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人:关霖杨) ~1 @" A4 |! F% K9 e. e
) G" O, u. }" _6 L太阴病篇 今天进入了三阴病的讲解,而三阴病呢,很零散,叙述的也简陋。系属病也最多。三阳病从太阳病开始,三阴病,从太阴病开始。为什么这样?因为从整体阴阳来说,阳在外,阴在内。阳从表开始,阴就从里开始。没什么特殊意义,不要瞎猜乱解。 太阴的位置,是三阴之里,和三阳之里的阳明,是相对的。阳明病,是胃家实。太阴病呢,当然也是胃家的事情,是什么?是胃家虚寒,两者的病正好相反。《伤寒》书中,对太阴病讲述的很模糊。除了叫太阴病以外,还有个称呼,叫“中寒”,叫阳明中寒。在阴阳表里寒热凡例那篇里曾简单介绍过。之所以这么叫,意在和阳明病进行区分,提示你这是阳明病的对立面,就是太阴病。我们看看下面几个条文。 1、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2、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词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3、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气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4、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金匮要略》 5、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金匮要略》 6、食谷欲呕,属阳明也(注:胃虚寒),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食谷欲呕,属阳明”,属阳明,说的是属阳明中寒,属太阴也!有人看到这些就乱解,说阳明也有虚寒。因此,有隐身为少阴也有实热,不合乎规矩啊!因此,我们有必要澄清这个问题,要在心里加上一条太阴提纲病:“太阴病,阳明中寒,胃家虚是也。” 这样一来,诸多的疑惑,自然就解开了。太阴病,就是胃中有虚寒水饮,津液不化。阳明病,一派实热伤津。太阴病,是一派虚寒水饮。阳明大便硬,太阴是便溏腹泻。阳明神昏谵语,太阴是头痛眩晕。阳明外证发热汗出,太阴表证则是汗出恶寒。这都是鲜明对比。 118.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宋本273) 附: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下之益甚,腹时自痛,胸下结坚。《脉经》 这条,宋本和脉经的出入很大,主要就在于到底是“若下之,必胸下结硬”还是“胸下结坚”的问题上。实际临床上看,太阴病确实是存在这个“胸下结坚”的问题,你给攻下法,他病人也会有这个问题。《脉经》记载的条文,是《伤寒论》最古老的原文底本,这个在学术界,都是认可的,我们要尊重《脉经》。 那么,《脉经》原委说的这个“下之益甚”,语序存在颠倒,应该放到最后一句,也就是“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腹时自痛,胸下结坚,下之益甚。”也就是说,前面的一系列症状,你如果给了攻下法,就会加重病情。这个语法,和厥阴病的提纲条文语法该是一样的。“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饮食,甚者则欲吐,下之不肯止。”太阴叫“下之益甚”,厥阴叫“下之不肯止”或者按宋本说法,叫“下之利不止”,这是一个问题。 另一个问题,就是“自利”,宋本提到自利,脉经条文没有提到。太阴自利这个症状,临床是个主要症状,因此,提纲里面不能缺少这个症状。我们结合临床来对两个条文进行研究对比,得出了以下的修正意见。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腹时自痛,自利,胸下结坚,下之益甚。” 这条说的,可以看作是提纲病,也可以看作是太阴里证。阳明待变“腑”,太阴代表“脏”啊。这个“脏”,在胸腹部的内脏,它寒、虚。寒能生胀。中下焦寒,水饮不能化,它就不消化了,胃中寒不能食了。而且饮气上凌,就呕吐了。水饮盛,内寒不能气化,就下流啊,满肚子都是水饮,就会拉肚,并且逐渐加重,止不住。还有,寒主收引,经脉气血不通,就时时腹痛,拉的时候疼的厉害些,不拉的时候绵绵而痛,得热则舒。如果水饮虚寒加重而上逆心胸,阻于心下,就会出现胸下结坚,这属于“藏结”类范畴。 我们看看藏结病怎么叙述的。 1、“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苔滑者,难治。” 2、“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3、“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藏结,死。” 首先,是“如结胸状”,然后“时时下利”。这两个关进症状,符合太阴病提纲证范畴。如结胸状,说明不是真结胸,二十提纲证里说的“胸下结坚”。那么,胸下结坚,又类似少阳的胸胁苦满,但是他又说了,“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无阳证,那就是阴证,少阳有往来寒热和心烦,藏结没有此类症状,证明也不是少阳病。从这句“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藏结,死。”看,藏结,上中下三焦都有,以上焦为主。他说,不可攻下,就是告知,这也不是阳明里实。 结胸,大家都知道,那是阳明上焦里实。“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一个是阳明里实,一个是太阴寒饮结聚。太阴的藏结,属于饮证和滞证范畴。严重的话,可以归入“系阳明”范畴。需要临时攻下的话,也要配合着温热药,比如温脾汤。少不了干姜附子。附子有没有攻下的作用?有,变相的攻下。附子温化了凝聚的寒饮,往外边排泄,就要下利的。因此有些患者说“我吃了附子,怎么还下利得厉害了?”这不是坏事。 这个条文的修正,为我们对藏结病的六纲归属以及治疗,指明了思路。这个胸下结硬,要注意,要和心下痞硬有个鉴别。痞证还好办,而这个胸下结硬,则要考虑是否成了“藏结”。这个太阴病,按照流行的解释,就是脾虚,脾阳虚,寒湿困脾等等,整出不少证来,弄得不易理解。病一旦到了太阴阶段,就要万分注意,这个阶段容易出现大问题,要死人的。因为病已经发展到了里阴了,到底儿了。 太阴病和阳明病,就是一个截然的对比。太阴病的主方,就是四逆汤类。这个要记住,绝不会变的。理中汤,也属于四逆汤类。三阴病,常常是彼此连带出现,多为合并病和系属病,很复杂。三阴病的欲解时,时辰都是互含的,这也在暗示我们,它们的病症,也会互含的,辩证复杂。 藏结,可以引申出三焦分类出来。上焦,可以包含胸痹。中下焦,包含腹满寒疝。这些可以参考《金匮增补》的有关篇章去深入理解。 119.阳明病,若胃中虚冷,其人不能食,饮水则哕。《病不可水证篇》 阳明中寒则不能食,是太阴病。不但不能吃饭,吃了也要吐。要是水喝多了,也会哕出去。因为里面本身就水饮不化,喝了就要加重水饮上逆。 120.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金匮要略》 这个,说的就是太阴中风证,也可以说是太阴外证。太阴病,胃家虚寒。中寒,是说中焦胃中伤了寒饮。内有寒饮,津液不化,就会内外不和,阴阳不相顺通,会呵欠连连,鼻中清涕,这都是寒饮不化津液的问题。 “发热色和者,善嚏。”这句说是有了外邪,要发热。另一个说法,就是太阴的中风表证,和太阳中风证相似,典型的不发热,但是也有轻微发热的,因为病情不重,因此面色没有大的变化。叫“色和”。外热内寒相击,会频频喷嚏。把中寒解释为外邪表证,是不严谨的。 强调一下,中寒,是阳明胃中受了食寒饮冷,或者腹部着凉等,造成寒饮停聚。轻的是属阳明,重的,就转为太阴了。这个概念要搞清。这个概念,古今乱解的,比比皆是,不要被误导。太阴中风和太阳中风症状,基本相同。不相同的,是太阴不发热,或者微发热,恶寒怕冷严重些,身体沉重。因为水湿在表的缘故,还要四肢烦疼。它们的治疗用方也一样,都用桂枝汤。 121.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宋本274) 三阴三阳都有中风,唯独少阴和太阳有上中风和伤寒。这个寒,前面提到过,人体对它很敏感,它再厉害也只能到达太阳和少阴表位。研究《内经》的人要问,有寒邪直中三阴的。伤寒只提了中风和伤寒两个概念,没提过中寒的概念。而那个阳明中寒,那个中(终音),是指中焦有寒饮,是两个概念。人呢,如果没有外围的这团阳气包裹,寒邪肯定直接就进三阴了。可是,人没这个阳气护卫,也就不能活了。他阳气再虚,也要经过表的转归才能进入三阴的病态。 太阴是里有虚寒,津液不化,不能养四旁,严重就要四逆了。人对寒邪敏感,但是对风邪就不在乎啊,所以风能够里外进出,造成六纲的中风。太阴中风,风邪到了太阴了,。风邪呢,舒缓,伤的是津液,风干物燥就是指风来说的。它既然叫太阴病,就必须有太阴病提纲的症状,起码得具备两条,太阴提纲说的是里虚寒水饮,津液不化。这个到了太阴的风邪又燥了一下津液,四肢不得了阳气(津液,胃气,卫气)的充养,就要烦疼。可不能理解为是太阳病的。 “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啥意思?阳微是指浮脉,浮取无力啊,没有表邪;阴涩,是沉取也不足,不流利,也是代表津液不足。但是它有个脉长,这个很重要。《内经》有一句叫脉长则气治。什么叫气治?就是说,这个胃气还有根,可以自我治理回复。没有表邪,津液虽然不足,但是胃气又有根,好了,见到这个,就要恢复了。 总结一下: (1)太阴病,阳明中寒,胃家虚是也。 (2)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饮水即哕,活呕吐头痛而眩晕,自利。时腹自痛,胸下结坚,下之益甚。 (3)太阴中风,四肢烦疼,恶风重而汗出,身重。或微发热,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或欲嚏不能,脉浮弱。甚则风水血痹,脉微。 这是太阴病的三条总纲。 122.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趋少腹者。此欲自利也。(宋本358) 太阳伤寒,也可能是少阴伤寒,本来里虚不足,四五天后,在表的病,传入太阴了,觉得肚子疼,咕噜咕噜的,有气往下窜,这是要拉肚子下利的表现。病人啊,也基本分别为两种体质,一个是实热体质,一个是虚寒体质。表证内传入里,也就有了阳明和太阴的区别。要是以此来无线引申,搞出体质用药来,很不严谨。 体质学说,根源于日本。疏于症状辩证,重视外表体质,走了偏门左道,舍本逐末。这个理念,一定要放在辩证之外,可以作为参考。体质问题,属于经验参考,不属于辩证层次。它不是绝对的。见到人家膀大腰圆,满面红光,就说人家是阳明体质可不行。有很多这样的人,反而叙述肚子发凉,溏泻不止的。假象太多,这个理念,我们经方人千万不要被迷惑,学术上还没有“免疫”能力,容易呗一些旁说外论所沾染,因此这里明确的给予说明,要警醒和觉悟。 123.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宋本381) 这一条,含义颇多。太阳或者少阴表证伤寒,传变入里了,出现了哕逆、腹胀。阳明里证可以出现这两个症状,太阴里证也可以出现这两个症状。因此,他后面交代的很明了,“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这就是在告诉你,要详细辩证了。 视其前后,指的是大小便。不利,指的是异常,而不是指大小便都闭塞不通。腹胀哕逆,就要看大便是否便秘、便难而干硬,同时,也要参考其他一些症状,是阳明症状,就是阳明病无疑。另外,阳明的里热证,也有腹泻的,要注意和太阴里证区分。是阳明的,就按照阳明的治法去治疗。如果有便溏的,同时还有虚寒的表现,和阳明的热证相反,尤其在脉象和舌象上,完全可以区分出寒热虚实来,那就要按照太阴里证去治疗。阳明的脉,滑数、有力,舌红苔黄腻。太阴的脉,要迟弱无力,舌淡苔水滑。阳明发热、烦躁、口干欲饮。太阴畏寒、不欲饮。这都是区别。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中下焦虚寒造成的水饮不能气化津液,从而小便不利,水饮上逆,也会出现腹满哕逆。这种情况,大家一般都会想到用五苓散。五苓散治疗水逆,口干饮水,饮水则吐,腹满小便不利,甚或眩晕。如果是夹杂点阳明热,用五苓散绝对没问题。要是人家一派虚寒怎么办?五苓散里面的泽泻,可是主药,量很大的,是去水热而利尿啊。那么,什么方子合适?用“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 “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在太阴里证上,要去芍药。“利之则愈”,利,指对证治疗,绝不是让你通利大小便。对证治疗,就会痊愈。 这里桂枝的治气上冲的作用会有助于利尿,使内外通透,气得旁流。 124.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宋本375) 太阴病的欲解时,在21—3点之间。这个时间不解,就会加重。有的人喜欢在3—5点左右起来腹泻,很准时。就是因为虚寒下利。大家知道,三阴病欲解时相互含。因此这个腹泻,也就是五更泻,要从三阴去辨治。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太阴的本时相,是申—戌时(15—21点)。天气逐渐转寒,应一日之秋,应太阴的虚寒。它为什么要到下一个时相,也就是少阴的本时相欲解?少阴本时相在半夜,为一日之冬,阴中涵阳,所谓有“一阳生”。太阴想接住少阴的一阳复生的时机,化掉这个虚寒。虚寒太盛而化不掉,当然会有所加重。要是不重,自然就会化解了。 125.大法,冬宜温热药及灸。《病可温证篇》 在四季养生上,冬天啊,阳气入里潜藏,怕阳气不足,要温养。要吃两付四逆汤之类的,或者做几天温灸。那么,在治疗上,凡是里面有阳气不足的虚寒证,都要用温热药和温灸去对治。这个治法,涵盖三阴治则。 12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宋本276) 太阴病,总体说,是胃家虚寒。太阴外证,也就是中风证,也要体现出这点来。就像与其对应的阳明外证中风,体现的是胃家津液亏而有实热一样。六纲的中风证,都有类似桂枝汤的症状。都会发热、恶风、汗出,甚至头痛。阳明中风的汗出过多,也会伴随恶风,但不是恶寒。太阴中风,也是一样,有和桂枝汤相似的症状。 太阴中风的主要症状,前面讲过。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恶风重而汗出,身重。或微发热,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或欲嚏不能,脉浮弱。甚则风水血痹,脉微。 主要是有虚寒水饮在表,里虚寒还不重,重了,要腹痛下利的。津液不足,水湿蕴藉肌表,会身体发沉,肢体烦疼。脉浮,不是太阳中风的脉缓,而是浮弱无力,活软散。病情呢,也是很轻微。这个时候,可以用桂枝汤解决,微发汗,重在解表,风湿随汗而解。 桂枝汤,偏温热,调和营卫气血,解肌祛风除痹。因此,大家要知道,桂枝汤,不是单纯为太阳中风而设。少阴、太阴、厥阴等中风,都有应用的机会。包括麻黄汤,也不是单纯为太阳伤寒而设。太阴的水饮造成的喘逆浮肿,不得汗出等,也可以用。 $ b2 ? `, L, x5 T. C$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