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上的生物,特别是人类,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繁衍生息,能够生存下来,成为万物之灵,是适应地球上的气候环境的结果。
由于气候的变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多的生物无法适应这个环境,生存条件恶化,甚至不复存在。就像恐龙逐渐在这个星球上消失。
研究人的生命健康,就应该把人放在他的生存环境中研究。人类居住的地理环境包括南北东西气温的高低、变化的幅度,降雨量的多少,空气的燥湿程度。天文因素包括日、月、五星(木、火、土、金、水)与地球之间的天体运行规律。日、月、五星在运行过程中位置有变化那么对地球的引力也就有了变化,那么地球上的一切也就有了变化反应,特别是空气的流动,水的运行分布,太阳热量的吸收,这些变化影响了气候。
天文地理因素形成了人类现在的生存环境。
天体的运行规律主导了气候。稳定的气候孕育了生命,生物在繁衍进化过程中生理规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天体运行规律。也就是说人体的生理规律应该与天体运行规律(运气学说)是同步的。地球的自转形成昼夜规律,阴阳的转化。在人的生理上形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规律。白天阳气在人体内运行起来而用于工作,晚上休息,阳入了阴才能生息。休在古汉语中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倚在树桩旁歇着。息就像在银行存钱的利息,会多起来。意思就是晚上休息气血能量会增加,阳气会增加,而白天再休息睡觉,阳气已经运行起来了,效果就不会好。
月球围绕地球的运转形成月规律,月规律的四分之一形成周规律。
大海的涨潮与地月引力有关,是可以看见的。而人体的百分之七十是水份,千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月球对人体引力的影响自然会形成生理规律。月规律最明显的是女子月经。周规律最明显的是动物的孕育时间,鸡二十一天(三周)、兔子二十八天(四周)、猫六十三天(九周)、老虎一百零五天(一十五周)、人二百八十天(四十周)。再就是普通感冒如里没有并发症或合并症,一般一周会自然痊愈。
地球围绕太阳的视运动形成了春夏秋冬的季规律,运转一周形成年规律。年规律的四分之一是季规律。
六十年,地球、日、月、五星回到原来相对相同的位置,所以气候的变化不考虑地壳的变动六十年一轮回,形成了六十年一甲子规律。
天体在运行过程中,木、火、土、金、水五运的来临也有太过不及,但它有一个自稳机制,使运气趋于平衡。也就是说气候在六十年一周期中是有变化的,每年或者风大,或者太热、太冷,或者雨水多、雨水少,但有规律可循,总体趋于平衡。
人体也有自稳(或者说自愈)机制,和天体运行是一样的,人体也是一个小的天地。当人的活动违背了人体的生理规律,也就是违背了天体运行的自然规律,身体就会出问题。当大的气候变化超出了生物自愈的调节机能,生物将面临灭亡。当气候发生小的变化,反应在人身体上就是病态。每个人的调节机能不同,身体状况不同反应的程度不同。所以在用药治病时,应该遵循人的生理规律,扶助调节机能把病邪排出体外,而不是压制症状。压制症状就是压制了调节机能的排病反应。
但愿朋友们明白天人相应原理,养生最大的原则就是跟随自然走,不要违背自然规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