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势治法之麻黄附子细辛汤
转自 梦境天华
麻黄附子细辛汤,这个是我常用的方子。由于现在许多人的体质越来越弱,适应气候的能力也越来越差,在古代,我们看以前一些名家医案,外感天行之病,脉大都浮而搏指,除了说明表邪重,相对的也表示人体的机制有能力在表这个战场与外邪做斗争,而且斗争强烈,也许他们只是多打几个喷嚏、发了一下高烧,颤栗一阵,病情就自动解了。而如今的许多人感冒就不一样了,只是刚刚染上,整个人的精神就萎靡,脉虽然浮,但很弱细,不经按,一按就没了,连根都没有。我们可以知道他的本很弱。我们可以说他直中少阴。
本来,我们人也有防御体系,至少可以分三层,第一层在表,如果外邪伤表,表现为表病,身体好的,会自动通过出汗、喷嚏等等,把小毛病给清除掉,如果实在不行,就表现了病态,我们说他是表病,人体在表剔除疾病的能力不够了,所以我们用发表的方法,协助病人在表层把病邪消除,在古代叫汗法;如果表被病邪突破,就会进入里,那么这个时候,人还是有机智对付它,人会利用内在的机制,通过消化、排泄的方法,把进入体内的邪气化掉,比如拉肚子等,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也可以根据这个机制,协助病人通过腹泻的方式,把病邪消除,这在古代,叫下法。还有一种在半表半里,病邪突破表了之后,没有直接入里,而是在半表半里的地方与人体抗争,拉锯战,有点象敌人透入人民内部,这个时候,不能用汗法,也不能用下法,因为分不清敌我,所以,有一种方法叫和法。这三种方法,都有很多相应的处方。
我们今天说的麻黄附子细辛,只三种药:麻黄、附子、细辛,但功用甚多,我们今天说它的一个最突出的用法,我们开始讲了,有的人,一感外邪,病就直接入里,表现少阴症状,“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少阴于六气为火,手少阴心,足少阴肾,心为火,肾为水,水火之顺在于阴阳交,水火相融,生机乃现,如果这个水火不济,那么人就没有了生机。在上之火不下交于水,就会虚火浮越,上炎;在下之水不能升腾,则更寒滞于下,肾水不温。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用了麻黄附子细辛,立意也在于恢复这个阴阳、水火之交。首先,我们要让在下的寒邪散掉,把寒邪从肾水中搏开,恢复水温,附子的热,正有这样的功能,而细辛虽然体柔,但一枝直上,辛温之性,对寒有散之功。附子从肾水排出的寒邪,经细辛温散,散到哪里去呢?我们说过,如果还有表证,是不能轻易用下法,这样会引邪深入,所以,我们要找往外的出路,麻黄就起这个作用了,麻黄把表一开,细辛散出的寒邪就有了出路了,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完美的过程。但要完成这个过程,药量需要够,否则没什么效果。
还记得每次去买这个方子的时候,都会被负责任的售药者教训一通,说麻黄、附子、细辛这三种东西,毒性都不小,你处方的买的量又大大超过标准,会有危险的,所以,每次用的时候,我都要买多几剂,然后三剂合一,才有效果,否则就如隔着鞋挠痒。当然,要有把握才能这样用药,否则,会起反作用,甚至带来麻烦。
我们平时用药,都是要去恢复人体本身的机制,而不能总想着如何去攻邪,因为邪是攻不完的。而人的机制具有很强的修复功能,我们只需要去顺应的恢复功能就好了,这样用药会轻灵,但收效会很大,这与太极拳有点相似。不管是治病或者养生,顺是很重要的,老子几千年前就说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但这个顺其自然,又没多少人能做得了,但挂在嘴上的却很多,《太素》中说,“圣人行之,愚者佩之”。真正去实行了,所以,他能自利利人;而带在身上而不实行的人,就象带着一身的名利,浪费机缘,等到用的时候,“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亦不晚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