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方的运用技巧(2010-02-01 02:34:15)
——刘志杰
经方的运用,最基础的,是会辨方证,进一步是辨药症。这是第一步,叫做守规矩。
规矩如何守? 在辨方证方面,就是原方原量,有是证而用是方,不能随意改变原方的配伍组成以及每味药的用量。
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这些经方方剂,是经过若干年的临床反复的循证之后而得来的,是经得起验证的,没有把病机和药性配伍以及药症吃透,就去妄行加减,就会改变方义,也就改变了其主治,造成方证不应,疗效尽失的后果,甚至会导致病情发生复杂的变化。
原方敲定了,要是有多余的某个症状夹杂,就要细辨药症。在药症方面,更是要求细辨某个症状的确切病机,属于六纲中的哪一纲的症状,然后选药,要与症状的病机绝对的符合,主治绝对的恰当,才允许加入原方当中,完成一个完善的辨证施方的过程。
这个规矩,是经方人必须要走的第一步,也是为经方的活用,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培养自己临床重依据,求严谨的经方人所具有的个性和观念。
规矩守好了,如何才能够跳出规矩,通权达变的成方圆呢? 所谓方圆之法,就是对方剂的广用和加减变化上。
一个定方,主治某一个特定的病证。如何才能广用,去治疗其它的一些不同的病呢?这就要深知该方的方证病机,以及组成该方剂的每一味药物所能主治的症状都是什么。每一味药,都能主治几个甚至十几个症状,只要是在相同的病机下,出现了方中任何一味药物所能主治的症状,乃至症候群,就都可以采用这个方子进行治疗。
这叫做经方广用。
那么,如何进行更高层次的加减变化呢? 加减变化,有换药法,加药法,减药法,增减用量法。
比如:桂枝汤,加附子,就是桂枝加附子汤。去芍药,就是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加量,就是桂枝加桂汤。
普通的换药法,如桂枝汤,根据病机,将其中的甘草换成黄芪三两,生姜加量为六两,就是黄芪桂枝五物汤。
高级的换药法,是利用其原方公式,如辛温+酸凉+甘温+辛热+甘平,可以用防风换桂枝,用枳壳换芍药,其它不变。其治疗的病机相同,都是营卫不和,但是,主治的范围便不与桂枝汤同日而语。
这样的方法,就是高层次的方圆活用法。前提是,必须熟知各种不同的方证病机,熟知药症以及药性,及其四气五味的配伍合化法则,否则的话,还是老老实实的去守规矩。
医生是病法官。法官判案,要按照法律条文办事,医生,也要按仲景条文办事,要讲辨证依据。西医搞个诊断,也要写出充足的标准依据,这是必须的。肆意乱来,就是草菅人命。
有人说,守固定方,就是套方,就是日本方证派,这是错误的看法。日本人起码不懂辨方证病机,那是弃医存药的愚蠢行为。要会辨病机才行,要方证对应,病机符合,一套就准才是高手。
还有人说,他不进行加减变化,就宁可不学经方。很好,两个办法,一个是好好再学10年,熟知了各种病机和汤液配伍,就成了。另一个办法,就是马上改行,别给经方学术添堵!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