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宁一者 于 2014-8-7 20:41 编辑
再谈套方的使用
套方的基础是辨证论治。在汉传中医就是六纲五证辨证论治。这当然就要求你必须掌握理解汉传中医的辨证论治学。具体的详细论述,有师父的“辨证论治学”。这在论坛上可以查到的。仔细阅读学习就行了。那么,辨证论治的基础呢?我认为,这辨证论治的基础就是汉传中医的规矩。具体内容相当广泛,有病理的,有生理的,有药理的,也有法理的。我们可以慢慢地进行全面修为来达到熟练的掌握于使用。个人准备在续后的学习中作为课业逐渐加强,同时也将自己的学习过程渐次向大家汇报,以求大家的批评。为提高汉传中医的理论认识和实践临床水平而尽力。
有了上边的认识思考,我们可以大致得出这样一个公式:套方的基础是辨证(论治),而辨证(论治)的基础则是汉传中医的规矩。因为规矩是相对稳定的框架架构,亦如建造房舍的砖瓦梁檩门窗等等的基础材料一样。因此,是可以让我们细凿深刻的。当然了,一个高明的建筑师,肯定是量材而设局的。汉传中医的高追求者也一样,必须熟谙汉传中医的规矩,只有对汉传中医的规矩有深刻认识和把握并运用,才能臻汉传中医之上乘。具体到套方上来说,这就有了方向和目标了。
套方的基础是辨证,辨证的基础是规矩。套方的规矩的第一步就是对方剂的掌握和理解。也可以叫对方证的掌握。因为,掌握方证就是掌握方剂与症候的关系。基础工作中就有方剂这一块了。
方剂作为方证的组成而承担起了方证的骨架的作用。而方剂的构成又是以药物来具体组成的。于是,作为方剂的基础就是药物了。驾驭药物的就是病理了。我们先来看看汉传中医的药理。
中医药理的核心是药性,支撑药物作用的是药是气味。药物的性质和药物的气味就构成了中药药理的基础内容。
药性,在汉传中医是指药物的性质,具体来说就是药物的“寒、热、温、凉、平”五性。实质仍然是阴阳。温者,可以看成是热之渐;凉者,寒之渐。平之一性,指平和之性。相对而言,不偏颇,这只是相对而言的。比如说:茯苓性平,麦冬也性平。而两者的作用是大不相同的。
茯苓,味甘,平。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麦冬,味甘,平。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久服轻身,不老,不饥。
就《神农本草经》记载而言,茯苓与麦冬的性味相同,而作用大不一样。每一味药物都有自己独特作用,划分归类可以划在同一个大类之中,但使用时,是要分清具体情况的,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呢?就上边的茯苓与麦冬而言,两者都味甘,平。这表明它们对人体产生药物作用的时候,都不偏颇的过于剧烈,都是很平和的药性,这就是药性的相对性而言的。但是,这于不同的药物作用又有什么关系呢?原来,支撑着药物具体作用的是药物的气味来承担的。茯苓味甘,麦冬也味甘。药物的气味是指药物的辛、甘、酸、咸、苦具体气味而言的吗。而这个甘味,却有甘淡于甘滋之别。茯苓甘淡,麦冬甘滋。甘淡偏于淡渗,甘滋偏于滋益。这在两者的功用上已经看出来了。他们不论是淡渗还是滋益,都是比较平和的。茯苓之甘淡不像猪苓之甘淡。猪苓之甘淡,淡渗之力就比茯苓大多了。麦冬之甘滋比之大枣之甘滋也是少了许多腻滋之性的。这就是中药药理之中的性味的差别之处了。把握住这些,这对于套方使用的准确度有很大意义的。我是这样认为的,希望大家批评,共同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