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楼主 |
发表于 2008-2-16 12:11:57
|
只看该作者
-- 作者: boxing
-- 发布时间: 2005/12/30 04:13pm
下面引用由suluji在 2005/12/30 00:51pm 发表的内容:
受教。
此境界修为如何才修得?
-=-=-=-=- 以下内容由 suluji 在 2005年12月30日 00:53pm 时添加 -=-=-=-=-
唯有缘。缘起则生,缘尽则死,强求不得。
此帖可沉了。
可惜,可惜....-=-=-=-=- 以 ...
要修到此境界,说易也易,说难也难。
我这人要么不说,要说就说实话。我们私下交流时我给你说的,都是实话,多少代先哲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得出的经验之谈。
上得一层山,识得一层境,不上这层山,确实是无法识得这层景的。这是个常识,但正因为是常识,才为人们所不重视。
就促景之学入门功夫而言,首要是背顺,而且是伤寒与金匮一齐背,背得倒背如流,脱口而出。这个背,有两个层面的用处:一是以后有大用,二是去练心,也就是古来说的去燥火。做学问,要的是有恒心,若心浮气燥,则或如如狗熊掰棒子,或是这山看着那山高,古日,欲速则不达,结局只能是到最终竹蓝打水一场空。这个东西古来还有个很多讲究,也还有很多效果,但用现代语言表达大约就是上述的这个意思了。真中医身体是很好的,到老往往是鹤发童颜。有个同道曾找我相会,我一看他的那样,我就笑,自己都是个病秧子,还给别人治病。交流结果证明,他确实没有下过功夫。后面的这叫题外话,但有缘之人,当明其中之理的。
其二叫思定。背过后要思。思是个过程,思的结果是形成自己的观点与认识。明师是很少强加自己的观点与人的,因此才带来传统中医的代有奇人,也才有中医今天的百花灿烂。这个伤寒金匮,尤其是后者,看似杂乱无章,其实如神龙之形,鳞甲森严。如果没有第一层功夫,想明白这个层次结构,等于是白日做梦。举个例子说吧,以咳而脉沉浮论治,真是这么回事吗?你只有前后连贯起来反思,才能明白这条的真实含义。至于仲师这种写法,是古代的纸张缺乏导致的呢,还是为了免得传与非人形成的呢,只有天知道。
说句实在话,仲景之学与内经之学确实不是同源。当然,从根本思想上它是一致性的,但在方法论上的差距是很大的。就我个人而言,倒是觉得七篇大论反与仲景之学之有神合之处,不过这点纯粹是我个人的认识而已。
其三则是临症了。我与好多朋友交流的过程中,朋友们都说苦于找不到明师。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当然,有明师当然是最好的了;但是,人的机缘不同,明师不是人人都能找到的。但是,这个问题,对于有志者,并不是什么不可越过的坎。关键在于自己前两步的基础打的是否结实。实在的说,明师也是一分为二的。即便是跟了个庸师,临症时只要你有定见,接受反面教材,或许是明师所不能授给的。我明白这点,是近年来,遇到一些自学成就了相当水平的人,在与他们交流过程中,发现他们有着很强的临症处理能力。细问之,很多反而是得益于当年师从的失误。塞翁失马,又焉知祸福?
上述三步功夫,根据我所见所历,没有十年以上的功夫,是难于成就的。此时,大约方可称得上是入仲师之门墙。
上述三步功夫,未谈关于如何知药。因为已脱离了本帖的主题。但究其方法,也不过是大同小异。
尽管是初入门墙,但独步医林,是应当有保障的,至少不会为找不到饭碗而犯愁的。以我个人的观察,达到这样水平的人,月收入五六千对他们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的。
从入门墙到登堂入室的路是漫长的,天分与机缘不是人人都有的。但传统文化的修养是必不可少的。
但以我所见所识而论,内经七篇大论对中级到高级的水平提高,是非常有益的。要而言之,主要是它比较系统的表述了中国人对天地人关系的看法。
后面的不是我不说,而是因为有这世上确实有很多没有上到那层山的蠢人,听说那山上有那景,会大骂是胡说八道的。
再来两句招骂的话吧。
我真的不明白,当了多少年医生、竟然为了奖金少发了几百块、单位让下岗而犯愁的人,有什么资格谈对中医的修理改造呢?假如你是西医,我见真西医黑心钱挣到几千万的大有人在,你没钱,说明你西医没学好,建议你先学好西医,养家糊口是重要滴,老婆孩个个是雷锋的家庭还是比较少滴,一心是不能二用滴;假如你是个中医,中医年薪二十万以上的人多的是,祖宗传下养命术,你连嘴巴也糊弄不了,说明你真不是个好中医。修理改造,当总设计师,是要有综合实力滴,光靠嘴上的实力是远远不够滴。老辈叫这种现象为心急吃不上热豆腐滴。这么多滴滴滴滴全是善意滴,是让同好们反思滴,也是我留给大家做纪念滴。
良言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益于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