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冷建波 于 2013-3-29 19:58 编辑 ]7 E8 n( q8 O) U; u
4 u# j1 ^* P/ I9 J4 x大家好,今晚由我来同大家共同学习。上次讲了如何学习汉传经方,如何奠定扎实的基本功。这一次就把我如何学习医案的方法同大家分享。这一次讲课病案节选于《刘志杰师徒经方医案集》P15顽固口疮案7 n5 O# H) b& ^) l: z, X$ G
$ y# D$ Y" I7 y y# C, Y. C7 v1 ?
王某,女,46岁。
3 a% J/ q. U1 s8 [; q9 X5 Z初诊:2009年11月2日
% \ M) U+ n+ r0 s. {3 y; r病史简要:患口腔溃疡10余年,反复发作,百治不愈,妨碍饮食,痛苦万分。$ c2 [5 W5 u( l2 s! |7 r
刻诊:舌体及口腔数处溃疡,肿硬疼痛,影响咀嚼,惧怕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2 G- q9 {4 f, f因而郁闷不舒,食欲不振。伴口苦口干,心烦,睡眠欠佳,心下胀闷不舒,噫气9 l3 M6 k& m7 X X/ x/ ]
。多年便溏痔疮,尿赤。舌尖深红,舌边齿痕,苔腻微黄,舌头上有一个指甲大的一块疮面,肿硬疼痛。脉弦数,两关浮滑。
- A0 ^4 o" ^; b0 j! d% u" t& h3 W6 t2 m
(阅读完后,第一,我就在想这都有哪些症状,想象一个模拟人把这些症状都赋予在模拟人身上,在一个人身体哪些部位,病人急迫想解决什么--脑子里形成一个病人立体图,我这样做基本能看一遍就清楚记得病人有哪些不舒服了。第二,假设一个口腔溃疡病人的来找我看病,我会怎么问?怎样才能把症状收集全,而不遗漏其他兼症?具体可以参照十问歌或者报名学习彰机堂主老师的四诊讲课。我现在临床上就按照彰机堂主老师讲授的方法采集病史。第三,我自己如何辨证?病机是什么?选择哪个方子合适?,具体的辨证思路请大家去论坛参看以前的讲课内容,也可以报名培训班学习第四,自己处方后,接着就参考医案讲解,对比差异。% h* ?) \+ d5 z; p/ T( {
此处省略师兄姐们处方(具体请参看刘志杰师徒经方医案集P15)+ L: k9 [; T4 Q5 P# I8 r
: D& _& y4 V T师说:大家给的方还行,服后都会疗效显著的,因为主要的方证,甘草泻心汤证抓对了
* c# O) a7 E* K' n9 |- f2 d3 q, {: S。没有用甘草泻心汤的,病机也抓对了,符合病机的方子,也是对证方,也会疗
$ J# A4 F& ^. b2 I效明显。(可以看出抓病机才是第一要务,是突破点。我们要学会分析病案的病机,还要掌握各个方证的病机。)
& N+ s6 H- F/ S: s9 r这个病,以口腔疮疡为主症,当时第一考虑的,就是“狐惑病”。
( Z! y: M4 c9 {6 t
5 u6 P9 V: f1 p% Y5 D/ a(这就是第一印象,此时我就翻开《金匮增补》找到相关章节,把其相关内容再阅读一次。时时温故而知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 J3 D) ?2 J8 q+ G2 j& a/ B, J+ v: d4 ~6 X& N; z
我们看看《金匮增补》关于狐惑病的一个方证表述:
% E4 x" b; Z* \- H9 D+ c$ {“狐惑之病,并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白、乍黑。其毒蚀于 \$ a7 o! V! O% @
上者则声嘎,其毒蚀下部者,咽干。蚀于上部,(甘草)泻心汤主之”“其毒蚀于上者则声嘎,其毒蚀下部者,咽干”,其毒,《千金》说是温毒之气。我不这样认为,单纯温毒可以按温病去治疗的,这个病不行,不能用4 p: b2 ~2 R& d! b
温病去理解。这个所谓的毒,是
) T) I& S1 c4 y, u' b3 h
' i9 ]& w8 C( _2 |2 D1 W% }
+ {$ \- U, y% V( J5 O8 E4 Q- H(请大家阅读医案集后跟帖回答)(治疗溃疡肿痛的方法了,这个就是思维捷径。), Z# |/ h: K1 B
+ [ c" R* ~. E8 x
那么,病人口腔溃疡,同时,还有多年痔疮,这就符合了“其毒蚀于上者则声嘎3 {- X+ R7 c$ a9 W( m
,其毒蚀下部者,咽干”这一症候群的表述。
4 v! C0 C: ]. B9 {“其毒蚀于上者则声嘎”,声嘎,是指病情很重了,伤了咽喉部位。没有“声嘎8 @& S7 @! A$ W$ v$ o9 l; H
”的,就是口腔溃疡的,不等于就不是狐惑病。读条文,不要僵化理解。哦,病人口腔溃疡,声音没变,不符合“声嘎”的要求,一定不是狐惑病,你这样理解就错了。既然符合了狐惑病这一条文的表述,我们就初步选择了甘草泻心汤为主治方了。6 H5 ]# W# Z, l+ K5 |; F1 ^
2 Z7 i3 g/ E( V% T2 D! t: J* P我们再来看看患者其它症状。( ]7 E- L9 n5 |, C
“郁闷不舒,食欲不振。伴口苦口干,心烦,睡眠欠佳,心下胀闷不舒,噫气。 I' a7 h" `' e G) \6 M
多年便溏”。我们抓住她的“心下胀闷不舒,噫气,多年便溏”这几个典型症状来看,这是个
+ J4 U2 _* J( Q/ b4 G痞证啊!那么,治疗痞证的方剂,有多个
q( D3 u3 ]" }; Y4 ](有哪些呢?这些的区别点是什么呢?) e4 c3 q7 K# c& g
其中,甘草泻心汤就是一个,我们就先看看甘草泻心汤的方证条文。& [! l! i! r2 k& j
“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
1 n7 r5 u' ]& Q* C7 ?/ [" J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 a ?) h& P6 s8 C0 z; v) [
,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9 w% O5 @6 _, p+ K是不是很符合患者的伴随症状?既然甘草泻心汤能解决“心烦不得安”,我们就没有必要去用栀子豉汤了吧?如果患者说,心烦失眠的厉害,那就要考虑配合栀子豉汤了,但是,患者这个症状不严重,是个伴随症状,因此,栀子豉汤可以不予考虑。(精简,能少则少不累赘). l" ]5 y2 _: a y7 R7 l
5 Y6 [2 T/ D/ Q, a还有,为什么不用大黄黄连泻心汤?
7 j7 k! a; e9 i
4 y3 ?7 N* w/ ^8 e
% B d8 f; c8 U/ c; r(大家可跟帖回答)(这个就是方证之间的鉴别诊断,当然还是得去复习下大黄黄连泻心汤的相关讲解,掌握了自己以后才能够区别2者异同。大家可以利用三丰师兄的中医天地网站,分别搜索这2个方子,然后对比药物组成 剂量 每个方子都涉及哪些条文,条文讲了哪些症状。总结方子的病机是什么?这个病机还可以产生哪些症状?这个方子涉及六纲中哪几纲,五证中那几证? 然后再背诵每个药物的神农药症,把 条文 六纲五证 病机 症状 各个药症 结合起来融汇贯通,贯不通不要紧 记着先,平时多听佛经修心开智慧,让潜意识帮我们贯通)
/ `* B) W( ^. @2 F; D( m
, N/ j& r+ b3 |- y7 {* L- g! y患者郁闷不舒,是病情折磨的,方中的半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半夏降逆下气2 c7 A9 i a' O; E6 H! K
,把心下的阻滞散开了,胸中的郁闷之气,自然就通下去了。“尿赤,舌尖深红,舌边齿痕,苔腻微黄,脉弦数,两关浮滑”。这一系列表现是阳明里热很重,而夹带太阴水饮。两关浮滑,是典型的痞证脉。" x( r& A! o( q8 D; T9 ]
今后大家要记住,·····
% j: x! j) f }9 Z) K% S. v v( H(记住什么呢?)。--(这个就是捷径,刘师的经验学了就会用,准!)
. U0 v; e+ g# P" A" C* m l% d0 Q
这个病人的长期便溏,也是属于阳明热偏重,夹有太阴水饮的协热利。. ^$ f4 D5 \9 y, j" |
因此,辨证上看,我们认为,这是阳明太阴合病,属厥阴。, u6 ~; P; Z: b% b+ W: @
五证病机上,则是痞证为主,水热互结。
4 q* @+ L _7 v痞证,我们讲过,“痞者,天地阴阳不交,升降失司。水火不运,寒热互结,痞
* z+ Q' g% Q' {/ a$ M5 G闷塞于心下而不通。证属少阳、厥阴。治宜辛苦,诸泻心类则之。是本寒热也”% h) T* r6 Y3 \- ]# f* R# `
。上面的热下不去,下面的寒饮升化不上来。& D F, \ M3 G5 V. ? [
厥阴和少阳,多管辖孔窍的。因此,上焦的孔窍和下焦的孔窍,都要出现异常,一旦水热互结而生浊毒,则会发生疮疡。包括一些上下孔窍的湿疹等,多数都是这个病机。有很多顽固性的多年的阴囊湿疹病人,病机符合了,用了甘草泻心汤,就短期内得到了根治。7 g0 r' Z$ G% `3 L+ D. x' J( e s
为什么这个甘草泻心汤能够治疗疮疡?因为啊,黄连和黄芩起到了主要作用。
/ R, H2 j! T! Z% }' k这两味药,不但可以治疗协热利,还能去湿浊之毒和阴阳疮疡。
. g* r9 f& U7 U3 L黄芩,苦寒。主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4 {$ T5 U L7 F- h& C
“恶疮疽蚀,火疡”。7 Y {$ I0 L H. I4 F
, p7 `- G, I: c
黄连,苦寒。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利,妇人阴中肿痛
9 ] [" \- [& |9 l。“主热气、眦伤、妇人阴中肿痛”。眦伤,代表的是上焦孔窍的疮疡损伤。妇人阴中肿痛,代表下焦的孔窍疮疡肿痛。要引申理解,不要僵化认识。& y {: E0 F& _: E7 Y
这才叫严谨的逻辑推理。(学习老师的思维,而不是自己天马行空)
, K, {0 V% w; P9 ~) x+ Y, w5 v2 m: b. R+ l
美国的一些中医爱好者说,“不需要懂什么(医学)学术,基本的逻辑判断即可 a- ~! g! x) t8 m
”,这个论断就是十足的谬论,要不得!会毒害了中医,中医是抽象医学,更加3 |9 u1 {% G+ z
儿戏不得,“想当然”的理念,不是中医人的职业素质,那样做,就是肆意的草2 v) ]7 q3 z+ z( \* A
菅人命。(学习汉传经方必须具有一颗严谨的心,对处方做到有理有据)' L, |: j" R8 U3 j
7 ^) H: U6 d" @6 T% m1 `3 e处方如下:2 B( A, D& |% v, J; G
炙甘草60 黄芩45 干姜45 半夏60 黄连30 人参30 大枣12个& D6 o5 i3 R! c! e0 @
四付水煎服。
9 V1 ]4 j1 G3 d* z( T二诊:2009年11月8日
! M4 S2 o0 k* p5 W1 D- p" v刻诊:患者欣喜万分,自述10余年来的痛苦,服药后,畅然若失,唯独舌体尚有( b. S0 x( I8 g
一处轻度未愈合的溃疡外,其余均已痊愈,饮食恢复正常,因近日多食辛辣,胃
) }1 W7 v) I' M0 |* K9 ]部不适,大便已基本成形。要求继续服药巩固。
2 b! \2 D+ n- {% G* Z# h" J7 U嘱注意节食,勿食辛辣刺激食物。
1 W# E7 [, ?% k. `8 b原方继服四付。
. H$ S* b D6 n+ T其后告知,诸症痊愈,至今未见复发。3 M+ T0 i! c& `8 r. v
10年顽疾,八付药痊愈。这是我也没有想到的。感谢仲圣先师!
* L- ~; g6 ~/ K. b6 e# P/ X$ |/ l; n9 R- |- r! K7 V
, v5 \1 [' V7 C. B; W0 l& `: |
每次阅读医案集都有一种感觉,那个感觉就像口渴时喝着一杯温开水,美极了!上面这个医案只是部分节选,具体的还是请大家参看医案集。其他老师晚上也讲了很多医案,建议大家在学习医案的同时不要丢掉基础,要多回过头去参看类编 和金匮要略增补这2本书,同时充分借用中医天地这个好网站。二天一个医案,把一个医案相关的知识点都翻出来再学习一次,你就会把他变成为自己的东西。大家看医案集就知道,刘老师在讲解病案的时候也是把书里的条文不厌其烦的讲述,并和病人的症状,病机等结合讲解,让我们知道为什么要选这个方。老师同时给我们拓展思维,讲一个口腔溃疡的同时给我们讲述了如何着手治疗疮疡,其病机是什么。还给我们传授了很多临床行之有效的经验,让我们少走弯路,不用自己再瞎摸索。打个比喻,学习条文讲解等基础知识就要比修炼武功,医案就好比切磋武艺。汉传中医就是一门上乘武学!感恩师父!最后希望大家积极回帖回答相关问题,同时也可以跟帖提出问题。大家都是热爱汉传经方的,让我们一起主动学习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