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疗出汗一例!
男6岁主诉汗出一周余
家长代诉孩子玩耍后有头部和全身汗出,口渴多饮,喜温饮,食欲好精神好,睡眠好,睡后汗出明显,常常可以湿透衣被。多方求治效果不明显
舌苔薄白,脉沉细
大便2-3一次,便干小便十余次,色清,夜尿不多
六纲:?
五证:?
处方:?
遂开方二剂,应手而效!
请大家踊跃发言,附上病例分析更好! 五苓散对否 少阴、阳明
燥
桂枝加附子汤+麻仁丸 个人感觉,有些类似于太阳病并有太阴症候...."自利而渴"是太阴病典型的症状....观其舌苔脉象,还有渴喜温饮,应为中焦有寒.....太阴病"藏有寒"当温之,另有太阳中风,营卫不和而汗出...夜间卫入里,阳加于阴,则出汗益甚...汗出过多则大便干燥.个人觉得 方用理中汤并桂枝汤加减 多指教 桂枝加附子汤+五苓散 太阴阳明合病
桂枝加芍药汤 阳明少阴合病 五证 饮滞真武汤和调胃承气汤 本帖最后由 jfsj 于 2010-5-17 10:48 编辑
太阴阳明合病
桂枝加芍药汤
jfsj 发表于 2010-5-17 09:47 http://www.zhongyi999.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呵呵!没有注意脉象!收回上面的处方!
如是脉象沉细的话。
本证该是
阳明太阴合病属厥阴
桂枝汤+真武汤 越婢加术汤
呵呵!没有注意脉象!收回上面的处方!
如是脉象沉细的话。
本证该是
阳明太阴合病属厥阴
桂枝汤+真武汤
jfsj 发表于 2010-5-17 10:44 http://www.zhongyi999.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个人觉得很好!我也这样认为
孩子玩耍后有头部和全身汗出 睡后汗出明显,常常可以湿透衣被(汗是热汗还是凉汗?感觉背冷不?)。大便2-3一次,便干 脉细表明有阳明津伤但不严重
口渴多饮,喜温饮 饮水自救 身体自我反应 喜温饮+小便十余次,色清,夜尿不多+脉沉 可以辨太阴
故为太阴阳明属厥阴(但以太阴为本)
用方如上
个人觉得 病愈后当适当补锌------不是经方范畴 本帖最后由 大明宫 于 2010-5-17 13:51 编辑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脉沉细,小便清 考虑为太阴。此为太阴外证,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或桂枝汤加黄芪,请指教。
大便2-3天一次,便干考虑是汗出多津液亏,所以不作考虑,汗止津液复,大便自然正常。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脉沉细,小便清 考虑为太阴。此为太阴外证,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或桂枝汤加黄芪,请指教。
大便2-3天一次,便干考虑是汗 ...
大明宫 发表于 2010-5-17 13:48 http://zhongyi999.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辈。
伤寒论的这两条原文是太阴和少阴虚寒水饮的一个区别。少阴病因为有下焦真阳不足,小便清长,加上中焦虚寒水饮的自利,水不化气,津液又丢失多,所以就渴,但太阴没有下焦虚寒的问题,相对津液丢失少些就不渴,要注意二者的区别。 患儿头部及全身汗出,且汗出较多,口渴多饮,大便干均为阳明病症状
口渴喜温饮,苔薄白,脉沉细,小便色清次数多,有里虚寒津液不足的表现,病在太阴
所以此病病在阳明太阴,可否用白虎汤合理中汤?个人愚见,不对之处请版主指教! 患儿头部及全身汗出,且汗出较多,口渴多饮,大便干均为阳明病症状
口渴喜温饮,苔薄白,脉沉细,小便色清次数多,有里虚寒津液不足的表现,病在太阴
所以此病病在阳明太阴,可否用白虎汤合理中汤?个人愚见,不对 ...
星月如歌 发表于 2010-5-17 21:24 http://www.zhongyi999.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这里患儿大便硬,要结合小便的情况来看,下焦虚寒,小便清长,津液丢失不归肠道,大便就要干燥。参看原文: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抟),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食欲好精神好,睡眠好,睡后汗出明显,说明有一定的热,但不至于用白虎汤,因为脉象是沉细的,舌苔也没有热象,可以考虑配合使用金匮增补的牡蛎散。 口渴喜温饮,苔薄白,脉沉细,小便色清次数多
飲一斗,溲一斗
六纲阳明 少阴 属厥阴
五症 燥 饮
处方 金匮肾气丸 多汗喜饮小便多
桂枝汤加五苓散 桂枝附子汤+五苓散 汗出为主症,六纲中各纲汗出各有特点,太阴少阴太阳中风当具有汗出怕风的特点,少阳厥阴寒热往来而汗出,阳明外证则热盛蒸蒸而汗出。
舌苔薄白,脉沉细, 小便十余次,色清---可归属少阴
食欲好精神好,睡后汗出明显, 大便2-3一次,便干 ---夹有阳明
因此应为:少阴阳明属厥阴; 属厥阴中风证
方选:柴胡桂枝干姜汤 1# 中医凡人
六纲:太阴 少阴 阳明属厥阴
五证:滞
方证:乌梅丸 谢谢大家的参与!
最后答案:
六纲:少阴中风
五证:饮证
处方: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15白芍15生姜15大枣6炙甘草10炙附子15
煎一次分三服 避风寒
二剂
大家都分析的不错,这个病例主要是没有说明汗出冰冷,恶寒,也没有说便干,小便数等比较敏感的词语,如果说出来,那就好分析的多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