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与香港中医药论坛总顾问古今谈先生商权
--------------------------------------------------------------------------------
作者: 黄小云 时间: 2007-3-30 11:16 标题: 与香港中医药论坛总顾问古今谈先生商权
第一:〔六經主六氣說〕,這一高見,就比一般〔六經為經〕論者高。
然而,事實並非如先所言:〔魏晉而後,絕解者〕那樣。如能抽得出時,看看鄭欽安〔寒寒恒論〕和張隱菴諸書,就大不乏人在,安可言〔絕無僅有〕呢?雖以〔六經為經〕的大家實在太多,加上現今人,常常分不清真偽高低,謹重〔名牌效應〕,那麼, 即出如現友人所指的〔烏煙瘴氣〕現狀去了。
小云:“你所举的鄭欽安〔寒寒恒論〕和張隱菴所论及的运气方面的学说,我赞同。但是医之道和医之所悟各有不同,全在于医者本人。彼未论及者有此,此未论及者有彼。看一二人所著之书难有大悟,我认为应多看几个人的书则所悟更深,比如孙一奎的《医旨绪余》,赵献可的《医贯》,李中梓的《删补颐生微论》,張隱菴的《侣山堂类辩》,高士宗的《医学真传》,章楠的《医门棒喝》,再结合运气学说和先后天八卦去思考去悟可能才会有所得,我就是这样去悟的,而你的见解与我的见解只是大同小异而已,但是我自认为在运气学说上是下了功夫的,以后有机会再互相交换心得吧。下面就先生的疑问谈一谈我的看法,与先生商权。”
第二:閣下在論及〔太陽寒水〕一段,如:
〔寒者,太陽水氣之所化也。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人為膀胱。太陽以寒水主令,足太陽膀胱水也,手太陽小腸火也。〕
在下認為仍未談到本質。說到說到,又由〔寒〕轉到〔水〕,最後又轉到〔膀胱〕,更轉到〔小腸〕去了。
小云:“各人的悟有不同,我的看法是六经也好六气也好,要看其标本中三气,在人则以六经以应六气,但终究以人为本以人而论。天之寒与地之水为标本呼应之所指既在地为水而在天为寒,四经为一小周天,则可以悟清悟透水火之含意,结合气机升降可以悟出水火既济,和心肾相交之理。你如果不相信,你不妨悟一悟,当然我也只能说是我们的见解不同罢了。”
經言:在天為寒,在地為水。怎麼又談到〔寒為水氣所化生〕?〔內經〕不是言:〔天垂象,地成形〕嗎?〔內經〕不談得清清楚楚:〔以陰陽為標〕〔以氣為本〕的〔標本中見〕關係嗎?轉到閣論中,〔寒〕又怎麼變成了是〔水所化生〕?的呢?
小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脏象学说你又作何理解呢?无其形何以谈其象?如果不论寒是水所化生,那又怎么谈得上天人相应和天地的气机升降呢?不知先生是如何理解三阴和三阳的,六气的阴阳怎样分辩。”
如果以〔天人相應〕的學說為依據,天之氣本為客觀存在的東西,似乎未見〔內經〕中有〔五運化生六氣〕的學說。
故,在天之氣為陽,在地之水為陰,故經中有:
〔風寒暑濕燥火,天之陰陽也;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陰陽也〕。天氣下臨,地氣上升,人則生在這天地二氣之〔氣交之中〕。
小云:“这又是我们的见解不同了。我认为既然有天气之降又有地气之升,那么天降何物地升何物呢?”
說到膀胱,又不嚴,經明言為太陽,其起始,符〔足太陽經〕,並不直指膀胱,看來:
膀胱與足太陽經二者之間的內在意義,相信是不能等同的吧?怎麼又強扯到小腸去了呢?
請問:〔小腸又怎化生寒呢?〕
小云:“四经为一小周天,况张子和有:太阳少阴标本从,之说。这些都是运气学说里的知识啊,你怎么说不能等同呢?况丹溪有:脏责腑,腑责脏,之说。我只能说是我们的见解不同罢了。”
〔天人相應〕,〔在天為氣,在地成形〕。故〔無形的氣〕與〔有實之形〕,這二者都是客觀存在的。故,寒之水,無形與有形,其中的質的區別,都不可以混淆。小云“但是阴阳互根之理要通。”
故人體病亦當如是,有無形之氣病,有有形之實病。若二者分不清楚,一樣辨不清傷寒論中〔氣與形的病機變化了。
況〔以調和營衛,溫經散解散表寒〕的主方,如理解為促使膀胱之氣化,反而不正好〔化為寒了嗎〕?
由此可知,先生的推論,水化寒,膀胱主水,小腸與膀胱都名〔太陽〕此,先生都將其包含在其間去了。
真是,其解,絕無古人。或者,又是易經周天等理所導生的吧?
但在下總是支持先生〔六氣辨証〕的基本觀點的。
以上意見,不知然否,還請先生指正。
--------------------------------------------------------------------------------
作者: 黄小云 时间: 2007-3-30 11:17
小云“非也,研究运气学说,必须要知其标本,知标本则先生决无此说。”
第二:閣下在論及〔太陽寒水〕一段,如:
〔寒者,太陽水氣之所化也。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人為膀胱。太陽以寒水主令,足太陽膀胱水也,手太陽小腸火也。〕
在下認為仍未談到本質。說到說到,又由〔寒〕轉到〔水〕,最後又轉到〔膀胱〕,更轉到〔小腸〕去了。
經言:在天為寒,在地為水。怎麼又談到〔寒為水氣所化生〕?〔內經〕不是言:〔天垂象,地成形〕嗎?〔內經〕不談得清清楚楚:〔以陰陽為標〕〔以氣為本〕的〔標本中見〕關係嗎?轉到閣論中,〔寒〕又怎麼變成了是〔水所化生〕?的呢?
如果以〔天人相應〕的學說為依據,天之氣本為客觀存在的東西,似乎未見〔內經〕中有〔五運化生六氣〕的學說。
故,在天之氣為陽,在地之水為陰,故經中有:
〔風寒暑濕燥火,天之陰陽也;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陰陽也〕。天氣下臨,地氣上升,人則生在這天地二氣之〔氣交之中〕。
說到膀胱,又不嚴,經明言為太陽,其起始,符〔足太陽經〕,並不直指膀胱,看來:
膀胱與足太陽經二者之間的內在意義,相信是不能等同的吧?怎麼又強扯到小腸去了呢?
請問:〔小腸又怎化生寒呢?〕
〔天人相應〕,〔在天為氣,在地成形〕。故〔無形的氣〕與〔有實之形〕,這二者都是客觀存在的。故,寒之水,無形與有形,其中的質的區別,都不可以混淆。
故人體病亦當如是,有無形之氣病,有有形之實病。若二者分不清楚,一樣辨不清傷寒論中〔氣與形的病機變化了。
況〔以調和營衛,溫經散解散表寒〕的主方,如理解為促使膀胱之氣化,反而不正好〔化為寒了嗎〕?
由此可知,先生的推論,水化寒,膀胱主水,小腸與膀胱都名〔太陽〕此,先生都將其包含在其間去了。
真是,其解,絕無古人。或者,又是易經周天等理所導生的吧?
但在下總是支持先生〔六氣辨証〕的基本觀點的。
以上意見,不知然否,還請先生指正。
小云“观先生所举诸条,我认为先生未将运气学说悟透,不然的话不会将膀胱与小肠分开来论。水火二气或燥湿之气如何看待也有标和本的呀。子和景岳皆谓风从火,燥就湿,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呢?请先生三思之而言,我在研究五运六气学说的时候,同时也研究了子午流注,灵龟飞腾八法,还有四柱,六爻,奇门,八宅风水,玄空风水等。我认为对研究运气学说都是有帮助的,不知先生以为然否?”
小云 上
/////////////////
《伤寒论》的气化学说
刘渡舟
研究《伤寒论》的理论,可称丰富多采,美不胜收。如用六经六气、标本中见的理论,指导六经辨证论治之法的,则称之为“气化学说”而名称前茅。
在清代这个学说非常盛行,其代表人物则有张隐庵、张令韶、陈修园等人。
到了今天,“气化学说”,逐渐凋谢,濒于失传。有的学者,目之为“形而上学”,反而对它加以批判。
我认为气化学说,是从中医的理论特点而产生。是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六气人体的辨证法。成立一个学说,乃是发展中的精华结晶。为了慎重起见,所以不能轻率地把它一棍子打它。而仍有研究分析之必要。(小云:刘老所说甚是!)
张仲景在《原序》写道“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揭示了《伤寒论》的内涵,而有气化之机;“经络府俞,阴阳会通”,说出了天人之间而有互相沟通之理。
张仲景重视气化学说,事实俱在,胜如雄辩。
气化学说,如树之有本,水之有源,肇始于《内经》“七篇大论”而以《阴阳大论》为篙矢。
张仲景把经络与气化有机地进行了结合,他在《伤寒例》中,一字不漏地引用了《阴阳大论》。不但发扬了气化学说,而且保存了旧论(《阴阳大论》)免于亡佚,这是一个伟大收获。
中医学离不开五运六气,而且中医的特点也就在此突出。我们天天讲风、讲火、讲湿、讲寒,为什么对《伤寒论》的气化理论,一听就勃然大怒,愤然而起呢?
《内经•六微旨大论》云;“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小云:本在上,标在下,本标之间谓之中。六气为本,三阴三阳为标。)
《六微旨大论》指出了六气标本中见的气化组成,以及它的规律与程序,所以它是“气化”学说的核心与理论根据。
首先它指出了三阴三阳,是由六气所化而为之主。风化厥阴,热化少阴,湿化太阴,火化少阳,燥化阳明,寒化太阳。
由六气所化,建立了三阴三阳。所以六气为气之本,而三阴三阳则为气之标。
六气之本,乃是气化学说的第一手材料。“气化”就是六气的变化,神出鬼没,变化万千。但是它有规律可寻,这就是“气化学说”—门知识了。
阴阳为标,它说明了六气必须分出阴阳,它虽是六气所派生,但必须由阴阳定性以后,才能起到客观实际之应用。
在六气之本,与阴阳之标,而兼见于标本之间的,则叫做“中气”。
“中气”,乃是阴阳表里之相合的产物。因为它在表里之间存此一格,因此它有节制六气,平衡阴阳的作用。
本气、标气、中见之气,鼎足而三。但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互相联系,互相配合,或互相支持,或互相颉颃,使气达到化育万物,品类咸彰之目的。
人的脏腑阴阳,经脉互相络属,共有“**的格局: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互相络属而为一合;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互相络属而为二合;足阳明胃与足太阴脾经互相络属而为三合;手太阳小肠与手少阴心经互相络属而为四合;手少阳三焦与手厥阴心包经互相络属而为五合;手阳明大肠与手太阴肺经互相络属而成为**。
中医学中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精髓。它将阴阳毫不保留地与一定的物质相结合,叫做“阴阳应象”。所以六气配阴阳,脏腑配阴阳,只是唯物论的辩证法而已。把这个道理明白了,我们再讲“气化”学说“从本”、“从标”、“从中见”的具体内容,似乎就比较容易一些。
《至真要大论》对气化而有“从本”、“从标‘、“从中见”的一定范围。那么,什么是“从”呢?“从,当随从讲”,也就是跟随的意思,言六气为本,阴阳为标,阴阳表里之相合,而为中气,抟之为一,分之为三。在分析病症,指导临床,对气化学说三个方面,而不是随意排定,它有一定格式与摊派的理论。
《至真要大论》说:“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
由此来看,“从”,是有原则的,分层次的,而有范畴与规定的。
少阳、太阳从本,(小云:太阴从本。)其理论在于少阳本火而标阳;太阴本湿而标阴,阴阳标本之气相同,而无差别之处,所以少阳应从本气之火,太阳(太阴)应从本气之湿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