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堂—李来 发表于 2013-3-12 23:17:28

2013.3.12 一品堂主讲课 一品堂 經方治病(系列四十六)麻黄汤二三事之呃逆呕吐案

本帖最后由 一品堂主 于 2013-3-13 00:33 编辑

一品堂 經方治病(系列四十六)麻黄汤二三事之呃逆呕吐案王某某,女,28岁。
初诊时间:2013年1月4日
病史简要:一周前感冒发热,他医予以输液4日,发热缓解,遗留呃逆呕吐,又口服西药3日无效,呃逆反而加剧。
刻诊:面色白净,深蹙蛾眉,呃逆频频,屡次呕出胃内食物;食不下,脘腹略胀,心下隐痛;口微渴,不欲饮,睡眠差,头昏头痛;无汗,怕冷,身痛腰困,手足温,腹部不凉;大便顺畅,一日一次;小便不黄,一日两次,平时月经无明显异常。
舌苔脉象:舌质嫩红,舌苔薄滑,舌下络脉无瘀斑,边缘齿痕不明显;脉寸尺浮紧略数,关部有滑象。
六纲辨证:太阳太阴属太阳
处方:麻黄汤+半夏、生姜
麻黄45克桂枝尖30克杏仁30克炙甘草15克生旱半夏60克生姜60克
上六味,以水2000毫升,先煮麻黄,减400毫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温覆取微汗。
按:师著《伤寒论类编补遗》
3、“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31、“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33、“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34、“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118、“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腹时自痛,自利,胸下结坚,下之益甚”。
药症:
半夏——辛温。《神农本草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张,咳逆肠鸣,止汗。入太阴和厥阴病位。
生姜——辛热。《神农本草经》:主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入太阳和太阴病位。

患者“呃逆,无汗,怕冷,身痛腰困,头昏头痛,舌嫩苔薄,脉寸尺浮紧”,已经具备了太阳病麻黄汤证的运用指征。

“口微渴,不欲饮,苔薄滑,关脉滑”,略伤津液,内有水饮,饮归太阴,何况“呕吐,食不下,脘腹略胀,心下隐痛”,也具备了太阴提纲证的若干症状。

“手足温”,无少阴一系列典型症状;“腹部不凉”,太阴里虚寒不甚,亦无明显阳明热象,六纲以太阳为主,太阴症状由半夏、生姜对治,故辨为太阳太阴属太阳。

2013年1月6日
患者复诊,言服药一付,周身微微出汗数次,恶寒轻而呃逆减,他症亦缓,渐有食欲;坚持服完两付,诸症基本痊愈,惟偶有干呕。嘱停药,以生姜红糖水代茶饮用,并糜粥自养。

隔日患者来电:头身清爽,心情愉悦,已无任何不适。

总按:
患者当时表证未解,津液卫气聚于上焦表位,不能宣发外达,气逆得厉害,这里是以以呃逆呕吐这种方式上涌.但呕逆还会伤津,津伤则水饮相对偏盛,又加之输液,增添水饮,则呕逆更甚。
麻黄汤能使津液宣发,气得旁流,配以“饮中主帅”半夏,一方面发散、温通、解表,一方面降逆、化饮、下气,佐以生姜去水饮,养胃止呕兼解表。
同时也涵有小半夏汤方义,震慑水饮上逆,止呕。本案这里面半夏、生姜的用量取的是小半夏汤的半量罢了。
患者也是由衷赞叹经方疗效迅速神奇,端的是神奇无比!



啥得 发表于 2013-3-20 08:23:39

学习了

康医 发表于 2013-8-15 12:27:01

高高高

cunfu 发表于 2013-9-26 17:16:14

:victory::victory::D:D

123456 发表于 2016-6-9 10:59:45

:victory:

经者方也 发表于 2016-11-30 10:47:29

学习了

84539 发表于 2019-2-18 15:26:48

多谢提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3.3.12 一品堂主讲课 一品堂 經方治病(系列四十六)麻黄汤二三事之呃逆呕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