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转帖]后学和子就教天下中医爱好者
--------------------------------------------------------------------------------
作者: zhongyi999 时间: 2006-7-15 14:08 标题: [转帖]后学和子就教天下中医爱好者
[转帖]后学和子就教天下中医爱好者
标题: 后学和子就教天下中医爱好者:临症之际,寒热虚实难辨,阴阳表里不测时,敢问:如何下手!
--------------------------------------------------------------------------------
作者: 和子 时间: 2006/5/29 18:26 标题: 后学和子就教天下中医爱好者:临症之际,寒热虚实难辨,阴阳表里不测时,敢问:如何下手!
后学和子就教天下中医爱好者:临症之际,寒热虚实难辨,阴阳表里不测时,敢问:如何下手!
此乃医家机锋:考较真实功夫
--------------------------------------------------------------------------------
作者: 愚然可化 时间: 2006/5/29 18:36
请不要重复发帖,重帖已删除。
新手上路请仔细阅读论坛使用常识。
--------------------------------------------------------------------------------
作者: 和子 时间: 2006/5/29 19:23
不好意思,没仔细阅读使用常识.
十分谦逊地问各位老师:
后学在临症之际,常遇寒热虚实难辨,阴阳表里不测
该咋个下手呢.
请老师不吝指教
--------------------------------------------------------------------------------
作者: 工学学士 时间: 2006/5/30 09:11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和子 at 2006/5/29 19:23:
后学在临症之际,常遇寒热虚实难辨,阴阳表里不测
你想表述是寒热虚实混杂一团的现象吧?临床上一点寒热虚实阴阳表里都分析不出来不太可能吧!
我非医生,但也常分析病人的病情。我的经验:多跟他聊。聊过去,聊现在,聊工作,聊起居,聊居室,聊爱好。聊着聊着,他的病机就有眉目了。
“五一”回乡下,一亲戚年龄不过30,男性,对我说:我听说你给你侄子治口渴有效果,你看我这咽炎是怎么回事啊?
他说,前几年跑车,喝不上水,就烙下这病根了。吃黄瓜管事,觉着舒服。我一听,首先想到的是少阴阴虚的猪肤汤证。把脉,略细,观舌,中有裂纹,有齿痕,苔薄白,舌质淡。有相互矛盾之处。时值下午4-5点钟。我便说:把脉要早晨,现在的脉不准,你明天早起来。
第二天,他果然来了,一把脉,就不那么细了。正忧郁时,他自己又说:我还有些胃不好,有溃疡,在医院里做过钡餐。我随口说,溃疡一般都是中焦有寒,他马上回答,就是有寒,还有常拉稀。此时我还是没有反映过来他的病机,还停留在猪肤汤证上,就说你这个适合食疗,吃肉皮冻,泡枸杞子茶,一会儿我把这个方法给你写出来,你先去忙吧。
人走没有几分钟,我脑子也能够开动了,就想:猪肤汤证不对,当是中焦虚寒的太阴病证。中焦虚寒,阴盛格阳于咽上;脾胃虚寒,不能腐熟清谷,传至大肠当泻,吃黄瓜解咽痛是饮鸩止渴(后询问得以证实)。当即开方:以附子里中汤为宗,略加一二味,亲自抓药交与患者。
患者服两剂后说咽部感觉轻巧些,服三剂后,多屁拉稀,四剂觉得整体上感觉好,对症!此时我也要离开乡下了,瞩其再服四剂。其后情况至今不祥。
--------------------------------------------------------------------------------
作者: 和子 时间: 2006/5/30 14:00
这则问答是后学5月24曰午间与师傅临证后随问与师的,(愚之师傅乃一名具真才实学,灵机敏捷的老中医)师肯定了愚之提问,并即刻以形象生动地比拟解答了这则提问。一字之答让愚受益无穷,临证之眼亦豁然洞开。师亦诚言,临证之际,无证可辩,无脉可凭的情况于疑难杂证中常常见之。愚与师情同父子,师之教我毫无秘也。师亦旷达坦诚之人也,绝无扭怩遮掩之态,真愚师也。
与师机锋问答两曰后,阅《临证碎金录》一书时亦见作者张琼林老师也谈及临症中的这般问题,并在书中作了解答也,然觉终不如愚师之解答也,看来愚非妄提此问也,师之答,亦非得是过来人不能答也!(师之答恕愚在此不直接点出,其原由在愚欲以此引起各位方家在临证时思索,诚以为不从自家思索而得终不为真)。
愚亦常浏览民间中医,总觉理论空谈者多,而真实功夫者少,因此一因缘,故于网上提此问题,请教民间中医内之方家,言语过激,然实真为中医临证者言也,愚亦常存继承传统中医之志,非为虚名自高也!
楼上老师回帖之案,愚临证中乃常见病也,非在愚提问之列,故觉师之答犹隔数重,本来面目不明,门内风光未窥,答此一问实难也!!!言语唐突,冒犯于师实暗存激师再赐答之意矣!
--------------------------------------------------------------------------------
作者: 工学学士 时间: 2006/5/30 20:23
曾有师云:中医从来就是两条腿走路:辨证论治和专方专用,只不过中医教学改革之时将专方专用给砍掉了,只剩下辨证论治。我初听此言半信半疑。
师又言到:越是生活条件不好的人,其辨证特征越明显;越是生活条件好的人士,比如小资白领,达贵富商,其辨证特征越不明显,即临床上无证可辨!
你想说的是,遇到此景,如何下手是吧?
看来这种情况是经常有的了!
如何处之,还望您不吝赐教!
--------------------------------------------------------------------------------
作者: yongbin 时间: 2006/5/30 20:39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和子 at 2006/5/29 18:26:
后学和子就教天下中医爱好者:临症之际,寒热虚实难辨,阴阳表里不测时,敢问:如何下手!
此乃医家机锋:考较真实功夫
雷公问曰:病有真假,公言之矣。真中之假,假中之真,未言也。岐伯曰:寒热虚实尽之。雷公曰:寒热若何?岐伯曰:寒乃假寒,热乃真热。内热之极,外现假寒之象,此心火之亢也。火极似水,治以寒则解矣。热乃假热,寒乃真寒,下寒之至,上发假热之形,此肾火之微也,水极似火,治以热则解矣。雷公曰:虚实若何?岐伯曰:虚乃真虚,实乃假实。清肃之令不行,饮食难化,上越中满,此脾胃假实,肺气真虚也。补虚则实消矣。实乃真实,虚乃假虚,疏泄之气不通,风邪相侵,外发寒热,此肺气假虚,肝气真实也。治实则虚失矣。雷公曰:尽此乎?岐伯曰:未也,有时实时虚,时寒时热,状真非真,状假非假,此阴阳之变,水火之绝也。雷公曰:然则何以治之?岐伯曰:治之早则生,治之迟则死。雷公曰:将何法早治之?岐伯曰:救胃肾之气,则绝者不绝,变者不变也。雷公曰:水火各有其假,而火尤难辨奈何?岐伯曰:真火每现假寒,假火每现真热。然辨之有法也,真仍贿阳症也,真热现假寒者,阳症似阴也,此外寒内热耳。真寒者阴症也,真寒现假仍贿,阴症似阳也,此外热内寒耳。雷公曰:外寒内热,外热内寒,水火终何以辨之?岐伯曰;外寒内仍贿,真水之亏,邪气之胜也。外热内寒者,真火之亏,正气之虚也。真水真火,肾中水火也。肾火得肾水以相资,则火为真火,热为真热;肾火离肾水以相制,则火为假火,热成假热矣。辨真辨假,以外水试之,真热得水则解,假热得水则逆也。雷公曰:治法若何?岐伯曰:补其水则假火自解矣。雷公曰:假热之症,用热剂而瘥者,何也?岐伯曰:肾中之火喜阴水相济,亦喜阴火相引,滋其水矣,用火引之,则假火易藏,非舍水竟用火也。雷公曰:请言治火之法。岐伯曰:补真水则真火亦解也。虽然,治火又不可纯朴水也,祛热于补水之中,则假破真现矣。雷公曰:善。
陈士铎曰:不悟真何知假,不悟假何知真。真假之间,亦水火之分也。识破永火之真假,则真假何难辨哉。
--------------------------------------------------------------------------------
作者: 和子 时间: 2006/5/30 22:00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工学学士 at 2006/5/30 09:11:
你想表述是寒热虚实混杂一团的现象吧?临床上一点寒热虚实阴阳表里都分析不出来不太可能吧!
我非医生,但也常分析病人的病情。我的经验:多跟他聊。聊过去,聊现在,聊工作,聊起居,聊居室,聊爱好。聊着聊 ...
楼上之师若真为中医、若真有继承中医之志,何妨再读十年书,再临十年证,并得名医指点,想必定有悟处矣!医道渊微,愚实亦非学医之才,而今勉力矢志为之,不过是一颗济世活人之心不泯罢了,医道之真实功夫犹如禅道之实证功夫,不达此境界,实难言之也,言之犹恐信不及也,信不及实误道,谤道也
明曰愚将上峨冠山梵林精舍参禅于道师,将不会再来矣。除非真有透此机锋者!
--------------------------------------------------------------------------------
作者: 和子 时间: 2006/5/30 22:03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工学学士 at 2006/5/30 20:23:
曾有师云:中医从来就是两条腿走路:辨证论治和专方专用,只不过中医教学改革之时将专方专用给砍掉了,只剩下辨证论治。我初听此言半信半疑。
师又言到:越是生活条件不好的人,其辨证特征越明显;越是生活条件 ...
楼上之师若真为中医、若真有继承中医之志,何妨再读十年书,再临十年证,并得名医指点,想必定有悟处矣!医道渊微,愚实亦非学医之才,而今勉力矢志为之,不过是一颗济世活人之心不泯罢了,医道之真实功夫犹如禅道之实证功夫,不达此境界,实难言之也,言之犹恐信不及也,信不及实误道,谤道也
明曰愚将上峨冠山梵林精舍参禅于道师,将不会再来矣。除非真有透此机锋者!
抱歉,上面的引用错了,请多包涵
--------------------------------------------------------------------------------
作者: 和子 时间: 2006/5/30 22:21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yongbin at 2006/5/30 20:39:
雷公问曰:病有真假,公言之矣。真中之假,假中之真,未言也。岐伯曰:寒热虚实尽之。雷公曰:寒热若何?岐伯曰:寒乃假寒,热乃真热。内热之极,外现假寒之象,此心火之亢也。火极似水,治以寒则解矣。热乃假 ...
楼上之师,不过尽数他人家珍,纵你胸藏万卷,不得一悟字,终是废纸一堆
亦纵你明得书上之阴阳,理上之阴阳,事上之阴阳,然不会得相外之阴阳,亦难会得医道之根坻,师之答犹隔数重也
民间中医网上诊室诊者不亲究病家脉法,即妄处方,实乃草菅人命也,为病家作咨询可也,凭已之能,虚妄拟之,万万不可也!脉法玄微,几近于道,为医者岂可忽之,愚诚请民间中医版主,对开办网上诊室,三思!三思!!
--------------------------------------------------------------------------------
作者: 刘志杰 时间: 2006/5/30 22:59
呵呵!好厉害!
此症临床不太多见。多数都可以辨出。
我曾遇到几例,都是以乌梅汤收功!
此提法应为:寒热虚实错杂,表里之症共见。
要谨守中州,调阴阳二枢,护厥阴之气。
至繁至简皆求于“一”,大乱大治,将军统兵而平之。
万不可妄言补泄汗下。待生气一转,纷争悉平,自然真证显现。
[ Last edited by 刘志杰 on 2006/5/31 at 21:47 ]
--------------------------------------------------------------------------------
作者: 和子 时间: 2006/6/1 10:03 标题: 呵呵!好厉害!
刘志杰老师的回帖,我电话告知我已上山的和子兄长,其言厥阴之治幽玄奥妙,能于此有少许悟入会用乌梅丸,也算有些临症功夫,能起些大症,然于医道仍不过是路途风光。回帖所言“一”落于空泛,不能从深悟究竟真实处答来。故不能有宜于真为医者,离他的提问仍隔数重。
本人乃医道门外汉,上面转述之文字如有谬误,还望各位方家海涵~~~!
--------------------------------------------------------------------------------
作者: 和子 时间: 2006/6/1 10:05
呵呵!好厉害!
此症临床不太多见。
我曾遇到几例,都是以乌梅汤收功!
此提法应为:寒热虚实错杂,表里之症共见。
至繁至简皆求于“一”,大乱大治,将军统兵而平之。
刘志杰老师的回帖,我电话告知我已上山的和子兄长,其言厥阴之治幽玄奥妙,能于此有少许悟入会用乌梅丸,也算有些临症功夫,能起些大症,然于医道仍不过是路途风光。回帖所言“一”落于空泛,不能从深悟究竟真实处答来。故不能有宜于真为医者,离他的提问仍隔数重。
本人乃医道门外汉,上面转述之文字如有谬误,还望各位方家海涵~~~!
--------------------------------------------------------------------------------
作者: 中易 时间: 2006/6/1 17:28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chounan at 2006/5/31 06:52:
我就是乌梅丸证。可是西安全城都买不到乌梅丸,眼下拿当归四逆理中汤凑和着。
刘老师能帖一下乌梅汤的配量和案例吗?
实在不行就自己做,比汤药便宜,而且方便。呵呵
我在药店买过乌梅和其它药自己做的乌梅丸,300g大约是110个左右,那么按照《伤寒论》原方的1/3的量就是大约270g。其余药按1两为15g折算:
乌梅270g,细辛30g 干姜50g 黄连70g 当归 20g 制附子30g 川椒20g 桂枝30g 人参 30g 黄柏30g
乌梅找陈醋泡一宿,去核,然后烘干,然后跟其它药一起送去研成粉末,然后买一瓶蜂蜜搅拌、搓丸。
(其中最麻烦的就是个乌梅去核。)
--------------------------------------------------------------------------------
作者: 刘志杰 时间: 2006/6/2 14:12
临证遇难,只要谨守中气,重生化长养之枢机。这就是“一”!治疗上重”和”“字!即八法之一。
何谓中气?太阴阳明乃斡旋阴阳之枢纽!又收化之道!
何谓生化长养?少阴少阳为长养,乃阴阳调和之道!厥阴太阴为生化之机关!
三者不可分割!
知于此,调于此,则阴阳曰趋平和,诸证纷解!
何言 《 所言“一”落于空泛,不能从深悟究竟真实处答来。故不能有宜于真为医者,离他的提问仍隔数重。》?
另:中国学术界的恶骂陋习,始于春秋战国。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我把它列入继四大发明后,中国对人类做”贡献“的第五大发明!设道问难是好的!但攻讦斥骂不好!非为学之道,更非为师之道!
你以为你就是唯一知道者吗?天下之道本多,通学术之巅的路千条!你走什么路也要别人跟着走,不然就大批特骂一通,有伤修养!于治学之道甚危!
提问题来讨论是好的,数学应用题还有多种解法,只要结果对,那就是正确的。不要苛求其解法要和你的解法一模一样。
实际临床,见到你说的”临症之际,寒热虚实难辨,阴阳表里不测“的现象,一个是本身患者就没病,即无寒无热,无虚无实,阴平阳秘,表里调和!自然就辨不出证。
还有就是确实有病,并出现这种现象,这是极少见的!因为多数复杂的疾病还是有证可辨,没辨明白或是不会辨,那是还没学明白!一定要谦虚的去再学习和实践,切忌知道一点就开始浮躁!
如果临床见到这种少见现象,只要抓住上面说的根本就可以。
提问与回答本来就是件难事。如内经对经脉的论述,为什么论手经有五,足经有六?为什么胆为十一脏之主?三焦是孤腑,肯定有脏腑对待,其对待的是哪一脏腑?等等。
怎么去回答?
对疑难问题提问要有所阐述和点窍才行!提问搞不好,会贻笑同仁,会将自己的那点老底无一余露的现与公众!虚心讨教的提问人人可为,人们也愿意回答。而考问天下人的提问,非巨匠不能!目前所知者有两个半人!一个是著内经者(因内经非一人之笔,我们姑且象征性的算一个人),一个是张仲景,那半个莫非为君乎?
[ Last edited by 刘志杰 on 2006/6/2 at 15:08 ]
--------------------------------------------------------------------------------
作者: 和子 时间: 2006/6/3 12:56
观刘先生之贴,已然意气,然所论愚之非却也极是,愚自当三省。愚以为学问当有“卵、蚕、茧、蝶”四境,愚自付不过只在食桑醒眠间。一眠一醒有一悟境,趁此悟境与愚师对答间,竟遥瞥得一丝化蝶风光。愚自非究竟,然愚师常历疑难杂证经验之语,却是真实。师言:为医者须觅得中医如索之魂,将古圣先贤.今世贤达如珍珠玛瑙之论悉数串联抖擞起来,挂在胸前,才算是自家物什。入海算沙,跳不开来,极易迷失自己。愚信然!
先生笑我虚妄浮躁,愚何尚不知此提问提于民间中医,在真方家眼里,早就笑话不屑于愚了,愚何尚不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何尚不知吾身有涯而知无涯。愚一入医门,既曾立言曰:“-------于病患者求之,于吾师者求之,进而求之,退而求之,誉者励之,毁者省之,《大医精诚》者铭,忧患者之忧而忧,乐愈者之乐而乐-------”后修禅道,又立言曰:“以天下人为师,以万物为师。”愚志大才疏虽未做到,但尽心省之,勉力为之。愚何福份,得医道二师提携,渐入医门,哪又敢自矜于天下人面前?愚贴中定有踞傲之气,民间中医之师----后学这里回贴后,即沐浴焚香,顶礼遥拜,自忏自悔了!
愚曾游历过一些城市乡村,见传统中医之现状,常常涕泪纵横,揪心不已,然奈何只是微尘之身,但好在还有无迹之心,愚之苦心,先生知否?
先生又笑我莫非当得半个仲景,愚观此问,不由潸然泪下,难道先生不祈愿为中医者个个都成仲圣,人人皆为歧伯?难道先生没有继往圣绝学,思齐逾越之心?力虽不逮,哪怕是一颗心啊!如果然,医道绝矣!中医绝矣!愚因而潸然!
唉~!愚师之答在灵枢册中,但又不是灵枢原文!!!愚师常与愚言:吃古圣先贤之饭,总不能坐吃山空,往后还得留下些给后来人才是啊~!师常以此言激我,奈何愚鲁且拙,实在不是为医修道之资。
哦~~!先生于贴中有医理之质,后学尚未回答,不知先生是否请购得一套王洪图老先生主编的《黄帝内经研究大成》?愚上前年有幸请购得一套。先生之质,最近版的田全禄老师所著《中医太极医学》中或许也有论及,但愚实在不敢自欺欺人地把愚并不会得的回答抄录下来回与先生,还望先生见谅。
因是请人打字,难免有所疏漏,再请先生见谅~~~~!
--------------------------------------------------------------------------------
作者: 刘志杰 时间: 2006/6/3 14:49
"哦~~!先生于贴中有医理之质,后学尚未回答,不知先生是否请购得一套王洪图老先生主编的《黄帝内经研究大成》?愚上前年有幸请购得一套。先生之质,最近版的田全禄老师所著《中医太极医学》中或许也有论及,但愚实在不敢自欺欺人地把愚并不会得的回答抄录下来回与先生,还望先生见谅。"
昨曰回帖有过激之言,望见谅!
另:余目前正在做内经解读工作,阁下所提到的二种书,我会去拜读的,谢谢!
--------------------------------------------------------------------------------
作者: 开心颜 时间: 2006/6/30 00:09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yongbin at 2006/5/30 20:39:
雷公问曰:病有真假,公言之矣。真中之假,假中之真,未言也。岐伯曰:寒热虚实尽之。雷公曰:寒热若何?岐伯曰:寒乃假寒,热乃真热。内热之极,外现假寒之象,此心火之亢也。火极似水,治以寒则解矣。热乃假 ...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教我一句真,便是吾师。
道气三清贯天地
医易功德渡人间
医尊仲景伤寒论
药法神农本草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