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袁超明 于 2013-12-6 19:02 编辑 5 V. M& ]/ {7 S/ l. p3 L( U( h1 r
9 Y! u0 @9 R* c. R一、桂枝汤类% x1 t) o9 A7 s# }% s" t
1、桂枝汤
! T2 ]" g6 }: P5 y1 t7 N& `8 Q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 E3 a; H/ h, [& |5 H) |# u上五味,(口父) 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根据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 c* Y7 Y$ F6 P0 k( o( m4 n7 t9 y# u1 H* Q
相关条文:7 q' d7 H7 _. p6 R1 [7 N
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 p+ A& B9 ~" ?% t/ `6 S V2 z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3 ~* j. Z! T+ D% n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 k8 b+ d7 K8 q& u9 w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q5 V) `4 E# z9 C
17、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方五。
. l I3 W$ k$ s% g' X3 U# u18.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 o! N* P- j9 o! ?, {' ]1 H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9 |7 k; o: Y: C5 v/ K8 T- d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b( c' e" X% I9 C8 b5 r
44.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 H* T) i, G" L5 G7 U. i45.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F' @7 g4 \5 H( \* H7 f7 B
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 ~5 U2 D/ T6 ?! j+ f$ v54.病患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4 g) O. }7 k7 `5 z, [9 t
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一云大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2 n9 F5 i' Q$ V1 ?57.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2 V' K9 _2 @/ m! i+ v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方四十五。
1 q9 R+ E0 p) S4 F0 ]/ O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 B6 X' G) ^% H& V3 a, |# Z164.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6 {% T5 Y# s1 j234.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 }6 M% P& {2 b$ m/ D240.病患烦热,汗出则解;复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 u3 u! K3 s! z! `$ U ^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1 H1 I k9 T- q- x6 e9 G372.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p% g* {) f! y }. y p
387.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9 }3 y( N9 n0 w% x0 d
! K T% \" |+ i4 y( ~方证标准:
. [" }( |3 p+ s, o% b太阳中风证(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或浮弱,鼻鸣,鼻塞流清涕;干呕,舌淡红苔薄白。)6 `8 }" v! n Y3 y9 a1 o) t% ~
运用范围:除了太阳中风证外另外还有以下几点。
" U* e; s5 { U- B* e h1、营卫不调,常自汗出,有规律的发热汗出或无规侓的时而发热汗出者。治疗有时间规律的营卫不和证时,都是“先其时发汗”,在发病的前一个小时温服桂枝汤。! w9 \* c1 O6 m9 }8 A) |
2、经过误治,汗,吐,下,后,表证犹在,而津液受伤,尚未传变它纲者。 A8 q( |& T" W' t8 P
3、可伴随(津液不足)症状:以“血”代汗(血证),大便干结等。
( k& H. A8 U& r4、根据体质差异次要症状:肌肉或者关节酸痛,或者肌肤麻木不仁;恶心呕吐(或者干呕),或者胃脘不适;无汗而困倦乏力。
' w; ~- Q1 l) y( H- F, h. D* {5、舌苔脉象:舌苔薄白,脉浮(浮缓,或者浮弱); e+ ?' q# j' h7 f5 j. H$ ~% B7 k
以上的诸多症状中,不管如何,都应该排除热证(不管虚热还是实火)。5 H8 h1 }! W# E% l0 J( S* a, n4 }% o
1 P/ }+ B1 n; p- w* _- Q, Z
桂枝汤主要病机:3 Q! F+ R) Z7 j' U8 o
(1)太阳中风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浮缓,或者浮弱)。
7 n2 S8 ~# N3 t4 h4 U关键在于“汗出与脉浮(浮缓,或者浮弱)”。换句话说,太阳证见到“汗出与脉浮(浮缓,或者浮弱)”,特别是这里的“出汗”要注意,其包括了患者本身出汗情况,也包括用药之后已被发汗的情况,都可以使用桂枝汤;还有的病人,表现出以“血”代汗(血证),大便干结等津液不足症状,但就是有太阳证,这时候,不管有没有汗出,是不是脉浮(浮缓,或者浮弱),都使用桂枝汤,不可再大发其汗。. _( T* x% X) X2 z
(2)营卫不和证:(藏无他病)发热,自汗出。
& P0 T3 Z! N3 d8 L' W此证可以是发热,汗出同时出现(可又先后之后,也可以无),也可以单独出现。可以是有时间规律的,也可以是没有时间规律的。治疗有时间规律的营卫不和证时,都是“先其时发汗”,在发病的前一个小时温服桂枝汤。& d* B+ t: C( H' S2 ~
三阴三阳各纲中风证相适应者随症加上药症(如:太阴中风证的黄芪桂枝五物汤,在桂枝汤基础上倍生姜,加上药症黄芪。少阴中风证的桂枝加附子汤,太阳阳明的桂枝加葛根汤等等。)这是活用经方,只有深入方药,临床上才得以广用。
2 w2 C+ K8 @( n* L 注意:桂枝汤是个甘温药,临床上,遇到酒客,或者体内湿热重的病人不宜用。酒客本身内有湿热,服了桂枝汤,就会增加这个里热,而上涌的,就会呕吐得历害的,会大伤津液的。严重的还会造成吐血。吐血何因?是因为里湿热加重伤了上焦血络的原故。因此临床上要对酒客或者体内湿热重的患者多留个心,以避免误治。
" |! v" h: N- b1 C; Q/ \' N9 o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