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unjianchen 于 2018-5-2 21:59 编辑
5 }& ^2 ?6 x; {2 X7 k$ l i) `, Q2 P0 j2 C- o" S7 I% Y3 U
上节课讲阳旦汤类方,这节课咱们还是继续讲阳旦类方剂桂枝二越婢一汤。
$ s5 X% c( k; ?- j C* |" g5 }$ F# ~【桂枝二越婢一汤】- L: e0 Y7 \' H0 b7 S& E3 m
桂枝 芍药 麻黄 甘草(炙,各十八铢) 大枣(擘,四枚) 生姜(切,一两二铢) 石膏(碎,绵裹,二十四铢)- w- C" b. c& k9 h4 i, ~* m- N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
# o7 ?6 W7 {4 |9 }在看条文之前,咱们先来分析一下这个方剂的组成。
8 B9 |; x0 C/ |; I+ H& L在看条文之前,咱们先来分析一下这个方剂的组成。
; O% v* D* m- j# s+ m我们这个课程的设置也是为了提高大家方剂分析能力,拓展经典方剂的应用,而不是局限于条文,也为自己方剂的加减打基础。0 y# Z3 S, W* T8 B# @$ f8 f
【桂枝二越婢一汤】6 e+ y1 a4 M) X
汉传经方解析法# c: r8 X+ s1 f2 ]4 S
三才解析法:
1 \; D( i7 @0 C阳性药:桂枝、生姜、麻黄3 j' @& H4 v# |+ W5 H1 U
平性药:甘草、大枣
6 s) e0 a+ N/ h% f% I) {阴性药:芍药、石膏/ Y5 S ?% B Z
在这个方剂中,阳药多,阴药少,阴性药的药量也不大,因此,这个方主治的是寒多热少的病证。, V, a5 x$ T! i6 }- m4 r) O4 D
一个方先不论用药的药症对治,应先确定用药寒热方向。
4 @% E6 L# e7 T& F2 o你要是给用反了,去对治热多寒少的病证,就会出问题。
. e5 \$ Q& |% `四象解析法:# Q; G E( D3 E5 D3 c
君:麻黄(温 辛苦涩) 1两* |' z# H3 z' Z' o7 j
臣:桂枝(温 辛甘滋 ) 1两
# ~$ F; Q: c! x7 D) ~ 生姜(大温 辛) 1两% h' Y% R( ~% @# @, V8 o
佐:甘草(平 甘滋) 0.5两
$ F$ ^/ \- Y, D) X" L) ]$ w/ B! A 大枣(平 甘滋) 4枚
# n+ \( U! E9 }8 J; z) m U使:石膏(凉 酸) 1.5两
$ w% B3 G+ m. _ 赤芍(凉 酸苦) 1两
+ G ?8 P& M8 N1 J1 ]这里方名桂枝二越婢一汤,名字中直接包括了用药配伍和比例。2 @3 J* {. d1 b
桂枝汤为主,越婢汤为辅。
" }" x" R X( \- c$ @0 F5 M而解析法后的药物用量比例,是经过我们重新计算调整的。
7 y# Q1 u2 _' d7 F* x- h先来看一下各药药症:0 \8 r- x* Q9 A8 z/ _8 O
君药:9 ?; B: [8 h8 Z/ P t9 ]# A3 X& H
麻黄 温 辛苦涩 + \& X8 x' C: D# N
《神农》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7 M+ `& M8 V+ A# a V) j
臣药:
6 q" N1 U3 C# Z! U6 \桂枝 温 辛甘滋: i2 v! o! |$ N
刘志杰:治伤寒中风。3 m1 L; j( E* l5 x4 [
《神农》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4 ?/ J" l/ u; c3 S6 ]6 T6 p; S
生姜 大温 辛
1 q; j% O9 Y. u( k% R- i$ H; K* f《神农》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 S2 s4 N- j$ u( R佐药:0 j* `; O3 z1 u2 e Q
甘草 平 甘滋
9 R' x3 H8 ]) H' i3 y1 a P《神农》主五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肿,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Q* i3 z+ ^ D. |, ? l( ?
大枣 平 甘滋5 b9 g. h: ]! N* n6 q* `
《神农》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长年。: q4 ~$ }1 [2 h. |8 ` F2 U2 k
使药:
# N' d# P1 L9 k9 c' B, T石膏 凉 酸
0 q% V/ ~3 f, J《神农》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得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创。
; }7 j; x5 W+ E( t# y+ ]+ R赤芍 凉 酸苦
5 Y: K3 c3 k1 p+ x/ j《神农》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 ?. U3 e# X( ~% {麻黄发汗,能解表祛风寒,还能降逆定喘。/ S- I) h. V, u& I
“主中风、伤寒”, 它可以治疗中风汗出的。
+ p3 S# P. J3 a桂枝配合麻黄出汗,去风寒湿气。以麻黄为君,桂枝生姜为臣,辛温发散同时甘滋养津液。0 }" ]6 Y6 Z/ {! l
甘草大枣为佐,固护表里的津液不足。
$ ]% X G! F5 l: w: p石膏,赤芍为使,清表里热。
5 i5 c/ I# H) v- R% q6 R( H石膏还能解在表的阳明郁热。
2 F2 s- e. S$ T% G% O* o( g# D这个方在有麻黄的基础上搭配石膏,可以看出此患者有一定的阳明热存在。
& S! O% B3 v K7 ]$ y& M5 y而且这里用石膏来制衡麻黄的发汗之力。
# n/ U9 U9 ]% _这个患者有表证需要发汗,却不需要麻黄汤直接显著的发汗以解表,取微微汗出。
1 i. \2 l4 U/ W/ I7 O: O+ Q+ T有表证却要微微汗出,那表示患者存在伤津液的情况了,一味的使用麻黄桂枝是不可以的。' K. M$ u; ^4 h3 q" B
前面已经讲过桂枝汤是寒热并用的方剂,温热药多,寒凉药少。
. e: M2 h) D* m. J/ K3 j/ O桂枝二越婢一汤药用药量十分小,目的是轻取走表,微汗解表,微清里热,表里双解。
7 t2 Z- Y+ J- I! J6 R所以在外感病范畴中,桂枝汤辛温发散,温阳达表,祛风寒,清郁热,养津液,治疗太阳病中风证。4 T* T! |. a$ K% n
桂枝汤呢,还有滋补津液的作用。, ^, I% M$ [" j- ?1 \# G2 |
而越婢汤呢,由麻黄、石膏、生姜、甘草、大枣组成。
* k2 v0 t: H& a" [7 A越婢汤取一份,量小,微微解表,可以去在表的水湿郁热。1 C6 [3 U8 x& ]# j/ |
这两个方剂组合到一起,可以看出这个病还在表,刚刚传里,表要解了,里要热了,就两份桂枝汤,一份越婢汤来这样解决。
: J! ]$ {, h c' v- w这个方子温药多凉药少,是个阳旦类方的方子,治疗表有发热恶寒的外感风寒,内有阳明热的表里同病。
# l! P2 L" h v3 J4 D/ {% ?咱们来看下相关条文是不是这样。* J6 ?5 p9 _0 u3 y6 {$ |
“209、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宋27)” G7 n: V6 b+ X' Y6 A
这条看起来复杂,其实不难。
: K: p4 U( _6 E9 Z& B+ u) V$ V“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热多寒少,说明这个表证已经衰退了,里热开始盛了,这个病要往阳明走了。
; n% c* Z( Q8 ^“脉微弱者,此无阳也。”无阳,是无津液,津液亏了。/ E% v1 g$ r! W+ U
脉微弱无力了,这是在表的津液严重不足,再发展下去,会出现津亏燥热的典型阳明证的。/ h5 o. b& e' S& ^# Q1 i6 K( R
津亏,就会导致血少而水湿盛。
( b! K; q/ @7 U" h3 \9 H; O4 _+ c津亏了,“不可发汗”了,这时候不能以太阳表证就给发汗,那会更伤津液的。+ d* t9 u7 w7 z* n8 ^/ S* g
这条讲到现在就可以看出,就是治疗太阳阳明合病的方剂。0 `% r6 ~( n& e- I/ w4 G2 z+ p+ q5 O$ G
现在从方剂再理解条文就简单多了。
! M6 n& I, @' g师父曾在书里讲过,太阳伤寒表证,发热恶寒是等同的。( s$ F& O2 c1 R4 G0 b
现在恶寒少了,表证就不多了,因为要传里了,里面有邪进入,就要有阳明热了。
3 K6 w g# }* g) ?8 `4 t9 o为什么要传阳明,因为伤了津液了。
f9 n) ~; S" _. b8 i! g津液伤了,不化营血,营血也弱,在表的气血都不足了,这个时候,要用桂枝汤微解表,用越婢汤的石膏解里热,配合起来,可以解表意思,也可清里。( |0 k5 ?2 a7 `! Q+ W& n( M
刚才提到这里有津亏出现,津亏则血弱。$ K& `1 U2 w0 }+ p# {: V8 I
津液能补充血液,津液不足,血容量也就不足,不足了怎么办?
* t/ Y" [. o$ ~, ~3 w" S体内的水液就会趁虚加入“补充”。水湿就要乘虚而入了。
) ^/ s% i6 C9 H$ \那么,我们就看看这个越婢汤是干什么的。 E' \! G& p, ]4 {7 S. o" G, u" ^
《金匮》: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3 [7 C3 r# n( A1 o. \' Q6 C
【越婢汤】
* S. I" x1 a+ z& C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五枚)
; | g1 s% v) p6 e' h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0 y0 K" U' K: [/ { N$ }* R汉传经方解析法
3 |+ h; K# Q- R) m$ X三才解析法:) [; U8 Q6 p0 }9 J* i$ U
阳性药:麻黄、生姜
' e8 u( j" E0 I3 ?% C平性药:甘草、大枣
, j& ?7 c) g, L: |' Q- }, N* y阴性药:石膏9 C& w" a! Q! E) X
四象解析法:
4 q2 K9 Z' |, d. ~) @1 ]君:麻黄(温 辛苦涩)6两
! i, J, |& z* K' J n3 [臣:生姜(大温 辛)3两
' Z5 }9 t V, } }; L佐:甘草(平 甘滋)2两
) i. W( `( A( V5 q8 K, n大枣(平 甘滋)15枚# w0 F, Z! S, o. S9 @/ l
使:石膏(凉 酸)半斤
- V0 P& I7 O3 `' R, @& t! O越婢汤可看做是桂枝汤的一个变方,桂枝汤麻黄代桂枝,石膏代赤芍而成。
7 J2 O6 S4 F/ |2 }1 d' F越婢汤也属阳旦类方,寒热并用,麻黄为君,生姜为臣,甘草大枣为佐,石膏为使。$ c4 b t: }1 n; t* w
这个方前面简单分析过。& h1 @& M0 S+ g9 E- f
越婢汤,可以去在表的水湿的,还养津液胃气。
! F; b% ~. V5 o1 S0 s越婢汤在《金匮》是治疗风水,水在太阳肌表的方子。
) M- a- b, f8 k- [' k* y6 b同时,前面也讲到阳明的这个微热,用石膏清一下,使内外和调。
. n1 m3 t! A$ ^$ L* M" Q“无大热”,还是有热,有个不典型的阳明外证。
& P* g. \2 n3 `/ K Q3 k石膏有酸凉收敛的作用,在这里清里热。麻黄配石膏,是去阳明的微热,发的是表中的水湿。
1 \& W- e; l* U( D$ s" o/ t3 @表湿蕴藉,都水肿了,里热不能外透,就要有些内热的。/ G+ H' e- s1 F! T
这个方子就是针对的这个证。 不仅能治疗太阳病中风或伤寒,解表力强,而且甘滋固护津液,更能够治疗太阳病中湿,也就是“风水”,感受风湿之邪,水液代谢不利的水肿。
$ O5 S' m: q8 K2 I! j- t" w2 i越婢汤,是因势利导,通表去水。这个方子在很多中风方等都能见到其影子,要多注意去发现应用。% g/ e! i/ ~# W% I0 }
今天就讲到这里,下周二继续讲越婢汤的一些变方。
( H {: G) B& j1 C* K1 z4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