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青龍原方集第二
前番已述【麻黃湯】原方十條,並加減方三首。今當言歸正傳,略論大小青龍本意也。
仲景先師《傷寒》【小青龍】方,即是華陽隱居《法要》【大青龍】方,故今仿前例,仍列《法要》原文於先,然後依次程述《傷寒雜病論》中【小青龍】,【大青龍】用法。
《法要》云:大青龍湯,治天行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幹嘔,發熱而喘咳不已者。麻黃(去節)、細辛、芍藥、甘草(炙)、桂枝各三兩,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幹薑三兩。上方八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成二升,掠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此云天行表不解者,本與麻黃湯同,但其“心下有水氣,幹嘔,發熱爾喘咳不已”者,即是証狀較為復雜。夫心下之水氣者,遇寒爾凝;幹嘔者,胃熱逆升;喘咳不已者,兩相並也。故其治法,非麻杏桂甘所能全也。此方用半夏者,降嘔逆也。加幹薑五味子者,治咳也。細辛者,略通陰陽。陽者麻黃桂枝,陰者甘草芍藥。麻黃桂枝甘草所用,本同前【麻黃湯】不必再議。然此何以用芍藥耶?夫【麻黃湯】本用杏仁爲降,爾此時喘咳並作,再用杏仁則大損肺氣,必以芍藥降之,使肅降之中,不失溫潤也。又溫潤之中,兼顧條達。故此方,以芍藥甘草爲陰,桂枝麻黃爲陽,細辛調之也。
此麻桂芍甘,與幹薑細辛五味子半夏,所以成《法要◎大青龍》,即《傷寒◎小青龍》也。爾其中根本,仍無外乎《內經》之“調陰陽”也。《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中,有【小青龍湯】,宜用五條,今列如下:
其論一:《傷寒◎太陽中》云: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幹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此即《宋本》,第四十條。《宋桂》二本文意相當,唯方後註有異,今當分看。
此云表不解,則急當解表。然心下有水氣,故解表之中,須先利水,故以麻黃為主,桂枝爲輔,幹嘔本可用半夏,咳者本當用幹薑五味子。所謂“發熱”者,乃因寒故發熱也,非實熱也。且夫發熱則傷陰液,芍藥甘草英雄有用武之地矣。
方後註有云:“若渴,去半夏,加栝蔞根三两”。此所以半夏燥降損津液,栝蔞根潤降補津液也。
方後註又云:“若微利,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宋本》“微利”後,有“去麻黃,加蕘花如一雞子,熬令赤色”一句。
夫噎者,《傷寒◎辨脈法》云:“水得寒氣,冷必相搏”。《金匱◎水氣病脈証並治第十四》云:“腎氣上沖,喉咽塞噎”。則所謂噎者,腎氣上沖則寒動,與心下水氣結則寒水相搏,乃成噎病。故去麻黃加附子,導龍歸海也。
蕘花之用,本屬開破之品。其能“下十二水,破積聚、大堅癥瘕”。此是利水道之品,安能治微利哉,且夫微利者,腎氣上沖爾下不能固藏也。“微利或噎”本當同用附子治之,必不可用蕘花也。
方後註又云:“若小便不利,少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四兩”。此水不結胸中,爾閉結於少腹也。故去麻黃不令上發,加茯苓四兩爲君,反從下引也。本【小青龍湯】,今作“龍囬首”矣。
方後註又云:“若喘者,加杏仁半升,去皮尖”。《宋本》教去麻黃,實在無理。夫存麻黃爾加杏仁者,本【麻黃湯】四藥,治喘之根基,其理本明。今見喘反去麻黃者,是錯簡也。
故知,此處《宋、桂》二本,“加蕘花”“去麻黃”之差異處,是《宋本》有誤,《桂本》存真也。抑或別處有麻黃、蕘花同用者,日後再議。
其論二:《傷寒◎太陽中》云: 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
此繼承上條所言也。夫“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者,正是人體愈自排水爾向愈也。故服【小青龍湯】以助之也。服湯後,寒去反渴者,是心下之水去,則寒亦去;唯水去則渴也。此非壞証,不必驚慌。或於前【小青龍】中,先加栝蔞根亦可防微杜漸,未雨綢繆。
其論三:《傷寒◎太陽下》云:脈浮而緊,而複下之,緊反入裏,則作痞,按之自濡,但氣痞耳;小青龍湯主之。
此云氣痞治法,可用【小青龍】也。《宋本》亦有此條,惜無此方。
夫脈浮爾緊,本當用【麻黃湯】。爾誤下之,緊脈入裏反沉。胸中懣悶結塊,是爲痞。若“按之自濡”,則屬“氣痞”,速以【小青龍湯】發之也。若已成實,則須諸【瀉心湯】類矣。七【瀉心湯】等,日後再議。
此處本當用【麻黃湯】,今因救逆,故用【小青龍湯】者,麻黃甘草必不可少。脈入於裏,桂枝芍藥正當其用。細辛從內達外,幹薑煖中散邪,亦同良佐。若無喘咳嘔逆之証,半夏,五味子,可以不用。
其論四:《金匱◎咳嗽水飲篇》云:咳逆倚息,不得臥,脈浮弦者,小青龍湯主之。
此條,《宋本》存《金匱◎痰飲咳嗽病脈証並治第十二》中,無“脈浮弦者”四字。
夫咳逆者,五臟六腑皆能令人咳。外感內傷,皆能令人逆。故雖見咳逆,不知其病之因,不敢用藥也。唯見其脈浮弦者,知其屬外感表証,當治以解表。故用【小青龍】無疑。《宋本》失脈証,恐怕令人歧路亡羊,難以抉擇。
但《宋本◎金匱》此條之後,有【苓桂五甘湯】【苓桂辛薑五味湯】兩方,專治氣沖,實屬良方可用。待論“苓桂輩”時,再議。
其論五:《桂本◎濕病篇》云:濕氣在內,與脾相搏,發為中滿,胃寒相將,變為泄瀉。中滿宜白朮茯苓厚朴湯;泄瀉宜理中湯;若上幹肺,發為肺寒,宜小青龍湯;下移腎,發為淋漓,宜五苓散;流于肌肉,發為黃腫,宜麻黃茯苓湯;若流於經絡,與熱氣相乘,則發癰膿;脾胃素寒,與濕久留,發為水飲,與燥相搏,發為痰飲,治屬飲家。
此條,在《桂林古本傷寒雜並論◎濕病篇》中。《宋本》無此條,似是傳抄於《金匱》中爾散失也。因《桂本》後文云:“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丹田有熱……”等語,《宋本◎金匱◎痙濕喝病脈証第二》中,悉俱。因無此條,故無【白朮茯苓厚樸湯】、【麻黃茯苓湯】兩方矣。泄瀉用【白朮茯苓厚樸湯】者,將來集“苓朮輩”時,理當細論與【五苓】俱;中滿用【理中湯】者,“理中輩”中,自有詳說與【四逆】俱;【麻黃茯苓湯】者,今附論焉。
此條,先說中滿、泄瀉之法,後論淋离、痰飲之變。可見濕氣在內,相搏既多,變化亦繁。搏於中,則中滿泄瀉,搏於上則“發為肺寒,宜小青龍湯;”“流于肌肉,發為黃腫,宜麻黃茯苓湯;”
夫【小青龍湯】者,解表以散肺寒,蓋肺寒則咳逆喘息並作矣。麻黃桂枝,青龍能升,故以爲君。芍藥甘草,青龍乃騰,故以爲臣,細辛調和君臣,取三兩。幹薑煖中散邪,亦取三兩,亦爲臣也。五味子與半夏皆半升,助前六藥除嘔逆與咳,堪爲佐使也。故麻黃桂枝芍藥甘草皆三兩,【青龍】之主也;細辛五味幹薑半夏,各隨所用,【青龍】之輔也。
若【麻黃茯苓湯】者,則是麻黃二兩,茯苓三兩,白朮三兩,防己一兩,赤小豆一升。
此【麻黃茯苓湯】能治濕搏肌肉之黃腫。黃腫者,濕郁化熱故也。故以茯苓白朮行水,麻黃防己,解表瀉水爾不傷表。赤小豆利水消腫,故多用無妨。此濕氣搏於肌肉,自不必從內解也。故以麻黃發表爾解。
上五條,《宋本傷寒》,《宋本金匱》共俱四條,遺一條。又,《宋本◎金匱◎婦人雜病脈証並治第二十二》中,有一處用【小青龍湯】,爾《桂本》中,則用【橘梗甘草茯苓澤瀉湯】,今從《桂本》,不錄此條。此方當隨【五苓散】等俱。
上來,既明【小青龍湯】用法,此時即當告以【大青龍湯】法如下:
《傷寒》【大青龍湯】:麻黃六兩,杏仁四十個,石膏如雞子大,甘草二兩,桂枝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撲之。一服汗者,停後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夫【大青龍湯】者,麻、杏、石、甘,四藥全俱,形如【麻杏石甘湯】矣。其用桂枝薑棗,又與【桂枝湯】類似。《傷寒雜病論》中,有論及【大青龍湯】四條如下:
其論六:《傷寒◎太陽中》云:太陽傷寒,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
此太陽傷寒,脈浮緊,本當用【麻黃湯】無疑。發熱惡寒身疼痛,是其明証。唯其“不汗出而煩躁者”是關鍵也。夫【麻黃湯】亦治無汗發熱煩躁,爾其煩躁,必須脈浮數,數則爲熱。此處脈浮緊,緊則爲寒。此處之煩躁,是內外皆寒,中氣不足故也,其雖有熱,非脈浮數之熱,不是大熱,不可以【麻黃湯】直透其熱。故以【桂枝湯】減量去芍藥,爲陽旦之基礎;以【麻杏石甘湯】爲除熱之機要。
“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是中氣大虧於先,不可以七分之力發汗,三分之力補中,當易其三七,倒其內外,先行理中,緩緩發汗也。
若強服此發汗之藥,則失津成厥至于筋惕,受寒成逆至于肉瞤,誤實大也。
其論七:《傷寒◎太陽中》云:太陽中風,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証者,大青龍湯發之。
此條,則《宋本》亦存,唯“太陽中風”,《宋本》作“傷寒”。“脈浮緩”者,本“太陽中風”之的証也。若是“傷寒”則當“脈浮緊”。故今從《桂本》爲善。
夫【大青龍湯】,三分麻黃,兩份桂枝,又無芍藥,則三分陽旦,七分解表也。
此條云:“身不疼,但重”者,痛是寒痹,重是濕困。寒痹則屬表,濕困則屬裏,此則表裏証兼也。“乍有輕時,無少陰証者”者,是裏病未深,表病爲主也。如此則用【大青龍湯】,急發其表,略補其中,病乃除也。
其論八:《金匱◎咳嗽水飲篇》云:病溢飲者,當發其汗,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
此條《宋本》存《金匱◎痰飲咳嗽病脈証並治第十二》,然則【大小青龍湯】同用何也?
夫【小青龍】者,麻桂芍甘,各居陰陽,細辛條之,幹薑助之,發汗散邪,半夏五味,各主咳逆。爾【大青龍】者,麻、杏、石、甘,發表之外,特用【桂枝湯】去芍藥,減桂枝以助陽旦升中也。兩方相同處,是以發汗解在表之寒濕。
夫“溢飲”者,四飲之一,“水歸四肢,當汗不汗,身體疼重,为溢飲”。蓋痰飲在腸,居裏之下;支飲在隔,居裏之上;懸飲在脋,居半表半裏;溢飲在四肢,居體之表。故當速發其汗也。此即是溢飲,則不必論其有無裏熱與咳逆,大小青龍皆可發汗行水也。
其論九:《傷寒◎傷寒例》云:若兩感於寒者,一日太陽受之,即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幹,煩滿而渴,脈時浮時沉,時數時細,大青龍湯加附子湯主之。
此條,在《傷寒例》中,故《宋本》有條無方。其方即是【大青龍湯】加附子一枚也。
此因“兩感于寒”,故雖太陽病一日,少陰亦同病也,此是加附子之關鍵。頭痛者,本太陽病,“口幹,煩滿爾渴”則少陰証也。病在表則脈浮數,在裏則沉細。故在【大青龍湯】外,加附子一枚,以起少陰也。
上四條,即【大青龍】用法三條,並太少兩感,加附子方論一條。又有【小青龍加石膏湯】,可與【越婢湯】同用,下篇《麻黃青龍諸變方第三》詳論之。
今日所論,凡九條,俱【青龍】本意。夫青龍者,水利之主,東方之王也。故【大小青龍】,能解表、發汗、除濕。此其共也。若論【小青龍】則治嘔逆咳嗽;若論【大青龍】則可除入裏化熱也。夫外感受寒之病,寒則咳逆,入裏則化熱,【大小青龍】,其功大矣哉。若感少陰爾發熱,【大青龍】中,加附子即可。若濕在肌肉,【麻黃茯苓湯】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