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懵懂进入医学院,对未来的事想都没想。在2010年有缘接触汉传中医后,自己就每天看恩师刘志杰的《伤寒论师承课堂实录》《金匮要略师承课堂实录》,同时在论坛和总群学习2年。也是这2年的一门深入学习,让我在面临毕业时信心十足的选择了走中医这条道路,做一名中医师。 2012年2月,去北京参加汉传中医临床第一期培训班,聆听恩师刘志杰的讲课,也是第一次看见师父。这以后更加坚定了我走汉传路,做汉传人的理念! 2012年7月,在家乡县城的中医院参加工作。当时目标很明确:用汉传中医教授我的知识临床实践,考取执业医师证,积累创业资金。 2014年3月,知道自己顺利通过执业医师考试后,毅然决然选择了辞职。当时想的就是,尽管4年的汉传中医功底让我有信心创建一个自己的中医堂,但是临床经验尚浅,而且对诊所运营模式也很陌生,所以想去师父和师兄们的诊所多学习,自己可以少经历挫折。 2014年3月、4月,我在重庆梁晓光师兄诊所跟诊学习。真正的汉传人在师父的教导下都有一种兄弟情义。之前我和梁师兄仅见过2次面,说过的话也不超过10分钟,但是他对我如亲兄弟一般,我也视他为兄长。 在诊所学习的期间,我见识到汉传中医确实疗效迅速,不仅对西医所谓的疑难病疗效确切,对西医的常见病疗效也很迅速。以前大多数人的观念是西医没招了再找中医试试,但是在梁师兄这里,病人的理念多数是有毛病都先来看中医。正是汉传中医的确切疗效,才让他们的观念发生了转变。另外有一点,当时看梁师兄的处方虽然都是书中的经方,但合方,根据病人病情调整药物剂量,加减药物比比皆是。我当时很纳闷,合方肯定是可以的而且是正确的。但是调整药物比例,这完全就是和师父讲的守规矩,遵守药物比例理念背道而驰啊。但是他的处方合方,调整药物剂量,加减药物丝毫没有影响疗效,效果还是非常好。带着这个疑惑,我去了吉林师父的诊所学习··· 2014年6月,终于来到了吉林师父诊所,这是我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向往的地方。内心的喜悦如何第一次在北京见到师父一样。在师父这里,我从网络到现实中再一次体会到父子亲情。只是对师父更多了一份尊敬,少了一份随意。师父师母在生活上对我非常照顾,学习上师父耐心讲解,不仅教授我如何看病,给我们说了很多临床经验,还教我如何和患者沟通。师父这里做温灸的病人量挺多,门诊病人不多,但是每一个来门诊的病人,要么是远道闻名而来,要么是老患者顽疾康复介绍新的新病人,要么是患者自觉疗效好再次复诊或陪同家人看诊。不管是什么原因而来,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是信任师父的,能找师父看病让他们觉得很幸福。在这里我明白,衡量医术高低不能只看患者量,最关键的还得看患者的满意度。而同行的地平师兄,李石亮师弟也如同亲兄弟一般,大家一起聆听师父教诲非常兴奋。汉传人的团结,汉传的精湛医术让我倍感珍惜! 2014年7月8月,我到了河南南阳,在一品堂主朱培府师兄的诊所学习。在这里我学到了灵活和创新,开始试着加药症。开始汤药配合丸散同时服用。开始学习如何把第一期培训班学的通用方用的灵活。 2014年9月10月,我在家中自己坐诊。原方原量,时合方,时加药症,时配合丸散。效果还是满意,从一天1个病人到一天5个病人。仅仅2个月,维持生计是没有任何问题了。 2014年11月,我来到重庆发展。在这边还是按照家里的思路看病,发现有几个病人按理疗效确切,但是毫无反应或吃了药不舒服。深入了解重庆人生活习惯,重庆山地潮湿,重庆人喜欢吃火锅喝啤酒,熬夜唱歌吃烧烤的人特别多。这里虚劳人夹杂水饮的特别多,多次请教梁师兄后,开始改变了自己的处方思路,开始根据具体病情适量调整药物比例,增减药物,这几天感觉看病状态很好都很顺手。反思原因,我在家里接触的农民多,他们体质壮实,用药即使有偏差 但是身体都能承受,他们身体自我平衡能力更强。而重庆这边虚劳人多,他们自我调节能力要差一些,这就要求我们医生更加准确的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适量调整处方。我开始反复思考病势,药势,人体正气的关系。开始减少细辛用量,加用大枣等等变化。慢慢的疗效开始显现,现在处方也多是试着稍加改变,更注重照顾胃气兼顾虚劳。 这就是2014年我的成长,从一个初学者慢慢成长,从机械套方,辩证套方,活套广用, 从辨病机到辨方证对应到追求药症对应。以后的目标是活变广用,随证制方。希望大家也能同我一样,一步步来慢慢提升自己。守规矩才能达方圆,但是有一定基础后就不能一直死守,那就是刻舟求剑了。随着医术的改变,让我也从立志当一名乡村名中医转变成立志成为一名汉传中医传承者。 也许很多人羡慕我走的弯路太少了,我觉得这有运气,有福报,更有信念才让我一帆风顺!我有一个习惯,做选择题时,要么不选,一旦选择了答案就不会改变!所以建议大家,要么不学汉传中医,要么选择了学汉传中医就要坚持信念,一门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