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中医学学习的正确方法?
--------------------------------------------------------------------------------
作者: weixian 时间: 2007-1-30 16:51 标题: 中医学学习的正确方法?
中医学学习的正确方法?
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这个中医学之门如何进去,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现在的中医大学本科生,学习了5年的理论,终究彷徨医门之外的为众;其他随师学艺者依然众多.既然连门都没有入,何况谈的上去潜心领悟中医学.因此,先入门,才有资格登上中医学的华丽大堂,才能在中医学上有成就和贡献.
这个门怎么进,怎么不浪费珍贵时间找到捷径,这也是很多中医大家的不传之秘.也是很多学习中医的不解之惑!不晓得学习中医学的正确方法,自己去乱学乱窜,比如在书店买到一本所谓的《李时珍家藏妙方》,便自认为自己天下无敌,百病包治,那只是自欺欺人罢!学的中医学杂乱无章,一方面乱费大量的宝贵时间,二方面学到的中医学知识不系统,不深入,无广度.缺少扎实的理论基础,终究不能高屋建瓴.三方面学习的走火入魔,导致不相信中医学,对中医学造成偏见,在思想和信仰上造成可悲结局.所以学习中医的方法相当重要,才能在中医学道路上循序渐进,脚踏实地,不浪费时间,才在中医学上有作为.鉴于此,我把自己对中医学学习方法的鄙见说说,希望大家讨论,批评,指正,参考.以此达到百家争鸣,遍地开花,使中医学子找到一个正确的中医学学习方法.推进中医学的繁荣和发展.
首先,大学里面按照大学的教学进度学习完中西医各门功课.学习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校的教学安排基本上都能做到这点.中医课程顺序为:《中医基础理论》,《医古文》,《哲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各家学说》,《内经讲义》,《伤寒讲义》,《金匮要略讲义》,《温病学讲义》.以及中医其他不属于主干的课程共30门中医学科.西医的课程在此省略. 在这个阶段,科科要学,打好基础,循序渐进.
第二点:《内经》,《伤寒》,《金匮》,《温病》必须逐句理解并且全文背诵,看起来难,其实实慢反快.《神农本草经》不背诵但要认真看看,我们要以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为纲领,深专领悟.自古中医名家出经典.经典的作用不言而喻.
第三点:我们对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学习后,然后学习各家各派.这些名家主要是对经典的发挥.比如中国古代十大医家:金元四大家,温病四大家,明清十大医家等. 学习四大经典著作必须要参考一些重要著作,比如学习《内经》要知道参考张介宾的《类经》和李中梓的《内经知要》,学习《伤寒》可参考柯琴的《伤寒来苏集》等等,其他以此类推.把各门各派的著作看看,包括其理论和医案,潜心研究,才能把知识学的有深度并有广度.
第四点:要背诵不光光是经典,实用的书籍或词句也应该多多背诵,《内经》,《伤寒》,《金匮》,《温病》我们已经理解背诵了,但还要背不经典的,建议大家把《医宗金鉴》全背诵(我学校就有这么一个名老中医,我们叫他《医宗金鉴》的活字典).龚状元的《药性歌诀四百味》,陈念祖的《医学三字经》,李杲的《药性赋》等必须背诵.还有著名方剂歌诀差不多要背1000首左右(自己选择一种歌诀背诵,但最好是公认的,强烈反对趣味记忆法记忆方剂歌诀,避免走火入魔),经络路线和穴位必须全部背诵.多背一点,才能在临床上灵活运用,量变引起质变.
第五点:多学点哲学思想.《周易》应该看看.中医运气学说包括在《内经》里面啦,要知道中医的精华就是运气学说.不懂运气学说的中医医师算不上入门的.
第六点:看看中医方面的杂志,建议大家订下来,空闲的时候翻翻很好的!有错的要找的出来,是好的就吸收啦!
第七点:必须临床和理论相结合.避免空洞的理论和无理论指导的临床.理论指导临床,临床上升为理论.二者不断上升进步,改正书本上和自己临床上的不足,总结经验,螺旋式上升.
第八点:多拜名师,吸取其精华.多多益善.
第九点:学习中医时候莫诋毁西医,存在就有它的道理,要知晓中医西医治疗疾病各自的优势和弱点,最好在临床上中西医结合,但不等于理论结合.
第十点:学习中医一定要坚信中医,持之以恒,坚持学习,坚持背书,坚持临床,坚持脉案,坚持写作,厚积薄发,方有成就.
以上是我的一点鄙见,也是我的心声,有些地方好象比较偏激,好象什么都要背的样子,不过我在这里还是要重复一声:背是基础,其次是理解.本文是刚刚看了论坛朋友谈论的中医的学习方法有感而发,因此写的时间比较仓促,,希望大家理解,批评指正,请你们留下宝贵意见,感激不尽!我一定不断改善此文.谢谢你们的大力支持!
http://www.mingyi99.com/bbs/view ... &extra=page%3D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