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12 14:16:23
|
只看该作者
3 “心中懊 ”,实乃胃中嘈杂
“心中懊 ”是包括病位在内的一个临床表现。成无己说:“伤寒懊 ,何以明之?懊者,懊 之懊; 者,郁闷之貌。即心中懊懊恼恼,烦烦 ,郁郁然不舒畅,愦愦然无奈,比之烦闷 而甚者,懊塞也。由下后,表中阳邪乘虚内陷,郁而不发,结于胸心之间,故如是也。”[5]成氏之后,医家们一般均认为“心中”是指胸膈部位而言,所以也就理所当然地 认为“心中懊 ”与“虚烦”是同一临床表现,与“反覆颠倒”一样,只是在程度上比“虚 烦”更为严重。刘 河间甚至谓之“甚者似中巴豆、草乌头之类毒药之状”[6],来形容“心中懊 ” 之心中烦乱特甚,而又无可奈何之状。
但是,仔细研究仲景运用栀子豉汤的各种情况以及栀子豉汤类方所治的各种证候,就可以 发现把“心中懊 ”的病位定在胸中是立不住脚的。“心中懊 ”在《伤寒论》中除了见于栀子豉汤证外,还见于大陷胸汤证、大承气汤证以及阳明湿热发黄证。将有关条文综合起来 看,就可以发现“心中懊 ”的病位是在于胃脘而不是胸膈。它与“虚烦”或者烦躁是两种 不同的临床表现。
第134条说:“太阳病,……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 …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 。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 ,大陷 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本条是讲 误下太阳表证后,邪热乘胃中空虚而入里,而形成大陷胸汤证或湿热发黄证。在这里,“心 中懊?”是形成大陷胸汤证或湿热发黄证之前的症状,但又可以出现在大陷胸汤证中,或者 出现在湿热发黄证中。大陷胸汤证之临床特点是心下硬痛,病位在“心下(胃脘)”;而湿热 发黄证之病位在于阳明(胃家)。显而易见,“心中懊 ”与胃脘部位有密切关系。况且,在 这一条中,“心中懊 ”是直接出现在“躁烦”之后,如果它也属于神情不安的一种表现形 式,那么就应该仿第76条之例而在“心中懊 ”之前加上“若剧者”等字,来表明两者是同 一种情况在不同程度 上的表现形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心中懊 ”与阳明湿热发黄之间的密切关系,第199条明确提出:“阳明 病,无 汗,小便不利,心中懊 者,身必发黄。”湿热发黄是阳明病胃家实的主要证候之一,《伤 寒论》屡屡指出湿热发黄的主要原因是“瘀热在里”,这个“里”就是阳明之胃家。
再来看原文第238条:“阳明病,下之,心中懊 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这一条主要谈的是如何通过辨燥屎之有无来运用大承气汤。阳明病虽然被攻下后,仍腹满,此时“心中懊 而烦”就成为了判 断有无燥屎的一个关键。更加清楚地表明了“心中懊 ”与胃家的密切关系。此外,从这一条还能明确地说明“心中懊 ”与“烦”是两种不同的临床表现。如果说“心中懊 ”是心 烦在程度上更为剧烈的表现形式,那么,在“心中懊 ”之后就无需再加“而烦”二字。
至此,我们至少可以明确两点。其一,“心中懊 ”与“虚烦”是两种不同的临床表现;其 二,“ 心中懊 ”的病位是在于胃。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理解“心中懊 ”呢?日本汉方医学名家 丹波元简在其 所著《伤寒论辑义》中,认为“懊?,……似后世所谓嘈杂。《医学统旨》曰:嘈者,似 饥而甚,似躁而轻,有懊?不自宁之况。”[7]为我们认识“心中懊 ”提供了有 益的启示。纵观 《伤寒论》有关栀子豉汤证治条文,或言“胃中空虚,心中懊 ”(第221条);或言“心中懊 ,饥不能食”(第228条);或言“按之心下濡”(第375条),皆与胃脘(心下)部位相关。 所以,“心中懊 ”之“心中”实乃胃也而非胸膈;胃中之“懊 ”实乃嘈杂而非“虚烦” 。《辞海》释嘈杂说:“中医学病症名,俗称‘心嘈’。指似饥非饥,似痛非痛,得食暂止 ,或兼嗳气、痞闷、吞酸等。”由上可见,“心中懊 ”实乃胃中嘈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