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2006-9-17〗〖转贴〗人体经络的实质是一种反物质
--------------------------------------------------------------------------------
作者: 刘志杰 时间: 2006-9-17 12:51 标题: 〖2006-9-17〗〖转贴〗人体经络的实质是一种反物质
这是郭东文先生发给我的一篇论文,很有见解!今转在此论坛,希望大家讨论和学习!
神秘的反物质留给现代人类的唯一破绽
——人体经络的实质是一种反物质
郭 东 文
山东省宁阳县东疏卫生院 (271410)
<关键词: 经络. 反物质. 阴阳. 天人合一>
第一部分
中西、古今科学文化的相互借鉴、融合是物理学新革命的必由之路。
联合国把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目的:一是正值《狭义相对论》发表100周年,借此纪念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先生为人类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二是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又一次处在危机中,即处在一场新的物理学革命的前夜,希望借此找出新的发展方向。
为什么物理学每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危机呢?这是因为不论是由伽利略、牛顿等人创建的《经典物理学》,还是由爱因斯坦、普朗克等人创建的《现代物理学》(包括《超弦理论》),都没有解决关于物质世界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组成物质世界的“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单位”是什么。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才能使人类对物质世界有个完整的认识。
谁能解决这个问题,谁就能引领这场新的物理学革命。
实际上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理论早就在中国古代诞生了,而且是经过实践证明后提出的。只不过没有引起现代中国物理界的重视,甚至是被遗忘罢了。它就是由中国古代显卉们提出的《阴阳理论》。
为什么《阴阳理论》在现代中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扬光大?这是由于:①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对物质世界研究探索的途径和起源于西方的对物质世界研究探索的途径是完全不同的;②其内容比较深奥,有名而无形,不易懂,传承时间长,后人又有很多解释上的失误,以至于现在很多中国人自己都不相信;③长久以来,能完全理解中国古代显卉们所创《阴阳理论》的人很少,能再结合现代科学发展相研究的人更少。
对在中国古代曾和《阴阳理论》一并提出的人体经络系统实质的研究,从1972年以来至今,仍是国际上最热门的研究课题,包括中、曰、韩等国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然而30多年过去了,对人体经络系统实质的研究却还没有真正揭开它的奥秘。由中国古代的显卉们提出的人体经络系统,现代人研究多年却不能证明。表面上看这不符合科学发展一代高于一代的规律,实际上这正是中西方对物质世界研究探索的不同途径所致。不能否认现代科技水平的发达,但研究方向、途径、方法不对,再努力、水平再高也枉然。
对物质世界进行研究探索的途径,从根本上说应是由起源于西方的现代科学文化和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科学文化两条不同的途径组成。这两条途径,既有各自的优点,又都有自己的不足。在一开始发展时,两条途径可以互不影响地各自发展,但每条途径随着其不断的发展,其不足对其自身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中西方两条途径在各自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就会各自出现危机而难以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中西方两条途径相互借鉴、相互融合,才能消除各自的危机,而获得新的共同发展的动力,也只有在中西、古今科学文化的交流、渗透、融合、统一中,才能解决人类的根本问题,从现在相对较低的文明走向更先进、更健全、更高级的新的文明。
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的发展危机来的很早。以中医为例,都知道提出较为完整的中医体系的是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的《黄帝内经》。后人对中医的发展无不以《黄帝内经》为准绳。但到20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不能完整地正确理解、继承《黄帝内经》,更谈不上发展。这也是中医发展停滞不前、甚至退缩的根源。因此《黄帝内经》、《周易》、《道德经》这三部中国古代的奇书,既是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发展成熟的标志,也是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发展危机的开始。
起源于西方的现代科学文化,现已经过两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是以《经典物理学》为标志;第二个阶段是以《现代物理学》为标志。现代科学文化确实给人展示了它极其发达成熟的一面,但现在它的发展又处于危机中,因为有许多新的问题、现象用原有理论得不到合理解释,但又找不到新的突破口。这次危机和上次不一样,是不能通过完善现代科学文化自身所能消除的。
现在,现代科学文化和中国传统科学文化这两条对物质世界研究探索的途径都处在危机中了。要想摆脱危机,重新获得发展。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除此无别路,所以这也是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真正复兴、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
爱因斯坦先生生前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成功地解决《宇宙大统一理论》。以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先生为首的科研小组寻找反物质多年未果。这两个问题如能得到解决,物理学的发展又会进入一场新的革命,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值得我们炎黄子孙高兴的是,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早都在中国传统科学文化中已得到解决。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 之说,只是很少有人能理解其真实含义。
所以这次物理学的革命,必将是《阴阳理论》取代《相对论》,是在《阴阳理论》的指导下,中西方两条对物质世界研究探索的不同途径相互借鉴、融合,共同前进的革命,这场新革命对物理学发展的影响,要比以前的革命大得多、深远得多。未来物理学发展的方向,是以“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单位”为基础的完整物理学代替以“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基础的现代物理学。
在中国科学界,最早意识到中国传统科学文化作用的,是中国科学界泰斗、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他在很多年 前就已敏锐地指出: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很有可能就是未来科学发展的一个突破口。钱学森先生首次提出“人体科学”这一概念,并对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的研究给予了极大关注。
西方有许多科学家也已敏锐地看到这一点,他们中间有许多已经把触觉移向了中国的传统科学文化,对我国的阴阳、五行、八卦等传统科学文化已研究多年,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经典物理学》、《现代物理学》都是由西方人带头建立的,这已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但这场新的物理学革命按理应由我们中国人带头建立。如果我们中国人自己不珍惜、不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有可能让西方人再一次抢先。科学的发展,只承认第一个发表者,而不承认第一个发现者。相信每位炎黄子孙都不希望出现中国人自己创造的东西,给人家加工后又被贴上外国人创造的标签。
第二部分
(由中国古代显卉们通过实践所发现的)
人体经络的实质是一种反物质
一、关于中医发展的一点思考
自从西学东渐以来,对我国五千年之文明冲击很大。对中医来说,现在我们非但不能将其发扬光大,反而让西医挤得逐步退缩。现在在我国卫生界占统治地位的是西医,而原来在我国一统天下的中医已变成了一个配角。
中医发展前景不容乐观,这已是大家公认的事实。真心学习过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不论在理法上,还是在方药上,实际上都比西医要先进的多。中医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一步,有很多原因促成,但根本性的原因,还在于中医基本理论的不清晰、不易理解。理论不明则难发展,不发展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就会被逐渐淘汰。
中医以后的发展是逐渐复兴还是逐渐消亡或被异化,关键取决于我们中医学人能否把祖国医学基本理论清晰地解释出来,一旦中医理论能和西医理论那样清晰明了,中医就会有一个较快的发展,就会逐渐复兴,就会逐渐有能力重新和西医一争高下。
明确经络的实质是什么,是能全面清晰地解释中医基本理论的关键。《灵枢·经脉》篇讲:“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包括中、曰等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经络实质进行研究,提出很多见解,然而30多年过去了,至今仍未能得出明确的定论。
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两个问题:①经络是不是存在?如不存在,任何研究也无用。②如存在,研究方向方法是否对?如不对,再努力也不行。如不对,又错在哪儿?
经络系统有其相对完善的理论;有其明确的、不同于神经血管等的循行路线,针炙时针感可沿经络传导;在经络理论指导下,在经络循行路线、穴位上进行针炙、按摩等治疗,效果好,所以经络存在是肯定无疑的。
那么就是研究经络实质的方向方法上出现了问题。错在哪儿呢?我认为错就错在大部分研究方法都是建立在过度依赖从西方发展起来的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现代科学要求所得各种研究成果必须是可见、可以捕捉、可用数据或方程描述等,否则不予承认。这样的成果确实是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但世间万物,有可见的就有不可见的,有可捕捉的就有不可捕捉的,有可用数据或方程进行描述的就有不可用数据或方程进行描述的。而经络的实质恰是不易见、不易捕捉、不易用数据或方程描述,所以用目前的现代科学方法来研究不可能揭示经络的实质。
如何才能正确研究经络实质?我认为解铃还须系铃人,二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人既然能发现并提出经络系统,自然有他们发现经络系统的途径方法。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人认识物质世界的最基本理论,也是指导中医形成和发展的最基本理论,所以欲知经络,先解阴阳。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学习祖国传统科学文化,理解了祖国传统科学文化的内涵,再运用祖国传统科学文化,结合现代科学的发展,就会较容易地解释出经络的实质,并从中还可发现现代科学从它一开始发展就存在一个缺陷,而这个缺陷恰能阐明经络的实质,所以想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揭开经络实质,还有待现代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也就是说现阶段用现代科学的任何方法,也不可能揭示经络实质。中国古人对经络实质的实践研究途径,早已在《黄帝内经》中指出,只要我们大力发掘、分析思考,即可沿这条途径进行实践探索。通过重走古人之路,并结合不断发展的现代科学,我们就会揭示经络的奥秘,达到逐步全面解释清楚中医基本理论的目的。
为什么这条路少有人提出呢?原因是现代科学文化易于理解,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确实不易理解,这使人们偏重于相信现代科学文化的正确性,而对中国传统科学文化一般视为玄学、封建迷信、伪科学等。
由于时代的限制,祖国传统科学文化中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或错误,但能传承至今,也说明它有今人所不及的地方,所以我们对祖国传统科学文化不要彻底地否定,不要称其为玄学、伪科学,而是要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批判地继承。一味地反伪只能把祖国传统科学文化的优缺点一起去掉,最终使其逐渐消亡。最好的方法是证伪,证伪既能把祖国传统科学文化的优点保留下来,又能让持不同意见的人心悦口服,更能推进科学的发展。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中西科学文化各有优缺点,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共同前进,才是发展正道。
二、经络的实质是一种反物质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都成立了针炙学会。我国古老的经络学说和针炙学都成了最热门的研究课题,对此各国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然而30多年过去了,对经络实质的研究却还没有明确的定论。
我认为以前研究不成功的原因有二:一是现代科学发展有一个还未人知的缺陷;二是对中国传统科学文化重视不够。
从西方发展起来的现代科学,是从局部逐步向整体发展的,实际上是一种经验科学,表现为事物经验的发展和变革,总是先进的事物淘汰落后的事物,在逐步的创造经验中又不断地革旧换新,一直达到科技的最先进水平,这就是现代科学发展的规律性。现代科学的发展是可见、可听、可以捕捉、可以用数学方程描述、可以用计算机描绘等,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现代科学教我们学会了用眼睛观察事物,可事物的真理却往往不是眼睛所能够看到的。
中国古代显卉们通过实践提出的阴阳理论,从一开始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并以整体上进行描述,所以它是宇宙中的“真理”。这种真理是永恒不变、独一无二的,这种真理只可供人们去验证、去遵循,而永远不可能发展创造。由于它有名而无形,确实不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反而往往被认为是“玄学”、“封建迷信”、“伪科学”一类的东西,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压制,以至被世人冷落。
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二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人能发现并提出经络系统,那么他们一定有发现经络系统的方法途径。如果我们抱着真诚地尊重古代显卉们的态度,不把他们的成果当成玄学,并认真学习思考,批判地继承、消化、吸收、发展,那么由中国古人提出的经络的实质,运用阴阳理论,并结合现代科学发展的启示,是不难证明的。
《素问·宝命全形论》中讲:“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阴阳学说的具体内容不再详述,中医学教材开篇即是。
下面简要复习一下阴阳学说的要点、基本内容及其对解释人体方面的运用: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世界本身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
阴阳学说的要点及其对解释人体方面的运用:要点一是,任何一种事物内部又可分为阴和阳两个方面,而每一事物中的阴或阳的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如此类推,以至无穷。在解释人体方面的运用,任何一个人内部又可分为阴和阳两个方面,而每一个人中的阴或阳在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如此类推,以至无穷。《灵枢·寿夭刚柔》中讲:“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总之,人体组织结构的上下、内外、表里、前后各部分之间,以及内脏之间,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要点之二是,任何事物都可以概括为阴和阳两类。在解释人体方面的运用:任何一个人又可以概括为阴人和阳人两类。也就是说一个人应由阴人类和阳人类两个相对应的部分组成。这就和我们平常的认识不同了。我们一直认为一个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由肉体组成的人就是一个完整的人,可是根据阴阳理论,只能把我们这个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由肉体组成的人称为阳人类。此外还应该有一个相对应的、虚的、看不见的阴人类。那么这个阴人类是谁呢?它就是中医基本理论中所提及的经络系统。所以经络系统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认为的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结构,而是一个和我们阳人类相对应的、虚的、看不见的、由经络组成的阴人类。这说明我们人类到目前为止,对一个人的认识是不完整的。对一个人的正确认识观点应是:一个人是由看得见的阳人类(肉体组成、我们人类对其已基本了解)和看不见的阴人类(经络组成、对其实质不了解、却已应用了很多年)两个相对应的、不可分割的部分组成。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其对解释人体方面的运用:基本内容(1)阴阳的对立制约;(2)阴阳的互根互用;(3)阴阳的消长(增减)平衡;(4)阴阳的相互转化。在解释人体方面的运用:组成一个人的阴人类<经络>和阳人类<肉体>之间,在正常情况下,实际上是二者(经络和肉体)在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中保持着消长平衡状态(即动态平衡状态)的结果。
中国古代的三大奇书对阴阳学说都非常重视。《周易》中讲:“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德经》中讲:“万物负阴而抱阳”。《黄帝内经》中讲:“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从二千多年前就指导着包括中医学在内的社会各个领域的形成和发展。现在仍旧作为最基本的理论指导着中医学。阴阳学说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就在于它成功地解决了现代科学仍没有解决的、关于物质的一个最根本性的问题:组成物质世界的“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单位”是什么。阴阳学说实质上指出了事物的三条最基本规律:(1)事物都具有无限可分性;(2)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消长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3)事物都具有正反两个方面。承认事物的无限可分性,也就是承认组成物质的“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单位”,存在于物质无限可分的尽头。这也就是说“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单位”,只是在理论上存在,而在实验研究中永远求证不到。因为任何实验研究都是只能做无限可分中的一部分,即任何实验研究都是有限的。因此每当人类发现一种新的、最小的物质时,我们都不能说它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单位”。根据就是阴阳学说已证明的事物具有无限可分性,而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证明了阴阳学说的正确性。比如,原子一开始被发现时,当时的人们认定它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单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又被证明是可被分割的。目前人类发现的最小物质是中微子,我们可以肯定的预测,随着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微子也会被分割的。人类在前进中每发现一种新的、最小的物质,都是向找到“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单位”靠近一步,但又永远不可能找到“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单位”,而且随着人类发现的最小物质越来越小,再分割时对技术条件等要求越来越高,分割会越来越困难。中国古代的显卉们在那时早就认识到这一点,但要想正确说明物质世界,又必须在理论上对组成物质的“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单位”有一个描述,这样,中国古代的显卉们巧妙地引入了“气”这个概念,把“气”认作是构成物质世界的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单位,并认为“气”的大小是其细无内,其大无外,即“气”的大小是内无限外无限,这正符合事物都具有无限可分性这一规律,也符合“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单位”只能是理论上存在,而在实验研究中永远找不到这一论断。由于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消长是绝对,平衡是相对的,所以中国古代显卉们认为“气”也是不断运动变化着的物质实体。根据事物都具有正反两个方面这一规律性,中国古代的显卉们认为事物具有正反两个方面的规律性,是由“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单位”所决定的,即“气”也应具有正反两个方面的特性,即“气”应是由两种相对应的、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组成,为说明这一特性,中国古代显卉们又引入阴阳这个概念,认为“气”是由阴气和阳气两个相对应的、不可分割的部分组成。这样中国古代的显卉们就非常圆满地解决了“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单位”是什么这一难题,为人类正确地认识物质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具体描述为:“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单位”是“气”,“气”是不断运动变化着的物质实体,一切事物都是“气”运动变化的结果,“气”又是由阴气和阳气两个相对应的、不可分割的部分组成。也就是说“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单位”是阴气和阳气两个相对应的、不可分割的部分组成,即“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单位”是由阴性基本物质和阳性基本物质两个相对应的、不可分割的部分组成。
由于物质是由“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单位”构成的,所以整个物质世界,也是由阴性物质和阳性物质两种相对应的、不可分割的物质组成。根据阴阳属性,转换成现代人易于了解的名称: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物质世界是由正<明、看得见、阳性>物质和反<暗、看不见、阴性>物质两种相对应的、不可分割的物质组成,世界本身是正物质和反物质对立统一的结果。这就解释了一个问题,物质并不是我们原来所认为的是单一的,通过眼睛或借助现有仪器设备可看得见的,这样对物质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对物质的正确认识应是:物质是由正物质<通过眼睛或借助现有仪器设备可看得见>和反物质<通过眼睛或借助现有仪器设备看不见>两个相对应的、不可分割的部分组成。到目前为止,人类只是对正物质有所了解,而对反物质还不了解。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讲:“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万物”当然包括人在内。《素问·宝命全形论》中讲:“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中医学把人看成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肯定了生命的物质性。由于人是由物质组成的,所以对人的正确完整认识应为:人是由正物质〈肉体、阳人类〉和反物质〈经络、阴人类〉两个相对应的、不可分割的部分组成;人能维持正常生理状态,是正物质〈肉体〉和反物质〈经络〉对立统一的结果。从这一结论出发,再经过努力重走古人的研究探索之路,我们就会对《黄帝内经》逐步有一个完整而正确的认识,使中医能重新发扬光大,而且对以解剖为基础的西医也会形成很大的冲击。
从阴阳理论来看起源于西方的现代科学,就会发现它从一开始发展就存在一个缺陷,它把看得见的正物质当成了物质,忽略了看不见的反物质,造成了对物质认识上的不完整,以至有很多新现象和新问题得不到合理解释。所以现代科学看起来已很发达,但它就是揭不开经络的实质,原因也是在于此。因此,由中国古代显卉们提出的经络系统可作为现代科学研究反物质的一个突破口。
综上所述:(1)物质实际上是由看得见的正物质和看不见的反物质两个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可分割、互为根源、却又各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2)人体经络的实质就是现代科学还不了解的一种反物质。所以现在只能在理论上证明,而不可能在现代科学的实验研究中证明。
要想证明经络的实质,需要一方面依赖现代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的研究。
第三部分
(由中国古代显卉们通过实践后所总结提出的)
宇宙大统一理论
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神奇的物质世界,看似纷繁复杂,其实里面却包含着有规律的秩序 ,而且这个秩序还是那么的优美,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组成物质世界的“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单位”基础之上的。
“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单位”是确实存在的,但在实践中又是永远找不到的。如果对它不了解,就又永远不可能对物质世界有个完整的认识。因此,对它只能从理论形态描述上来认识。想从理论形态上解决这个问题,现代物理学中的《超弦理论》做不到,唯一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是由2000多年前中国古人提出的《阴阳理论》。运用《阴阳理论》对“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单位”的理论形态描述为:“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单位”是由正性基本物质(看得见)和反性基本物质(看不见)两个相对应的、不可分割的部分组成;正性基本物质和反性基本物质的关系是在相互对立、相互依附、互为根源中保持着动态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正性基本物质和反性基本物质还可发生相互转化。
由于物质是由“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单位”组成,相应的,物质也是由正物质和反物质两个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可分割、互为根源、却又各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在一定条件下,正物质和反物质还可发生相互转化。所以物质实质上并不是我们人类现在一直所认为的是单一的。人类现在只是对正物质(通过眼睛或借助现有仪器设备看得见)有所了解,而对反物质(通过眼睛或现有仪器设备看不见)还不了解。
由于宇宙是一个由物质组成的整体,相应的,宇宙也是由正宇宙和反宇宙 两个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可分割、互为根源、却又各自相对独立的体系组成;在一定条件下,正宇宙和反宇宙还可发生相互转化。所以宇宙也不是我们人类现在一直所认为的是单一体,而是由两个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可分割、互为根源、却又各自相对独立的体系组成的对立统一体。人类现在只是对正宇宙有所了解,而对反宇宙还不了解。
宇宙就是由无限个有序排列成不同层次、不同质的、相对应的正宇宙和反宇宙组成的对立统一 体。每一个层次宇宙相对于宇宙来说都是有限的,但又是没有边界的;每一个层次宇宙都是由同质的、相对应的正宇宙和反宇宙组成的对立统一体;每一个层次宇宙都是处于一种相对闭合的动态平衡状态之中;每一个层次宇宙和其他层次宇宙都是等大的;组成宇宙的无限个有序排列成的不同层次宇宙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宇宙能保持动态平衡状态,进行正常运行,是正宇宙和反宇宙两个体系保持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对宇宙从理论形态上进行整体描述:每一个层次宇宙都是一个有限无边、相对闭合、动态平衡的球状模型;宇宙就是一个无限无边、绝对闭合、动态平衡的球状模型。
由上述理论可知〈1〉起源于西方的物理学从它一开始发展就存在一个缺陷,它把看得见的正物质当成了物质,忽略了看不见的反物质,造成了对物质认识上的不完整。这种不完整性对物理学发展的不良影响,随着物理学的不断发展而越来越明显。现在物理学所出现的危机,从根本上讲就是由这种缺陷引起的。〈2〉继《狭义相对论》后,引领这场新物理学革命的必将是《阴阳理论》。〈3〉以“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单位”为基石的完整物理学将会取代以“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基石的现代物理学。〈4〉人类只是居住在宇宙的一个层次宇宙之中。〈5〉每个层次宇宙中的所有天体,都不是单一体,而是由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可分割、互为根源、却又各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的对立统一体。比如在人类居住的这个层次宇宙中,地球是由正地球(看得见)和反地球(看不见)两个部分组成的对立统一体;银河系是由正银河系(看得见)和反银河系(看不见)两个部分组成的对立统一体。
附:组成“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单位”的正性基本物质和反性基本物质之间、组成物质的正物质和反物质之间、组成宇宙的正宇宙和反宇宙之间的理论形态平面示意图及相互关系:
——正
——反
相互关系:
(1)既相互对应又不可分割。
(2)既各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3)既互为对方根源又相互制约。
(4)正常状态时,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
(5)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之间可发生转化。
--------------------------------------------------------------------------------
作者: 王东海1 时间: 2006-9-17 13:31 标题: 支持
应是妙文! 中医似是超前科学,----- 不敢深想, 一深想就发现智力与学问皆不够用,头就大了。 幸尚有功力辨识好坏,特表支持。
--------------------------------------------------------------------------------
作者: 李源 时间: 2006-9-17 16:06
前几天,郭先生给我也发了一篇。读后深感收益很深哪。好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