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7 }) o, N$ Y9 \# v9 Z
我们学习大黄黄连泻心汤的加减化裁。& ^3 V6 w. D4 g/ H. G, ^
先看大黄黄连泻心汤: v' C/ e+ e4 _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
" p* q1 m' y, y* e7 z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 I# f5 W' ~( B9 Q# I刘志杰经方解析法
2 w. }6 R; a+ }* I7 t三才解析法$ J. h" I- f, H+ W
阴性药:大黄(大寒,苦咸) 黄连(大寒,苦)
8 L0 A6 z, f- [. d t平性药:无
/ O% o5 D" u4 t% V8 _阳性药:无& E4 T3 o9 h) a
四象解析法! s" W$ h6 Z3 e6 M* l
君:大黄2(大寒,苦咸)
# s! e2 p& n7 J6 |/ N: e$ r @臣:黄连1(大寒,苦)
$ M/ ]1 D8 |7 l* c9 q佐:无
2 I0 x) W: b) n( b8 C ^+ [2 F使:无
3 U V9 _4 A. ?* x. u4 f4 F由以上分析我们知道,这个方子是君臣配伍,用了两味苦寒的阳明药,没有佐使药。; Y% g8 n8 k4 U# ^2 s
寒能泻热,以方测证,大黄黄连泻心汤证的病机是里实热证,对治的证应该为单纯的阳明病里实热。
9 M5 o$ a0 |, n" J看看这张方子中两味药的药症。
9 W/ D- i) t# d+ K5 {6 d' M4 Q君药
1 c9 m9 V- |' d0 }2 s& d4 C( i' a大黄 大寒 咸苦7 U4 s+ S$ T+ Y9 }% w+ N
《本经》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藏。4 c, r6 [5 L- s& E
大黄大寒,针对燥热之邪,清阳明热邪,破症瘕积聚,攻下通便,通利肠道而通闭结。
* c l, ]5 z2 \! k对治因阳明里实热而气结于心下的“心下痞”及大便干、小便短赤等症状。6 N; Z7 J" N% [" i
大黄气味重浊,直降下行,% b, y: v. L1 Z4 q
古人因其势猛力峻, 效宏力伟, 有决壅开塞、斩关夺门之功, 而形象地称其为“将军”。
9 l5 H' [. F; z6 U! i0 C0 F师父说称其为“大元帅”更合适。5 Y8 G8 ?( C! V
和那些峻烈毒药相比,大黄是很平和的。9 @& y: s, A+ w4 s6 ^- b5 F1 ?
其药性的峻烈与用量及煎服法关系密切。; T5 [3 j) I9 D. A7 @+ `+ m
如大承气汤中大量用且后下,药力峻猛,很霸道. ^* B/ S: Z* q) j; V
而小量用还是很厚道的,微量用,可以补脾胃,助消化,排毒& b6 R# W$ Z& b% G" i$ j# v
如大黄蟅虫丸微量常服,健康长寿。
, a! \5 Y8 z$ `9 V毒药的特性,都在它身上体现了。' ]- ~3 D5 O2 p
什么特性?多用攻逐,少用养身。
# z/ s g K1 t, i/ g“若要长生,肠中常清”。6 k* x6 k8 Z( U) j% D! P) _2 z: S
现代关于肠道菌群的研究证实了中国古人的智慧。. w8 x; b4 P4 }( L2 Y1 G6 r+ Q2 n
臣药' c6 u* r1 Q( |( U
黄连 大寒 咸苦# n0 n) n" _7 `7 ^ C: [" F# e
《本经》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利,妇人阴中肿痛。9 Q, Z7 p, I& R2 P- H
黄连是六神方中朱雀类方的代表药物之一,对于上中下三焦以及肌肤的燥热证,均可以使用。& X$ \; v0 `$ H7 Y* n& ]& d5 k
对治头面五官孔窍之火、水热互结的阳明热利及口干口渴、口苦,口舌生疮等阳明燥热症状。
, U# J7 ]) Y& l# ], m' c U- r5 ]上节课讲白头翁汤时已经比较详细的讲过了,大家可以参看。* p7 a- t& V" ?6 H
我们结合相关条文学习。
; P. q2 F/ T; k383.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宋151)2 D9 ~) r' J5 y/ w; H9 o+ L! y
384.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宋154)
R. T+ M* N" L, P385.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功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功痞,解表宜桂枝汤,功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 e2 a# Z1 y1 f2 K* n" h这几个条文是互相联系的。$ R2 P$ g1 h' O% J+ F5 P- Z; ]2 q
先看383条: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宋151)% S. n7 `9 g0 \/ R* ]
“脉浮紧”为太阳伤寒表证,应该用汗法解表。6 k9 M$ _. W' W6 b7 b! u8 w' E* n* Q
医生在表证没解除的情况下,给用了攻下法,表邪内陷,造成心下痞。
& ~3 w- a3 {+ V% ` c脉象由浮紧变成了沉紧。
1 b4 l8 m! b a9 W沉主里,紧主寒、主痛,主病情偏急。& t( F: ^; q) H2 g
表邪入里,郁滞不通,病人感觉心下痞闷不通。- f! P6 e: j+ w/ k$ O* R ?
“按之自濡”,“濡”通“软”。" J7 f& m1 M3 L8 M
用手按一按患者心下感觉痞闷的这个部位
U1 y* |6 \7 c$ v8 W4 S+ z& k不硬而软,或者用手一按,就像有气一样散开了,这是气痞。0 O8 ~* k3 ^; w# G1 U. C* M* n
所谓的气痞就是气滞,气滞于心下,是痞证的轻证。' T k7 F, y" j( X
重证要痞硬,甚者疼痛。9 n' {$ ?% K) e
关于汉传中医“痞证”的概念,张少林老师在半夏泻心汤加减化裁中做了详细讲解。( u1 O R+ M& S) w
我们再复习一下。+ `/ L4 T' g' q# B5 h% U& J
“痞证”,《伤寒论》定义为: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 U" m' ?! ?2 J. w0 T' r
这是症状概念,是狭义的“痞”,也可以称“痞症”。
1 l& _5 V# M. |) r- y1 S D$ G. C' n. H8 e与汉传中医五证之一的“痞证”不同. C, T# v5 ^* d6 M7 ~
五证当中的“痞证”,是广义的“痞”,指寒热夹杂的“痞结证”, f; d/ B3 l% `4 b- j! _5 R
可以发于全身上下和内外,不仅仅局限于心下。
+ P5 h/ y9 w" a2 T; c( R只要是寒热夹杂的,就归属于五证当中的“痞证”。
* f! `# c. n! u7 P, S: s因此,经方医学中标准的痞证概念即五证当中的痞证,是泛指痞结胀满或者疼痛的一个病证,关键病机就是寒热夹杂。
& I' m* s+ d8 W1 E) M单纯的寒或者热导致的痞结胀满疼痛,与“痞证”类似者,只能称为“类痞证”。! d, E' l9 o" h+ w! r
384.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宋154)
" b8 \. ] x I7 f5 F表证不解而攻下,或者表证内传而入里,出现了心下痞闷胀满,用手按着不硬,脉象是关脉浮,而不是上一条的脉沉紧。; m' g$ E0 g( j# @
这是大黄黄连泻心汤证。- G$ G |4 E* i" F3 S
主要出现的症状为心下痞,条文称为“气痞”,就是气滞,气滞于心下。1 R5 \- h; g' t6 b2 Z
这个“痞”,就是“类痞证”,而不是真正的寒热夹杂的“痞证”。% e* Z2 p# V2 L7 ~: |1 [
病人心下胀满不舒,用手按之,柔软而不痛。. E" Z- x# G' O7 y. f: u8 q
脉上的表现是关上脉浮,也就是关上脉浮滑如豆的意思。
) k$ g9 W2 n }, [脉法定位,一般分为寸关尺三部," \0 c% A- Y! Z8 V/ Y
更详细的分,可分为:寸上、寸、上关上、关、微下关、尺、下尺中。8 a! |: n* N# r& t
关上,即寸脉和关脉之间,主病在心下和脐上这个部位。2 ?' t5 w# X' R" E
脉浮主表,只要见到浮脉,就代表病在表位。1 R5 |' _5 ^+ D$ Q3 p% t' x3 P
滑脉属实脉范畴,脉浮滑,即浮而有力的脉象,
W6 W9 u& o H# L5 }脉如豆,是动脉,即寸关尺三部的某一部位单独出现异常脉,主身体相应的部位出现异常。9 w( m* ?2 B1 t( [9 f4 U# d. `
关上脉浮滑如豆表面心下这个部位有阳热邪气。
: B- b( [+ Z( T% L8 Z上节课讲白头翁汤时医案中患者面部、双目灼热疼痛,脉表现为浮实有力,表明上焦有热,有同学课后问到这个,在这里一并回答。" I, l4 d. x( j3 V7 i2 a! k
我们回到条文的讲解。
; B0 y K" R8 m5 w$ T7 b; ^! G: w! Z大黄黄连泻心汤证舌质多为红色,舌苔多为黄苔。8 D5 n: Y' V ]/ t$ g6 S
同时,常常伴有口干口苦,或口舌生疮,心烦急躁,大便偏干,小便短赤,或者伴随排气不畅等。' K2 z) j) p5 E0 A" `: X
这种情况,是因为里热而气结,结于心下,五证归属于“燥证”。治疗上,用大黄黄连泻心汤。4 I7 `& X$ Y/ H( U3 `, k5 f
385.“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功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功痞,解表宜桂枝汤,功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 h2 T) f2 }* v太阳伤寒,攻下后,表不解,表邪内陷成痞。
# O" L, D3 x, S: `+ T再发汗会更伤津液,造成阳明里热而气结于心下。( O9 m2 V- j- j0 U* ^1 f7 ` l: _+ Q
表证未解,还有恶寒汗出等症状,要先解表,然后再解决痞证。
% i; k9 L2 G( w1 ]/ O: I解表要用桂枝汤。2 P! r4 w" z) b9 I. N0 L H
因为伤寒发汗后表不解,就会转为桂枝汤证。
6 T. E8 D3 t) [6 L5 {表解了之后再去治疗痞证。
' q# \7 W3 P: ~0 {" v- ]3 O攻痞的方剂很多,具体是哪个治疗痞证的方证,需要仔细辨证。- k: T% y* b. V& d4 z: e+ e$ K
如果是“阳明病,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并且病机是“里热气结”的,才能选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
; ^ G7 ^+ O' a. w9 H总结一下大黄黄连泻心汤证8 S8 e. ^& O+ v3 n" f
六纲:阳明病
, R2 Y! N% p6 I' f五证:燥证
. v) ?) ~7 ^1 X! {0 C2 v$ O8 L2 S主要体征:心下按之不硬。舌质红,苔黄腻。关脉浮滑如豆。8 E8 V8 @% w ]1 j3 g
大黄黄连泻心汤的服用法很特殊。
5 `% q, ~7 g! b5 j“以麻沸汤二升渍之”。
9 G0 G0 w. g) {6 G; K3 q' [) X4 Y麻沸汤,就是沸水、开水。+ \6 G8 s9 v4 e8 V, N6 l$ k
用开水泡10多分钟,而不是水煎、久煎。
8 G0 N8 g$ D, r; L( M- K1 e& x7 G泡服,短煎,入阳及中上焦,破无形之聚。$ U; O- X/ B1 t7 e4 v8 ~
服用后,阳明里热气结随之而清,可能出现腹泻,排出阻滞之气,有轻微淤血的还可能排出淤血。2 Z: }/ ?' q- r3 C
为什么不水煎,而用开水冲泡呢? [! ]# G0 L( |6 Z) ?
药物水煎,一般多入血分,而泡服,多入气分。
* `) ?! Z+ j& V) v/ X4 _这个证,是里热气结,清热理气就行,不可强烈攻下,因此采用泡渍的方法服用。5 l& [9 Y1 a( A+ H. i# U
如果水煎了,药力就会太过,并且入了血分,疗效就欠佳了。
X) \8 z$ k, K1 _由此看来,这个证是临床出现的轻证而已。3 [/ O. }8 U) z0 @) H/ i
其它书中,有的说该方还应该有黄芩。+ T8 i8 E4 u9 [, x v
黄芩用开水泡,药效不容易迅速析出,因此,没有黄芩也正常。 e9 K/ q/ w+ }/ U
师父在伤寒论类编补遗中说:从这条看出,大黄黄连泻心汤本应该有黄芩。就像栀子豉汤类方一样该有豆豉才对。但是因为黄芩泡服,浸出成分不多,因此只用了两味药,从临床上看疗效也是可以的。* C5 x1 @9 b t9 Q
这个方,还可以治疗食积的轻证,成人和小儿均适宜。
% ~; h3 V& b* p) b# g7 E吃的过多,突然出现心下饱闷,腹胀而便溏等,舌苔黄腻的,马上服用,很快就解决。
0 I; c' Y, n/ {5 }- m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大黄含有两类作用完全相反的成分。
. n# A) W9 z2 r: I# I2 g一类具有泻下通便作用,主要是蒽醌类衍生物,能刺激大肠,增强肠蠕动而促进排便;0 m9 q6 P6 L; y4 A/ ^
另一类主要是大黄鞣酸,又具有收敛止泻作用。. x3 k" m/ i1 `8 b+ t
蒽醌类化合物久煎后多被破坏,致泻作用会大大减弱,因此,大黄用于泻下不宜久煎。
* Z- q* K: k( T9 u我们接着看大黄黄连泻心汤的加减化裁。
6 n& a X5 o$ w. C' n: |【泻心汤方】 1 f5 T, M- J9 \# C
大黄(二两) 黄连 黄芩(各一两)
; e, X9 s7 N: L" Z2 q4 d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U: |9 A( X: U0 o7 s
这个方子就是在大黄黄连泻心汤的基础上加了黄芩一两,所以对治的还是阳明病燥热证。+ [7 c% R7 w+ r
刘志杰经方解析法% e+ f8 Q# N2 w$ X& D
三才解析法: y) ]4 o8 U) r4 V
阴性药:大黄 黄连 黄芩
' x" E" O8 ~7 ~: \5 T7 a/ U, s, c) S平性药:无
( F4 d5 ^" g, U2 |7 `. v" q阳性药:无3 W t7 P! [; r* z* _% F
四象解析法
4 ? n* Z2 u/ k! t" X君:大黄2(大寒,苦咸)
. f% Z7 }# f8 U) h9 J! K臣:黄连1(大寒,苦)黄芩1(寒,苦)
! V6 J9 I/ y a4 L佐:无6 V( Q" I+ @% p( o- z0 D1 u# l9 I
使:无
7 ]$ k: I& O" o臣药
$ {5 Q* Y5 R1 F3 G黄芩 寒 苦
6 N! Q8 y6 S: t x1 z《本经》主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
$ w' L& X$ x1 F《别录》主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 ]+ v& y. U2 e& Z. }5 t( n黄芩苦寒,性寒对治燥热证。# X( n0 y' g* e- W! j1 t
苦能涌泻,可以逐邪,尤其能解决水热互结的问题。4 v J( J) h2 [% }; f3 Q$ a
因此,黄芩可以清热利水,可治表和里的水热互结,如黄疸、痈疽、协热下利而腹痛等。( f O9 E3 u M: _
黄芩还有一个作用,“下血闭”,去痰饮、血瘀、食积,止腹痛。
. n' p" ~4 @/ f3 t泻心汤是在大黄黄连泻心汤证阳明病里热气结的基础上,燥热进一步伤津动血,导致吐血、衄血。
; I+ q! M/ t* L3 c5 Y' @方子的加减化裁一方面加一味黄芩,清热去疮疡,还去瘀血,
! |, D: Z( `' P* e+ y另一方面煎服方法不同于大黄黄连泻心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 M8 {% k% c0 R w/ m
前面讲过药物水煎多入血分,因此,治疗阳明里实热证的出血,需要水煎。
2 Q6 ?. Y( @( h9 k$ H泻心汤对许多小孩子,爱流鼻血,鼻子干燥,大便硬,效果很好。1 C- U+ C- w0 r% O
但是注意不能多用,中病则止,不然容易伤胃气。
. _3 ?0 D! a5 v我们来看看泻心汤条文。& r4 p* d! e h% }! D( _1 G H
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 {5 u: ?% m7 W. m' D经方说的“气”是指津液,心也是指上焦胸部,不是指心脏。( G8 J2 z. p2 Z
心气不足是指上焦津液不足,不能滋润濡养就燥热了,邪热伤津动血,要吐血衄血。
' P4 y- A! e# ~4 _ U治疗用三黄泻心汤,苦寒直折,泻火救急而止血存阴。
8 N B2 @( ~: }* k) |7 D& J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
8 a7 o$ W( {2 v$ h: l1 H有表证,内有水饮上逆,吐痰涎,这说的其实是小青龙汤的主证。
+ [% { S5 d9 z. r: e不要见到吐涎沫就用小青龙汤,要同时有表证才行。
3 |$ Z7 K7 T! u6 j$ c人家是小青龙汤的证,有表证夹杂了。不该用下法,你却给用了下法,病邪入里内陷,
+ J, d% E# r1 \5 j轻的,成了痞证。重的,就会成了陷胸了。; I, }9 W* k( L6 {
要是赶上来月经,就会病入血室,变证百端。+ ~( Z% d. F5 @5 [: S3 m8 c
这一定要注意。
1 y6 I9 l; t% z, B4 n/ X( z有小青龙汤证,用小青龙汤解决。
, b$ d8 u/ l( x3 v6 a误治了,出现了痞证,表邪和吐涎沫还不止。
4 j& M% n/ L8 e4 P怎么办?还是先解表,用小青龙汤。
3 d, y. _9 B# c! |8 R' R: T) ~表解了,痰涎没了,再用泻心汤解决痞证。
1 i( D! V# }$ F这个泻心汤,也是一个举例而已。
2 D% j; Q; i) ^% T" P+ _必须是阳明里实热证才行。
8 ]4 e0 `7 u$ u5 b. W2 n; p: q z要是有少阴或者太阴夹杂的痞证,就要按照痞证去分辨,或者用附子泻心汤,或者半夏泻心汤对治。% y! B5 [, `! {2 Q( I# L( X: B
泻心汤证
7 M3 M- x% }4 L$ |! x1 H六纲:阳明病
0 C2 S) J* Z% q9 d7 |4 e, m五证:燥证( T# I6 F: c/ E1 R
主要症状:吐血,衄血,心下胀满不舒,口干口渴,口苦,或口舌生疮,心烦,小便黄,大便干,或者伴随排气不畅等。
9 K% t- \# H/ |4 w主要体征:舌质红,苔黄腻。关脉浮滑。
, L h" q; }! M$ A4 n- N- O% s6 v8 _【附子泻心汤】8 V- |5 L5 g; |7 J' t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附子(炮,去皮破,别煮取汁,一枚)
' g' Y2 W! @! }- G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 M) e3 Y1 e0 }. Y5 h附子泻心汤是在泻心汤基础上加了附子,因此,治疗的病证是阳明病燥热证,又兼有少阴病或太阴病。
$ k+ d, v5 Y- Y% Y/ t刘志杰经方解析法
7 B/ n8 {8 `" |+ D三才解析法
- {1 R% Q, ?$ P2 | \! Z( g7 Z% W阳性药:附子* U! ^% s# Z& J2 W% `
平性药:无5 D" X6 I* r/ {& Q; v9 g
阴性药:大黄 黄连 黄芩
/ ?2 D# v- E( g+ s; t% G6 ]四象解析法
; Q# K2 |: r6 M3 e* y" |君:大黄2(大寒,苦咸)1 a/ `' j, \. _5 g$ ^- r3 r
臣:黄连1(大寒,苦)黄芩1(寒,苦)
5 T2 O3 H9 k7 |- U& P- u/ x( w5 n佐:无
$ A$ g1 o" U m# Z/ `. p& Z7 I使:附子1(热,苦) b# A S* L3 U- A
使药:8 W) x# g+ W6 e# H% y6 h. j+ E+ L9 S
附子,苦辛,热。( N; u& \% q8 |4 r( Q2 z
《本经》主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走。( @ n: z% l8 x9 e1 k
附子可解表,祛在表的风寒湿邪,利关节;同时能温里寒,通血脉,少阴表虚寒和太阴里虚寒均可以很好的对治。
( s; Y0 q/ C6 P+ r) j6 t附子这味药几位老师都详细的讲解过,大家可以参看。
3 M' w! b% u. T6 o) W9 C附子药性峻烈,有毒,1枚附子的量,大概在15克左右,炮制去皮之后,毒性降低。
3 z1 I+ N# G/ p) W附子的毒性正是它的药性,因此被称为“乱世良将”,“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j1 {' F6 U7 ]" `3 k5 ?/ p
一些急危重症是离不开附子的。1 r$ B3 ^8 Q: D( [4 @0 R* }
由于缺乏统一的炮制规范和检测标准,使炮附子药效大大降低3 K5 C/ {6 Z/ |, W# ^
因此,汉传经方用附子,用道地的江油生附子,不经炮制,从5克起用,根据病情和患者体质逐渐加量到轻微“瞑眩反应”出现为度,临床观察效果良好。
4 T8 a! B! G S% R P* l( `附子泻心汤是在三黄泻心汤的基础上加一味附子。
4 p0 w! `5 n$ c- Y3 H+ Z386.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宋155)! a8 t0 ?& F0 p
心下痞,是气痞,即阳明里实热证,具有我们前面讲过的大黄黄连泻心汤证的症状和舌脉体征。# W* w E( F1 X- b4 q
同时又出现了恶寒、汗出,结合加了一味附子,应该是少阴病外感证,少阴中风,无热或低热,恶寒,汗出,还可出现肢体疼痛,头痛、颈肩疼痛,手足凉等症状。& g" |+ R6 ]$ y# \4 S
附子泻心汤证
7 O8 q3 ] |2 D5 |& T7 e N8 N六纲:阳明少阴合病,属少阳。" Y, ]% q- K: n- D
五证:阳痞证
! y. | E/ u+ }1 a) E+ G主要症状:心下痞,口干口渴,口苦,或口舌生疮,大便偏干,小便黄,或者伴随排气不畅等。无热或低热,畏寒,汗出,肢体疼痛,头痛、颈肩疼痛,手足凉。( m, m7 W; D) L9 a. I% f# z$ L
舌脉体征:舌质淡,苔黄腻。脉微细,关脉浮滑。/ r" O; r9 y( h7 l: u
附子泻心汤的用法也比较特殊,# ~. F9 Z% ]8 A" R. K
大黄、黄连、黄芩三味按照大黄黄连泻心汤的用法,用开水泡10多分钟,4 T" W) J/ p+ H/ x8 v* \
附子单独煎煮取汁,将两者混合后服用。
" P- h1 X* C! }$ J9 a. O% [% k( q大黄黄连泻心汤泡服,入阳及中上焦,破无形之聚。7 t3 j1 e$ ~1 R, T/ g3 B1 s) O
服用后,阳明里热气结随之而清,可能出现腹泻,排出阻滞之气,有轻微淤血的还可能排出淤血。& z$ z% d! O( G2 o! h o' ]5 s
而附子还是需要久煎的,因此采取了这样的用法,也给我们提供了借鉴。6 i7 l; ~( y4 w6 `$ [
今天就讲到这儿,下周二我们接着讲大黄黄连泻心汤的加减化裁。3 k% T" j0 I6 B2 k( v
谢谢大家!) A3 [+ [* m5 Y1 {8 b2 u% {; H
2 q, ~7 ^; O5 W! _
7 j5 u [( ~* J i: l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