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8-13 高珊珊老师与刘云舟老师讲汉传对痰饮的理解
高珊珊老师:古无“痰”字,到了晋代,才在葛洪的著作中,始见“痰”字。汉代以前均以“淡”字命名。淡,薄味也。形容滋味的厚薄以及液体浓度的。水液的浓度一般,称之为“饮”,水液的浓度偏高,可以称为“淡”。后世把浓稠度偏高的水液,称之为痰。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说: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或冷、或热、或结实、或食不消、或胸腹痞满、或短气好眠、诸候非一,故云诸痰。刘云舟老师:
咱们汉传对病机的理解有三因、四本、五证、六纲等的分论。这个痰饮,是属于“四本”的内容。
四本者,气、血、饮、食也。
也就是四大病理产物。
而这四大病理产物都是分寒热的,也就是说,寒、热之邪皆可产生病理产物。
今天看大家还都有兴趣,就给大家简单讲解一下这个“痰饮”。
所谓“饮病者,痰凝、水泛也。”——《汉传经方辨治学》
这个痰饮病,古代称为“饮证”,在《金匮要略》中就有四饮的描述,有知道的没?
即悬饮、溢饮、支饮、痰饮。
珊珊师姐在上面也提到了,这个痰饮发展到隋朝,巢元方对饮证有了更深入和明确的阐明。
也提到了古代无“痰”字,汉代以前以“淡”字名之。
具体的分类法珊珊姐也说了,这里引用一下:淡,薄味也。形容滋味的厚薄以及液体浓度的。水液的浓度一般,称之为“饮”,水液的浓度偏高,可以称为“淡”。后世把浓稠度偏高的水液,称之为痰。
痰饮,泛指体内水液不得输化,停留或渗驻于体内某一处而生的病证,这是广义的痰饮。
这其中呢,痰和饮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首先,他们都是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所谓“积水成饮,饮凝成痰”。
其次,它们又可能成为新的致病因素。
一般以较稠浊的称痰,清稀称饮。
痰,不仅是指咳吐出来有形可见的痰液。
还包括瘰疬、痰核和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痰液,临床上可通过其所表现的证候来确定,这种痰称为“无形之痰”。
至于痰饮的产生机制,我在最开始就说到了,这四大病理产物都有寒热之分,我们就分别来讲一下。
汉传中医,以阳气为参照物,阳盛则热,阳虚则寒。
寒,则水液不得蒸化,产生痰饮。
轻者,水液代谢失调,产生停滞,称为“留饮”,类似于气滞和血瘀一样,留结不散。
它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在汉传五证上,称为“凉滞证”。
而寒性重者,则大范围的水液不化,而成水饮泛滥,发生喘、呕、眩、悸、及水肿等。
更甚则水饮结聚,如同结“冰”,成为癥瘕积聚。
在五证上,称为“寒饮证”。
汉传中医理论框架有对称性,那么热邪所致痰饮,也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温热之邪,一种燥热之邪。
温热之邪煎熬津液成痰,五证称之“烦温”证。
燥热之邪,则是将代谢异常的水液熬干,甚则将未及时排出体外的代谢物质积于一处而成“结石”、“宿便”一类的产物。
说到这个结石,多是有重度的寒或热邪所致。
一种炼液凝结,一种寒邪集聚。
还有一种,温热之邪也会导致水饮泛滥。
为什么呢?
因为温热之邪,耗伤津液,多数会口渴,从而大量的饮水,导致了水液集聚难化。
《伤寒论》称之“水渍如胃”。
如-入
又如,白虎汤证的饮水数升,水液不化,导致的水饮泛滥。
方中的知母,就是解热利水的,知母有“下水”的功效。
因此啊,水液泛滥,我们也要分寒热。
痰饮病,轻度的,常称之为“微饮”。因为痰的根源是水饮,所以,我们常把痰饮简称之为“饮”。
所谓“积饮成痰”就是这个道理。
痰饮病,可以产生无数种症状和疾病,可以说,临床辨证上,大多数都离不开痰饮的参与。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一下《古今医鉴》中对痰饮所致症状的描述,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李时珍说的好,“痰生百病食生灾”。
然后后世的许多医家干脆就干脆把治病的着手点直接放在了痰饮上。
还说“百病无非是痰”。常常用二陈汤啊,《外台》茯苓饮啊这些方剂为常规方进行加减治疗多种疾病。
虽然说临床疗效不错,但是这种思想不可取,未免偏颇了一些。好比金元四大家以及火神派、黄元御的扶脾派一样。
我们临床上一定要避免这些偏颇思想,要坚持“有是证用是方”的铁定法则,允执厥中才行。
明显的血瘀证,你也按痰饮证去处理,疗效不会满意的。
无论是什么样的痰饮症状,我们辨证上,都是要辨清寒热,才能治本。简单的用祛痰药对治,不辨寒热,病虽一时减轻或者症状消失了,因为寒热的这个致病根源没解决,不久还会复发的。
就讲这些吧,说多了我该挨骂了
谁再说汉传只谈伤寒论,今天讲完起码还有《诸病源候论》和《古今医鉴》吧
食生灾--“食病者,食积结聚、完谷不化也”。四大病本之一。
归纳起来,不外乎暴饮暴食,饮食停滞,纳运无力;过食肥甘厚腻或辛辣,酿生湿热,蕴蓄胃肠;或恣食生冷,寒湿内停,均可损伤肠胃,气机通降不利而发生系列消化不良症状。
这个就不细讲了
不光是痰饮有寒热,四大病本气血饮食皆有寒热。
:handshake 谢谢!
感谢分享。 谢谢老师讲解,重新理解,加深印象,已经收藏! 谢谢分享,学习了 谢谢分享
再次复习!谢谢整理者! 谢谢分享,再次复习! 学习了
谢谢
谢谢整理分享
仔细体会 谢谢您 谢谢,学习 求解惑,“三因 四本 五证 六纲”中的三因指? 谢谢!这内容要多学习几次。
痰饮只是标,见痰莫化痰,辨清寒热是关键。 学习了 四大病理产物对症为伍,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