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隋 唐 道 教 的 服 气 思 想 中 非 常 强 调 服 元 气 、 内 气 和 内 元 气 , 即 要 求 人 们 保 持 自 身 体 内 的 元 气 勿 泄 , 惜 精 握 固 , 以 求 长 生 。 因 为 人 禀 一 元 之 气 而 生 成 , 元 气 为 人 之 本 根 , 守 住 此 本 根 , 则 可 得 道 , 而 坚 守 本 根 的 方 法 就 是 服 元 气 、 内 气 。 《 尹 真 人 服 元 气 术 》 说 : 「 夫 人 身 中 之 元 气 , 常 从 口 鼻 而 出 , 今 制 之 令 不 出 , 便 满 丹 田 , 丹 田 满 即 不 饥 渴 , 不 饥 渴 盖 神 人 矣 。 是 故 人 之 始 胎 , 不 饮 不 啄 , 故 无 出 入 息 , 即 元 气 复 , 元 气 复 即 长 生 之 道 机 也 」 。1 能 够 使 元 气 不 泄 露 到 人 体 之 外 , 如 人 之 胎 儿 状 态 , 便 得 到 长 生 之 道 的 契 机 。 可 见 服 元 气 或 内 气 的 一 个 总 的 方 法 或 者 说 总 原 则 就 是 保 守 自 身 元 气 , 令 之 勿 泄 。
除 了 总 的 方 法 , 服 元 气 的 具 体 方 法 大 体 有 这 样 一 些 ∶
一. 服 元 气 先 须 澄 其 心 , 令 无 思 无 为 , 恬 淡 平 静 。 出 息 任 其 自 然 而 出 , 未 至 半 口 鼻 俱 关 , 徐 徐 而 已 , 气 即 上 行 , 举 首 以 声 咽 之 。 仰 息 左 , 伏 息 右 , 以 气 送 通 下 胃 气 , 或 以 意 引 气 送 之 至 胃 , 转 下 流 至 丹 田 , 又 从 容 如 初 咽 下 。 咽 下 馀 息 , 息 即 丹 田 不 隔 , 丹 田 不 隔 即 入 四 肢 , 以 意 运 行 即 流 布 。 大 抵 气 不 出 於 玄 牝 , 但 令 通 流 , 须 出 皆 须 调 适 , 不 得 粗 喘 。 如 果 隔 气 未 达 丹 田 , 虽 欲 强 为 , 终 难 致 。 故 初 服 者 多 防 满 , 但 资 少 食 , 必 在 勤 行 。 勤 心 行 即 气 自 流 转 , 自 然 之 功 著 。 这 就 是 饮 自 然 以 御 世 , 朝 神 入 微 , 始 於 三 五 , 成 於 七 九 。 用 仰 势 法 低 枕 卧 , 缩 两 肩 两 膝 , 伸 两 手 , 著 两 肋 。 用 伏 势 法 以 腹 著 床 , 以 被 支 胸 , 手 足 并 伸 。 其 仰 咽 即 令 气 从 左 下 , 伏 咽 令 气 从 右 下 。 咽 气 之 时 , 皆 令 作 声 , 有 津 液 来 亦 须 别 咽 , 乃 须 出 息 , 若 用 入 息 即 生 风 随 入 , 不 可 不 慎 之 。 咽 气 中 间 , 即 别 任 意 休 息 , 待 心 喘 俱 定 , 然 後 可 以 复 为 之 。 初 用 气 时 , 必 须 安 稳 坦 然 无 事 , 气 则 流 通 , 若 心 有 所 拘 , 即 窒 寒 不 流 注 。 初 学 者 先 觉 胃 中 防 满 , 噫 气 不 休 , 但 少 食 为 之 , 即 觉 通 於 生 脏 , 後 自 觉 到 丹 田 , 然 後 始 觉 气 周 行 身 中 , 身 中 调 畅 , 即 神 明 自 然 致 矣 。 2
二 . 服 元 气 於 气 海 。 气 海 是 受 气 之 初 , 传 形 之 始 , 当 脐 下 三 寸 。 婴 儿 诞 育 时 , 惟 脐 带 与 母 胞 相 连 , 其 带 空 中 如 管 , 则 传 气 之 所 形 , 从 此 渐 凝 结 。 人 欲 长 生 , 必 修 其 本 , 人 不 知 其 根 本 , 外 求 修 助 , 万 无 一 成 。 气 海 与 肾 相 连 , 属 壬 癸 水 , 水 归 于 海 , 故 名 气 海 。 气 以 水 为 母 , 而 水 为 阴 , 阴 不 能 单 独 生 成 , 必 与 阳 相 配 。 心 属 南 方 丙 丁 火 , 是 盛 阳 之 主 , 既 知 气 海 , 以 心 守 之 , 阳 下 临 , 阴 上 报 , 因 此 化 为 云 雾 , 蒸 薰 百 骸 九 窍 , 无 所 不 达 。 凡 气 困 者 , 身 皆 有 疾 , 沉 结 在 内 , 或 医 药 不 能 疗 , 尤 须 精 诚 摒 去 外 想 , 闭 气 於 气 海 。 以 手 於 脐 下 候 之 , 气 应 之 候 冲 容 , 如 喘 如 触 , 或 鸣 或 痛 , 如 掣 如 物 , 动 於 掌 下 , 亦 须 静 候 之 , 兼 以 目 下 注 。 是 阳 气 照 阴 , 阴 气 腾 上 , 又 能 为 津 液 , 如 此 久 久 , 鼻 中 喘 息 , 都 无 出 入 喉 , 觉 气 海 中 时 动 用 耳 。 每 用 气 後 , 必 须 微 调 息 使 散 , 若 不 散 , 他 日 为 疮 肿 , 终 不 为 佳 。 3
三. 茅 山 贤 者 服 内 气 诀 。 侧 卧 , 右 肋 著 地 , 微 缩 两 足 , 著 头 向 南 , 面 东 , 两 手 握 固 , 傍 腮 边 。 闭 取 内 气 , 极 力 开 喉 咽 之 , 如 此 七 咽 , 一 吐 气 。 若 病 时 服 气 , 一 咽 两 咽 一 吐 , 然 後 七 咽 一 吐 气 。 又 调 息 , 令 出 入 气 均 , 依 前 又 咽 , 都 四 十 咽 , 然 後 起 坐 练 之 。 竖 膝 坐 , 两 手 相 叉 抱 膝 , 闭 气 鼓 腹 二 七 或 三 七 , 气 满 即 吐 , 更 调 息 , 特 不 得 令 喘 粗 。 调 讫 , 又 闭 气 二 七 或 三 七 , 一 吐 气 , 使 腹 调 适 乃 休 。 或 汗 出 , 头 足 皆 热 , 此 气 遍 , 即 当 饱 满 , 三 关 百 节 , 宣 通 畅 适 。 旧 经 皆 存 想 , 死 为 烦 劳 , 却 使 心 意 难 行 。 服 气 本 於 胎 息 , 但 无 思 念 , 自 合 元 化 之 功 。 常 法 ∶ 能 爱 精 握 固 , 闭 气 吞 液 , 则 气 化 为 血 , 血 化 为 精 , 精 化 为 液 , 液 化 为 骨 。 常 行 之 不 倦 , 精 神 充 满 。 4
四. 幻 真 先 生 服 内 元 气 诀 法 。 服 内 气 之 妙 在 於 咽 气 , 世 人 咽 外 气 以 为 内 气 , 不 能 分 别 , 吐 纳 之 士 宜 审 而 为 之 , 或 无 错 误 。 人 禀 天 地 元 气 而 生 身 , 身 中 自 分 元 气 而 理 , 每 咽 及 吐 纳 则 内 气 与 外 气 相 应 , 自 然 气 海 中 气 随 吐 而 上 , 直 至 喉 中 。 但 喉 吐 极 之 际 , 则 辄 闭 口 连 鼓 而 咽 之 , 令 郁 然 有 声 , 汩 汩 然 从 男 左 女 右 而 下 , 纳 二 十 四 节 , 如 水 沥 沥 , 分 明 间 之 。 如 此 则 内 气 与 外 气 相 顾 , 皎 然 而 别 。 以 意 送 之 , 以 手 摩 之 , 令 速 入 气 海 。
服 气 炼 形 , 稍 暇 入 室 , 脱 衣 散 发 , 仰 卧 展 手 , 勿 握 固 , 梳 头 令 通 , 垂 席 上 布 之 , 则 调 气 咽 之 。 咽 讫 , 便 闭 气 , 候 极 , 乃 冥 心 绝 想 , 任 气 所 之 , 闷 即 吐 之 , 喘 息 即 调 之 。 候 气 平 又 炼 , 如 此 十 遍 即 止 。 初 服 气 之 人 未 通 有 暇 , 渐 加 一 至 十 , 候 通 , 渐 加 至 二 十 至 五 十 , 如 全 身 出 汗 是 其 效 。 安 心 和 气 , 且 卧 勿 起 冲 风 。 这 是 老 延 年 的 良 术 。
委 气 之 法 , 体 气 和 平 , 身 神 调 畅 , 无 问 行 住 坐 卧 皆 可 为 之 。 但 依 门 户 调 气 , 或 伸 於 床 , 或 兀 然 而 坐 , 无 神 无 识 , 寂 寂 沉 沉 , 使 心 同 太 空 。 因 而 调 闭 , 或 十 气 二 十 气 , 须 任 气 不 得 与 意 相 争 , 良 久 , 气 当 从 百 毛 孔 中 出 , 不 复 口 吐 。 5
在 强 调 服 元 气 的 同 时 , 隋 唐 道 教 服 气 也 很 重 视 胎 息 法 , 实 际 上 此 法 和 服 元 气 术 休 戚 相 关 , 服 元 气 时 多 运 用 之 。 《 云 笈 七 签 》 卷 五 十 八 记 载 了 《 胎 息 精 微 论 》 、 《 胎 息 根 旨 要 诀 》 、 《 胎 息 杂 诀 》 、 《 胎 息 口 诀 》 , 卷 六 十 记 载 了 《 服 气 胎 息 诀 》 、 《 胎 息 经 》 , 专 讲 胎 息 。 另 外 散 见 於 诸 家 气 法 中 也 有 不 少 是 关 於 胎 息 的 。 这 也 是 当 时 道 教 服 元 气 的 一 大 特 徵 。
什 麽 叫 胎 息 ? 《 延 陵 君 修 养 大 略 》 说 ∶ 「 人 能 依 婴 儿 在 母 腹 中 自 内 气 , 握 固 守 一 , 是 名 曰 胎 息 」 。 6《 胎 息 口 诀 》 说 ∶ 「 久 久 行 之 , 口 鼻 俱 无 喘 息 , 如 婴 儿 在 胎 以 脐 通 气 , 故 谓 之 胎 息 」 。 7《 胎 息 杂 诀 》 认 为 ∶ 「 胎 息 者 , 然 内 外 之 气 不 杂 , 此 名 胎 息 」 。8 《 胎 息 根 旨 要 诀 》 指 出 ∶ 「 古 修 胎 息 者 , 寻 其 所 著 , 皆 未 达 于 玄 门 , 据 其 文 字 所 陈 , 悉 皆 互 有 得 失 。 或 云 无 气 是 胎 , 闭 气 不 喘 是 息 , 各 执 一 门 , 未 有 所 趣 , 迷 误 後 学 」 。 「 胎 息 者 , 是 天 地 阴 阳 二 气 , 初 结 精 之 气 , 气 结 而 为 形 。 形 既 成 立 , 则 精 气 光 凝 为 双 瞳 子 , 双 瞳 子 者 , 即 父 之 精 气 , 号 为 纯 阳 之 精 , 故 能 鉴 视 万 物 。 又 受 母 之 阴 气 而 成 玄 牝 者 , 即 口 鼻 也 。 是 知 形 为 受 气 之 本 , 气 为 成 形 之 根 , 则 此 二 气 为 形 之 根 蒂 者 也 。 根 蒂 既 成 , 则 能 随 母 呼 吸 , 绵 绵 十 月 胎 体 成 而 生 。 故 修 养 者 效 之 。 夫 云 复 其 根 本 , 此 胎 息 之 要 也 。 」9 可 见 道 教 内 对 此 解 释 有 所 不 同 , 但 以 婴 儿 在 胎 内 内 的 呼 吸 状 态 作 比 喻 是 一 致 的 。
胎 息 的 具 体 方 法 也 各 有 主 张 。 《 胎 息 精 微 论 》 说 ∶ 凡 胎 息 服 气 , 从 夜 半 後 服 内 气 , 七 咽 。 每 一 咽 既 调 气 六 七 息 , 即 更 咽 之 , 每 咽 如 水 流 过 , 坎 声 是 气 通 声 也 。 直 下 气 海 中 凝 结 , 腹 中 充 满 如 含 胎 之 状 , 气 从 有 胎 中 息 ( 气 海 中 有 气 充 , 然 後 为 胎 息 之 道 ) 。 气 成 , 即 清 气 凝 为 胎 , 浊 气 而 出 ( 散 从 手 足 及 发 而 出 ) 。 胎 成 , 即 万 疾 自 遣 , 渐 通 仙 灵 。 凡 服 气 之 时 , 须 关 节 通 , 胃 海 开 , 纳 元 气 。 固 纳 毕 , 即 关 节 还 闭 , 徐 徐 鼻 出 , 纳 外 气 , 自 然 内 外 不 离 , 胎 中 气 亦 不 出 。 但 潜 屈 指 数 息 , 从 十 至 百 数 , 从 一 百 至 二 百 三 百 , 此 为 小 通 , 即 耳 目 聪 明 , 百 病 皆 愈 。 若 抑 塞 口 鼻 , 拟 习 胎 息 , 殊 无 此 理 。 口 鼻 气 既 不 通 , 即 畜 损 脏 腑 , 有 何 益 哉 ? 凡 饵 内 气 , 用 力 寡 而 见 功 多 , 惟 在 安 神 静 虑 , 不 烦 不 扰 , 则 气 道 疏 畅 , 关 节 开 通 , 内 含 元 和 , 终 日 不 散 。 从 夜 半 後 服 七 咽 , 即 闭 气 , 但 内 气 不 出 , 鼻 口 常 徐 徐 出 纳 , 外 气 内 气 都 不 相 杂 , 至 五 更 又 服 七 咽 , 平 旦 又 服 七 咽 , 都 二 十 一 咽 止 。 若 休 粮 者 即 不 限 此 数 。 肚 空 即 咽 内 气 , 咽 内 气 常 满 自 无 饥 渴 。 初 以 小 难 , 久 而 习 惯 , 自 然 内 外 之 气 不 相 混 杂 , 渐 渐 关 节 开 通 , 毛 发 疏 畅 , 气 自 来 往 , 亦 不 假 鼻 中 徐 徐 通 外 气 也 。 胎 息 之 妙 穷 於 此 。 10
《 胎 息 杂 诀 》 介 绍 了 两 种 操 作 方 法 ∶ ( 1 ) 徐 徐 引 气 出 纳 , 则 元 气 亦 不 出 。 作 功 之 人 闭 固 内 气 讫 , 鼻 中 微 微 通 往 来 , 便 令 不 至 咽 喉 而 返 , 气 则 逆 满 上 冲 , 不 可 抑 塞 , 如 此 即 徐 徐 放 , 令 通 畅 。 候 气 调 , 即 复 闭 之 , 切 在 徐 徐 鼻 中 出 入 , 勿 令 至 喉 , 极 力 抑 忍 为 之 , 须 臾 , 忽 然 自 得 , 调 畅 内 外 泰 矣 , 到 此 即 千 息 亦 不 倦 矣 。 胎 息 之 妙 , 切 在 无 思 无 虑 , 体 合 自 然 , 心 如 死 灰 , 形 如 枯 木 , 即 百 脉 畅 , 关 节 通 。 若 忧 虑 百 端 , 起 灭 相 继 , 欲 求 至 道 , 徒 费 艰 勤 , 终 无 成 功 。 此 道 至 微 至 妙 , 出 尘 之 士 方 可 为 之 , 未 离 名 利 之 间 , 徒 劳 介 意 。 ( 2 ) 咽 气 满 讫 便 闭 气 存 想 , 意 如 流 水 , 前 波 已 去 , 後 浪 续 起 。 凡 胎 息 用 功 後 , 关 节 开 通 , 毛 发 通 畅 , 即 依 此 。 但 鼻 中 微 微 引 气 , 相 从 四 肢 百 脉 孔 出 , 往 而 不 返 , 後 气 续 到 , 但 引 之 而 不 吐 。 切 在 於 徐 徐 , 虽 云 引 而 不 吐 , 所 引 亦 不 入 於 喉 中 , 微 微 而 散 , 如 此 内 气 亦 不 下 流 散 矣 。 11
《 胎 息 口 诀 》 介 绍 说 ∶ 凡 欲 胎 息 , 先 须 於 静 室 中 , 勿 令 人 入 。 正 身 端 坐 , 以 左 脚 搭 右 脚 上 , 解 缓 衣 带 , 徐 徐 按 捺 肢 节 , 两 手 握 固 於 两 腿 上 , 即 吐 纳 三 五 过 , 令 勿 结 滞 。 涤 虑 清 闲 , 虚 心 实 腹 , 左 右 徐 徐 摇 身 , 令 脏 叶 舒 展 。 讫 , 即 鸣 天 鼓 三 十 六 过 , 然 後 想 眉 间 一 寸 为 明 堂 , 却 入 二 寸 为 洞 房 , 入 三 寸 为 丹 田 宫 ( 亦 名 泥 丸 宫 ) 。 次 存 中 丹 田 , 次 存 下 丹 田 , 次 存 五 脏 , 从 心 起 , 遍 存 五 脏 六 腑 。 存 五 脏 中 , 各 出 本 方 气 , 及 三 丹 田 中 素 云 合 为 一 气 , 於 头 後 出 , 焕 焕 分 光 , 九 色 上 腾 , 可 长 三 丈 馀 , 想 身 在 其 中 , 此 时 即 口 鼻 俱 闭 , 心 存 气 海 中 , 胎 气 出 入 , 喘 息 只 在 脐 中 , 如 气 急 即 鼻 中 细 细 放 通 息 , 候 气 平 , 还 依 前 用 心 存 之 , 以 汗 出 为 一 通 , 亦 不 限 过 数 。 如 体 热 闷 , 即 心 存 气 遍 身 , 出 如 饭 甑 中 气 , 此 名 满 息 。 再 咽 , 洞 观 形 中 五 脏 六 腑 及 大 小 腹 。 绵 绵 不 闻 , 经 三 十 年 以 绳 勒 项 , 不 令 通 气 亦 不 喘 息 , 喘 息 常 在 脐 中 , 水 底 坐 经 十 日 五 日 亦 可 。 12
《 胎 息 经 》 说 ∶ 「 胎 从 伏 气 中 结 , 气 从 有 胎 中 息 。 气 入 身 来 为 之 生 , 神 去 离 形 为 之 死 。 知 神 气 可 以 长 生 , 固 守 虚 无 以 养 神 气 。 神 行 即 气 行 , 神 住 即 气 住 , 若 欲 长 生 , 神 气 相 注 。 心 不 动 念 , 无 来 无 去 , 不 出 不 入 , 自 然 常 住 。 勤 而 行 之 , 是 真 道 路 。 」 13 这 种 方 法 与 上 引 诸 法 皆 不 同 , 注 重 固 守 虚 无 养 神 气 , 注 重 不 动 心 。 可 见 , 诸 家 对 胎 息 的 认 识 并 不 完 全 一 致 , 在 具 体 操 作 中 也 各 有 主 张 。 也 可 看 出 , 胎 息 与 服 元 气 在 根 本 的 方 法 上 是 一 致 的 , 隋 唐 道 教 服 气 理 论 在 强 调 服 元 气 的 同 时 , 申 说 胎 息 的 重 要 是 自 然 而 然 的 。 这 也 就 是 当 时 道 教 服 气 的 方 法 特 徵 。
道 教 气 功 为 中 华 养 生 文 化 的 上 乘 精 品 , 它 积 淀 了 中 国 文 化 的 优 良 传 统 , 其 中 固 不 免 有 一 些 不 合 乎 现 代 科 学 之 处 , 但 其 主 体 部 分 仍 不 失 为 原 始 生 命 科 学 的 结 晶 , 是 道 教 对 中 国 古 代 科 技 技 术 的 一 大 贡 献 。 这 一 贡 献 , 对 当 今 人 类 的 人 体 生 命 科 学 及 医 疗 养 生 学 的 发 展 仍 有 巨 大 的 借 鉴 价 值 , 值 得 我 们 深 入 发 掘 , 认 真 总 结 。 隋 唐 道 教 注 重 服 元 气 并 总 结 出 一 套 方 法 , 成 为 道 教 功 演 变 史 上 的 一 个 重 要 时 期 , 它 接 承 汉 魏 南 北 朝 道 教 气 功 已 有 的 成 就 推 陈 出 新 , 总 结 提 高 , 又 为 唐 末 五 代 及 宋 元 内 丹 的 崛 起 准 备 了 修 件 , 打 下 了 基 础 。 这 是 一 个 从 外 丹 转 向 内 丹 的 重 要 的 过 渡 时 期 。 隋 唐 道 教 服 元 气 的 方 法 可 以 说 是 中 华 养 生 文 化 宝 库 中 的 一 大 瑰 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