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11.1粵-广州-袁超明讲医案" A8 e! D# r* h& l2 f5 x/ v
今晚的汉传中医教研委的安排,是医案。; C; c8 w6 J* }% i& s
谭某某,女,63岁。- \$ T/ U v7 @
2013年10月18日
2 T# X( `5 u- E; o病史简要:头痛二十年。% ~4 J9 J7 a% T# A
刻诊:头痛、额头两侧疼痛尤甚,恶风,汗多,乏力,脚冷,胃纳可,大便正常,夜尿多,失眠,口干不欲多饮,易咽喉疼,稍食温燥之品则咽疼牙肿,舌质淡胖,苔白微腻滑,两寸脉沉细、关尺沉微。
8 U# @. ?; X0 ~ z& X. d: U2 |1 F S/ q; u8 ~
这个病案有点迷惑人的地方。
8 y5 q7 J- O6 D( ]5 K首先我们看,患者主诉,头痛二十年。这么长时间,这是个辨证要点。头疼了这么多年,加上出现了恶风,汗多,乏力,脚冷。这不仅仅是少阴中风表证,还有头风。那么,我们直接按照少阴中风进行对治,有没有效呢?有一定的疗效。起码能把少阴中风这些症状减轻或者消失。头痛这个症状呢,估计就效果不太好了。患者胃纳可,大便正常,但是夜尿频,还失眠。
" M; n2 }* ?. o: E( H' ^夜尿频,加上脚冷,这些结合舌脉,舌质淡胖,苔白微腻滑,两寸脉沉细、关尺沉微。' w1 v8 q0 k+ c* K, F9 d( L- m
我们可以看出,有太阴虚寒水饮,起码下焦虚寒了。! o6 H. @2 ?; o" X
这个失眠,大家不要想得太复杂,对于一个头疼的人来说,还尿频,谁会睡得好?& }/ h C: F( t/ c
那么,口干不欲多饮,易咽喉疼,稍食温燥之品则咽疼牙肿,这些症状也不要想得复杂,
# {2 T$ Z; [ v口干不欲饮,那是里有虚寒水饮了,食温燥之品则咽疼牙肿,这些我们也要结合舌脉来辨别啊。
( \* Y- U+ t6 A. ]7 g舌脉都是虚寒之象,为什么会这样呢?$ n9 _# L( l4 T3 }3 d, ^; x# W' W
很简单啊,光食温燥,怎样了?温燥能补阳气吗?不能的啊。只会燥伤津液。虚寒水饮津液化生不足,津液外泄,你说,口干不干。
3 P, \8 [& {3 C' r2 I那么我们把这些病机分析清楚了就要找病机所在的障碍点。这个障碍点,我们叫做症结。症结在哪?
: e5 k% x- h0 _8 D+ c7 s7 w我们辨出六纲了,要找辨五证病机。这些症结才是障碍卫气营血正常运行生化的祸害。- e0 f( B H" X0 I3 z$ {
首先有个少阴中风,营卫不和,我们需要去除这个在表的风邪,那么我们可以用到桂枝附子汤,桂枝加黄芪汤这些方证来解决。同时下焦虚寒水饮,我们需要用到真武汤类方来解决问题。/ X) H$ k8 x) T0 z8 d- V
那么即使这样了,是否能很好的解决患者的头疼问题呢?没这么容易。有个多年的头风存在,我们需要注意这个关键点的。, v- Y7 t2 s9 q' e5 z2 \2 a2 A( g
患者虚寒还津血亏虚,我们既要解决头风的问题还要保存和资生津液。) G% D5 q) Y- j- }8 r) B% v/ r
我的处方如下:! b, I3 l2 u- @8 e/ n8 \; J
处方:附子10 茯苓30 白术20 生姜30 黄芪30 山茱萸30 山药30 赤芍30 桂枝30 大枣12枚 炙甘草20 细辛30。+ T# G- _" {$ X* Z2 b8 r
六付水煎每付分三服。5 I7 m( {2 @( F0 }- k0 ]$ g# y
山药,山茱萸,这两味药,专管虚劳性头风头晕头痛。
- x' e% k" q! |! [3 v1 I/ v细辛入脑除久寒顽风。/ i/ m4 r" M Q6 h
二诊:2013年10月25日& d" P% Z4 }8 J7 E+ Q: s6 i
刻诊:头痛消失,恶风、脚冷消失,入睡好,汗出减少,夜尿减少,舌质淡胖,苔薄白,两手脉沉细,余无不适。8 [) U8 B, ]; X- Q
处方:附子10 茯苓30 白术20 生姜30 黄芪30 山茱萸30 山药30 赤芍30 桂枝30 大枣12枚 炙甘草20 细辛30。
6 O8 f: ^; c- G( Q0 ^六付水煎每付分三服。效不更方,原方继进。
9 r8 v/ m3 k/ X. a注:冲和散,是我自己配制的中成药。$ \7 A3 Q3 G( ?' [, Z0 W& z
: R# D% r9 v1 | E; O5 v附:四季脉,小儿脉,男人脉,妇女脉,老人脉 。都需要分别清楚。+ c/ K7 N6 Y* @' p8 K0 @4 b% P
老人妇女,脉沉是正常的。 {0 b- \8 C( s8 h0 D# P
8 u- l. n! y% ]$ j! \" N3 a: L讲完了。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