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0725蜀-成都-羊长青 小儿发热案
. J5 N4 c/ E0 s7 X5 \ ]7 W
. Q3 S( q' M- n" U) `1 B$ E5 k1 B 小儿2岁,主诉发热,高热39度以上,腹泻每日6-7次水样便。发热时无汗。娃娃手脚不冷,无流涕咳嗽等证,饮水不多,小便偏少。食欲略下降。) {% I9 V3 L2 N& @2 ?
来诊时脉浮数,舌质可苔薄白润。来诊前到医院就诊,诊断为肠炎,医院要求输液未允。吃退烧药无效(本来是一直发烧,因为退烧药退了一会儿,后来又烧起来的,不烧时哭闹吃奶时有微汗),后来又去找一中医,处健脾清热止泻药。亦无效。大家来分析一下:
$ k, C2 _) `- {! O. O- O$ H6 e0 W4 ], X2 E% P: q3 j
第一点,这个病人高热无汗,虽然吃了退烧药,但是汗出不多,而且很快又高烧上。
Z8 ?9 R" d5 U N- n
6 A0 V$ s, @% r4 {0 H7 `第二点,腹泻,但是无腹痛,也没有里急后重,更没有完谷不化,手脚不冷。* E# y$ Q; V' q
9 |6 _5 F; v z7 |4 w4 m
第三点,舌脉,舌质还行,不淡,苔不厚,这说明虚寒水饮可以排除。脉呢,浮数脉。小儿脉本来偏数,一指定关,浮像。这个是病人往外之机2 @6 i- X" t9 o; _4 ^- j
- n, w! b- ?1 Z0 f, k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阳明合病,必自利,葛根汤主之。5 c. _0 Y( T$ @1 g, J; u/ l
这个病人,从整体六纲体系来分析,如果说是阳明湿热 舌脉不合。如果说是太阴病,高热无寒手脚自温也不合。4 ^0 p, l- w" M
: _! T9 u" Q, I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 (去皮)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 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 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汤法将 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 e1 E7 l8 I! R2 T- {【原文指征】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 根汤主之。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 口噤不能语,欲作刚痉者,葛根汤主之。 太阳与阳明合病,若自下利,葛根汤主 之;若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 之。: e6 B h K1 o" j, }
7 N! e; d3 m' h: ]9 q葛根汤,七味药,很简单的。这个病的病机,其实是病在表,而症状在表里。表有寒闭的滞证
1 H* k5 n7 O. f4 d- F% ~4 O
4 b# c. F4 k+ O0 X! O5 S+ a. } 大家知道,肌表被寒所闭,通常呢,太阳病了我们会体现的是发热无汗身痛或咳或呕。这都是表闭气机往外发的趋势,但是闭得厉害,这个津液不能从表解,往里走了。其实也是表解不通人体自我调整的一种方式。但是从脉上来看,病还是有往外的气机。如果这个人脉不浮而沉,你们就要考虑了,这个方子就不太合适了
4 t. W, W( w! `$ G2 k5 z& d: b8 W6 G这种病,拉久了津液虚了有的会入阳明,有的会入太阴的,和患者平素的阳气强弱有关系。, ]2 C! Z2 b( H' i' G. p9 T' O
葛根汤,有桂枝汤养津液的意思,同时加麻黄葛根' D# G; t* u- h
6 s% M4 g. {' D6 \* f9 t
为什么不直接用麻黄汤加葛根?
5 u( X! m6 f6 L. q. u0 K8 G* j
5 b4 t6 g- f" f$ u 考虑到下利后已经津液有损了。如果这个时候你用麻黄汤加葛根也能有效,但是可能病人会伤津比较厉害,有的甚至会出现痉症的。葛根汤,葛根《本经》讲起阴气,刘师书上讲得很清楚,也是它能止泻的重要原因之一。麻黄开皮毛发汗,配桂枝汤意思,一个是防止麻黄汗出伤津,一个是养津液。一个经方配伍,几味药很有深意,比你时方搞十几二十味更有深意。
, b$ ^: e |& K1 [' w) [这个也是有换药式的一些道理在里面。麻黄配桂枝能发汗,配葛根能起阴气,使从里走的气机再回正常,而使水津之液从表而出。但是因为一个腹泻,另一个用麻黄桂枝,就必须要考虑汗出伤津的问题。
; p% U3 `! h+ Q9 V* x z5 ^, u% g, h6 I6 w4 f
为什么用芍药?不是说下利者去芍药吗?太阴的下利才去芍药。麻桂葛都是升散的药,如果没有芍药,这个方就不完美了。有升无降有散无敛。对于阳明本身问题的,即使腹泻,芍药用了反而有止泻的作用。为什么?比如大黄。芍药又叫小大黄,阳明病,里实热证可以出现下利不?伤寒论里面有条文的,大承气汤证。你们去找一找,里面有实阻,机体要排还排不出来,得用大黄去帮忙排出来。
7 A3 M( E8 v8 V7 { X7 w; t5 ^包括一些阴证的系阳明证,如果有下利的,也得用温下法去排泻。也就是说,大黄对证了也有止泻的作用。那么你的小大黄该不该用这个作用?大家下来自己去想一想,找一找条文和方证。3 x) e6 y' [( m& y2 @/ ^
所以葛根汤,仲景叫太阳阳明病,没说是太阳太阴合病。这个是里面用药的关系。每个方子,每味药在经方里面都是独挡一面的。不会出现可用可不用的药,这就是经方。" `9 r6 A- i3 I m! ^
4 _% u& M; Q" x. m( k
今天晚上讲的内容呢,病案很简单,但是给大家分享两个思路。
$ M7 p0 X/ e, A4 y7 I R; T! }
- o4 K& t+ b1 c2 N" |. Y: j& G- k 一个就是中医不要跟着西医的诊断屁股走* G' _" c3 L* c. ~
一个就是大黄芍药可以止泻,附子干姜可以治便秘。关键在整体的病证病机的把握。临床上我治疗了很多小儿便秘,很少用到大黄等通泻药。反而多用辛温和温润的药。
& T6 c9 F8 b- J$ X7 }- h+ X j. ?& T
最近还治了一例重度湿疹,反来复去,最后用了千金的枳实丸搞定。如果大家遇到小儿反复重度湿疹的时候,不防考虑下这个方子。当然还是要严格辨证才行。; k3 b: O' K9 a! `
# i( \- `% o/ H% k K$ U% B. b2 {" P, k( Y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如果这个人还是这些症状,但是脉沉了,要怎么去考虑。作为课后思考吧。谢谢大家。/ [1 Z1 O+ T* \, Y3 y. W- I
, k+ |7 X0 Z. r2 q, ~
! J6 \2 ?4 N' Y2 g Q( D
ㄟ( ▔, ▔ )ㄏ。。附。。十四老师课后吐槽:
: r4 P# Y0 K- U如果是脉沉烧一定发的那么高。师兄辨症用药精准,叹服 4 e$ [! v* Z0 j
" |1 j( y9 C5 O- b% e葛根汤里总体温药多且养胃气津液药症也多,系太阴是事实。5 n6 m. \0 t# {
) j2 H# K7 \9 o" F0 b! @7 a
久利本来就是太阴,甘草生姜大枣桂枝麻黄都是太少类常用药) U/ y! k# h3 [3 |
) @( w- t1 a7 {7 \6 @伤寒中风,寒及津亏都是事实1 v9 ?4 W" v& \$ V; Z) }+ Y
+ c% @& m2 U# {6 }+ a6 @
脉沉主里主虚主寒。需鉴别其他夹杂
5 p( j" R/ C j7 z0 |, f5 I: T1 G8 t+ l0 P
大家不动脑不说只是自己进步不了,吃亏的是自己,这个案子羊师兄用的非常好,下次我们当多熟悉葛根汤证。这个案子不是太阴本家但是要知道中寒。 7 K# n7 Q7 V& [" p \ G
0 u/ T( b) E: q, ~7 |1 |2 ^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 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 易动故也。[280]$ j4 R! d% i! I! _ u
一个胃气强,一个胃气弱。对比
1 ?+ E- G8 p# F一个阳明里热、一个阳明中寒。
0 a: ]! G% V3 s' V'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