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说做中医难,但究竟有多难、难在何处?笔者从事中医工作30余年,对此深有感触。认为做中医困难虽多,但主要在4方面:一是读中医经典难;二是跟中医名师难;三是做中医临床更难;四是要耐得住寂寞更是难上难。
读中医经典难。难在中医经典由古文写就,言简意赅,之乎者也,枯燥乏味,需反复吟诵、体悟,有些甚至必须背诵,才有收获,这就有别于越新越好的许多其他行业。就此看来,中医似乎与现代生活不合拍,让青年人难以接受,但要学好中医又必须这样做,培养中医思维,方能成才。 跟中医名师难。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在院校学习的中医基础理论,在临床上很难马上能用。学生毕业后,还要再通过跟师学习,继承名中医结合临床的宝贵诊疗学术经验,才能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跟中医名师难,难在名中医有限,不是每个中医学子都有机会。况且目前还有一些本无真才实学却浪得虚名者,这样的“名中医”又何以授徒?另外,师承教育的费用目前还没有明确规定。笔者建议,师承教育经费由政府相关部门下拨专项资金解决,以保障师承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让名中医经验得以传承,中医后继有人。 做中医临床更难。做中医,不但要精通中医,还要了解西医知识。由于现代各种检测仪器的普及,中医在临床容易受西医诊断的影响,处置疾病常不能很好地运用中医思维,反而放弃辨证论治,对号入座。这就容易出现诊疗有误,影响中医疗效。因而,现代中医在更需中医思维、观念的同时,还需要一定的西医知识。 耐得住寂寞难上难。做中医难在要耐得住寂寞。中医成才周期长,一般来说,要成长为一名学验俱丰的合格中医,需20余年时间,这正是人生风华正茂的黄金时段,却需要中医学子去“坐冷板凳”,没有极大的勇气毅力不能完成。青年中医初上门诊,相比西医收入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