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與神經 丹道養生所講的神,除了生理上的作用,還帶有宗教意味。試舉丹道修煉較為人熟悉的煉功金句為例:「煉精化氣,煉氣養神,煉神還虛」,當中「煉神還虛」的階段,是指陽神出入於形軀、與道合真的境界,丹道稱此為「神仙」,具宗教意義和超越意識,是對終極境界的一種描述。但「煉精化氣,煉氣養神」兩個階段,則在精氣神的轉化上具有生理上的實質意義;因為,精與氣有物質性,養神也可以產生精神抖擻的生理現象,而這種現象可以有物理根據,譬如血氣較為通暢、肢體較為靈活、腦筋較為清醒等。又舉例:「神凝則氣聚,神散則氣消」,神是一種統御生理氣機的主帥。以神御氣的神,除了心的作用之外,它似乎包括了神經的作用。神經有傳遞訊息的功能,「以神御氣」就是把「神」的指令通過神經的傳導使「氣」運行。神與神經系統有密切的關係。
中醫的神
《靈樞‧根結》:「調陰與陽,精氣乃光,合神與氣,使神內藏。」
《靈樞‧天年》:「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靈樞‧本神》:「心藏神。」
《靈樞‧邪客》:「心者,五臟六腑之主也,精所舍也。其臟堅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則心傷,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
心是指大腦為首的神經系統及心臟。任何心理活動都會引致生理變化,首先是大腦皮層以及皮層下中樞的反應。
氣功的神
存想的意:意守丹田的意,在知覺領域。
入定之意:有意無意的意,在知覺與非知覺之間。
採藥之意:由非知覺跳出,返回知覺領域。
陽神:心與氣結合,既有物質基礎,又有主體意識。
有意的意—→無意的意——→既有意又無意+陽炁(神入氣中)——→陽神+道德主體—→仙
哲學的神
《史記‧太史公自序》:「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離則死。…由是觀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
《莊子‧刻意》:「純粹而不雜,靜一而不變,淡而無為,動而以天行,此養神之道也。」
神經傳導
從生理的角度言,「神」與人體神經系統有密切關係。神經系統分中樞和周圍兩個部份,腦和脊髓構成中樞神經系統。人的肢體活動都要依靠肌肉收縮來完成,而骨骼肌的收縮又依賴於神經系統的控制。人體的統一性,各組織器官系統的相互聯繫都要依靠神經和體液的調節來完成。
人的活動,主要透過神經的刺激和反射完成。
(一)傳入神經元:感受光聲、嗅、昧、冷、熱、痛、癢、觸等刺激、並發放衝動,向中樞傳導。這類末梢神經元又稱感覺神經元。
(二)傳出神經元:分佈於肌肉內引起肌肉收縮,或分佈於腺體內引起腺體分泌。又稱運動神經元。
(三)中間神經元:主要聯絡傳入神經元和傳出神經元,又稱聯絡神經元。腦和脊髓內絕大多數的神經元屬此。
一個活動的完成,需要通過兩個神經元,首先是人體對刺激作出反應,傳入神經元接受外來的刺激,接著是引起反應的傳出神經元。例如敲打一不膝蓋下的肌,小腿就向前跳一下,叫做膝反射,這個反射的最短的一條通路就包含著兩個神經元,敲打肌腱相當於把腿部肌肉牽拉一下,使傳入神經元活動起來,發放衝動傳向脊髓中樞,然後引起脊髓裡的傳出神經元活動,結果使它所支配的腿部肌肉收縮而引起小腿向前跳一下,這就是神經受刺激發生反射的全部過程。
太極拳主要是「以意行氣,以氣運勁」。從中樞神經傳導至運動神經的過程中,時間要短,敏感度要高,就需要健康的神經元發揮極致而在傳導過程中又要毫無障阻,在瞬息間指揮一個動作的完成。神經的傳導整個過程中,包括了瞬息萬變的血流量、內分泌的強烈變化,「氣」就是整組變化的總稱。當神經傳導傳送至運動神經時,肌肉的瞬時收縮與牽拉,再加上身體其關節和體形的配合,「勁」便在瞬間爆發出來。「靜如山岳,動若脫兔」描述了神經元的傳導在極靜的狀態下敏感度最強,「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即動」是靜態所產生的最敏感的反應;聽勁而發動,做到俟機而動,後發先至。
一般來說,當人接收到外來的一個訊息,例如,人接收到一個光影而產生反應,由訊息傳入到大腦皮質的知覺領域而作出反應的最快時間是0.09秒,由大腦作出反應而將指令傳導至肌肉的運動,最快是0.1秒,故由人接收到光影的刺激而作出肢體運動的完成,最快時間是0.19秒。同樣,當人接收到聲音的刺激而作出肢體運動的最快時間是0.12秒。因此,當一個拳手看到敵人的攻擊而產生反擊的動作,最快的時間把拳送出應該是0.19秒。
經絡與神經傳導
.經絡與神經有密切關係,神經系統的完整性是經絡產生效應的基礎。但經絡不能等同於神經。經絡的傳導速度較慢,與神經纖維的傳導速度相比,差異甚大。此外,經絡路線與神經走行途徑不一致;例如針刺足三里穴,針感可向上傳導,神經傳導卻只單向腳尖走。
第一平衡系統保持快速姿勢平衡,其傳導速度約70~120m/s;第二平衡系統為自主神經系統,保持內臟活動的較慢的動態平衡,其傳導速度約11m/s;第三平衡系統為經絡系統,傳遞體表刺激對內臟的影響,保持更慢的動態平衡,其傳導速度為0.1m/s;第四平衡系統為內分泌系統,控制機體的慢平衡,其活動速度以分鐘計算。
有意(神) ——→ 神經傳導——→ 肌肉活動(氣)
無意(神) ——→ 內臟自主神經傳導 ——→ 內臟活動(臟腑之氣)
有意(神) ——→ 經絡傳導 ——→ 氣之傳導(內外營衛之氣)
無意之意(神) ——→ACTH傳導 ——→ 腺體及內分泌改變(丹氣)
神氣合一
內丹功法以靜為下手工夫,靜坐讓神經鬆馳,增加敏感度,其間傳送效應和運作能力都比平常高。傳出神經元包括了五臟六腑和腺體,在窈冥恍惚的入靜狀態中,神經元產生作用,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獲得平衡和相互協調,氤氳之氣流佈全身,這可以恢復身體各機能的正常發展,從而消除疾病。
《老子》云「致虛恆,守中篤」、「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另一方面,內丹要求性命雙修,除了靜功之外,修性方面在某程度可減緩外界環境與事務的刺激,降低傳入神經對生理的負面影響,故性功力主向內收束,戒除向外馳求,其實在生理的改善上有科學的理據。因此,凡老子所謂「清靜無為」、「歸根抱樸」、「塞兌閉門」、「少私寡欲」等,都會是養生長生的有效方法。
在正常狀態下,內臟的許多傳入衝動是人們主觀上意識不到的。例如,心臟的搏動、血管的舒縮、胃腸的蠕動、括約肌的開閉、支氣管和肺的收縮和舒張、尿管的束動等都不被人們意識到,這可能由於內臟發出的衝動對皮膚的外感受器發出的衝動來說係屬於閾下刺激,沒有上升到意識水平;而在另一些時候,人們感受到一些內臟感覺,如胃腸的飢餓感和飽滿感、渴感、惡心感、膀胱和直腸的膨脹感、氣管和支氣管的瘙痒感等,這可能是一連串的閾下刺激累積起來,成為閾上刺激,所以被人們感知。內氣的鍛煉過程,一般也屬閾下刺激而在感覺以外,但不論意識到或未意識到,對大腦皮質來說,都是很敏感的。
陰神與陽神
陽神是經過一番修煉,使體內陽氣與神合一後的結果,其本身就是道德主體,又具陽炁的物質基礎。陰神是識神用事,定中一志不散的陰靈;它仍停留於知覺領域之中。在體內,陰神尚未對閾下神經系統發生作用。
情志因素可影響氣機的運作
在傷神的情況下,又稱「內傷七情」,神經傳導出現了障礙,有其物質根據。當情志受到長期緊張、憂慮,神經介質相對平衡受到破壞,體內腎上腺素的代謝會受到影響而引致疾病。
心理——→神經——→內分泌——→效應器官軸
當人受到壓抑,血液和尿中的腎上腺皮質激素會比無威脅條件下明顯提高。當壓抑被解除,皮質激素的數量大幅度下降。當人處於焦慮、恐懼等狀態時,交感神經興奮,血壓會隨之升高、血液循環加快、心率加快、心輸出量和心搏出量增加、血小板的數量比平時多、血液易於凝固、肌肉活動加強。通過副交感神經活動的互相配合,可使消化器官機能逐步下降,使表皮部位血管收縮。這樣,血液會集中流向神經中樞,從而可保持頭腦較為清醒,並使運動器官特別是肌肉得到充份營養供應,以保証行動更為敏捷。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的相互配合,是人類適應環境的天賦條件,但當人處於長期的憂慮和恐懼中,疾病便會出現。
主要疾病有:冠心病、高血壓、偏頭痛、胃潰瘍、哮喘、甲狀腺亢進或低下、糖尿、陽萎、月經失調、不孕、尿頻、肌肉痙攣、關節炎、濕疹、風疹、牛皮癬、鬼剃頭、腫瘤、失眠、神經衰弱等。
神經細胞
腦內是由上億個稱為「神經元」的特殊神經細胞所組成。神經元能接受、處理和傳遞訊息,以控制身體諸如說話、視覺、肌肉活動以及思考和情緒反應。
神經細胞的功能
為了傳遞身體訊息,神經元彼此會藉由電性(神經衝動nerve impulse)和化學(神經傳導物neurotransmitter)訊號來聯絡。神經元間並不直接接觸,而是有個叫做「突觸synapse」的小空間所分隔。
神經元之間的聯繫
一個神經衝動起於神經元頂端,而後到達尾端(稱為神經末梢),然後引發化學性神經傳導物質釋放,這些傳導物平時儲存於叫做「囊泡」之囊狀的結構,最後會流到突觸。
訊息傳遞
神經傳導物釋放後,會流經突觸並與下個神經元接觸,一個神經衝動隨後在下個神經元產生。這樣的反覆循環會一再發生,直到訊息到達身體的目標位置。
神經傳導物的再循環
在每一次循環中,當神經衝動傳至下個神經元後,神經傳導物會被上個神經元再次吸收。這個叫「再回收」的過程,使神經傳導物能被再使用。
憂鬱的產生與腦的關係
當人們感覺沮喪時,神經元仍是正常釋放神經傳導物。然而當神經傳導物與下個神經元結合,接下來的神經衝動因為太弱而無法繼續整個循環,即使神經傳導物仍可正常地再回收。這種較弱的電性神經衝動,被認為是造成憂鬱症的原因。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
《素問‧舉痛篇》:「余知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靈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
《靈樞‧壽天剛柔篇》:「憂恐忿怒傷氣。氣傷臟,乃病臟。」
《養性延命錄》載「十二少」和「十二多」:「少思、少念、少慾、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行此十二少,乃養生之都契也」及「多思則神怠、多念則忘散、多慾則損智、多事則形疲、多語則氣爭、多笑則傷臟、多愁則心攝、多樂則意溢、多喜則忘錯昏亂、多怒則百脈不定、多好則專迷不治、多惡則焦煎無歡,此十二多不除,喪生之本也」。
〈完〉
本文作者:袁康就博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