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程门立雪 时间: 2007-5-15 01:27 标题: 也说“地黄丸”系列
一.肾气丸 出自 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原名:崔氏八味丸
组成: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桂枝、附子。后世多以“熟地”易干地黄,以“肉桂”易桂枝,使得药效更好。
功用主治:补肾助阳,用于肾阳不足证。腰痛脚软,下半身常有冷感,小便不利或反多,夜间尤甚,阳萎早泄,舌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细。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等。
相对西医病名:慢性肾炎、糖尿病、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性神经衰弱、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支气管哮喘、更年期综合征等属于肾阳不足者。
二.加味肾气丸 出自 宋•严用和的《济生方》又称:济生八味丸
组成:熟地、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丹皮、肉桂、附子、车前子、川牛膝。(川牛膝现在多用“怀牛膝”)
功用主治:肾阳虚水肿,腰重小腿肿,脚肿,小便不利。
注意:现今达仁堂、乐仁堂、同仁堂出的“金匮肾气丸”均用的是“济生肾气丸”的方子;而达仁堂的“桂附地黄丸”才是原来的“肾气丸”。
三.六味地黄丸 出自 宋•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原名“地黄丸”系由《金匮要略》的肾气丸减去桂枝、附子,“小儿纯阳之体,阳气甚盛,故去桂、附而创立此丸,以为幼科补肾专药。”
组成:熟地、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丹皮。
功用主治:滋阴补肾,用于肾阴虚证。小儿齿迟、发迟、囟门不合;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舌燥咽痛,牙齿动摇,足跟作痛,小便淋漓,舌红少苔、脉沉细数。脾虚泄泻慎用。
相对西医病名:慢性肾炎、高血压病、糖尿病、肺结核、肾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中心性视网膜炎、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等属于肾阴虚弱为主者。
四.知柏地黄丸 出自 清•吴谦 的《医宗金鉴》
组成:熟地、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丹皮、知母、黄柏。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阴虚火旺证。骨蒸潮热,虚烦盗汗,腰脊酸痛,遗精等证。
五.杞菊地黄丸 出自 清•董西圆的《医级》
组成:熟地、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丹皮、枸杞子、菊花。
功能主治:滋肾养肝明目,肝肾阴虚证。两目昏花,视物模糊,或眼睛干涩,迎风流泪等(请注意不是“沙眼”)。
六.都气丸 出自 明•赵献可 的《医贯》
组成:熟地、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丹皮、五味子。
功能主治:滋肾纳气,肾虚气喘,呃逆。
七.麦味地黄丸 出自 明•龚延贤 的《寿世保元》
组成:熟地、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丹皮、麦冬、五味子。
功能主治:滋补肺肾,肺肾阴虚,或咳或喘。
八.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简称《局方》)的常见方子:牛黄清心丸(达仁堂局方)、小活络丹、附子理中丸、藿香正气散、紫雪散、参苓白术丸、苏和香丸、至宝丹、四君子汤、四物汤、二陈丸、十全大补丸、人参养荣丸、八正和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