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桂枝去芍药汤7 {& r( D' ^ ], v/ O8 W0 \- @! H
桂枝(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 }; f5 G5 C' a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6 t0 e d& G6 X/ e相关条文:+ F; f$ V6 U7 C9 M6 u, `
22.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4 [- M" L! r3 Q4 q9 ?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8 a4 p* P3 U2 f: u4 v5 m& J桂枝(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 Q# {# W7 \; r- w% U. M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 ^; ]+ }0 p% W7 s' V1 J$ L. [& T相关条文:
6 N, \9 j1 f( ]/ g8 E8 z6 [22.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L u1 [# r2 W; q$ Q3 p
这条是讲太阳病,伤寒,或者中风证的误治,太阳病,或许这个医生见到有阳明里实热伴随,没有尊守先解表后攻里的治法,就给攻下了。好了,攻下后,胃气被伤,中下焦虚了,那么这个表邪呢想要内陷但还没内陷,还在表,这个病就处于这么个阶段。要是病邪内陷了就会出现结胸证的。现在呢,出现了“脉促,胸满”。这个我们就要分析了,表证还在不在?会在的,不会解的。那么,脉促,代表什么?脉促,有紧促、催促的意思,就像排队,后面人往前挤这个表象。在寸口上的表现,就是寸实而浮盛,尺部沉而稍弱;脉率可以快,也可以不快。这个脉的意思就是上焦实,下焦虚。 临床,高血压,呕吐等等都可以见到,还有肺痈,一些心脏病都可以见到。不要理解为脉跳的急数。这说明,是有气上冲的意思。胸满者,指的是胸部满闷。这是因为攻下后,造成里虚,胃气不足,下焦之气上冲了,不是水饮,要是水饮,就要用茯苓了。表邪欲内陷还没有内陷这么个时候,加上下焦之气上冲,交结到了上焦这个地方,出现了“脉促,胸满”。治疗呢,要用桂枝汤去掉芍药。为什么要去芍药呢?我们来看看这个芍药的主治:
+ ?* U5 N3 q# S+ C Q: a$ R+ K b芍药,苦酸而凉。《神农本草》: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 [! x; g4 @6 y( L攻下后而虚其里了,不能再用芍药去继续虚其里了。芍药有泻里实的作用。过去有人说,芍药是“小大黄”,这个比喻也很形象。书里也有提到“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宋280)” 大黄、芍药易动胃肠,有里虚的,不要用。$ Z1 P. c- S: R2 `; `8 C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紧接着又说了,要是这个病人经过被下后,出现了脉促,胸满,还出现了畏寒怕冷,四肢有些发凉,或者汗出的多,这是因为攻下而伤了阳气了,又出现了少阴证了,太阳少阴合病了。这个时候,要加一味附子,要温阳驱寒。
% _& P1 [2 w2 C9 q8 O+ ?, [5 g; C+ n4 a+ H& p
方证标准:
# A! }9 q4 b/ F桂枝去芍药汤:
9 o# ~% h# b% U. B& R8 M1、特殊症状:脉促,胸满,。1 R' p7 F0 \8 q# N$ C2 L. j% _
2、伴随症状:太阳病(伤寒或中风证)误下后,咳嗽,短气,头痛,恶寒或恶风,自汗,发热。大便溏或正常,小便清白。% t; \2 X; p; s5 y
3、舌苔:舌质淡红,苔薄白。6 M/ N; a4 L% C/ w
* V; j+ G5 A2 l8 s4 {$ P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0 H" ^" |) x' P# X
1、特殊症状:脉促,胸满,恶寒重或恶风重或汗出多,四肢凉。
/ x$ T2 Y9 S5 u, n: z* S2、伴随症状:(太阳证,少阴证)头痛,咳嗽,短气,大便溏或正常,小便清白。
& b& z5 R- G2 a- y8 H6 w, N3、舌苔:舌质淡红,苔薄白。+ a$ y( T8 K2 o+ h' f& i. ]' v6 t
/ @3 x$ e- ?6 }& x0 r
病机分析! H; j! ~2 L! R
桂枝去芍药汤这个方证,多是因为太阳病被误下后出现,胃气被伤,中下焦虚而气上逆结于胸部,这时候表证未解,欲内陷而未能内入,脉象会表现寸实而浮盛,尺部沉而稍弱。胸部满闷。除此之外,当然会伴随一些太阳表证的其它症状出象。临床上很多时候也不一定是被误治攻下后才会有这种情况出现。有的本身胃气就不足,中下焦虚,又复感外邪也会有这种情况出现。一定要灵活的去看待。* t- R4 q. D7 G' M$ V
那么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呢?也是如此,这个方证除了有桂枝去芍药汤方证症状出象外,还会有少阴证的伴随,也是胃气不足,中下焦虚,还阳气不足,因此加上附子温阳驱寒,化气化津液。这个方证要与桂枝加附子汤有个对比。桂枝加附子汤是少阴中风证,它汗出多表虚得历害,而未经过攻下,中下焦不算太虚,因此不用去芍药。再来桂枝加附子汤证由于大汗伤津液会有个津液不足养筋脉,筋脉痹阻不通的痹证。“四肢微急,难以屈伸”。内里中下焦未虚,而津液不足筋脉不通。这个芍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桂枝去芍药汤方证要和桂枝汤来个对比。桂枝汤方证,人家胃气未伤,中下焦不虚,太阳病,尤其中风证,因为汗出,常伤津液,往往造成胃中干,里面带点阳明里热。因此,他用桂枝汤,里面有芍药,很大的程度上,也是为了兼顾清这个里热的。这是桂枝汤中有芍药的另一层深意。要是病人是太阳中风,但是便溏的,也要把芍药减去。这是此处的精妙。 w( V' x1 ^& Z
/ f# T$ K( s. e0 Z1 } s0 ?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