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时间:2014.11.28 主讲老师:鲁--岱宗-岳义亮 主讲内容:《伤寒论类编补遗》太阳病篇3-11条 今天主要以恩师的《伤寒论类编补遗》为蓝本,共同学习太阳病篇的第3—11条。 这几条主要是对太阳病的概念、证候、症状、诊断标准,及疾病的传变、服药方法、病后的养生康复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我们先来看第三条: 3、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宋1) 在整部伤寒论中,有关太阳病的篇幅最广,论述最多,它是以太阳病为例,详细阐述了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转归,所以这一篇是重点,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 太阳病,是三阳旳表病,为阳之表,分伤寒和中风两证。这一条,是太阳病的总纲。 也就是说,只要是出现了这一条说的三个症状,就可以确诊为太阳病,这个也类似于西医所说的金标准。然后再根据具体的症状,去鉴别是中风证与伤寒证。 下面我们来分述一下太阳病的诊断标准: 第一:“脉浮”。 太阳病,在病位上,属于三阳之表,为阳之表位,外邪入侵(主要是风寒湿)之后,卫气津液外聚于肌表,在脉管的表位会体现出来,脉象也会表现为浮像,浮脉主表,所以这是诊断是否为太阳病的一个主要指标。 第二:“头项强痛”。 所谓头项强痛,就是头部连带着颈椎、项韧带、后背等部位,紧张僵硬而疼痛,也有的会出现酸楚不适。主要的病机就是,风寒之邪束于肌表,卫气津液聚集到体表和上焦与之抗衡,就会出现局部的紧张和疼痛。 师父指出,身体的这个卫气津液气化有个机制:我们喝进去的水,到了中下焦,被蒸腾气化成津液而上达上奉,同时还要向周身散发,直到皮肤,生成汗液,就像水蒸气一样。 现在的情况是,肌表被风寒所居,在表的津液不能正常的出汗通透,就会有一部分加入到上达的这部分,导致了上焦津液的雍滞不通,因此,表现为头项部位的紧张疼痛,甚至面目轻度浮肿、鼻塞流涕、眼红流泪甚至血压升高等不适症状。 这个有点类似于那个高压锅原理,压力没处释放,在那顶着,包括现在很多的高血压患者,也是这个道理,这种病,从风论治,一发汗,压力就降了,症状随之减轻,就是这个道理,这次在南阳培训班师父专门讲解了关于中风的论治法则,包括前几天师父也专门在总群进行过详细的讲解,大家可以认真学习一下,都是干货啊! 第三:“恶寒”。 太阳病,必然会出现恶寒,同时还会伴有发热。它这条把发热症状给省略了,其实,在第一条就告诉我们了“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所以,关于这一条,我们修正如下:“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发热)恶寒。” 因为太阳病的属性是阳证,说明正气旺盛,卫气津液充足,与风寒湿邪抗争的比较剧烈,要通过发热汗出的形式鼓邪外出,这是机体的一种自然抗病机制决定的,这个也类似于敌我双方斗争,我军兵粮充足,斗争激烈,一定要把敌人驱逐出去一样。 恶寒是与发热同时出现的,因为身体要祛除病邪,驱邪外出,但是斗争比较激烈,病邪(敌人)也会顽固抵抗,就会有怕冷的现象出现。这也是身体的一种自我防御机制。 以上就是太阳病的三个诊断标准,这三个症状指标,要同时出现才能定性为太阳病。太阳病是正气和邪气俱盛而正邪交争于肌表和上焦的必然反映。 关于第二个指标,强调一点,头项强痛,并不是太阳病所专有的,在少阴病、少阳病、厥阴病的表证上,也会出现,因此这个指标可以作为必要的参考。在脉浮、发热恶寒的基础上有此症状,才能定性。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关于“脉浮”,在临床当中一般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整体寸关尺三部都浮,还有一种是寸部脉浮的明显,这两种都可以定为浮脉。这一点,大家临床多了,自然会有体会。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宋4) 这一条讲的是太阳表证的传变与否的问题,用伤寒一证来作为代表举例来讲解了。 太阳伤寒证,刚刚得了一天,如果脉只是浮紧,不急躁滑数的,说明病还在表位,没有往里面发展传变。其实太阳中风也是这样,脉浮缓,不急躁滑数,说明也是没有传变。 如果刚得了一天,无论是中风还是伤寒,就出现极度的恶心、欲吐,如果烦躁的严重,脉象滑数厉害的,就说明已经发生了传变。 这一条的关键点就在脉象上。只要是脉象出现了急数的,就预示着疾病要发生传变了,或入少阳或入阳明或入三阴。身体健壮的,多传少阳或阳明,体弱的,会耗伤津液阳气而入三阴。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宋5) 这条讲的是太阳伤寒证或中风证,过了两三天,脉不急数,也没有阳明的烦躁症跟少阳的呕吐症或他纲症状,说明没有传变,还是在太阳表位。由此推测,即使到了7天,没有出现这些症状的,也是还在太阳表位,没有发生传变。 6、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宋9) 这条讲的是六纲时相。关于这个问题,在基础篇有师兄讲过,大家也可以去看一下《伤寒论类编补遗》绪论中的六纲六病时相去理解跟掌握,这里就不再重复。 在这里,“解”,发谢音,有分解、开释的意思,意思是说,到了这个时间,疾病就会有解除和痊愈的机会,欲,有欲行、试图的意思,这是机体的一种自我恢复平衡的机制。在身体正气旺盛,病邪衰微的时候,就会出现自我祛病而痊愈的现象出现。 一切疾病,按照六纲法则,都可以分为六大类别,分属于六纲的三阴三阳,由此可知,六类疾病有六个欲解时相,也就说明,我们的人体,针对六类疾病,本身也存在六种自我平衡机制。 这种机制,是按照天人合一的法则去运转,严格按照时间或季节的不同而体现出来。这个对于判断疾病的预后转归及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另一方面,在机体正气不足,病邪旺盛的时候,到了其欲解的时间,机体反而难以将病邪祛除,就会出现强烈的正邪斗争,有的反而会加重病情,这个是必须要注意的。这个欲解时,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信息,在临床当中选择合适的时机去治疗。 那么,本条讲的是太阳病欲解时 对于阳性的表证类疾病,机体与他对抗和寻求自愈的时间,就是每天上午的巳时到未时,也就是上午九点到下午三点这个时间段。从一天的四季分属来看,这属于一日的“夏天”。 夏天天气炎热,汗流浃背,每天的中午这个时段,也是一天之中最热的时候,阳气都到了肌表,这属于一种自然的汗法,而太阳病的治疗方法,也是要用汗法。 这也就能够说明,人与自然协调统一,自身的阳气也会按照时间的不同进行往返出入,阳气到了中午或者夏天,就要聚集到体表,以汗出的形式外发,一些在表的病邪就会随之被排除。 在病邪不盛的时候,可以不用药物辅助,也会自然痊愈。其实这个就是我们自身存在的六大自稳机制,在临床当中,根据这个机制来准确的掌握治疗时机,以提高疗效! 7、大法,春夏宜发汗。(《病可发汗证篇》) 这条并不是说一定要到春天和夏天才能用汗法,关键还是要辨病机,只要符合病机,我们随时都可以用。 恩师也反复强调过,读书不能太死板,要结合上下文整体来看,不可死于句下。 这条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的养生的含义,指的是古人除了《素问》的四季养生法之外,还有个四季服药法则。 比如:春天吃一付吐药和发汗药,把一冬的浊气吐出来,把在表的寒气发出来,帮助阳气正常生发。夏天容易出汗,易受风寒,吃一付发汗药,表一表风邪。秋天万物收敛,阳气内敛,吃一付攻下药,把内里的垃圾清理一下。冬天阳气入里,万物潜藏,用温灸法或者吃一付温里药,来顾护阳气。 第二个含义就是表证要用汗法。驱除在表的邪气,帮助阳气生发。 8、脉浮,故知汗当解。(《病不可灸证篇》) 脉浮,说明病在表位,卫气津液都聚集在肌表了,与病邪抗争,要用发汗的方法,帮助阳气透发出去,邪气自然就被驱除了。因此见到了脉浮,就要首先想到用汗法去处理,如果再具备一些表证,尤其是太阳伤寒的表证,就更对证了! 9、凡发汗,欲令手足皆周至,絷絷一时间益佳,但不欲如水流漓。若病不解,当重发汗。汗多则亡阳,阳虚不得重发汗也。(《病可发汗证篇》) 这一条是紧接着上一条讲了一下发汗的尺度及注意事项。有以下四点: 第一点:凡是用汗法,要使手脚都要出汗才行,只是躯干、前胸后背及头部出汗是不行的,要尽量使四肢和手脚都要出汗才行。 第二点:出汗的时候不能出一点汗就算了,要保持汗出持续一段时间,一般是40-60分钟左右。 汗出的程度要“挚挚”的样子,千万不要大汗淋漓,要连续的保持皮肤有一层微汗,比较潮湿的状态。如果汗出太多,直往下淌就是太过了,会伤津液的。 第三点:如果保持这种微微出汗的程度一段时间之后,病情不见好转,还要再次服药,再次保持这种状态,直到好了为止。 第四点:讲的是禁忌。如果发汗不当,汗出太多,不但病不能去除,严重了还会亡阳虚脱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虚寒体质的人,在发汗的时候就要注意尺度,即使发汗也要轻微,不能过重,也不能重复发汗。 10、凡服汤药发汗,中病便止,不必尽剂也。(《病可发汗证篇》) 这一条比较好理解,接着上条再次提醒我们,服汤药发汗,病好了就不要再服了。中病即止! 现在这样的患者还真不少,你再嘱咐他也不听非要都吃完,说是吃了总比浪费了好,舍不得扔,说扔了太可惜,你说咋整? 这个我们一定要注意,尤其是本身体质就比较弱的,搞不好发汗太多会伤津液,变生他病或导致疾病的传变。 11、凡云可发汗而无汤者,丸散亦可用,要以汗出为解,然不如汤随证良。(《病可发汗证篇》) 这条是告诉我们,得了表证需要发汗的时候,如果工作不便或者地处偏远,买不到药或者不方便煎药,但是有现成的丸药或者散剂,也是可以用的,但是要以汗出祛病为标准。 但是效果肯定不如汤药来得快,而且汤剂可以随症加减,更加灵活。这种情况在临床当中很普遍,我们自己可以灵活掌握!关于丸散,其实我们汉传的不少师兄都有在做、在用。在这一方面,地平师兄、一品师兄、还有五哥等都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疗效也是很不错,大家可以向他们多多请教学习。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吧,感恩师父!感谢大家的支持! 借此机会说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对于一些基础的概念性的知识点一定要牢固掌握,我们一定要加强学习!万丈高楼平地起,这是根基,包括一些基础的概念,很多人都不重视,但我们做学术搞临床,必须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 师父也多次指出:“概念模糊,相互借用,理论混淆,疏于严谨”这是目前中医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导致中医没落的最大问题”。 师父给了我们明晰的六纲框架,只要你把这个框架建立起来,然后在学习与临床过程中不断地去充实、总结、完善,就会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也会越来越轻松. 当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当你停止不前的时候,不能一味的埋怨、抱怨,甚至责骂、诋毁师门!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你用心了吗?你尽力了吗?你思考了吗?一份恭敬得一份利益,你尊师了吗?汉传的学术,一但通透则如明镜,可以照各家所论,去其迷言惑语,照见本相,合道则可为我所用,终不出六纲五证药症法门!唯愿大家一门深入,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必有所成!与大家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