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aroline 于 2010-11-30 18:11 编辑
白术:《神农本草经》气味甘温,无毒,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
白术在初夏开花,在伏时结实,生长在湿气弥漫的季节,因此它自然有克制湿气的力量。白术可化水饮为津液,入脾胃化湿气,而脾主肌肉,风寒湿痹多为风寒湿邪驻留肌表,这就是白术主治风寒湿痹的缘由了。
伤寒金匮里诸多风寒湿痹方都有用到白术的,不过也有不用白术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先看看“痹”这个字的含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以风气为主的,叫做行痹或者是风痹,其关节酸痛是游走不定的,体现了风性游移不定的特性。
以寒气为主的叫做痛痹或者是寒痹:疼痛较剧烈,痛处固定。得热则舒,遇寒加剧。这是因为寒邪伤人,引起血脉凝滞不通的缘故。
那么以湿气为主的就叫做着痹或者是湿痹,湿痹当然是肢体沉重疼痛,痛处也是相对固定。
白术在痹症中的作用主要就针对风气和湿气了,而针对寒气为主导致的痹症则作用不那么明显。
我们知道,风气导致的痹症使人烦疼,而湿痹则身重。看看各方证中有用到白术的,都有烦和重这两个症状。
而那些以痛痹(寒痹)为主的方证中,仲景就不用白术了。
我们通过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既桂枝附子去桂加术汤)和甘草附子汤这三个方在主治上的异同来了解一下白术的使用。
这三个方子都可以治疗在表阳虚不能化湿的风湿相搏(少阴表证和太阴外证),但主治证候却有区别。
桂枝附子汤证(174条)是表阳虚比较严重,风湿侵犯于肌表,但里虚寒饮还不重。故桂附合用、温经通阳以散风湿,用枣姜草补津液以提供化源。
白术附子汤证(既桂枝附子去桂加术汤,174条)虽然也有表阳虚的症候,但相比之下,在表之证已经转轻,同时有里虚寒饮参与了,因此,去掉桂枝,免得过分发表而失津液,只用附子通行阳气,而用白术逐在里之水气。这里有一个症候就是小便频数,大便硬。大便硬不是胃实了,而是中焦气化不行,水饮不化津液,水都从小便走了。白术可恢复中焦气化,令水饮化为津液,小便恢复正常,大便自然也通润了。
从这个方证我们也可以看出白术是个双向调节的药。不但能如理中丸中起到治饮止下利的作用,还能通过推动中焦气化来治便秘。中焦气化得行,小便不再频数,自然可以将水分分流给肠胃,大便乃得通润。当然要用生白术,炒制的不行。
甘草附子汤证(175条)呢,从条文中看出也是个表阳虚,在表虚寒,和上述两方区别的是,在里之阳同时也是虚了,表里俱有饮滞,因此桂附通在表之阳,白术清里之饮,以达阳气,甘草生津护胃。
174.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桂枝附子汤:桂枝四两(去皮),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甘草二两(炙)
白术附子汤(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白术四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175.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甘草附子汤:甘草二两(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破),白术二两,桂枝四两(去皮)
风湿痛痹方证中加白术的其他例子还有麻黄加术汤、防己黄芪汤、甘干苓术汤、桂枝芍药知母汤、《近效方》术附汤,可以看出都以风湿疼烦为主。
而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乌头汤、抵当乌头桂枝汤、大乌头煎这些主治痛痹的方证中就不用白术。
这里有一个例外就是附子汤。
305.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附子汤: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
伤寒少阴篇附子汤治身体疼,手足寒,骨节痛,不烦不重,但也用到了白术。那这个其实并不是少阴表证,而是里有寒饮,而且里饮还很重,周身水寒。怎么可以知道是饮在里呢 ——“脉沉者”,脉沉主里有饮,而且真阳也是不足,无法化饮。饮盛津虚,寒水泛滥,到处流溢,所以身痛。不但要用白术,而且加上茯苓共同去饮生津,人参补津液,附子温阳,芍药反佐,而且也可以除去因为津亏导致的血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