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伟2011.09.09 20:02:02 7 _* r( Q, r% Y- U4 X4 q9 z( ^
大家好!下面开始讲课。 2 n" m" t. t! T4 E. K/ F! O* E( N: X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这部书,集汉前中医临床学之大成,理法方药,以及辨证体系,至臻完善,堪称是中国古代医学的成熟代表作。医家从此,有法有方,有了统一的理论和临床标准,其书,被尊为“方书论治之祖”,仲景因此也被奉为“医中之圣”的美名。 《伤寒论》讲的是疾病辩证纲要,以六纲和五证病机为立法,而《金匮要略》讲的是在此基础上的广泛运用。《金匮要略》并没有单独谈及如何辩证。因为辩证之法俱在《伤寒论》之中。 恩师经常这样比喻,如果《伤寒论》是一堂生动的课程,那么《金匮要略》就是课后作业和考试题。恩师的著作,《伤寒论类编补遗》和《金匮要略师承课堂实录》是近仲圣心髓不可多得的佳作。实际临床中,疾病千变万化。所以我们在学习经方的过程中,学好《伤寒论》,牢固掌握六纲辨证与五证病机法门,然后以六纲法门灵活理解《金匮要略》。 恩师著作《金匮要略师承课堂实录》第七卷--辨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以六纲和五证病机之法,完善了经方外科理论。 痈、疽、疔、毒,恶疮诸肿又分为两大类,其中一类受到外邪感伤而得。另一类是体内宿有沉患,受外邪引动或饮食情志勾发。受外邪感伤而得的多为急重,这类病在我们临床中较少遇到,今天就讲讲我对几种比较常见的疮疡病的治疗心得。引起这些常见疮疡病的原因是体内素有沉患。什么是沉患呢?就是指的,虚寒痰饮、瘀血、浊毒、宿食等等。这些东西,是在人体机能衰退的时候,自然产生的。不善于摄食调养,要产生内部沉患,一旦遇到机会,就要发作。
# k8 H _& `, S2 u, [
- h4 X8 }# \6 v
2、疮痈为病,本于六纲,知其内外,辨寒热虚实,随证治之。部位既明,六纲无错,自然用药得宜。(斋主) 这一条是恩师在《金匮要略师承课堂实录》中补入的。 我们来看看恩师的讲解: 辨证不离六纲。也分里证和表证。里证,是脏腑内痈,表证是肢体体表疮疡。在于四肢体表的,也分六类,说白了,就是六纲的表证而已。 从皮肤到筋骨,体现了表里问题。再以寒热虚实,来辨三阴三阳。因为这类病,波及的都是营卫气血的问题,因此,要把卫气营血的理论,纳入进来。辨证的时候,看是属于哪一纲,影响的是卫气营血的哪个方面,然后来指导方证治疗。 由上面恩师的讲解可以看出,六纲和五证病机法门来是治疗所有疾病的大法则。 先说说口腔溃疡,民间一般称之为“口腔上火”或“口疮”,是一种以周期性反复发作为特点的口腔粘膜局 ,限性溃疡损伤。可自愈,可发生在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以口腔的唇、颊、软腭或齿龈等处的粘膜多见,发生单个或者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表面覆盖灰白或黄色假膜,中央凹陷,边界清楚,周围粘膜红而微肿,溃疡局部灼痛明显,具有周期性、复发性、自限性的特征。上面一段就是口腔溃疡的表现,我们怎么从这里抓病机呢?来看看《金匮要略师承课堂实录》中是怎么对疮疡病进行定位的。 3 ~- Y4 v3 r$ f6 g0 q0 L
4、阳症之形,必高突而肿起;阴症之形,必低平而陷下。阳症之色必纯红,阴症之色必带黑。阳症之初起必痛,阴症之初起必痒。阳症之溃烂必多脓,阴症之溃烂必多血。阳症之收口,身必轻爽;阴症之收口,身必沉重。(青囊秘诀) ; G$ }) V% J9 S0 U
下面这段是恩师的讲解——— 凡是疮疡,高突肿起的厉害,红肿热痛,溃烂而脓液黄稠,愈合收口也很顺利,身体随着收口愈合,逐渐恢复清爽。这个情况,表现的阳证,一般是三阳病多见。 而三阴病,表现的正相反。疮疡表现的是不高起而低平塌陷,漫肿而边界不清,疮面惨白或灰黑,一般无局部发热,脓水清稀臭败,或多流败血,局部麻痒。不愿意愈合,久不收口,身体感觉沉重不清爽。因为他本身体弱,气血不足,要收口长肉的时候,是要消耗气血的。辨别上,是很简单的。病位浅的,就是属于太阳或者少阴,深而入骨的,就是阳明和太阴。不深不浅的,归入少阳和厥阴。根据阴阳的表现而定。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口腔溃疡,中央凹陷属于阴证,周围粘膜红而微肿,溃疡局部灼痛明显这又是阳性疮疡的表现,表面覆盖灰白或黄色假膜,这表现或寒与热表现程度的轻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口腔溃疡属于寒热错杂之证。 若水饮盛,则津液营血必亏虚,津液亏虚久了必然阳明热显。寒邪阻滞,热邪附着,这样就很容易发生疮疡,而口腔位于上焦,那么请问大家,这样会不会发生口腔溃疡呢?既然条件具备,就会有发生口腔溃疡的可能的。恩师在书中,多次深入的讲了泻心类方子,可以治疗诸多的胃肠疾病,包括顽固性的口腔溃疡,口臭,慢性肠炎等,只要符合病机,就有很好疗效。
3 t& q3 B. f# ^' H7 J# ]/ l
我们来看下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洗,半升) 黄芩 干姜 人参 甘草(炙,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 q! T* t* J& d" T, C
这个方子恩师在《伤寒论类编补遗》中已经讲的很详细了,也有师兄师姐讲过多次。我就简单的说下,大家都知道半夏泻心汤是治疗痞证的祖方,治疗的是太阴阳明合属的厥阴病。病机呢,就是水饮盛与阳明热交而成痞,这样来看是不是很符合溃疡病的病机呢?所以半夏泻心汤可以治疗对症的口腔溃疡的。那么我要提问了,请大家发言
& z/ J( X: _; ~+ m
是不是所有的口腔溃疡都以半夏泻心为主治疗呢? 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大家都知道阳明热邪可以燥伤津液,那么请问大家白虎汤,竹叶石膏汤证会不会也有得口腔溃疡呢?所以,还是要打好六纲与五证病机基础,做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胃肠道溃疡就请大家课后深入思索吧。 接下来讲讲痤疮,痤疮是发生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发生的因素多种多样,但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毛孔堵塞。毛孔堵塞以后,毛囊里面的油脂排不出来,越积越多就形成一个个小痘痘,青春痘就是这样发生的。不太严重的青春痘通常都能看到一个白色或者黑色的顶,这就是白头粉刺与黑头粉刺,你也可以挤出一些白色的分泌物。 从这段表述上来看,也是寒热错杂之证,饮邪不得化,再与阳明热交织,则毛孔堵塞,后红色丘疹,最后能挤出白色分泌物。 那么大家有没有从痤疮的症状与溃疡的症状来联系一下呢? 这样看来泻心汤还可以对治一类痤疮的。有的痤疮丘疹严重,红肿严重,等等诸多表现,要根据寒热程度,用六纲与五证病机的理论,来选择方子治疗。恩师的《金匮要略师承课堂实录》中讲解了几个很好内服外敷的方子,希望大家自己参阅。 接下来讲讲痔疮,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称为痔,一种慢性疾病。其中以炎性外痔最多见,主要表现为肛缘皮肤皱襞突起,红肿热痛、水肿、充血明显,有压痛,排便时疼痛加重,并有少量分泌物,有的可伴有全身不适和发热。 混合痔兼有内外痔双重特征,临床以直肠粘膜及皮肤脱出、坠胀、疼痛、反复感染为主要症状。从上述的症状总结可以分析出,和其他的慢性疮疡一样,痔疮也是水饮淤血再加上阳明热。六纲定位为厥阴病。 这让我想到了恩师在《金匮要略师承课堂实录》中,五脏积聚篇,讲癌症和肿瘤时说到,癌症和肿瘤都是火包寒,那么对于一些痔疮我们是不是可以借鉴这一篇来治疗呢?希望大家深入思索下。顽固性久治不愈的痔疮,我认为可以借鉴这一篇来治疗。
% Y% r) \! _/ z
3 l4 d9 b9 `$ l! S1 r& e
我们在看看《金匮》里的赤小豆当归散: 33.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赤小豆当归散方 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 当归 上二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 j, a8 g: }" r, T' e! q
下面是恩师的讲解———— 这个拉血,是先出血,血在大便之前。这是内痔。是属于外科疮疡一类了。清热排脓养血就可以。 赤小豆,先甘后苦的东西,利水排脓去疮肿。《本经》:主下水,排痈肿脓血。 当归,辛甘而温。主治欬逆上气,温疟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创,煮饮之。也是治疗疮疡的。当归是扶正,赤小豆是排邪。一凉一温,配合的很好。也是厥阴方剂法则。 从恩师的讲解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方子是厥阴病的方子,寒热并用治疗寒热错杂的一类痔疮。而且药症上老说,赤小豆不仅利水还排脓肿淤热,当归也是治疗疮疡的。是不是和痔疮的病机很合拍?这样我们就要更加深入的思考,按照这个方子的配伍法则再联系痔疮的病机,以及运用六纲辨证五证病机基础,来学好经方用好经方。
. x0 x/ s% ~9 E) Q! S5 i" l
再讲一味药:黄芪,时方派说他黄芪敛邪,壅滞,那么我们看看他的本草药证: 黄芪,甘微温,无毒。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这味药,在我学习经方之前,曾有过误打误撞治疗痔疮的经验,,每次用黄芪,痔疮马上就能消失。现在看药症就很明了,恩师说他,走表,升发,淡渗利湿,排脓止痛。是不是很合痔疮的对治。“排脓止痛,大风”这句就说明黄芪它不敛邪啊。反而是排邪。湿邪恋表而营卫虚,他去补营卫,排邪气。黄芪排表邪,痔疮是不是在人体下焦的表部? 皮肤疮疡,溃烂不能收口,用了黄芪就长肉另外这个药用量小了不行,要大量用。在《金匮要略师承课堂实录》收录了很多用黄芪治疗疮疡病的方子,希望大家细心参悟。 ' X$ t- n2 m3 j" x- ] r
& F: Z8 ?) V* p. |7 r
做个总结,希望大家认真学习《伤寒论类编补遗》和《金匮要略师承课堂实录》打好六钢辨证与五证病机基础,做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听讲,希望大家有所收获。提前祝大家中秋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