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课时间:2013-12-10 20:04:33* M2 ]8 `, y8 K# E/ P
讲课老师:滇昆明-何桉灵(473978037)
6 R; H8 Q: q1 o) j1 v讲课内容:学习心得与医案
; w9 y! |$ f5 S, I }' [3 H“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寒论类编补遗》阴阳表里寒热凡例第一条-(宋第7)4 E' w: E, y2 Q: M. @, ~
以前搞不清这里的阴阳:阴包不包括太阴劂阴,阳包不包括阳明少阳!% z2 ?+ X h+ Y# E* E; k# F+ e! P
总觉得与临床实际不合:太阴证临床总是缠绵难愈。少阴病者老年者往往了阴阳离绝。怎么可说六日愈,而且阴证比阳证先愈一日。直到认真学习了 《伤寒论类编补遗》,才真正明白:本条刘师把它放到了下篇伤寒论条文类编补遗之首条。可见本条很重要。本条明确了表证病及表证病的一般正常自愈规律;我认为也包括表证的治愈规律:正气强,胃气津液足,外感表证六七天可自愈。一般人,胃气津液不足,必须正确治疗后才能六七天痊愈。胃气津液太不足,或治疗不当,可缠绵难愈。
* P+ Z; S; i- [' S 一方面,表证分阴阳:太阳、少阴。另一方面,三阳表证太阳病及三阴表证少阴病。阳气旺,津液足,就会与病抗争,因此恶寒的同时要发热——表阳证——太阳;津液不足,就不会发热,只恶寒(或低热)——表阴证——少阴。
) D4 X0 [" W1 a* k) K恶寒:伤寒中风证都会出现,中风证恶寒轻些,多数以恶风为明显感觉,细问(或不问)也会说怕冷。外感病,出现恶寒,是病在太阳和少阴表位。发热的是太阳病,不发热的是少阴病。% G( V; }, q: V, }
究竟是太阳还是少阴,必须参以脉象(详见堂主视频中)- v. D+ i7 y) E3 |% w; K$ \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病在太阳的表证,一般痊愈的时间周期是否7天。病在少阴的表证,痊愈的时间周期是六天。6 r8 k: p. ?! m$ s7 h
我很佩服刘师用了周期二字:说明外感病,即是单纯的表证,痊愈的时间至少是六天或七天;如果不能愈呢?可能会有第二第三周期甚至N周期。3 G; J, F* v# H" M
一个人,如果不发热也无恶寒,应该基本是健康壮态。一般人到基层医疗单位也是以发热或恶寒或两者兼有而就诊,或因其它症壮而就诊但一般兼并两者或其一。
) b) @* i) w2 d3 ^& J, \医患双方都应重视敬重这个表证痊愈的正常规律。即是在一剂知二剂已(其实并未痊已)的情况下,也要至少六七天内注意饮食起居,否则,只能面对疾病的第二周期,如果传变,时间周期完全可能更长! _! m! a& ~( W: G7 `0 y
饮食起居如何注意?桂枝汤服法给我们很好的提示——上五味,(口父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根据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日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大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u; N. L( C J3 u. Z% c
每每多次读诵桂枝汤之煎服法,深感治疗一单纯之中风症法度何其深严。要想处于阴阳平衡和谐的康健壮态何其不易。& f, n' T6 R, [; s( F. F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没说禁多长时间啊!
4 G5 j# A; E- m$ l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至少六七天吧!!2 Z, A; o" K E; D, W& f
麻黄汤煎服法: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J* R1 [; J' s4 W8 }
明明是麻黄汤症,服后不覆,能出汗吗,难!5 E+ p! V, L0 M' n5 i8 l% {" h# v7 D
很可能一点汗不出。不余如桂枝法将息,可能徒耗损津液阳气吧。; n; W' X, S4 Q C
服麻黄汤后一样如何将息: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至少七天吧。
6 h+ }- R$ @' b4 t临床上,一旦从发热恶寒或恶寒壮态达到了正常壮态,食欲会大增,味口特好——小儿尤其明显。* _. p. m& g4 z/ m8 a" j3 Y
一般家长都怕小儿饿着了营养不良。不知表态虽正常,但胃气津液恢复正常何其难:不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胃气无力消化,只会成会新邪异物。至病反复,多半成为复杂的坏病。
6 E& H8 z5 ?' u8 E “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汤主之。”枳实栀子汤:枳实(三枚灸)栀子(十四个,擘),豉(一升,绵裹),上三味,以清桨水七升,空煮取四升;纳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纳大黄如搏棋子五六枚,服之愈(《伤寒论》393——《金匮要略增补》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2)——小儿外感表证后易出现此条证。; F- H$ {& c* I; x
成人呢?有可能准备服烧“裤“散。& w' C, _/ r$ ~( n* |) o/ U# z
身体好的,张圣人准备了小柴胡、竹叶石膏汤。
7 ^! m& e! K: g0 Y水饮重的,张圣人提供了牡蛎泽泻散、理中汤;有没可能四逆汤呢?也可能有吧。
1 j7 I2 x& j% b& w- ]7 {% Q“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瘥,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伤寒论398-《金匮要略增补》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7),这条进一步说明了疾病恢复过程中饮食禁忌,包括外感证吧。俗语:看病不忌嘴,跑断医生腿!
+ P2 W' i: e# | R" z3 p“脉浮紧,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宋50-《寒论类编补遗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39》) O6 C: i- E6 v# p& c {
——脉症表证伤寒,没说恶寒发热的情况!可能全有,或只有其中之一吧。
* x) Q: X, k `7 r尺脉迟:迟脉微弱或者细小,迟脉主下焦,内里虚寒,津液不化,营血不足!临床上成年人绝大多数表证如此类情况。
8 W2 Q2 T7 M% K; \3 f" t7 A有表证甚至伤寒而不能解表(或单纯解表),一般非一周期六七天能解决吧。刘师建议:当归四逆汤加麻黄汤!
# `% D# q4 @9 ?# ?) E% m. Y堂主在视频中也给出了很好的方剂。都是临床宝贵经验的奉献!
8 u3 h% f6 a1 B9 N7 v& u- T我认为,这样的患者不修心养性,一味向医生药物求健康——无异身外求佛吧;一般人可能只能长期处于亚健康壮态,能不明显恶寒,就可以算是健康了!
6 [; H% t( K1 Z) T堂主视频中还详解了表阳证表阴症证及表证兼水饮的的治法方剂,方剂的当,反复揣摩明白,治外感表证无忧!(不能泄秘相关方剂药物吧);而且堂主也详解了外感表证很多人长期缠绵难愈的原因——的确为临床之宝贵经验。9 q# K3 \8 O, t k Q' x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素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宋332-《寒论类编补遗》辨厥阴病肪证并治第175;
+ P. V) @2 q, X/ S“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宋340-《寒论类编补遗》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179)
. W0 V9 a1 ?$ X. g. L- \这两条说明:表证伤寒,可以一开始就发热四天或六天啊。这种情况,临床还是有见,想六七天就痊愈不可能啊。后果还会出脓血,甚则除中!医患双方都应重视谨慎啊。
1 C2 x6 K# a! @, i5 @+ U发热四天六天,医生能有定力辨为太阳伤寒表证吗,难!* C; J+ F/ O0 X2 E
医生有这定力,患者能有这定力吧,难。能信任医生吗,何其难。一般超三天就会问如小损样(小沈阳)——为什么?!0 [# K4 O ~9 c( c+ x- d
临床,真正的医生见到发烧,是一件大好事——“一份发热,就有一份生机”
7 r+ u+ _! g' V+ A一般的患者与医生治病都以退烧为目标了!我常对他们说,你们只是退烧,不能称为看病治病,不致病就阿弥陀佛了!6 A( ?7 U+ `. A) l4 q
一个人发发烧,咳咳嗽,腹泻,发发冷,何偿不是好事!
& h+ i8 [4 i X8 L7 `正如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难道非要或只能过春天!只能过春天才是真正病家吧!' H; l+ y* i0 \6 f% I4 i
表证痊愈时间规律周期正常是六天、七天,医患双方都应重视并尊重这一规律,随应表证这一自然规律,如果急于求成,操之过急,不重将息,必将周期延长,甚则缠绵难愈。
/ K6 u: d& | b) [: S6 K6 ]4 h+ S1 L5 O
再与大家共享一医案:: X6 O( q' f2 `9 ]
20131024女35经期时间长;外院血小板减少:已于外院治疗两年无效,自服三七若干、野生鳖鱼若干,也无效。
Y v) N. F7 f) |/ i) w4 p8 a末:10月18号,至今未止,(八月份也延长),有血块,无痛经。白带多色黄。小便时黄,大便一般一天一次,有时会二次(胃痛即便): C% {' ^6 |! C z" T- U
略怕风,夏天汗多。左前额易痛,头时晕,腰时痛,手肢易麻冬天凉。胸时有如梗憋气感,身青瘀癍多处(受外伤后易起瘀癍,且长时间难退)
" k9 p: x) I% C1 K! s1 n' l面色略黄,舌淡,苔腻白少津,多红点
4 \/ s9 g- ^' C) {1 O左右脉寸关缓略弦尺难寻
; z% j! q8 u/ D+ Q, t; A- a J处方:当归四逆合肾着合真武合当归芍药散
7 k0 D( q- ~" r, k) k! R( T20131030月经28号止,本次月经较多.白带减少,基本看不到.小便已没以前黄,晚起一次,大便略稀,一天一二次,昨天好几次,今天一次,/ O# F& V% Y) F/ k" w
背凉仍怕冷,略怕风,头已不晕痛,腰略痛,脚麻减,脚手已不凉,胸无憋闷,
0 O2 j# t' W; U2 C7 T0 p! i面略黄但已有光,* g* r: Q, Z# @" u$ S% P+ L
舌淡苔薄白,尖红.
$ w& j# t( O6 {5 l4 X6 }+ @左右脉缓(弦感几无)
6 J& G8 \5 U4 l续方\
: F) z) E4 `/ a) O/ N& o& G2013-11-14白带略多,发黄,月经同前.小便略黄,大便大都一次,有时两次.瘀癍已无。; h7 W, v9 `& e/ W% t2 f0 L2 {! o5 C
风冷均不很怕,腰时酸痛,5 _2 F' |( ]$ L2 D; s1 o4 n
舌略白,后苔略腻略厚.
* t* a2 x6 C( }$ K9 L右脉缓略沉左弱
& q7 S" n R$ O! D; C8 L续方倍附片
, i# S- K p; g20131125末次:11月21号,今日仍有小点,略有块,量略多,白带多(略好)经前腰略痛,胃略打嗝,晨咽中略有痰,
9 N( x5 A8 }- m. _' P2 a口时略干,
0 s% b! \2 C! L& D9 w: ?' R8 _舌质加,苔白,后腻
" L) [$ T5 [7 D* X0 y左右脉缓! w; L! i$ f! Z P8 U2 l$ n- {+ E# \
(已有不想服药之意)! f( `! }( C7 _( ?
续服(嘱服完后可以去查血象,初诊之前小于白细胞小于4.0)
+ Z8 U+ m8 _# o/ T$ F" Q在这里就不细分析了,现在大家水平都很高了,大家多给意见!+ ^; s% R+ Q( J' i* R
就讲这些了。
' ~5 x* V0 Z: ^谢谢大家。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