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课时间:2014.06.06
: ?1 _# ^: q( d4 M+ k讲课老师:彰機堂主
8 c1 H3 J& P+ b, i5 C2 p+ i讲课内容:急性腹胀8 [1 e9 E, d; G5 {# y" F
某男,中年,居北京。
/ k4 s& D6 Y4 |, |' r5 W初诊:2014年5月29日中午12点多
' y' P! Y9 f F$ u$ |主诉:全腹胀满、黑便4天, B3 H. M: s; H4 `+ c
病史简要:4天前,患者因身体不适而至某处中医就诊,该中医给予中药治疗(具体处方用药不详)后,患者反觉腹胀满,随之大便呈黑色,直至全腹胀满难以忍受,经我徒引导,来我处就诊。
8 o8 Z& a1 I- O$ ?/ ^刻诊:全腹胀满难忍,双手捂腹弯腰,时时痛苦呻吟,伴有腹痛,呕吐一次清水后而时有欲呕症状,大便色黑,呈水样,量不多,一天多次,气味难闻,口干喜凉,烦躁而精神差,口苦,小便短少,色黄,汗出不明显。7 a' O$ O1 d& w7 {5 m6 Y* E/ m
面诊:面色晦暗又有青色6 p# e1 w' y* X! L1 L; ]
腹诊:全腹胀满如蛙腹,腹壁紧张,皮肤温度如常,左下腹、胃脘部、右上腹均有按压痛,无反跳痛,无静脉曲张。叩诊后疑有腹水。 c) u7 E8 M1 I$ U% l! d& ~
舌诊:舌质红,舌体稍胖,苔厚腻而黄! t! M# ]% k" Y8 F
脉诊:洪大而带弦数。
- g2 z1 e, o2 U
8 _$ @' F; ^* k6 U辨证:阳明少阳并病(重证)
7 A6 R5 Y2 f) T+ t/ w处理:; g1 J7 g% T& @
1.针刺三穴,滞针手法,留针半小时左右。- t4 X3 r6 q7 [/ P
2.中药处方:大柴胡汤,倍赤芍为90克。
5 S: |9 }. t7 j. Q" Z2 s! N& a前胡120,黄芩45,赤芍90,生旱半夏65," h7 P/ h: K# n; f I; I# a2 l
生姜75, 枳实80,生大黄30,大枣12枚。
. y5 y" C1 k1 A1剂,水煎600毫升,分成4等分,每隔3到4小时服一次。
" N5 n1 N) x! }9 z; ~* `
% |+ g: z) c. ^ [9 [' k V) l效果:% t8 Z0 o) R8 I5 ^3 w
使用针刺之法1分钟左右,患者自觉腹胀、腹痛已经不那么难受,但是还有黑便出现。
3 q4 ^; @" R; [; }# o医嘱:服用大柴胡汤之前,到医院查血尿淀粉酶,以排查胰腺炎。第二天晨起空腹查腹部B超,以排查肝胆疾病。+ K+ p6 A/ W2 R3 h: a
$ H4 l n. t x) i0 ~" {
再诊:2014年5月29日下午5点多左右
( Z3 a6 N5 C Q7 N2 @: g到我徒宿舍诊视患者,发现患者精神已经转佳,自诉服药后呕吐一次清水,但是腹胀、腹痛已经消失,大便已经由水样变成糊状,仍是黑色,余症不变。现在有里急后重感、肛门稍灼热。舌脉同前。& W) s! ^$ u+ h( h
: I% A1 r1 [/ z/ Q% c. @
三诊:2014年5月29日下午9点多左右, ?( g/ S- h; Z8 P! k& y
我徒来电,言患者又黑便一次4 B! X: v' C) | R3 | U9 U
辨证:阳明病湿热证(血分)/ s. w( X# p7 m5 y3 x0 f8 r3 r
处方:白头翁汤加龟胶二两' ?% c% v5 D" x# o4 _
白头翁30,黄柏45,黄连45,秦皮45
, O+ N; y o2 R龟胶30(烊化) 1剂,水煎服。
& n# r1 u: U, h. Y在医院B超检查:1、肝硬化、门脉高压;2、腹水(8.4cm*10.6cm)。
2 Y/ R" \: N# d6 W2 V; a* \' ]再次询问病史,原来有“乙肝”多年,遂吩咐我徒:患者是继续中医治疗还是西医治疗,让患者决定。
Q* i( M& Q0 a- X' D$ y ~: a后面,患者选择西医治疗。此案到此结束。/ A$ j: ? Y4 ^ S& n% z! H o" t
按语:此案属于西医的危急重症医学中的急腹症,患者以“全腹胀”为主,但是伴有“黑便”,则是相当凶险,由于患者已经病发4天,所以不考虑“穿孔”的可能性,仍需排查出血的原因,为患者作交代。
" K% {3 O1 F% Y在经方辨证当中,此案的突破点又在哪里?此患者以腹胀、腹痛、黑便为表现,是不是突破点就在这里?5 N: M' w6 m6 w- W" f
例如“腹胀”一症,在仲景书中有一方证尤为突出“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 l+ c+ _0 N" Y/ G% D, z- C5 [如果是初学者或者学习日本古方派的医生,其不免落入“萝卜坑”中,完全割舍仲景的临床辨证核心“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也是整本《伤寒杂病论》的最高法诀,告诫后学之人摆脱“条文主义”、“经验主义”。
, }+ E4 c# D- X$ l3 z仲景书中,条条皆是“治则”,到最后,则是立足于“证”,傲视临床,虽不能十全十美,但也可十病九效。
7 X: r* P0 f! l如果仔细研读仲景全书,则会发现仲景对“腹胀”的辨证描述已经是尽善尽美,除了上述的“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还有“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阳明病)、“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四逆汤,攻表桂枝汤。”(三阴病)等等. B$ M& w/ P3 M$ E/ e: c
实际上就是也后人开示辨证思路,犹如“背寒”症,不仅仅是附子汤证,也不仅仅因胃中虚冷,临床当中麻黄附子细辛汤也可使用,当归四逆汤也有可能。
2 T5 D7 A$ Q3 {9 V6 |执着一条文,则不能放眼全局,古人说“一叶障目”即是如此。 D( v# N( U+ f! a0 j( S. g6 b
当时,在处理这患者的时候,即时舍弃“套方证”的初级思维,也舍去以“主诉”为突破点的思维,改用阴阳之法作为突破点。* ?7 U3 y' ^, ~1 h
天地万物万事,均由阴阳而生,因阴阳演变,最后终灭。人体治病,也要遵循此理。大道至简,莫过于此。/ H2 o- r- R7 X5 h3 R9 ~) f% ~
阴阳之法,在中医辨证当中,主要是辨证寒热(病性)、表里(病位)。
" M+ e& F d% z3 v4 Y8 r) L- v经过多年的临床,养成首先辨证寒热的习惯。寒热辨清,则用药即使不能完全切合,也不会搞出“寒寒热热”之困境,更何况,危急重症的辨证中,临床证候隐匿较深,虚虚实实,迷惑医者的情况极多,但是,寒热为阴阳之征兆,显露于外,是最容易辨认的。
' v5 @9 T" h8 G% I7 v8 N患者“大便气味难闻,口干喜凉,烦躁而精神差,口苦,小便短少,色黄”此一看,当然会心一笑,阳热证啊,不过如果加上“面诊:面色晦暗又有青色”、呕吐清水,则是迷惑之中,容易使得医生往厥阴病上寻找方证。其实,辨证寒热,也是有步骤的,这点在网络基础班的教学视频时重点提及:遇到阳热证与阴寒证夹杂的病人,一定要分清楚下面几种情况:1 C, b$ B' p0 J
1.真寒真热证:厥阴病,或者属厥阴。 C3 l D$ e. h- ]7 A/ S0 D
2.寒热真假证:此是危急重症患者容易出现的证候,真寒假热证,或者真热假寒证。
( U0 \+ _0 ^ T3 }6 g# C0 a3 D8 t9 R辨证的关键点在于对寒热的喜好(例如穿衣,《伤寒论》:“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饮水冷暖)、舌脉情况。
0 \9 k3 x: ^7 i2 V在舌脉当中,舌象与脉象一致,则是指示证候所向,若是不一致,则是需要参详“喜好”。
5 `7 K8 Y1 Z' W+ X, f" G2 L此案,患者“舌诊:舌质红,舌体稍胖,苔厚腻而黄;脉诊:洪大而带弦数。”很明显的舌脉一致,奸邪不能隐匿,可知是以阳热证候为本质,但是其也有一些阴性症状,可以判断为真热假寒证。$ {8 j o) R6 S$ a3 Q6 J$ P
三阳之中,真热假寒证,当属于阳明少阳并病,如果加此患者的大便情况,再下去,将会有脱阴的出现,最终形成阴阳离决。不管是少阳还是厥阴,都是半表里,主管阴阳的交通往来,所以阴阳离决,都是从这里而出入。所以,真热假寒证,往往是热源阳明,从少阳而脱。(本案患者症状的机理分析,就不讲了,很简单)
6 l; z' R- R8 _9 e2 L; I, Y治疗上,当去其热,和其阴阳,大柴胡汤最为妥当。(方解在书中,不作评述)重用赤芍,实际上取“芍药甘草汤”之内义,邪热内阻,则气机阻滞,从而腹满痛,赤芍正好除阳明瘀热。
/ j* z' t4 y' O: F3 P- s7 @回过头来,此证也需要与大陷胸证、大承气汤证相互鉴别,三者之间的鉴别也在网络伤寒班的视频中讲过,也不复述了。
. r: q5 a1 T% {$ F* }* N* L+ s" m" R/ ?* z/ Y; J9 \6 O/ }
患者服药两次,“腹胀、腹痛已经消失,大便已经由水样变成糊状”,说明热邪已除大半,气机通达,阴阳得和,所以在三诊时候,重新辨证,以治疗“远血”问题。其实,在三诊时候,辨证上已经没有什么难度。患者仍是阳明病,但是关键在于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与黄连阿胶汤的鉴别。; a$ D- m, |* v6 f
两方证都是涉及阳明病湿热证中的血分证,都可以用来治疗“血症”,但是主要点在于有无里急后重以及肛门灼热感。若是有的话,用的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 { Q4 ^- t4 h9 }/ d在这个患者身上,我去掉甘草,就是因为病情急,容不得甘草缓急、牵制药力,也就是变成“白头翁汤加龟胶二两”。方证相应,效如桴鼓,患者第二天清晨大便已经变成黄色。
+ r9 C9 K, V6 O! S P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