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汉传经方中医研究院 院长 刘志杰
东汉末年的大瘟疫,当时人通称其为“伤寒”。有人对有关史料记载进行研究后指出,这种疾病的主要症状为:由动物作为病毒宿主传播,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发病急猛,死亡率很高;患者往往会高热致喘,气绝而死;有些患者甚至发斑出血而亡。
据后世历史学家统计,从公元119年至217年这百年间,就曾有几十次大瘟疫。而在东汉末期的数十年间,大瘟疫更是连绵不断,其死亡人数之多,简直无从统计。东汉末年短短三十年间,有明确记载的全国性大瘟疫共有十二次。在瘟疫流行期间,家破人亡者比比皆是,后果十分悲惨。在曾经繁华的中原地区,一度出现了这样的惨状:“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曹植《说疫气》)而当时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也曾悲痛地回忆道,他的家族本来人口众多,达两百余人口,但在不到十年的瘟疫流行期间,竟有三分之二的人口死去了,而其中又有七成是死于伤寒。在东汉王朝的首都洛阳地区,瘟疫竟夺去了一大半人的生命。再加上当时这里不断发生战乱,中原地区陷入极为恐怖的状态。
尤其是在建安九年至二十四年(公元204年至219年),这次被人们称为“伤寒”的大瘟疫达到了高峰,给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中原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实际上,在东汉王朝灭亡以后,到三国和晋朝,它又持续了很长时间。稍后的另一位历史学家裴松之就曾说,这场瘟疫“自中原酷乱,至于建安,数十年间生民殆尽。比至小康,皆百死之余耳”。而据《晋书》的记载,甚至在咸宁元年(公元275年)十二月,都还时有发生,“是月大疫,洛阳死者大半”。
瘟疫,古代统称为“伤寒”。后来又称为“疫疠”,寒性的,叫寒疫,也叫伤寒(感伤寒邪),热性的,称瘟疫,也叫温病。
根据这次禽流感所表现出来的症状,经过经方辨证理论分析,我们大致分为如下几类方证:
1、 麻黄汤证(初起高热、恶寒、无汗、喘咳,脉浮紧而数)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炙,一两) 杏仁(七十个)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2、大青龙汤证(病情进展,高热无汗,恶寒重,咳喘胸痛,烦躁不安,脉浮紧而数)
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 桂枝(二两) 甘草(炙,二两) 杏仁(四十枚)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枚)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3、小青龙汤证(病邪入里,发热不甚,有汗或无汗,咳喘不得卧,腹满便溏,脉弦,舌淡齿痕,苔白腻)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方
麻黄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洗,半升)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4、白虎加人参汤证(高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口渴饮水,烦躁而微喘,舌红苔黄燥,脉洪数)
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碎,一斤)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5、汗出亡阳,手足逆冷,脉微细,四逆汤主之。
四逆汤方
甘草(炙,二两) 干姜(一两半)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以上方,根据临床患者具体病情变化,可以灵活辨证配合使用。辨证的重点在于辨寒热,尤其要注意患者“有无汗出”、“恶寒还是恶热”。
禽流感所表现的病证,在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一书中,讲的清清楚楚,条条是道,辨证准确的话,往往是一剂知,数剂已,疗效迅速,一般在七日内便可以治愈。注:以上方剂的药物用量,按一两=15克换算,儿童减半。
提供给大家参考。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