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和肝脾方
四逆散 组成:甘草 枳实 柴胡 芍药
用法:上四味,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气
主治:1、阳郁厥逆证
2、肝脾不和证
痛泻要方 组成:白术 芍药 陈皮 防风
用法:上细切,分作八服,水煎服或丸服
功用: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主治:痛泻
逍遥散 组成:甘草 当归 茯苓 芍药 白术 柴胡 生姜 薄荷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烧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渣热服,不拘时候。
功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
柴胡疏肝散 组成:陈皮 柴胡 川芎 香附 枳壳 芍药 甘草
用法;水一盅半,煎八分,食前服。
功用;疏肝行气,和血止痛。
主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
丹栀逍遥散 组成:当归 白芍 白术 茯苓 甘草 丹皮 栀子
用法:水煎服。
功用:疏肝健脾,和血调经。
主治:肝脾血虚,化火生热。或烦躁易怒,或自汗盗汗,或头痛目涩,或颊赤口干,或月经不调,少腹作痛,或小腹胀坠,小便涩痛等。
大柴胡汤 组成:柴胡 黄芩 芍药 半夏 生姜 枳实 大枣 大黄
用法: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大便不解或下利。
解表化湿方
藿香正气散 组成:大腹皮 白芷 紫苏 茯苓 半夏曲 白术 陈皮 厚朴 桔梗 霍香 炙甘草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钱上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热服。如欲汗出,衣被盖,再煎并服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
三仁汤 组成:杏仁 飞滑石 白通草 白寇仁 竹叶 厚朴 生薏苡仁 半夏
用法:水煎服。
功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邪在气分。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等。
化湿方
平胃散 组成:苍术 厚朴 陈皮 甘草 生姜 大枣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以水一盏,入姜二片,干枣两枚,同煎至七分,去姜枣,带热服空心食前,入盐一捻,沸汤点服亦可。
功效: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湿滞脾胃证。
二陈汤 组成:半夏 橘红 白茯苓 甘草
用法:加生姜3g、乌梅一个,水煎服。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肢体困倦,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润,脉滑。
五苓散 组成:猪苓 泽泻 白术 茯苓 桂枝
用法: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功效: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1、蓄水证。
2、水湿内停。
3、痰饮。
清热化湿方
茵陈蒿汤 组成:茵陈蒿 栀子 大黄
用法: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蒿,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渣,分三服
功用: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
白头翁汤 组成:白头翁 黄柏 黄连 秦皮
用法:上药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一升,不愈再服一升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主治:热毒痢疾
黄连温胆汤 组成:黄连 陈皮 半夏 茯苓 枳实 竹茹 甘草 大枣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主治:痰火扰心证
甘露消毒丹 组成:飞滑石, 淡黄芩, 绵茵陈, 石菖蒲 ,川贝母, 木通, 霍香 连翘, 白蔻仁, 薄荷, 射干
用法:生晒研末,每服三前开水调下,或神曲糊丸,如弹子大,开水化服亦可
功效: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主治:1、湿温时疫,身热肢酸,口渴尿赤,或咽痛身黄,此为夏季暑湿季节常用方剂,肠伤寒
2、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属湿热病重者
清热方
黄连泻心汤 组成:大黄 黄连
用法:水煎服
功用:泻热和胃消痞
主治:热痞
龙胆泻肝汤 组成:龙胆草 黄芩 栀子 泽泻 木通 当归 生地黄 柴胡 生草 车前子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肝胆实热泻下焦湿热。
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证。肝胆湿热下注证。
左金丸 组成:黄连 吴茱萸
用法:上药为末,水丸或蒸饼为丸,白汤下五十丸(现代用法:为末,水泛为丸,每服2~3g,开水吞服。亦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清肝泻火,降逆止呕。
主治:肝火犯胃,症见胁肋胀痛,嘈杂吞酸,呕吐口苦,脘痞嗳气,舌红苔黄,脉弦数。
泻下方
大承气汤 组成:大黄 枳实 厚朴 芒硝
用法: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渣,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渣,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1、阳明腑实证。
2、热结旁流。
3、里热实证只热厥痉病或发狂。
活血方
失笑散 组成:蒲黄 五灵脂
用法:先用酽醋调二钱(6g),熬成膏,入水一盏,煎七分,食前热服。
功效:活血祛瘀,散结止痛。
主治:瘀血停滞。
府逐瘀汤 组成:当归, 赤芍, 川芎, 桃仁, 红花, 桔梗, 枳壳, 柴胡, 牛膝
用法:水煎服
功效:活血去瘀, 行气止痛
主治:1、胸中瘀血证
2、冠心病心绞痛
3、血瘀闭经 ,痛经属血瘀证
温中药
附子理中丸 组成:人参, 白朮, 干姜, 甘草, 附子
用法:为细末, 炼蜜和, 每服一丸水一盏, 化开, 煎及七分, 稍热服, 食前
功效:温阳去寒 ,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 风冷相乘, 脕腹疼痛, 霍乱吐利转筋
右归丸 组成:熟地 山药 山萸肉 枸杞子 菟丝子 鹿角胶 杜仲 肉桂 当归 制附子
用法:将熟地蒸烂杵膏,余为细末,加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嚼服二三丸(6—9g),以滚白汤送下。
功效:温补肾阳,填精益髓。
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
四神丸 组成:肉豆蔻 补骨脂 五味子 吴茱萸
用法:为末,生姜四两,红枣50枚,用水一碗,煮姜、枣,水干,取枣肉,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6—9g),空心食前服。
功效:温肾暖脾,固肠止泻。
主治:肾泄。
良附丸 组成:高良姜 香附子
用法:高良姜、香附子须各研各贮,用时以米饮汤加入姜汁一匙,盐一撮为丸,服之立止。
功效:行气疏肝,祛寒止痛。
主治:气滞寒凝症。
补气方
参苓白术散 组成:莲子肉 薏苡仁 缩砂仁 桔梗 白扁豆 山药 人参
白茯苓 白术 甘草
用法:为细末,每服二钱(6g),枣汤调下,小儿量岁数加减。(现代用法:作汤剂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
功用:益气健脾,肾湿止泻。
主治: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或泻,或吐,四肢乏力,形体消瘦,胸脘闷胀,面色萎黄,舌苔白,质淡红,脉细缓或虚缓
六君子汤 组成: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半夏 陈皮 大枣 生姜
用法:上为细末,作一服,加大枣二枚,生姜三片,新汲水煎服。
功用: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主治:脾胃气虚兼痰湿证。
归脾汤 组成:白术 茯神 黄芪 龙眼肉 酸枣仁 人参 木香 炙甘草 当归 远志
用法:上砆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枣子一枚,煎至七分,去渣温服,不拘时候
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1、心脾气血两虚证
2、脾不统血证
小建中汤 组成:芍药 桂枝 炙草 生姜 大枣 饴糖
用法: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五升,取三升,去渣,内饴糖,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虚劳里急证。
补中益气汤 组成:黄芪 炙甘草 人参 当归 橘皮 升麻 柴胡 白术
用法:上砆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食远稍热服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1、脾胃气虚证
2、气虚下陷证
3、气虚发热证
四君子汤 组成: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用法:水煎服。
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面色萎白,语声低微,四肢无力,食少或便溏,舌质淡,脉细缓。
养阴方
六味地黄丸 组成:熟地, 山茱萸, 山药, 泽泻, 牡丹皮, 茯苓
用法:上为末 ,炼蜜为丸, 如梧桐大, 空心温水化下三丸.
功效:滋阴补肾 .肾阴虚证
主治:1.腰膝酸痛 头晕目眩等肾阴虚诸证
2.慢性肾炎 ,糖尿病, 肺结核肾阴虚诸证
一贯煎 组成:沙参, 麦门冬, 当归身, 生地黄, 枸杞子,川楝子
用法:水煎服.
功效:滋阴舒肝. 肝肾阴虚 ,
主治:1、肝气不舒证
2、慢性肝炎,, 慢性胃炎,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肋间神经痛, 属阴虚气滞
芍药甘草汤 组成:芍药, 甘草
用法:水三升, 煮一升五合 ,去渣分温 ,再服
功效:滋阴舒经伸筋
主治:1、阴液亏虚之筋脉拘急
2、热病后期阴液损伤之四肢不伸
左归丸 组成:熟地 山药 枸杞子 山萸肉 川牛膝 菟丝子 鹿角胶 龟板胶
用法:先将熟地蒸烂,杵膏,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食前用滚汤或盐汤送服9g。
功效: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主治:真阴不足证。头目眩晕,腰酸腿软,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口燥舌干,舌红少苔,脉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