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以《内 经》为 据•三 焦 一 腑 析 疑
--------------------------------------------------------------------------------
作者: 李源 时间: 2006-11-19 21:14 标题: 以《内 经》为 据•三 焦 一 腑 析 疑
以《内 经》为 据•三 焦 一 腑 析 疑
河北 民间中医 李源
关于三焦一腑的论述,首见于《内经》一书,自《难经•三十八难》出现“有名而无形”一语之后,便引起学术界重大争论。著作之多,浩如烟海。各持已见,“皆自为是”。或以《内经》为据,谓三焦有名有形;或以《难经》为由,谓三焦“有名而无形”。这里,笔者就三焦一腑谈一下个人见解,冀以抛砖引玉,推动中医向前发展。
一、关于三焦腑的物质基础:《素问•六微旨大论》一文写到:“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搏,成败之所由也。”指出物质与变化的相互关系。中医基本理论的核心是脏象学说。脏象二者的关系就是物质与变化的相互关系:《灵枢 经水》一文写到:“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皆有大数。”“其死可解剖而视之”一语,说明古之医家在研究脏象学说时,进行过尸体解剖学活动。三焦属六腑之一,是机体内脏中的一个器官。因此,三焦也和其它内脏一样,既有物质基础的存在,又有功能活动的产生。因此,认为三焦“有名而无形”的立论是没有根据的、站不住脚的。
二、关于三焦腑的畔界、形状:《灵枢 胀论》一文写到:“五脏六腑者,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状。”指出五脏六腑既有自己的形状,也有自己的畔界。有人谓,《内》、《难》二书中没有关于三焦形状、畔界的记载,这并不客观。我们认为,三焦二字本身就是古医家对三焦一腑形状、畔界的描写:其中,“三”指上、中、下三个部位;“焦”指焦色油膜。《素问•灵兰秘典》一文还写到,“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若何?歧伯对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把三焦一腑和其他脏腑并列指出。如果三焦一腑确系“有名而无形”,那么,古人怎样对有名无形的器官进行“切循度量”。《灵枢•胀论》说:“脏腑之在于胸胁腹里之内,若匣柜之藏禁器也,各有次舍。异名而同处,一域之中其气各异。三焦属六腑之一,自然也和其它脏腑一样,也位于机体的“胸胁腹里之内”,怎能说它没有自已的畔界呢?
近人唐宗海在其所著《血证论》一书中写到:“三焦,古作“膲”(焦字左侧有月字旁)。即人身上下内外相连之油膜也。”指出“人身上下内外相连之油膜”就是三焦。传统认为,《内经》一书是中医理论的基础与源泉。后世医著(包括《难经》)基本上都是在《内经》一书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因此,研究脏象理论应当以《内经》一书的原始论述为依据,以后世医家的论述作参考。唐氏认为三焦一腑是“人身上下内外相连之油膜。”基于上述原因,我们认为,把《内经》一书的描写和唐氏所述结合起来,即是说位于机体“胸胁腹里之内”、五脏六腑之外、上中下三个部位的焦色油膜就是三焦的形状。
三、关于三焦的实质:三焦既是“胸胁腹里之内”、五脏六腑之外上、中、下三个部位的焦色油膜,那么它是什么或相当于什么器官呢?我们试就《内经》中的有关记载,作一粗浅剖析:
1 、上焦:《灵枢•营卫生会》说:“上焦出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会于手太阴矣。”这段经文具体而细致地描述了上焦的形状、畔界与走行。
这种细致而又具体的描述,使我们不能不想到解剖学中的胸膜这一器官。我们知道,人体的胸膜就是焦色的油膜,它位于胸腔之内,包绕于二肺之外,其畔界上至舌下,下至胃(足阳明)上口——喷门。其走行:和食管(咽)一起上行至舌下,沿左右二肺分开,向左(阴)行二十五度,向右(阳)二十五度。然后又沿肺下行至胃上口(喷门)处相会。各旋转半周,正好是一周――五十度。这和《营卫生会》中对上焦的描写是十分一至的。据此我们认为,所谓上焦就是指位于“胸腔”之内、包绕于二肺之外的胸膜。
2、中焦:《营卫生会》又说:“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前、后是相对而言,无前即无所谓后,无后也所后谓前。传统认为,上焦、中焦以膈肌为界。就膈肌而言,中心腱与腹壁之间为前,中心腱与脊柱之间为后。胸腔与腹腔以膈肌分开,通过膈肌上的食管列孔上下相通。而食管列孔的位置正好在膈肌的中心腱与脊柱之间。因此,“出上焦之后”一语是真实、具体而又简明扼要的。前文已经说明,所谓上焦指胸膜而言。显然所谓中焦,就是位于腹腔内的腹膜。
现代医学认为,腹膜分上下二部分,上部称网膜,下部称腹膜。二者外形相似,紧密相连,中间以网膜孔分开。而网膜孔的位置就在脐下。中医认为,上、中二焦的分界是膈肌,膈肌以上为上焦,膈肌以下为中焦。再者中医认为中、下二焦的分界是脐,脐以上为上焦,脐以下为下焦。显然所谓中焦就是指位于腹膜上面的网膜。二者外形相似,不易分开。因而,中下二焦也没有明显的界限。
3、下焦:《营卫生会》继续说:“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传统认为,下焦的位置在脐以下,《营卫生会》认为下焦的位置在回肠和膀胱之间。从字面理解,膀胱中的津液――尿液似乎是由回肠渗入的。可是,现代解剖学证实,在回肠和膀胱之间并没有直接相通的渠道。膀胱中的尿液是二肾泌制经输尿管注入的。所谓“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一语,我们认为,可能是古人在作膀胱、腹膜分离术时,误将左右二侧的输尿管切断。因而有误认为膀胱中的液体是由回肠渗入的,故在总结观察结果时写到,“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如果将其改为“下焦者,别肾脏,注于膀胱而渗入焉。”则是既具体,又准确,能让中西两医理解和接受的。因此我们认为,所谓下焦,就其实质来说,就是指自两肾下极至膀胱之间的腹膜。
总之,我们认为,所谓三焦系指位于“胸胁腹里之内”,五脏六腑之外,上、中、下三个部位的胸腹膜。三焦分而为三,曰上焦(胸膜)、中焦(网膜)、下焦(腹膜)。合而为一,曰三焦(胸腹膜)。三焦由包绕于脏腑外部的二层油膜所组成,其内层紧贴于所属脏腑的外表,称为脏层;其外层则紧贴于胸腹腔的外壁。称为壁层。二层间少量的津液——淋巴液起滑润作用。张景岳说:“三焦者,确有一腑,盖脏腑之外,躯壳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也。”真是言也。
四、关于三焦的生理与病理: 三焦属于六腑之一,自然有自已的生理病理——独立性。但是,由于三焦与“六腑(注:这里的六腑是泛称,包括五脏)所合。”因而其生理病理又往往为所合脏腑的生理病理所掩盖,表现了对所合脏腑的从属性。
1、独立性:《灵枢 本输》说:“三焦者,中渎之腑,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是六腑之所与合者。”这里的“渎”指通海的河流;这里的“六腑”包括五脏,是五脏六腑的代名词;这里的“水道”是水液运行的通道,如动脉,静脉,淋巴管、输尿管等。就是说,三焦是中间藏有水道的器官,三焦通过这些水道,一方面和海——膀胱相通;另一方面又与“六腑”互相配合,因此三焦是一个特大的器官。
上文已经述及,三焦是位于“胸胁腹里”之内的胸腹膜。解剖学观察证实,在胸腹膜之间的确走行着许多动脉、静脉和淋巴等各种各样的水道。三焦通过这些水道一方面为脏腑运送营养(动脉)、运走废物(静脉);另一方面又通过这些水道抗御病邪,保卫所属脏腑(淋巴);再者通过这些水道保持了脏腑间的功能联系。
例如;1979年,石家庄市某院的外科医师们高度协作,密切配合,利用中焦的这一特性,成功地为某患者作了带蒂大网膜脑移植术(见1979年《河北曰报》),证实“三焦中的网膜血运丰富,伸展力强,移动度大,细胞再生能力强,抗感柒力强,和其他脏腑接触后,易于粘连和形成侧枝循环。” 雄辩地说明了三焦的这一特性——独立性。
2、从属性——“是六腑之所与合者。”:这里的六腑,包括五脏。与五脏六腑相合,足见三焦之大。五脏六腑所需的营养物质,皆取之于三焦水道之中,其代谢产物又注之于三焦水道之中。因此,三焦的生理病理,又往往表现了对所合脏腑的从属性。
1)、上焦如雾(《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实为解剖学中的胸膜已如前述。它包绕于上焦器官肺脏之外。就中医的整体观念而言,古医家认为,上焦还包绕在心、心包之外。就上焦与心肺的关系而言,上焦为表,心肺为里。心所生之血与肺所生之气,既要靠三焦水道收集,又要靠三焦水道输布。所谓“上焦如雾”系指上焦能帮助心肺输布血气,“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灵枢•决气〉语),输布周身,以营阴阳。李士材说“上焦如雾,雾不利则生喘满”。就是说上焦水道不利,不能帮助心肺输布血气,使血气积于胸中,因而出现“喘喝,胸盈仰息”(《灵枢•决气》)等症。
2》、中焦如沤(《灵枢•营卫生会》):中焦实为解剖学中的网膜已如前述,它包绕于中焦器官脾胃之外。就中焦与脾胃的关系而言,中焦为表,脾胃为里。脾胃所藏的水谷和水谷之精,既要靠中焦水道的水液腐熟以游溢精气,“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营卫生会》语)。又要靠中焦水道输布以营养周身,“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来源同上)。所谓“中焦如沤”,就是说中焦既能帮助脾胃腐熟水谷以游溢精气,又能帮脾胃输布精气,运行周身,以营阴阳。李士材说“中焦如沤,沤不利则生留饮。”就是说中焦水道不利,既不能帮助脾胃腐熟水谷以游溢精气,又不能帮助脾胃运化水谷以输布精微,因而产生“腹胀,泾溲不利”(《灵枢•本神》语)等“留饮”症状。
3》、下焦如渎(《营卫生会》):下焦实为解剖学的腹膜已如前所述,它包绕于下焦器官肝肾之外(注,肝肾二脏位于中焦,但其功能却通过膀胱、胞宫等表现于下焦,因此中医认为肝肾为下焦器官)。就下焦与肝肾的关系而言,下焦为表,肝肾为里。肝肾所藏之精既要靠下焦水道的收集以“泌制别汁”,又要靠下焦水道通利,“渗而具下”(《营卫生会》语),将机体的代谢产物——尿液、月经等排出体外。李士材说:“下焦如渎,渎不利则肿胀脐旁。”就是说,下焦水道不利,既不能帮助肾肝泌制尿液和月经,又不能帮助肝肾将尿液和月经排出体外,从而使水液内停,产生脐旁及周身的肿胀症状。
五、关于三焦的配伍:《本输》称三焦为“孤腑”有二层意思:五脏六腑之中,三焦之外,其余脏腑两两相配,唯三焦孤独没有配伍,一也;五脏六腑中唯三焦独大,他脏无与伦比,二也。但是,《灵兰秘典论》在五脏六腑基础上又加心包――膻中一脏。《灵枢•经脉》说:“三焦手少阳之脉,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又说“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下膈,历络三焦。”明确指出了三焦、心包二脏,通过经脉互相属络。并与心包配伍成对。这样三焦之孤就只剩下唯其独大之孤了。
六、关于三焦病的治则:《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治病必求于本。”上文述及,三焦病之本,多本于所合脏腑。就是说,三焦本身的原发病很少,其病多由所合脏腑所引起,多数是继发病。例如胸膜炎、腹膜炎等,多数是由胸腔中的肺脏和腹腔中的脾胃、小肠大肠的疾病所引起。因而也必需采用治本之法,来治疗三焦本身的疾病。本病治愈,表证也应刃而解。
《千金方》指出:“上焦若实,则上泻于心,若虚,则补气于肺;中焦若虚,则补气于胃,若实,则泻于脾,调其中,合其元,万不遗一也;下焦若热,则泻于肝,若虚则补气于肾。”后世医家多推祟此说,主张上焦治心肺,中焦治脾胃,下焦治肝肾。孙氏的这些治则,反应了三焦病在治疗上的从属性。《温病条辩》一书也写到,“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也说明了用轻清药物治疗上焦疾病;用不浮不沉的药物治疗中焦疾病;用质重沉降的药物治疗下焦疾病。吴氏的这治疗原则也可作为治疗三焦病的参考。
五、结论: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内经》一书中的三焦有名有实。就其实质来说,所谓三焦就是位于机体“胸胁腹里之内”的胸腹膜。三者合而为一曰三焦;分而为三:胸膜曰上焦;网膜曰中焦;腹膜曰下焦。三焦是“中渎之府”,“是六腑之所与合者”。它有自已的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又有自已的配伍,“心包(或膻中)”。只是古医家对三焦腑的命名和现代医学不同而已。由于三焦的生理病理多为所合脏腑所掩盖,其病多本于所合脏腑,表现了对所合脏腑的从属性。因此,在治疗上多采用治本之法来治疗三焦本身的疾病。弄清三焦的解剖学实质,弄清三焦腑的形状、畔界、生理、病理,及其与所合脏腑的相互关系,这对于学习《内经》原文,搞好中医理论教学以及指导疾病的临床治疗,都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发展中医、实现中医现代化也是十分有益的。
附:关于“有名而无形”一语之析疑
自《难经•三十八难》出现“有名而无形”一语之后,引起后世医家的重大争论。或以《内经》为据,谓三焦有名有形,或以《难经》为由,说三焦“有名而无形”,这里我们引用《内经》、《难经》二书中的有关论述,试谈一下三焦一腑的“名”与“形”的关系,以析疑。
一、关于三焦的有形无形问题:《难经•三十八难》一文写道:“脏唯有五,腑独有六者,何也?然,所以腑独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其经属手少阳,此外腑也,故言腑有六焉。”后人以此为据,认为三焦“有名而无形”。若是,则本文又称三焦为“外腑”则不合逻辑。因为无形则无所谓内外。既为“外腑”,实为有形。《三十九难》说,“三焦亦是一腑。”就是此意。
二、关于三焦的形状和畔界:《内经》论述以如前,不再赘述。《难经•三十一难》说“上焦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中焦者在胃中脘 ,不上不下。”“下焦者,当膀胱上口。”指出中上两焦的分界在“胃上口”,相当于“心下下鬲”的位置。这里的鬲为解剖学中的膈肌,是胸腔腹腔的分界。膈肌以上为上焦,膈肌以下为中下二焦。“胃上口”即喷门,在膈肌的中心腱与脊柱骨之间。中上二焦借喷门相通;中焦的畔界在胃上口至脐下,相当于“不上不下”的“胃中脘”位置;下焦的位置在中焦的下极(即脐下)至“膀胱上口。”这里的膀胱上口即膀胱底部的二个输尿管口。相当于盆腔上缘处。由此观之,《内》、《难》二书关于三焦的形状、畔界的论述是一致的。
三、关三焦的功能:《三十一难》说:“三焦者,水谷之道,”《灵枢 本输》说:“三焦者,中渎之腑。”均是说三焦是中间藏有水道的器官。《三十一难》说“上焦主内而不出”,《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也。”上焦仅有心肺二脏。“内而不出”与“藏而不泻”均指位于上焦的心肺两脏“藏精气而不泻”的功能而言;《三十一难》说:“中焦主腐熟水谷”,《营卫生会》说:“中焦如沤”,两者均指位于中焦的脾胃两脏消化水谷的功能而言;《三十一难》说:“下焦主出而不内”,《营卫生会》说:“下焦如渎。”两者之意又合。
此外,《三十一难》称三焦为“外府”,外者,五脏六腑之外,言三焦之大。《灵枢 本输》称三焦为“孤府”,孤者,独一无二之谓。两者之意亦不矛盾。关于三焦的经脉,两书均称其为“手少阳”等等。
由此观之,“有名而无形”一语,是指三焦腑的“主持诸气”的功能而言,非指三焦的形状、畔界而说。这如同肝气不是指肝的形状、畔界,心气不是指心的形状、畔界的含意是一至的。
--------------------------------------------------------------------------------
作者: qiuzhang 时间: 2006-11-19 22:46
赞同,无异议。
--------------------------------------------------------------------------------
作者: jibao123 时间: 2006-11-20 12:58
多谢李老师指导,刚好可以深入学习。
--------------------------------------------------------------------------------
作者: 清水芙蓉 时间: 2006-11-20 14:32
三焦是上、中、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对于三焦解剖形态的认识,历史上有“有名无形”和“有名有形”之争。作为学术问题,李源老师在这里谈了自己的观点,我看了,觉得有一定道理。
他认为:所谓三焦系指位于“胸胁腹里之内”,五脏六腑之外,上、中、下三个部位的胸腹膜,它是位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推翻了多少年来三焦“有名无形”的论点,详细阐述了三焦作为六腑之一,“有名有形”,有自已特定的生理、病理功能,这一说法我个人认为比较符合实际。
--------------------------------------------------------------------------------
作者: 刘志杰 时间: 2006-11-21 17:17
引周潜川先生一段话:
余见一病者询其医曰:“吾病但非脾亦非胃,抑非病胰乎?”医怒目曰:“吾行医六十年,读中医典籍万卷,书中从未言有胰脏,汝敢难我乎?!”病者退而喃噜曰:“屠夫学宰之曰,即知牲有沙肝 ,是医真不如宰匠也。”
丹家以六腑之中无三焦而有胰脏,而手少阳经应为胰经,而丹家在里支表里相配上,以脾与胰为表里,而医家所谓之三焦不过是五脏六腑上贯于气血荣卫之用相,即所谓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是也。经云:“三焦有名而无形”,故不可以三焦为腑,医家之手少阳三焦经络即出自胰脏,非得定功不知此也,证之临床亦可印证丹家之说,估计为必然可能之事。盖真理不可抹杀也。今曰医家舍胰经不论,是医不如屠夫也。
--------------------------------------------------------------------------------
作者: 仁者爱医 时间: 2006-11-28 13:27
三焦属六腑之一,是中医学脏腑中的一个名称。历史上有“有名无形”和“有名有形”之争,李老先生将三焦叙述的如此完美,实属经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