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所执着 于 2011-10-4 15:46 编辑 ' D5 f& a1 t( O) F/ B/ ^
/ I8 o7 c5 V* P8 G
以下内容根据恩师在三本经方专著《<伤寒论师承课堂实录>》、《<金匮要略增补>师承课堂实录》、《<伤寒论类编补遗>师承课堂实录》中的论述,以及恩师在亲传QQ群真心阁中讲课内容汇集而成。旨在方便经方中医师临床,或经方爱好者辨证施治用。" N2 I/ {$ @8 I7 A" B( W" K) K
' @0 m! R. r* V0 t( [六纲主要症候群 一、太阳纲: 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发热、呕逆——风寒束表 发热恶风寒、头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逆,脉浮紧 发热恶寒或恶风、头痛项强、有汗、鼻鸣干呕,脉浮弱 二、少阴纲: 脉微细,但欲寐——真阳不足 失眠、精神萎靡 无汗或有汗,无热,畏寒, 口渴喜热饮,咽痛。 项背紧张酸痛,或心前区刺痛。 四肢逆冷疼痛、腰腹冷痛如冰凉, 大便溏泻不爽、 尿频色白,夜尿频多、 脉象微细,或浮或沉,迟而无力。 三、阳明纲: 胃家实。热、烦、实、胃中干、大便难。——实热伤津 身热恶热,或潮热或时烘热汗出,头汗、掌心热,手足心出汗, 热盛伤津而懊恼、心烦,失眠,或烦躁谵语; 里热上涌作喘或胸中窒塞或头晕目眩 食欲旺盛,或能食易饥而泛酸,或气机阻滞不能食,口干口苦,燥渴引饮喜冷。 腹胀痛不通、拒按, 大便秘结数日不解,或干硬难解,或排便不净肛门灼热,或里热下利而舌红苔黄腻 尿频多色黄,或尿短赤,或尿道灼热痛感, 妇人带下色黄, 皮肤斑丘疹高突色鲜红, 舌质红、或红绛、苔黄腻或黄燥, 脉象浮洪或沉实,滑数有力 四、太阴纲: 腹满而吐,食不下,腹时自痛,自利,胸下结坚,下之益甚——虚寒水饮 头晕头痛, 胸下结坚,胸闷短气,心悸 心下痞塞胀满、冷痛,噫气,呕恶, 胃中凉,食欲不振,口不干或口干饮水不多,喜温, 腹中凉,腹胀肠鸣,矢气得舒, 四肢烦疼,身体沉重 大便溏泻不爽舌淡齿痕苔水滑,食油腻及生冷之物加重。 妇人带下清稀 舌质淡有齿痕,苔水滑 脉象沉弱或浮弱,无力。 五、少阳纲 口苦,咽干,目眩——津亏热燥,表里阴阳不通(阳性) 头晕目眩,,项强头痛, 往来寒热,热时汗出, 心烦胸闷气短,心悸, 口苦咽干,默默不欲饮食,呕恶。 耳鸣耳聋,目赤,睡眠不实 胃痛胸胁胀满 舌质红苔白。 脉弦或弦细,偏数不虚。 六、厥阴纲: 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呕吐,下之利不止——三阴虚寒水饮,营血亏虚瘀滞为主, 夹带阳明热。上下阴阳不通(阴性) 厥热往复,周身畏寒, 口苦,口干口渴多饮或不欲饮, 口腔溃疡,咽喉溃疡疼痛, 心中烦热,饥而不欲食、 心下痞硬、压痛、胀满,连及两胁,呃逆, 胃腹冷痛, 四肢逆冷,甚则厥逆冷痛彻骨, 下利,厥利热止,或便秘数日一行, 脉弦短而迟,或沉细而迟,或革。
- }) o& K& l- a-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