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由我来跟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类编补遗》中的214――217条。(即宋版《伤寒论》38,39,48,172,)。
2 C- T' H/ i+ j9 ~/ B学习之前我们得认识到一个问题,就是仲景先师的《伤寒论》这部被后世称为医方之祖的经典,由于历史,战乱,传抄等诸多的原因,也有可
' q I3 y; M/ t6 a能存在着一些不完整或是错简的地方。
所以恩师说过,学习经方,有时候要敢于问难这些经典。
: `# t! T {: G4 V# s1 w1 z7 Z5 o今天要和大家学习的这几个条文,也存在一些错简,
" B6 B e; q9 v) P6 M
下面一起来学习第214条。
- R) q" {; u1 s2 \9 `, ^" m5 A
214、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
6 P+ t. G8 X4 G& a+ V, ~$ j
瞤,此为逆也。(宋38)
【大青龙汤】
麻黄(去节,六两 60克) 桂枝(二两 20克) 甘草(炙,二两 20克) 杏仁(去皮尖,四十枚 10克) 生姜(切,三两 30克)
* D2 k+ a: S$ B# W: Z% q7 D8 ]大枣(擘,十枚 15克)石膏(如鸡子大,碎 50克)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 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
! U$ A4 U0 O( E H! V/ `
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一作逆)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 F9 Z" p: W9 r9 D* P! f这条一开始就是个明显的错简。我们来对比一下下面几个条文:
. m9 @9 @5 }& d( b+ f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宋2)
2 R" s, G( Y# g! U+ R3 D8 x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宋3)
/ _! X8 A4 T4 Q: X) X0 H( h/ b* t4 I/ G$ s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宋35)
4 S) y0 H3 p% `: x这四个条文串在一起来看就不难看出错简在哪里了
% N7 k/ N6 i" a0 Y$ b1 a
既然前提是太阳中风,就不可能是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这个明显是个太阳伤寒的症状。
8 s8 ~3 m" O% n/ k L3 p
所以这条明显就是自相矛盾。
恩师把这条条文给修正如下: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中风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
* r4 \, M' j: P" c
,此为逆也。”
我们来看看第一句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3 O( G7 d5 k* _. P( n
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这是典型的太阳伤寒,麻黄汤证。
这个烦躁,是阳明的烦躁,要烦躁口干的厉害。
这是太阳伤寒发热,伤了津液,出现了阳明外证的症状了。
; l3 L& C$ [( B' q* o所以加了石膏这个药症来解决这个烦躁。
如果出现大渴不止,就得加人参了。
阳明外证,也就是阳明中风证(应该是太阳本证,太阳表实热证),要发热汗出,烦躁,不恶寒但恶热。
7 g+ M& N- P1 R4 I3 A$ r
而这条说的是不汗出,为什么?
1 C( P& i* [5 T$ M
此太阳病不是错,是叫人们分开这不是太阳中风,
7 h# H" F* s5 Q" i
表寒重的厉害,汗出不来。阳明的热,只能在那里憋着,典型的太阳伤寒(太阳本证加伤寒了)。
" l' h& e6 r* f- }# T. x怕以中风来治而言太阳中风此为提醒之语,望雅正之
恩师在师承课堂录有专门的一篇讲温病的条文,这里关于太阳本证讲得很详细,大家可以好好参理解一下,对临床帮助很大
我们先接着讲
这个烦躁,是石膏药症。
石膏,辛寒。《神农本草经》:主治中风, 寒热,心下逆气, 惊, 喘,口干舌焦,不得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创。
石膏入阳明病位,清热去烦躁不安和口干舌焦。
* x% v% N; b, h/ E& i" B他用麻黄汤解表,但是因为伤寒重,不出汗,就加大了麻黄用量,原方麻黄汤的麻黄是三两,他给加倍,用了六两。之后,加了石膏,解决阳
6 H, d/ k# C) d( `# m明的这个“烦躁”症状。
这个方证,是太阳伤寒为主,出现了阳明外证的一个症状,因此,我们把它划归为“属太阳病”。
2 P5 V9 Y: f9 H0 J: L- {9 E
第二句,“若中风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 [! L% o5 P9 T$ l8 G5 ]: Y, |0 k如果是中风证,汗出恶风,脉微弱,不能服用大青龙汤。服了就要厥逆,肌肉乱跳,甚至发痉挛。
7 x. V" a, A2 [! s, a
痉证,基本都是津液不养肌肉引起的。
( m0 Y2 \% P3 M5 ^这种情况,用桂枝汤,太阴的加黄芪,少阴的加附子,就解决了。
我们再看看方子后面的服法
M5 D }7 P2 ]) y+ m4 O发汗要微似汗,表解了就行,不要大发汗
因为他已经显出有阳明热了,怕津液损伤,你大发汗,表是解了,但是津液更伤了,还要出现变证。
“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一作逆)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汗多了,要出现亡阳了,
“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是表虚了,里实了。里面津液不足,外面表虚,是个坏病了
恩师说要桂枝汤+黄连阿胶汤才行。
1 B" X% D2 b1 W% u! k# y2 K" V( K
这个情况两年前我碰到一个病人,开大青龙汤一剂,服药后退热,但后来没止后服,汗出不止
~- g& o: q* Z' N: Z ]# l
后来开了个桂枝附子汤才把汗止住
# l) | G7 {5 m! g
桂枝加附子汤
这一条其实就是麻黄汤的一个变方,加了个石膏来解烦热,生姜加强解表,大枣来防止津液的损伤。
恩师说,太阳病的本证是白虎汤证,受这个启发,我直接把大青龙就理解成麻黄汤加白虎汤。
在本证白虎汤的基础上加上外感寒邪,把热闭在里发不了表,就出现了一个表的滞证,与表的凉证,
只是这个白虎汤证不太明显,而伤寒证更明显,所以用药上,就取白虎中石膏一味来替代。
有的说伤寒的方子记不住,我很少去背方子,基本都是这么去记忆的,记住几个基础方子,就可以联系到很多方。
这个方子针对这个条文你可以理解为麻黄汤加石膏。
" I+ K& o% M4 _1 f
下面这个条文,同样是大青龙汤,按照条文来说,你理解成越婢汤加桂枝 杏仁会更容易体会。
我们接着学习215条
215、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宋39)
( E2 f* }# X ]! D" v伤寒的这个寒邪在表是很重,他寒多要伤阳,水液不能气化了,不化津液了,蕴积到肌表了。
. [+ q$ o# L+ b, g* Z: Y这是寒导致的体表水液蕴积不化,水饮漂流,脉就不是单纯的浮紧了,水荡肌表,有个涣散的现象。
) t, X, f" l8 O" @6 i% N
这个缓,不是有胃气的那个缓脉,是有涣散而迟迟的意思,浮而脉幅要微粗涣散不太有力这么个表象。
! t' m. W/ U# ]+ K因为他不是单纯的寒了,他引起水液不化了,就要身重,他表不通了,身体还好,就有个里热不发的问题,这个热呢还不大,这个里热要外发
! E: [$ c5 c. A,和水相见,要体现气化现象,就乍有轻时。
) h r9 b; k# z" ^$ v) ? O+ W
这个脉要注意,重按不虚,有里实啊,里有微热。
! x: B9 s/ P" }& n
“无少阴证者,” 这句最重要。
, I- r, r W' R2 t+ N
这也是呼应了上条的那个中风不可服用大青龙汤的那句话。
少阴是虚寒证象,脉也要微细而沉迟的。
V, I# U: `4 Q- t2 Y( L6 g这个大青龙汤,是麻黄汤重用麻黄加石膏的组方,也是暗含越婢汤的方义
越婢汤在《金匮》是治疗风水,水在太阳肌表的方子。
同时,也注意到阳明的这个微热,用石膏清一下,散一下,使内外和调。
石膏有凉散的作用,配在这里,一个是清里热,一个是牵制麻黄的汗的作用,发挥麻黄的泻的性质,把麻黄的药性引入水饮当中而发泄,很微
0 x; r# ^5 I3 Y1 p4 a妙的配伍。
6 B' G. T1 H6 r
我们来参看一下越婢汤的组成:(我平时记忆的是:麻膏草姜枣)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五枚)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
) G# ]6 m; r1 W+ g, n6 f8 K分温三服。
从组方来看,比大青龙汤就少了桂枝与杏仁。
1 {, R& t: Q4 k# W/ s# _另外,条文后面说“大青龙汤发之”,这个“发”与“主”字的区别,说明从病理,病机上应该还是有区别的。
+ C; f+ B0 j6 L$ N8 a" k S这条就讲到这里吧
8 ~! M" R+ F+ }* S8 ~
青龙方在临床上用得比较多,包括麻黄汤,麻黄加术汤,麻杏石甘汤,大小青龙汤,越婢汤等等。
( ^: F/ X) P* l4 |. r如果有时间,后面我发两个病案,让大家一起互动一下。
5 N+ |! t! y' n ~我们接着学习一下条文
$ t; O2 l1 d; \216、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宋172)
【黄芩汤】
黄芩(三两 30克) 芍药(二两 20克) 甘草(炙,二两 20克) 大枣(擘,十二枚 20克)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三两 30克) 芍药(二两 20克) 甘草(炙,二两 20克) 大枣(擘,十二枚 20克) 半夏(洗,半升 30克) 生姜(切,
6 o$ \) ~0 @; L+ B一两半,一方三两 15-30克)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 S( U: L5 R3 H( {9 y
这条说,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
" W/ Z9 W; Z% \3 k6 K$ }% A但我们以方测证的话,方中并无太阳表证的解表药。即使生姜也没有。
' m- c7 ?- v9 i; W5 \( {
另外,他的这个用词也不规范。按照我们规范后的来定义,该是“太阳少阳并病”才对。这两纲挨着嘛!并,有相邻二者并行之意,合,有不
6 k) H1 {3 x8 }( a/ U+ |
相邻二者或二者以上相聚之意。
" }. a" O& P$ c4 {! ^3 ?8 ]
各纲的顺序是:
三阳:太阳----少阳----阳明
三阴:少阴----厥阴----太阴
9 U, G, ~2 n1 w7 W2 J/ ~7 m) c' k' [
他说了,太阳少阳并病了,出现了下利了。用黄芩汤去治疗。
+ P! m) E5 ^& n4 U$ z1 y' C要是太阳少阳并病,太阳表证一定会存在的,用黄芩汤,能同时解表吗?
% K1 L* l! t4 ?- @9 i
肯定是不能的。
如果真如条文所说,也应该是小柴胡汤或是柴胡桂枝汤才对。
* T# k5 {5 O! c1 T4 d2 n# z因此,这条应该样理解,先是太阳少阳并病,太阳病已解,内传了阳明。
# u% G# r% Q. E1 R' \$ t2 P
解了咋还传
恩师对这条做了修证:
太阳与少阳并病,(外证已解),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太阳病症状没了,入了阳明了,少阳证也还在,这是变成了“少阳阳明合病”了。
太阳病没解,传少阳,再传阳明,
+ ]- ^+ n1 S( \# `河南芥子,老师在讲课
' ~3 `9 c! X9 M/ W0 \$ c7 D# P
少阳,有个“邪高痛下”,可以见到下利。阳明里热,就是水热,也叫湿热,也可以下利。
/ m" s, z2 b, \, }
黄芩这个药一手托两家,入少阳和阳明两病位。
' G, q8 w! U- B. x% w( D黄芩 苦寒,《神农本草经》:主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
芍药,酸苦而凉。《神农本草经》: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1 Z7 ?5 X' Y0 B& @8 I( ?
芍药主入阳明病位。可以止腹痛,下利会伴随腹痛的,还利小便,把湿热利出去。
炙甘草和大枣,养胃补充津液。
& x* | s- \* h5 v3 H5 t' q" v. M. b
这个很符合大青龙汤的证的。
) @7 {* { x1 m" N% V! h) A“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 o) ?9 I. K3 b0 c. e6 w
“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恩师说这句有问题,就是脉的问题。他说的这个脉,怀疑是“浮”的误笔。
3 K: `! `9 `9 x/ D) K应该是,“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浮故知也。”
# c- I3 P( K% W- ^
书中有一条说过,“脉浮,故知汗当解。(病不可灸证篇)”。可没说过脉涩当发汗。
脉学上说,涩脉是津亏血少。
7 f0 T1 f: n. c' S( d8 R8 x那么,如果是这个脉,就不能用发汗法了。
- M+ E+ l* u* O5 u( p他这个证,应该是脉浮紧才对的啊,而出现了虚象的涩脉,不是脉证不符了吗?
3 @# e! I$ \) u这个涩脉在临床到底是什么表象?涩脉,原本是诊尺法的术语。是看尺部皮肤的润滑或者干涩的。后来被引入了脉象上。
/ i K2 a- ~" A$ S临床见到这个证,脉是要浮紧的,即使条文说的对,或许毕竟有个表的正气不十分足,因为汗了还不解的原因,可以略有迟象,微微有散象,
+ i* N2 I- d( T4 n) a
那也是浮紧为主。
8 g2 E* N5 g+ Y" T+ P: ~. F8 K" W; k6 _不要理解成脉诀上面的那个涩脉,只要抓住浮紧象就行。那个连带的略微象就不必要考虑。
% O, W: ~2 X) @6 P- F9 o3 c好了,今天我的课讲完了,感谢大家的鼓励
0 |) n/ s4 q( K# [9 \7 n8 W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