桂枝
总体来说,阴性药多于阳性药,对治寒热错杂,热多寒少的少阳病。
四象解析法:
君:前胡4   
臣:黄芩1.5人参1.5大黄2铅丹1.5牡蛎1.5
佐:大枣6枚茯苓1.5
使:半夏2生姜1.5桂枝1.5龙骨1.5
我们继续往下看条文,印证一下。
347、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宋107)
“伤寒八九日,下之”,病人得了伤寒表证,过了八九日,大概出现了阳明病,医生没顾及表证还在,用了下法。
我们知道,有表证,要遵循先解表,后攻里的原则,这个医生没有去解表,而是用了下法,表证未解,同时大下伤里,造成太阴里虚水饮上逆;攻下又把在表的邪气引入了少阳,阳明病也没解。
出现了“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
胸满,就是胸胁苦满。烦惊,烦就是心烦,郁怒,甚至失眠;是上焦热造成的。
惊就是惊悸,心悸,易受惊吓,或者是睡中突然惊醒。是水饮凌心导致的。
小便不利,两个原因。一个是热证津亏,一个是虚寒水饮不化,两者夹杂在一起。
谵语,是阳明里实的一个表现。凡是因阳明病导致的精神方面的意识障碍,都可以归为谵语。有轻重之分,轻者昏睡中胡言乱语的说梦话,重者躁狂谵语。
一身尽重,不可转侧是身体沉重,甚至都不能翻身,这个症状,也有两个原因,用了下法,寒饮重了,寒饮不化,造成湿邪蕴于肌表。还有上焦热盛津亏不能濡养肌肉,寒热错杂了。
常会伴有口苦咽干,食欲不振,头晕目眩等症状。六纲少阳阳明太阴,还有些许的表证,既有热盛损伤津液,又有水饮不化而上逆。
分析一下方子的配伍。
君药:
前胡 凉 辛苦
《神农》主心腹肠胃中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
前胡前面已经讲过,大家多熟悉药症。
臣药:
大黄 大寒 咸苦
《神农》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藏。
病人有了阳明热,大便硬,用大黄泻热。
黄芩 寒 苦
《神农》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
黄芩也可以泄热,通调肠胃。
人参 凉 甘滋
《神农》补五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人参,清热补津液,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
铅丹,辛咸,寒,有毒。
《神农》主吐逆胃反,惊痫癫疾,除热下气。
这个药,质重,专门降逆的,能镇这个凌心的热性水饮或者说是有热混合而化成的痰饮。注意这个“热”字。寒性水饮是不可以的。
这个药,买不到的话,就用代赭石替代。
代赭石 寒 甘淡
《神农》主鬼疰贼风蛊毒,杀精物恶鬼,腹中毒邪气,女子赤沃漏下。
赭石还可以通便泻热。
牡蛎 凉 咸
《神农》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杀邪气延年。
牡蛎,凉可以除烦,咸可以软坚。清热软坚散结润燥,使津液生,从而消除胸胁痞热,牡蛎还能安神魂,凡心悸神惊,遗精盗汗,崩中带下,便滑尿数之证,都有机会使用。
佐药:
茯苓 平 甘淡
《神农》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茯苓化水饮为津液,去心下痞结冲逆,心下结痛。
大枣 平 甘滋
《神农》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长年。
使药:
生姜 大温 辛
《神农》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生姜温化水饮,解表祛寒湿。
桂枝 温 辛甘滋
刘志杰:治伤寒中风。
《神农》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
半夏,温 辛甘淡。
《神农》: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张,咳逆肠鸣,止汗。
半夏化痰饮,降逆气。
龙骨 温 甘淡
《神农》主心腹鬼疰,精物老魅,咳逆,泄利脓血,女子漏下,癥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
加龙骨牡蛎,镇惊去水饮结聚,交通精神,去结气,化瘀浊。
这个方子,在小前胡汤的基础上,随症加减而来。用药寒热并用,上面根据条文分析六纲是少阳阳明太阴,还有些许的表证。
从方剂配伍分析,较之小前胡汤方证,本方证热邪更盛,且波及下焦,水饮也更盛,且上逆明显。
总体还是上焦热,中焦痞,下焦虚寒水饮,所以还是归入少阳病证范畴,体现了少阳病的病机性质和方剂配伍法则。
前胡加龙骨牡蛎汤和解少阳为主,兼顾太阳、阳明,养津液,固中焦胃气,兼可去饮,表里同治。
症状上,要注意“烦惊”和“谵语”这两个主症,伴随口苦、心烦、往来寒热等症状。
下面,我们看两个医案。
第一个病案:咳嗽、气喘案
1 搜集全部症状和舌脉体征
主诉:咳嗽、气喘1月余。
现病史:感冒后咳嗽气喘,经服中西药未见明显好转而求治中医。糖尿病、高血压、湿疹病史。
刻诊:咳嗽,夜间加重,晨起咯痰,色白而粘,不易咯出,气喘,胸闷,头晕,口干口渴,吃饭时汗出多,打嗝,腹胀,大便干,3-4日1行(三十余年),小便黄。皮疹瘙痒,头上、腋下经常起疖肿,手足凉,左腿膝盖畏寒畏风(曾开大货车多年),两侧髋部疼痛,周身乏力,喜卧,易感冒。
舌脉:舌红,苔黄厚腻,脉沉弦。
2 辨六纲,求病位和病理
病位:表里同病,以里为主。
病理:寒热夹杂,热多寒少,以热为主。
六纲:少阳阳明少阴太阴合病,属少阳病。
3 定五证,求寒热轻重
病理:烦温热燥多,寒饮凉滞少
五证:阳痞证
4 明病本,求病理产物
气滞、痰饮、血瘀、食积,以气滞、痰饮为主。
5 知类方,确定选方范畴
阳痞证、属少阳病——阴旦类方
6 遴选对治方,求方证基本相应
大前胡汤
前胡(半斤)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洗,半升) 生姜(切,五两) 枳实(炙,四枚) 大黄二两大枣(擘,十二枚)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大黄附子汤
大黄(三两) 附子(三枚,炮) 细辛(二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半夏厚朴汤方
半夏(一升) 厚朴(三两) 茯苓(四两) 生姜(五两) 干苏叶(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7 抓主症,求君药
主症:
咳嗽,气喘,胸闷——前胡
前胡,凉,辛苦。
《神农本草经》:主治心腹肠胃中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
8 立兼症,求臣药
头晕,口干口渴,吃饭时汗出多,腹胀,呃逆,大便干,3-4日1行,小便黄——黄芩、大黄、赤芍、枳壳
黄芩,寒,苦。
《神农》:主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
大黄,苦咸而寒。
《神农》:“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芍药,苦酸而凉。
《神农》:“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枳实,凉 酸微辛苦。
《神农》:“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热结,止利。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
9 固中气,求佐药
佐药辅君臣药,养津液,护胃气——大枣;甘淡渗水湿——茯苓
大枣 平 甘滋
《神农》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长年。
茯苓
《神农》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10 夹杂症,求使药
左腿膝盖畏寒畏风,两侧髋部疼痛,呃逆——半夏、生姜、附子、细辛、桂枝、苦杏仁
半夏 大温 辛甘淡
《神农》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
生姜 大温 辛
《神农》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附子
《神农》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走。
细辛
《神农》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
桂枝
刘志杰:治伤寒中风。
《神农》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
桂枝主治“上气咳逆,结气”又能“利关节”,所以用其代替苏叶。
杏仁
《神农》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创,寒心奔豚。
11 按药症相对原则,化裁加减,求方证高度相应
大前胡汤+大黄附子汤+半夏厚朴汤,去苏叶,加桂枝、苦杏仁
12 确定处方,完成辨治
处方:前胡90 大黄30 枳壳60 黄芩45 赤芍60大枣30 姜半夏45 干姜15 黑附片30 细辛30 厚朴45桂枝45茯苓45 苦杏仁30
14付,水煎服。
处方:前胡90 大黄30 枳壳60 黄芩45 赤芍60大枣30 姜半夏45 干姜15 黑附片30 细辛30 厚朴45桂枝45茯苓45苦杏仁30
14付,水煎服。
三诊:2018年1月14日
刻诊:再次感冒,咳嗽,痰多不易咯出,咽痛,现无发热,头晕发作1次,大便干,3-4日1行,小便黄。皮疹瘙痒好转,手足凉、左腿膝盖畏寒畏风及两侧髋部疼痛好转,周身乏力好转。
舌脉:舌红,苔黄厚,脉沉弦。
上方加丹皮、桃仁,即合桂枝茯苓丸。“初病在气,久病入血”,“气滞必血瘀”,该患者虽然瘀血征象不太明显,但疗效不满意,考虑按照血瘀证治疗。
处方:前胡90 大黄30 枳壳60 黄芩45 赤芍60大枣30 姜半夏45 干姜15 黑附片30 细辛30 厚朴45桂枝45茯苓45苦杏仁30 丹皮30 桃仁30
14付,水煎服。
四诊:2018年1月28日
刻诊:咳嗽、咯痰、咽痛均缓解,仍打嗝,大便2-3日1行,头偏干,手足凉、左腿膝盖畏寒畏风及两侧髋部疼痛好转。
舌脉:舌略红,苔白偏厚。脉沉弦。
去苦杏仁,加木香
处方:前胡90 大黄30 枳壳60 黄芩45 赤芍60大枣30 姜半夏45 干姜15 黑附片30 细辛30 厚朴45桂枝45茯苓45木香30 丹皮30 桃仁30
14付,水煎服。
症状平稳,过年期间停服汤药。
五诊:2018年3月4日
刻诊:左眼眶疖肿,自行挤压后眼眶周围红肿,晨起胸闷,打嗝,大便日1行,偏干。左膝仍畏寒,手足凉及两侧髋部疼痛好转。
舌脉:舌略红,苔白偏厚。脉沉弦。
去厚朴、丹皮,加陈皮、漏芦
处方:前胡90 大黄30 枳壳60 黄芩45 赤芍60大枣30 姜半夏45 干姜15 黑附片30 细辛30 陈皮80桂枝45茯苓45木香45 漏芦30 桃仁45
14付,水煎服。
六诊:2018年3月18日
刻诊:左眼眶疖肿已消,腋下又起疖肿,近日感冒后,鼻塞流涕,咳嗽、口苦,胸闷憋气,进食则汗出多,晨起打嗝,大便1-2日1行,小便黄,左腿畏寒,两侧髋部疼痛好转,皮肤瘙痒好转。
舌脉:舌红苔黄厚,脉沉弦。
处方:前胡90 大黄30 枳壳60 黄芩45赤芍60大枣30姜半夏45干姜15附子30 细辛30陈皮80桂枝45茯苓45木香45 漏芦30 桃仁45
14付,水煎服。
之后4、5月份各就诊1次,胸闷、打嗝已缓解,腋下疖肿已消,大便日1行,不干。小便淡黄。湿疹瘙痒好转,手足不凉,髋部疼痛缓解,左腿畏寒好转。纳可,眠安。血糖、血压控制可。
舌脉:舌红苔白略厚。脉沉弦。
处方:上方14付,水煎服。
症状均已缓解,患者对疗效满意,要求停服中药。
第二个医案:心律失常案
1 搜集全部症状和舌脉体征
王某某,男,83岁。初诊时间:2017年4月26日。河北患者
主诉:每于下午4-5点头痛发作,持续1-2小时,伴心悸,胸闷2月余。
现病史:高血压病史1年,血压150-160/70-80。体检时发现心律失常。Holter:大于2.5秒的停搏1194个,室性早搏4667个,200个阵发性三联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广泛性ST-T改变。心脏彩超:左心房增大,肝胆脾B超:胆囊结石,脾厚,双肾囊肿。
刻诊:每于下午4-5点头痛发作,持续1-2小时。心悸,胸闷,无明显寒热,汗出正常,纳可,口干口苦,饮水多,喜温饮,睡眠多梦,大便日1行,偏干,小便淡黄,无腰腿痛。
舌脉:舌红,苔白厚,脉沉弦结代。
2 辨六纲,求病位和病理
病位:表里同病,以里为主
病理:寒热夹杂,热多寒少,以热为主。
六纲:少阳阳明太阴合病,属少阳病。
3 定五证,求寒热轻重
病理:烦温热燥多,寒饮凉滞少
五证:阳痞证
4 明病本,求病理产物
气滞、痰饮、血瘀
5 知类方,确定选方范畴
阳痞证、属少阳病——阴旦类方
6 遴选对治方,求方证基本相应
前胡加龙骨牡蛎汤
前胡(四两 ) 龙骨 黄芩 生姜(切) 铅丹 人参 桂枝(去皮) 茯苓(各一两半 ) 半夏(洗,二合半 )大黄(二两 ) 牡蛎(熬,一两半 ) 大枣(擘,六枚)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
7 抓主症,求君药
主症:头痛,胸闷——前胡
前胡,凉,辛苦。
《神农本草经》:主治心腹肠胃中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
8 立兼症,求臣药
口干口苦,大便偏干,睡眠多梦——黄芩、人参(用党参代替)、赤芍、牡蛎
黄芩
《神农》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
人参
《神农》补五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赤芍 凉 酸苦
《神农》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牡蛎
《神农》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杀邪气延年。
9 固中气,求佐药
佐药辅君臣药,养津液,护胃气——炙甘草,大枣;甘淡渗水湿——茯苓
炙甘草
《神农本草经》: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尰,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大枣 平 甘滋
《神农》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长年。
茯苓
《神农》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10 夹杂症,求使药
心悸,胸闷,喜温饮——半夏、生姜、桂枝、龙骨
半夏
《神农》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
生姜
《神农》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桂枝 温 辛甘滋
刘志杰:治伤寒中风。
《神农》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
龙骨 温 甘淡
《神农》主心腹鬼疰,精物老魅,咳逆,泄利脓血,女子漏下,癥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
11 按药症相对原则,化裁加减,求方证高度相应
前胡加龙骨牡蛎汤去大黄、铅丹,加赤芍、炙甘草。患者年龄较大,里实热不甚,以赤芍代替大黄。
12 确定处方,完成辨治
前胡60 黄芩30 党参30炙甘草30 大枣30姜半夏30生姜30茯苓60 桂枝30 赤芍45 生龙骨45 生牡蛎45
7副,水煎服。
复诊:2017年6月4日
因患者年事已高,由其在北京工作的孙子代为复诊。
服一诊方1月后(按方在当地抓药),下午定时而发的头痛及心悸、胸闷均已经缓解,口干口苦明显好转,自觉身体有力,精力好,大便日1行,不干。无明显不适。
舌(照片):舌淡红,苔白略厚,脉不详。
5月23日Holter:大于2.5秒的停搏27个,室性早搏44个,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嘱可以停药。
后患者孙子与我微信联系一次,老人无明显不适。
今天就讲到这儿吧,谢谢大家!

derogba 发表于 2018-7-24 22:20:12

拜读!

风儿吹吹 发表于 2018-7-25 16:20:50

学习了

84539 发表于 2018-7-26 08:26:11

很好,学习了。多谢

wangjizhi 发表于 2019-1-23 10:45:23

大柴胡完毕,感恩汉传

wangjizhi 发表于 2019-1-24 11:35:44

楼主老师,代赭石是甘淡还是苦咸

wangjizhi 发表于 2019-5-10 10:47:22

谢谢老师,学习了一遍

wangjizhi 发表于 2019-5-10 11:07:12

大柴胡汤很常用

wangjizhi 发表于 2019-5-10 17:20:16

卫红老师第一个医案,如果有生附子生半夏,疗程一定减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wangjizhi 发表于 2019-5-11 10:29:46

第二个医案,有三个细节很重要
第一,病本有淤血
第二,口干口苦但是饮水多
第三,纳可
属少阳,证据确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7-24刘卫红老师《六神类方解伤寒》第十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