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讲时间:2014.01.14$ j# D8 @! F% T) A( C
主讲老师:冀-唐-半隐居士/ s8 v7 K2 e, i, e
主讲内容:痞证
' P5 t* ]- \+ u' _2 E' U今天跟大家聊聊痞证。$ h$ o0 J- I& D
痞证,是五证病机之一。并且是个很特殊的病机。说他特殊,是因为在五证病机这个十字架图形中,他是最中央的位置,他包含了其他四个病机。
9 L* |5 w) }. H* @% t: A( y痞者,天地阴阳不交,升降失司,水火不运,寒热互结,痞闷塞于心下而不通。证多见于少阳,厥阴。是本寒热也。$ n8 Z3 }6 u1 G. e# r0 V, T. t
所谓痞证,,就是病情表现的寒热错杂,交阻于心下,痞闷不通,气机不得升降,一般是虚寒水饮与实热互结,以少阳和厥阴病多见。& w3 e1 @1 v. ?
那么,痞证是如何形成的呢?
6 U+ @3 {, J7 c) C6 E361,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8 ~8 B- m2 T6 J2 G/ w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三阳表证,不该攻下,结果误下了。
3 M3 L' {6 f* y; D- L4 a伤了津液,导致外邪内陷。因为津液的抗病能力依然比较旺盛,上焦出现了大实大热的结胸证。我们可以把他观想为上焦的阳明腑实证。; H5 B8 S9 `/ _, j. D4 u! B- w
阳明腑实证承气汤类方主之,结胸证陷胸汤类主之。: g* m3 z2 l$ \0 c: y- G
三阴表证,不该泻下,结果误下了。三阴病人,本身就有虚寒水饮存在,津液本来就不足。这一泻下,坏了,雪上加霜。津液更加受损,病邪从表位内陷入里。) Q+ t: b% T/ C7 T) i
这么说可能不太好理解,用敌我战争打个比方。# T1 e0 T' M* `% R$ J- S
我军一方兵力不足了,受到外敌入侵,伤亡惨重,退守到了里部。这次情况和上面不太一样了。
6 u/ l" @ r; r( {% e" e津液不足,加上与寒饮互结。所以不会出现大实大热。只是胀满而已,就算是胀满。也不会硬痛拒按。这恰恰是津液战斗力不强的表现。0 d0 \- O1 t3 B* L/ J" `/ J- a
结胸证,虽然经过泻下,伤了津液,人家战斗力还在啊!虽然战场到了阳明病位。入里了,但是津液还是能奋起反抗的。战斗呈白热化状态。真刀真枪,玩了命了。
" K4 G! ^3 C/ [4 L u而痞证呢?津液力量不行了。怎么办呢?津液是最忠诚的战士。4 [8 J" k8 B0 V" v
为了我们的这个身体,哪怕有一点办法,他也不会放弃,我没有拼命的本钱了,但是不能便宜了你,他和水饮纠缠在一起,呈胶着状态。也像一个抗洪坝。没办法了。我不能排邪外出了,当不了大禹,就当大禹的爸爸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6 E, d S7 L4 K# F" y. Z% }1 _
津液虽然阻挡了水饮的进一步上逆,但本身也被水饮寒气所阻隔,下焦由真阳蒸腾而成的“清气”,以及中焦运化的水谷精微,都不能顺利上奉给上焦,上焦得不到这些物质的滋润,形成了郁热。上焦也不能顺利输布津液,下焦得不到津液的充分温煦和滋养。坏啦。我们的人体成了下午五点三十分以后的市中心交通岗。堵上了。3 l- N$ r" l5 e* w9 w9 {- B: H
上面有郁热,下面有寒饮,上热下寒。用“水深火热”这句话,再合适不过了。
6 L. s( @3 q0 T+ E) o1 Z/ F, g以上说的是典型的痞证的病机。
, n9 q4 A* v% {当然痞证还有个概念问题。
( {/ Y' b5 t9 t) a+ `我们说狭义的“痞”。就是以心下痞硬为主要症状的,半夏泻心汤为代表方。
# J1 Z, Z5 N3 `6 W- V# r: Y" U还有广义的概念。“胁下素有痞”、胸中痞、痞结,这个“痞”指的是器官的郁结不通。乃至形成痞块,肿瘤。即使是狭义的痞,除了寒热错杂的典型的半夏泻心汤证之外,还有气痞,水痞的概念。
& w1 J8 n- _( M1 h; s- z4 r我们先来聊聊半夏泻心汤。( _4 u/ G3 C: @/ e1 O8 q
痞证的代表方剂是半夏泻心汤。( z+ S8 c+ L; Q8 S/ R; n
这个方子很不得了。为什么说他不得了?
) p; m) e1 l v& C9 K因为他临床的用处实在是太广了。而且在所有方剂里,地位特殊。有首歌,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半夏泻心汤就是北斗。所有的星星都围着他转。
) N9 i8 q, ]& q4 M4 C$ p他临床的用处实在是太广了。所有的方剂,或寒或热,或表或里。都以这个方子为立极点。 3 Y/ x& |: a+ i4 v2 W3 u" _
半夏 味辛,甘淡,温。
) r2 Z6 d7 Y& w2 n主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咽喉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
8 F$ G4 T8 i. j2 r% A4 K黄芩 味苦,平。
# t1 D/ _" s# i主治:主诸热;黄疸;肠澼泄痢;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
; X6 L+ `' `2 _9 F黄连 味苦,寒。4 Z' e6 Q( c$ _5 x4 j6 e
主治:主热气目痛,眥伤泣出,明目;肠澼,腹下利;妇人阴肿痛;久服令人不忘。3 S) p. ]. H" q6 X6 j
干姜 味辛,温。
7 _" W% o- t. j主治:主胸满;欬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
( U/ I1 P% R2 }5 J) M* R人参(生晒参)味甘,微寒。6 m7 M F+ L/ B' D5 i4 [$ U& B0 ^
主治: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 t$ G8 D* N D+ i {
炙甘草 味甘,平。
& s( U3 A7 a( e6 d9 X主治: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尰;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 u3 p! J3 h1 v大枣 味甘,平。, c v) @$ d, O# b; Y5 G) {
主治: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长年。
, z4 r4 d: f3 w3 `* u0 R这个方子,能治疗的病简直太多了。书上列举的只是其中几个。顽固性口腔溃疡,口臭,慢性结肠炎。其实远不止这些。胆囊炎、慢性胰腺炎、心脏疾病、男科病、妇科病等等等 。% O4 ~. e4 }, L9 L( k; L: i$ ^
但是你别拿我的话去对号入座,这小子说了,半夏泻心汤能治心脏病,遇见心脏病就用。那就不一定灵了,前提是病机要对。为的是让初学者明白。根据不同的症状,又可以加减不同的药证,生姜泻心汤从这来的,甘草泻心汤从这来的,小柴胡汤从这来的,黄连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等等。《金匮翼增补师承课堂实录》收录一系列的这一类方子。% ~+ f! u5 F+ R1 f) s; ]7 I6 F
380“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宋版157条)
% j" Z8 `5 {: N _( W我们看看这个方子& G- D- ~" f2 Y5 y- ?( L
因为出现了“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所以减少了干姜的量,而加用生姜四两,因为生姜降逆的效果比干姜更好,加上干姜一两,温化太阴水饮而止泻。$ U( T/ Y% W6 b/ x- G1 o5 C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而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0 U$ H: p+ m: s; W: O8 ]6 i4 M这个方子与半夏泻心汤的区别是,去人参并且甘草加量。炙甘草,大量用补津液亏虚,养胃气而缓急。缓什么急呢?其人下利,日数十行,一天拉数十次,急不急?很危急啊!加大甘草的量,补养津液。去掉性偏寒的人参,怕影响了温化效果。有的版本没有去人参。寒饮还不是太厉害,口渴明显的可以不去。寒饮重的干姜可以加量
1 _, A- J! @+ T. t& H* m4 A这个方子还能治疗狐惑病。
V' J. [0 }+ n' a2 @" V2 j# j“狐惑之病,并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乍赤乍白,乍黑,其毒蚀于上者则声嘎,其毒蚀于下者,咽干。蚀于上部,甘草泻心汤主之。
! j# }% R* O/ ?7 ~/ I什么是狐惑?
! b' q" h9 _" \1 c' @# m名字听起来很神秘。狐疑不定的意思。病情多变,变化不定,难以捉摸。狐惑的那个上下焦的溃疡。书上说:蚀于上者,甘草泻心汤主之。实际上这句话不全对。或者说他省略了。蚀于下者,他也管。光治上不治下,就失去了泻心汤的意义了,半夏泻心汤也是一样。毕竟就差一两甘草而已。
' n, ^: Y( C/ e% w. J; u王大伟师兄就治疗过一位病人:胃炎。用的半夏泻心汤。吃了一些日子后,病人告诉他,胃病好了很多。而且早泄好了。(应该收他双份钱)
; u. V9 m: i2 S( S382,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舒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5 L( e' a6 G9 \ `8 K这个方子偏于阳明里实水饮少一些,会有一系列的阳明偏里实证。旋复花散水饮结聚,赭石降逆而通下,可以解决阳明的偏里实证。这个方子,算是痞证里的调胃承气汤吧.治疗痞证兼有阳明实证胃不和。1 v, n6 \$ K: |6 X( @& @- a
接下来讲到一个概念:“气痞”。/ Y$ I( Z4 R( y- V& t9 r
脉浮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濡,但气痞耳。
, p# n# d9 V2 W1 Q2 e脉浮紧,太阳伤寒的脉,该解表,误下了,造成心下痞闷。按之自濡。濡,软的意思。典型的痞证,会痞硬的。所以,他这个只是气痞。是热盛津亏的气化不利造成的。都叫泻心汤,病机差很远。他这个热要比半夏泻心汤证厉害。但还没有结实。进一步的话就是小陷胸汤证。再进一步就是大陷胸汤证,这个中间阶段,用的药也是个折中的办法,既有黄芩黄连,又有大黄。并且用麻沸汤渍之。啥意思呢?说白了,开水泡,就像沏茶,但取其味。为什么呢?药物久煎入下焦消有形之积,比如承气汤类。这个呢?为的是入上焦破无形之聚。说明还没有结实,结实了,就不会这么用了。
: x8 A; p# ?; c' Y% }386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d6 t' r1 [, [8 Y8 t4 Z% R
简单点说,上面的方证,加上少阴中风的表证。他没有啰啰嗦嗦的合方,更没有分步骤,按照先解表后治里的套路来,而是不分表里先后,采用了同治的办法。就加了一味药:附子。简单明了,准确有效。8 j( o7 W0 ]/ [' ~
387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9 _9 W) [# A4 x$ {! Z心下痞硬,下利不止。应该是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一类的方证,真用了这一类的药,管用了。下利停了,心下痞硬还在。这时候又碰上一位大夫,水平差点,优点是胆子大,说这是结胸了,用泻药攻下。坏了,这回下利止不住了。赶紧用理中汤吧。用理中汤都不好使了。而且痞证还加重了。再拉下去,要脱阳了。下焦不固了,这个时候,要用赤石脂禹余粮汤,固正气破邪气。下利止住了,而且能够对治心下痞硬。赤石脂禹余粮汤什么组成?就这两味药,下利止住了。这时候发现心下痞闷还有,没见效,这时候怎么办?
3 c8 t* y6 I; T U# O条文中说,要利小便,用“五苓散”。
5 S! ^# l7 G/ h这就又引出一个概念“水痞”。388本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躁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这个水痞不同于半夏泻心汤那个水热势均力敌的形势,也不是大黄黄连泻心汤泻心汤的那个热占上风的情况,这个水饮更占有主导地位,水饮盛,上逆结于心下,上面的那个郁热会让人烦躁,. M- Y. s V& V$ V2 k. q T1 \
津液不化要口渴。小便不利。大便会溏,不成形的,要用对治水饮的的方剂。, k6 N# R% r( _/ B
他这里用了五苓散。其实根据临床表现五苓散、苓桂枝甘汤、桂枝人参汤、真武汤、肾着汤、都可能用到。/ n: Y# s8 R: @( F1 l& b
不要一见到心下痞就是个半夏泻心汤。脑子里不能被概念化。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就连前边所讲的痞证的成因。也只是举例说明,不要把事情看死。你总不能说是有痞证的都吃过泻药吧!今天粗略的讲了一下痞证,其实都是恩师书里的内容。
a/ f- z3 ]: z5 d11月份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汉传第三期临床论坛,张少林师兄专门讲过半夏泻心汤在临床上的应用,讲得很细致,很实用,也很透彻,我就是看到你们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的论坛qq号码才有幸加入的,更详细的内容,你们有机会听他讲吧。
; b% m. Z; O$ |% V o1 [' O没了!(谢谢!)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