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楼主 |
发表于 2007-7-25 15:03:10
|
只看该作者
--------------------------------------------------------------------------------
作者: 飞龙在天 时间: 2007-7-15 10:38 标题: 连载:zt杏林雜談(五)
杏林雜談(五)
李磊 /香港
“中醫”的名與實
“中醫”的概念,似乎十分清楚。是中醫藥學或者說是中國傳統醫學的簡稱,也是祖國醫學的同義詞。但細究起來,其名實頗不相符。
現在所謂“中醫”,實際上僅指“漢醫”而言。因為其中除了漢文化系統的醫藥學知識之外,並沒有包括中國其他各民族的醫藥學內容。中醫院校教授的是漢醫藥學的理論體系,中醫研究機構研究的是漢醫藥學的方式方法,中醫門診應用的是漢醫藥學的治病手段。絕大多數中醫院校學生甚至不知藏醫、蒙醫、維醫、彝醫等為何物。
中國,古時指黃河流域一帶華夏民族活動的地區。古人自以為居天下之中,故稱中國。其含義與中土、中原、中州、中夏、中華等相同。四周則稱為四夷,即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之類。但今人所稱中國,則包括了全國的整個領土和各個民族。由此而論,中國的傳統醫學應該是中國各民族醫療經驗和知識的總結。雖然應以漢醫藥學為主體,但也應包含其他民族的醫藥學。藏醫以“龍”、“赤巴”、“培根”理論解釋人體的生理病理,蒙醫以“赫易”、“希曰”、“巴達幹”理論解釋人體的生理病理,維醫則以“氣、水、火、土”四行結合“濕、燥、熱、寒”四種性質來解釋人體的生理病理;其理論各異,治病的方式方法也各有不同,都應歸屬於中醫的範疇。
“中醫”名稱的產生是近代的事。西學東漸,為和西醫相區別,便有了“舊醫”、“國醫”、“中醫”等的不同提法。“中醫”的名稱也一直沿用至今。作為中國傳統醫藥學的典型代表,漢醫藥學自然有著和西醫截然不同的診治手段。但如果僅僅認為以陰陽五行學說為主要思維方式的漢醫藥學便是中醫,便是中國的傳統醫學,至少犯了概念上的錯誤。
“中醫”之名由來已久。其所指也約定俗成,一時難以改變,可以暫且不去管它。但要學習和研究中醫,首先應該弄清楚“中醫”一詞的真正含義。
談“中醫現代化”
目前中醫界似乎有個習慣的思維定式,一提到發展中醫,馬上便和中醫現代化聯繫在一起。中醫現代化的確切含義是什麼?這是一個必須辨明的大問題。
所謂現代化實際上是社會學的概念,其首要標誌是用先進科學技術發展生產力,生產和消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結構和政治意識形態也隨之發生變化,以達到與當代發達社會相近似的先進科學技術水平、先進生產力水平及消費水平。換句話說,現代化就是不發達社會成為發達社會的過程和目標。
把現代化的概念套用於中醫,很明顯,中醫現代化是以現代西醫作為比較對象,亦即把達到現代的西醫水平作為中醫的發展目標。中醫現代化的提法在實質上成為中醫不如西醫、中醫必須西醫化的理念表露。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在中醫現代化的提法中發現更深一層的潛臺詞:中醫傳統而落後,所以才需要現代化。
傳統中醫是否落後我們暫且不在這裡討論。但拿現代西醫作為中醫發展的標準,本身就有著否定中醫的含義。中醫和西醫是建立在兩種完全不同文化之上的醫學體系,在基本理論的產生背景、學術體系的確立和發展、認知人體生命活動的思維方式以及對疾病的診斷方法和治療手段等方面都有著根本的區別。我們可以比較兩種醫學體系的異同,但卻不能做出誰是誰非絕對的價值判斷。認可西醫的理論體系,並不是要以西醫的發展過程作為中醫的發展標準,也決不能以現代的西醫水平作為中醫的發展目標,更不能把中醫西醫化。在兩種互有優劣而長期並存的醫學體系中,肯定一個而否定另一個,無疑是毫無根據和不負責任的舉動。
因此,中醫現代化的說法大有商榷之處。從表面上看,利用先進科學技術發展中醫,以求達到像現代西醫一樣的科學水平,似乎很有道理,然而,中醫現代化的實際內涵卻是從根本上否定中醫,把中醫西醫化,這就不能不使人感到極為不妥。發展中醫是把中醫科學化,而不是把中醫西醫化。在西醫高度現代化的今天,保持中醫特色已經成為發展中醫的關鍵,一些中醫人士仍然津津樂道於中醫現代化的提法,卻忽視了其中真正的內在含義,這實在是一件可悲的事。
“結合”與“聯合”
“結合”與“聯合”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所謂“結合”,是指幾種不同事物在一起互相作用而產生的質變反應。“結合”產生的是一種嶄新的事物,它具有不同於舊事物的典型特徵。雖然新事物可能仍在某些方面帶有原先母體的遺跡,但在本質內涵上卻有著自己的特性。所謂“聯合”,是則幾種不同事物在特定環境下的和平共處。其間沒有質變反應,也沒有產生新的事物。共處的各個不同事物都保留著自己的本質特徵,其外在結構和表現不過是各個不同組成事物特點的綜合。胎兒的產生是父精母血“結合”的典型例子,至於“聯合”的事例則舉不勝舉。“結合”與“聯合”兩個概念之間的區別應該是一般人都能夠理解和把握的。
從“結合”與“聯合”概念的不同,我們可以發現,現代中醫經常提到的“中西醫結合”在命名上有著致命的缺陷。嚴格地說,現在的“中西醫結合”並不能稱作“中西醫結合”,而只能叫作“中西醫聯合”。
傳統中醫和現代西醫代表著東西方兩種完全不同的醫學體系。傳統中醫以模糊的整體系統的思維方式去認識人體的生命現象,在對人體生理活動、病理變化、疾病的形成發展以及治療原則和施治方法等方面的闡釋上都明顯帶有哲學化的特徵,因而具有宏觀而無法精確的特點。現代西醫則是在現代科學技術指導下得到迅速發展的自然科學,強調以數學的精確性來描述和說明人體的生命現象,因此微觀而具體地看待疾病,以實驗驗證為認知方式和以實驗結果為理論依據便成為西醫的主要特色。兩種醫學體系的差異產生於文化基礎的不同和運用理性的方式不同,兩種醫學體系的認知標準和理論形態也都具有各自的典型性。
如果傳統中醫和現代西醫相結合,其實質不僅是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結合,也是傳統和現代的結合。這是一個十分美好的理想,二者結合的結果無疑會極大地促進醫學事業的發展。
這種結合也許將來可以實現,然而從現在的“中西醫結合”中我們還無法看出有中西醫已經“結合”的任何跡象。“中西醫結合”的提法源於二十世紀初的中西醫匯通思潮,建國以後更作為國家的發展中醫方向,得到了普遍的推廣和實行。但是分析迄今為止有關“中西醫結合”的所有成果,我們卻難以找到哪怕是一點點或中醫融西醫為一體、或西醫融中醫為一體的可喜證據。舉例來說,傳統中醫在診治疾病時採用了現代西醫的診斷和治療手段,現代西醫在診治疾病時應用了傳統中醫的經驗方藥,這只能說是兩種不同診治方法的聯合應用,與“結合”則並無牽涉。採用現代藥理的方法提純中藥,得到的只不過是西藥的新產品,既不知其藥性,亦無法複合成方,在用法上也與傳統中醫的辨證施治原則毫無關聯。針刺麻醉的創造,是中國對世界醫學的一大貢獻,也曾被稱為中醫、西醫“結合”的典範,但其實質卻不過僅僅是針刺和麻醉術的聯合應用而已。
傳統中醫的理論核心是陰陽五行、辨證施治等思辨性的哲學思想,由此而構建了中醫學的理論框架,除去陰陽五行、辨證施治等學說傳統中醫便失去了存在的基礎。現代西醫的發展基礎是精確化的實驗驗證方式,沒有了實驗驗證現代西醫則名存實亡。從理論上說,中西醫的結合應該是二者基礎的結合,在汲取雙方的精華後融為一體,從而可以開拓一個嶄新的醫學領域,但這在當今的現實中還是不可能的事。思辨性的傳統哲學思想無法用具體化的實驗方式進行驗證,而現代的實驗設計也無法用思辨性的傳統哲學思想進行指導。在這種情況下,幾十年的“中西醫結合”工作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自然是易於理解的了。
應該看到,“中西醫結合”的提法使得許多西醫開始學習和研究中醫,在客觀上加深了中醫對自己的再認識,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傳統中醫和現代西醫的發展。但“中西醫結合”中的“結合”一直只是“聯合”,而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結合”,這卻是十分明顯的客觀事實。
目前國內對“中西醫結合”方面已經做了許多工作,並且不斷有著廣泛和深入的開展。如果確實能夠把二者之間的“聯合”變成真正的“結合”,我們相信,那將會開始一個醫學飛躍發展的新時代!
--------------------------------------------------------------------------------
作者: 飞龙在天 时间: 2007-7-17 19:42 标题: 连载:zt杏林雜談(六)
杏林雜談(六)
李磊 /香港
談“一分為二”
《易傳‧系辭傳上》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一分為二是陰陽學說最基本的思維特徵,因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內部都可以分為相互對立而又相互統一的正反兩個方面,所以便產生了陰陽對立、陰陽依存、陰陽消長、陰陽轉化等基本理論,利用陰陽屬性的對立關係就可以解說生命和宇宙中的種種變化。古人用此來認識自然和解釋自然,並由此而確立了中醫學理論體系的主要框架。
《易傳‧系辭傳上》中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這是陰陽學說中一分為二理論的典型應用,闡述的是宇宙萬物的生成過程。即由太極而生兩儀(陰、陽),兩儀上分別重以陰陽(陰、陽),生出四象(太陰、太陽、少陰、少陽),四象上再分別重以陰陽(陰、陽),生出八卦(乾卦、兌卦、離卦、震卦、巽卦、坎卦、艮卦、坤卦)。八卦代表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基本元素,八種基本元素的種種交合變化,便生成了宇宙間的萬事萬物。
然而,一分為二並不能涵蓋事物發展變化的各個方面。陰陽學說的實質是用來說明事物發生、存在、發展、變化的基本原因和主要過程,因為宇宙萬物大多都具有明顯的兩極特徵,所以歸納出單個的陰或陽。應用一分為二的意義在於從兩個最基本的方面把握事物的本質屬性和內在聯繫,但是世界上的事物千變萬化,如果只是從一分為二的觀點去看問題,把所有事物的內在屬性都斷然分為相為對立的陰陽兩類,忽視了事物中既不屬於陰也不屬於陽或者既屬於陰又屬於陽的其他方面,那麼便陷入了簡單化、機械化和絕對化的誤區。
中醫學理論中的陰陽學說,主要是把陰陽作為總綱,以闡述人體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以及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的一般規律,但在把陰陽理論具體應用於疾病的分析和治療時,一分為二的陰陽辨證便顯示出了相當的局限性,往往必須借助於其他辨證方法。臨床上中醫經常是從多個方面而不是僅僅只從兩個相互對立的方面來分析疾病內部各個不同部份之間的相互關係。中醫提倡辨證論治,而這種辨證正是對疾病的各種表現進行多方面歸納的結果。人體生命是十分復雜的現象,事實上,只有全面把握了事物的內在屬性,才能對生命的變化有著比較深入的認識。
以八綱辨證為例,陰陽、表裏、虛實、寒熱八綱中,陰陽是總綱,其餘六項均是陰陽辨證的具體化。按照陰陽學說中一分為二的方法,疾病的表現可以歸納為截然相反的陰證或陽證兩大類,表裏、虛實、寒熱則是把陰證或陽證落實在病位的淺深、邪正的盛衰和疾病的性質上。但在臨床上,往往多見的是表裏同病、虛實並重、寒熱夾雜、陰陽兼見等證候,在這種情況下,表裏、虛實、寒熱的概-念根本無法對疾病的表現加以分類和概括,只能採用臟腑辨證、氣血津液辨證等其他辨證方法,一分為二的八綱辨證實際上已經失去了應用的意義。
一分為二的思維方式並不能完全把握事物內部不同組成之間的相互關係。我們在應用陰陽學說時應該充份認識到這一點。
三陰三陽
一分為二是陰陽學說的基本特徵,但陰陽亦可一分為三。中醫學理論中的三陰三陽,是陰陽一分為三的典型例子。
三陰三陽指太陽、少陽、陽明和太陰、少陰、厥陰。太陽、少陽、太陰、少陰即四象,係由陰陽一分為二而成。而陽明和厥陰則分別是兩個陽和兩個陰的重合,所謂“兩陽合明”、“兩陰交盡”(《素問‧至真要大論》)。陽明為太陽、少陽相合,其氣重加,陽氣轉盛;厥陰為太陰、少陰相合,其氣疊減,陰氣變衰。三陰三陽中,陽明陽氣最盛,太陽次之,少陽陽氣最少;太陰陰氣最盛,少陰次之,厥陰陰氣最少。這樣通過對陰陽之氣盛衰變化的分類,陰陽的不同範疇便具有了新的意義。
在說明人體生命活動的生理現象和病理變化時,三陰三陽的概念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例如六經即依三陰三陽而命名。分以手足再配合十二臟腑則成為十二經脈。十二經別、十二絡脈、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等均是十二經脈內容的擴展。十二皮部又可合為六經皮部,《素問‧皮部論》中稱作害蜚、樞持、關樞、樞儒、害肩、關蟄。害(闔)、樞、關的概念主要是說明三陰三陽的正常氣機,若異常時便發生各種病理變化。太陽、太陰稱為關,義指門栓,其變動為開;少陽、少陰稱為樞,義指門軸,其變動為轉;陽明、厥陰稱為闔,義指門扇,其變動為閉。《靈樞‧根結》中說:“奇邪離經,不可勝數。不知根結、五藏六府,折關、敗摳、開闔而走,陰陽大失,不可復取。”
又如三陰三陽的排列次序可以用來表示熱病盛衰的變化趨勢,《傷寒論》把外感熱病的發展過程分為六個深淺不同的階段,以三陰三陽的六經及其所屬臟腑的生理病理證候作為外感熱病辨證分型的綱領,即六經辨證。太陽居陽分之表,少陽居陽分之中,陽明居陽分之裏;太陰居陰分之表,少陰居陰分之中,厥陰居陰分之裏。六經之間可以合病、並病、兩感和相互傳變,因而有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繫。按照三陰三陽分析疾病是《傷寒論》六經辨證的主要方式。
再如運氣學說中的六氣,即是由三陰三陽和木火土金水、風寒暑濕燥火相配而成,分別稱為厥陰風木、少陰君火、少陽相火、太陰濕土、陽明燥金和太陽寒水。運用五運和六氣的運動規律及其相互化合,便能夠推算氣候的變化以及氣候變化對人體發病的影響。
三陰三陽是對陰陽學說的發展,其目的是用來說明事物內部不同組成之間的相互關係,但卻比陰陽的一分為二有著更大的包容性。不僅陰陽二氣相互對立統一,不同的陽之間、不同的陰之間也有著對立統一的關係。由一陰一陽衍化而成的三陰三陽,表現出了古人試圖全面把握人體生命變化的思維方式,因而在中醫學理論的形成和發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行的順序
五行有著不同的排列順序,而不同的排列順序分別具有不同的意義。
中醫中應用的主要是木、火、土、金、水的排列順序,即所謂相生序。從歷史上看,這種順序的產生可能與古人對東南西北中五方和春夏秋冬四季的認識有關,五方以東為首,四季以春為始,所以五行的排列順序也以木發其端。由五行依次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可以推演為五行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此基礎上,中醫更發展了五行乘侮的理論,所克太過,便是相乘;五行反克,便是相侮。根據五行的特性,能夠把宇宙萬物特別是人體的臟腑器官等加以歸類;五行的生克制化、乘侮勝復等理論,便成為中醫分析五臟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以及解釋人和自然關係的主要工具。
五行相生序亦可以作金、水、木、火、土的次序排列。《難經‧六十四難》中說:“陰井水,陽井金;陰滎火,陽滎水;陰輸土,陽輸木;陰經金,陽經火;陰合水,陽合土。”即陰經五輸穴的配屬五行是按木、火、土、金、水的順序,而陽經五輸穴的配屬五行則是按金、水、木、火、土的順序。對此《難經‧六十四難》解釋說:“是剛柔之事也。陰井乙木,陽井庚金。陽井庚。庚者,乙之剛也;陰井乙。乙者,庚之柔也。乙為木,故言陰井木也;庚為金,故言陽井金也。餘皆仿此。”說明陽經五輸穴和陰經五輸穴的配屬五行順序的不同,主要是用來體現陰陽相合、剛柔相濟的關係。因此陽經五輸穴配屬五行的順序也有著特殊的意義。
《黃帝內經》中還提到了另外一種五行的排列順序。即金、木、水、火、土。《素問‧移精變氣論》中說:
“上古使僦貸季,理色脈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時八風**,不離其常。”
《素問‧臟氣法時論》中說:“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
《靈樞‧陰陽二十五人》中說:“先立五行金木水火土,別其五色,異其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具矣。”
金、木、水、火、土的排列順序是甚為流行的次序,散見於許多秦漢文獻中,至今仍廣泛使用。其意義可能與金在現實生活中逐漸具有越來越多的重要作用有關,故把金置於五行之首。但在《黃帝內經》中,金木水火土只是作為五行的別稱,用來解釋五行的具體內容。
五行有著各自的基本屬性。最早解釋五行特性的是《尚書‧洪範》。《尚書‧洪範》中說: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
《尚書‧洪範》提出的水、火、木、金、土的排列順序是經典的五行排列順序,在中國哲學思想發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中反映了古人對宇宙萬物生成的基本認識,生數成數的概念便是由此而產生。在宇宙萬物中,最先產生的是水,故定其數為一;其次是火,故定其數為二;水火即陰陽,分出陰陽就能夠生成萬物,木應春有萬物生發之象,故定其數為三;有生必有收,金主肅殺之秋,是收成的季節,故定其數為四;土旺四時,是木、火、金、水的基礎,故定其數為五。生數等於孤陰或孤陽。孤陰、孤陽不起變化,須加上土數五,才能起正常的生化作用,這就是成數的含義。即六數成水,七數成火,八數成木,九數成金,十數成土。如此則陰陽各得匹偶,而生成萬物。
除了上面所述的相生序、相克序、流行序、經典序之外,五行還有著六府序(水、火、金、木、土)、相勝序(土、木、金、火、水)、五官序(木、火、金、水、土)、五常序(木、金、火、水、土)、五音序(土、金、木、火、水)等不同的排列順序(見龐朴《五行漫說》),各種五行的排列順序也都具有一定的哲學意義。
從五行學說在中醫中的廣泛應用可以看出,中醫學理論的形成明顯地受到了先秦諸子中五行家的影響。然而,中醫學在利用五行學說構建自己的理論框架時,卻沒有完全接納所有的五行學說,而是對眾多的五行學說加以取捨,只選擇了五行生克的理論,並且對其進行了創新和發展。五行生克的哲學理論不僅是中醫基礎理論的指導思想和說理工具,最終也成為中醫學理論體系的一個有機組成部份。
--------------------------------------------------------------------------------
作者: 飞龙在天 时间: 2007-7-18 08:39 标题: 连载:zt杏林雜談(七)
杏林雜談(七)
李磊 /香港
中醫的起源
中醫的起源一直是一個頗具爭議的問題,但建國後出版的中醫史著作大都把人類的生活實踐作為醫學的唯一起源,而把“醫源於聖”、“醫源於巫”、“醫源於動物本能”等學術觀點斥為荒誕不經的謬說。醫學起源實踐,勞動創造醫學的結論成為國內中醫史界對中醫起源的正統解釋,並且寫入了各種中醫史的教材。
勞動創造了人類,也創造了文明和歷史。生活實踐是人類社會活動的基礎。醫藥知識來源於人類的勞動實踐,醫學則是人類與疾病鬥爭的經驗總結。這些都是唯物主義的思想,也是正確認知世界的一種思維方式。然而只是把勞動實踐作為醫學的唯一起源,實際上並不能完滿圓融地解釋醫學的起源問題。簡單地用是與非的方式把其它醫學起源的觀點一概否定,似乎也脫離了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軌道。
醫學史不屬於自然科學而屬於人文科學。在人文科學的領域裏,哲學性的思維方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哲學是思維進行高度概括的結果,人類在各個歷史時期對自然界發生發展的認識,對社會歷史發生發展的認識以及對人類思維規律的認識都是哲學探究的內容。哲學沒有公認的統一的知識體系和理論思想,也沒有公認的統一的理論規範和研究方法,由不同的思考角度或方式試圖對各種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作出規律性解釋的事實表明了哲學的獨特性質和實際追求。人文科學主要通過哲學的方式以揭示真理,這樣便具有了與自然科學完全不同的理性特徵。
因此,就醫學的起源來說,正統化和絕對化的單純結論是不存在的,至少這種結論本身就背離了唯物主義的觀點和立場。醫學的起源是一種文化現象而不是具體的經驗知識,顯然不能用自然科學的方法進行精確的數學論證,也不能用非此即彼的悖論方式去加以說明,更由於中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社會環境的特殊性形成了中醫學所獨有的生成和發展形態,中醫的起源只可能是多元化的因素綜合參與的結果。
人類與疾病鬥爭的實踐產生了醫學,但是醫學的起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最早的醫學知識如何產生?醫學經驗和知識如何傳承和發展?感性認識如何上昇到理性認識?醫學理論的形成和總結如何進行?這些問題僅僅用人類勞動實踐的理論是無法解釋清楚的。毫無疑問,“醫源於實踐”、“醫源於聖”、“醫源於巫”、“醫源於動物本能”等觀點都只是表述了中醫起源過程的某一側面,因而都帶有各執一偏的局限性,但是如果我們能從整體的層次和發展的視角進行反思,卻可以發現,上述的各種見解之間都有著一定的內在聯繫,實際上它們共同解釋了中醫的起源。
原始人類與動物同樣具有求生和自我保護的本能,從而產生某種自療行為。這種無意識的動物本能隨著人類的逐漸進化而逐漸過渡到有意識的主動行為,隨著人類的不斷勞動實踐而不斷得到持續的積累,最終成為原始性的醫學經驗。原始人類思維活動的發展成熟使得原始的感性活動上昇到理性思維,人類開始通過觀察思考的方法認識醫學經驗和客觀事實中的某些聯繫,並且在勞動和實踐中進一步加以深化,醫學經驗也逐漸知識化和系統化。在醫學經驗知識化和系統化的過程中,巫術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代表最高知識層的巫覡不僅是神人之間的媒介,也是醫療技術的主要掌握者和應用者。雖然巫覡把醫學知識和宗教結合在一起,作為巫術的實用工具,但在客觀上卻促進了醫學經驗和醫學知識的總結和提高。正是巫覡集中了早期的醫學知識而將其理論化和系統化,從而形成了最初的醫學。以後醫學知識在人類在與疾病鬥爭的實踐中繼續積累和不斷豐富,並出現了一些具有創造才能的傑出人物,他們總結醫學經驗,闡述醫學知識,並尋找更有效的治療手段和方法,極大地推動了醫學的發展。醫學在廣泛和深入的社會實踐中不斷得到傳承和發展,並逐漸與巫術相分離,最後終於確立了自己的獨立地位。
“醫源於實踐”、“醫源於聖”、“醫源於巫”、“醫源於動物本能”等觀點從不同的側面說明了中醫的起源,因此,各種觀點的綜合才是對中醫起源問題的合理解釋。
談“醫易同源”
近年來,國內的《周易》熱方興未艾,中醫界中也開始流行“醫易同源”的說法。
《周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周易》中的獨特思維方式和豐富思想內容奠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中國的各種古代思想或是各種古代科學技術都受到了易學的巨大影響。強調醫理與易理相通,重視易學對醫學的影響,無疑有助於深入認識和掌握中醫學理論,也是當今中醫研究和發展中醫中的一個重要思路。
但是現在中醫界某些人士所說的“醫易同源”,似乎還有著其他的含義。
就字義解釋,所謂“同源”是指同一個本源。因此對“醫易同源”,可以理解為醫經與《易經》同源,也可以理解為醫學與易學同源,更可以理解為醫理和
易理同源。
把醫與易相提並論,明顯抬高了中醫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也許這便是“醫易同源”說受到認可的要點所在。
然而,上述三種同源的說法都是不成立的。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根本就無法找到一個醫經與《易經》之間、醫學與易學之間、醫理和易理之間的共同本源。醫學與易學本身是兩個形成過程和包含內容完全不同的應用體系。以《黃帝內經》等為代表的中醫經典著作產生於秦漢之際,遠遠晚於《周易》醫藥知識是人們對疾病和治病過程的認識,雖然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較晚,並且受到了易學的影響,但早期的醫藥衛生活動至少可以溯源到原始社會時期;而易學則是研究《易經》和《易傳》的學問,《易經》約成書於西周初年,《易傳》約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醫理表達的是醫學理論,探討的是一般的人體生命現象;易理則是利用《周易》的理論對自然、社會、人事諸問題作出的總的哲理性解釋,屬於哲學的範疇。從傳統文化的角度來看,醫學的地位遠遠不能和易學相提並論。
“醫易同源”一詞見於明代醫家張介賓的《類經附翼‧醫易》,張介賓說:“《易》者,易也。具陰陽動靜之妙。醫者,意也。合陰陽消長之機。雖陰陽已備於《內經》,而變化莫大於《周易》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陰陽也;醫易同源者,同此變化也。”
很明顯,張介賓所說的“醫易同源”,是指醫理和易理都強調陰陽的變化,於是以變化為源。“醫易同源者,同此變化也。”
張介賓的“醫易同源”論忽視了整體和個別、一般和特殊之間的區別,忽視了正是《周易》的思想內容影響了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因而犯了根本性的錯誤。《周易》中的“易”本身就有變易的含義。變化的觀點是《周易》的主要思想,也是《周易》闡述的基本內容。《周易》是用哲學思想論述自然、社會存在和發展變化普遍規律的經典著作,《周易》的經傳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易學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幹,各種古代思想或是各種古代科學技術無不帶有易學的烙印。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份,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極大地受到了易學的影響。《黃帝內經》中廣泛應用的陰陽學說源於《周易》,醫學理論中陰陽變化的道理亦源於易理。雖然《黃帝內經》豐富和發展了《周易》中確立的陰陽學說,但易與醫的關係,仍然只能是本與末、源與流的關係,而決不能是其他。
因此,張介賓所說的“醫易同源”實際上是不存在的。正確地說,應該是“醫源於易”。即是在論述陰陽變化的道理時,醫理源於易理。
“醫易同源”的觀點沿用至今,客觀上反映了某些中醫界人士的缺乏自信。把醫與易相提並論,籍以抬高中醫的地位,其原意或甚可憫,但卻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
天人相應
中醫學中的許多概念都有著不夠確切的缺陷,“天人相應”即是其中一個明顯的例子。
“天人相應”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個重要範疇,其確切含義是指天是有意識的最高主宰,是人和萬物產生的本原,也是自然現象和社會人事變動的依據。天與人相類相通,天道決定人道。天能干預人事,人亦可以通過所作所為對天有所感應;自然界的災異和祥瑞是天對人們的嘉獎和譴責,人的善行和惡行也會改變天對人間禍福的固有安排。“天”不僅指自然之天,更指神靈之天、命運之天和倫理之天。“人”則是社會生活的概念,指個體的人或由人類構成的社會。所謂“相應”是指天與人之間有著相互感應的聯繫,天的意志和人的行為之間可以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
關於“天人相應”概念的產生,可以溯至殷周之際,西周的天命神學是早期的天人感應形式。例如,《尚書‧酒誥》中說:“弗為德馨香祀,登聞於天,誕維民怨,庶群自酒,腥問在上,故天降喪於殷。罔愛於殷,惟逸。天非虐,惟民自速辜。”
這裏是說殷商的滅亡,是由於殷商後王荒淫失德,多行不義而被上天所棄的結果。
《尚書‧康誥》中說:“惟乃丕顯考文王,克明德慎罰,不敢侮鰥寡,庸庸、袛袛、威威、顯民,用肇造我區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惟時佑,冒聞於上帝,帝休。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誕受厥命,越厥部厥民。”
這裏是說文王能夠明德慎罰,敬德保民,得到了上天的讚美,於是上天降命文王,滅殷而代之。
在先秦時期,“天人相應”說得到了廣泛流傳。例如,《墨子‧天志》中說:
“天子為善,天能賞之;天子為暴,天能罰之。”
《管子‧形勢解》中說:“明主上不逆天,下不壙地,故天予之時,地生之財。亂主上逆天道,下絕地理,故天不予時,地不生財。故曰其功順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違之。”
這兩段都是說一切必須以天意為法度,否則便會受到懲罰。
《呂氏春秋‧應同》中說:“凡帝王者之將興也,天必先見祥乎下民。黃帝之時,天先見大螾大螻。黃帝曰:‘土氣勝’。土氣勝,故其色尚黃,其事則土。及禹之時,天先見草木秋冬不殺。禹曰:‘木氣勝’,故其色尚青,其事則木。及湯之時,天先見金刃生於水,湯曰:‘金氣勝’,故其色尚白,其事則金。及文王之時,天先見火赤鳥銜丹書集於周社。文王曰:‘火氣勝’,故其色尚赤,其事則火。代火者必將水。天且先見水氣勝,水氣勝,故其色尚黑,其事則水。”
這裏是說君權天授,祥瑞是新君奉天承運的象徵。
到了漢代,陸賈提出了“天人相應”的災異思想。《新語‧明誠》中說:“惡政生災氣,惡氣生災異。螟虫之類隨氣而生,虹蜺之屬因氣而見。治道失於下,則天文度於上;惡政流於民,則虫災生於地。”
這裏是說惡政會產生自然的異常變化。
董仲舒則對“天人相應”說加以繼承和發展,將天道進一步落實到人事上。《春秋繁露‧必仁且知》中說:“天地之物有不常之變謂之異,小者謂之災。災常先至而異乃隨之。災者,天之譴也;異者,天之威也。譴之而不知,乃畏之以威。《詩》云:‘畏天之威’殆此謂也。凡災異之本,盡生於國家之失。國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災害以譴告之。譴告之而不之變,乃見怪異以驚駭之。驚駭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以此見天意。”
這裏強調了人事的好壞能招致天的福佑或懲罰。
從上所述可以看出,傳統哲學中“天人相應”說的主要核心是通過天道以論證人事,因此帶有作為治世工具的政治色彩。天決定了人類社會的倫理道德規範,決定了人世的變化和個人的命運。“天人相應”中的“天”指的是一位有喜怒、司賞罰、有絕對權威的神,屬於神靈之天、命運之天和倫理之天。在“天人相應”的理念中,“人”須應“天”,而“天”亦可應“人”。
但現在中醫學理論中所說的“天人相應”,實際上概念已經完全不同。中醫學理論用“天人相應”來說明人與天地自然的依循和適應關係,其中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人的生命活動必須與天地自然的陰陽變化相適應,另一是指人體內部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與天地自然的陰陽變化有相類之處,所以可以通過研究天地自然的現象來推論和闡明人體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這樣,所謂“天人相應”中的“天”指的只是自然之天,即自然界。而“天人相應”也只具有單方面的意義,即“人”必須應“天”,“天”則不會應“人”。
因此,嚴格來說,中醫學理論中所說的“天人相應”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人相應”,只能稱作“人應於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