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人:俞坤琴
5 f- E* H; S! s: {1 G- j3 j" k$ U T3 B4 Z! e& ^# ?( G' U( F5 |
伤寒论条文127---137 127、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金匮)黄芪桂枝五物汤方 黄芪(三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血痹,顾名思义,就是血液痹阻而流通不利。其实就是太阴中风的重症。 “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 这句话就说明了血痹的症状。 什么外证?太阴外证,中风证。 说太阴外证叫中湿证也可以。 为了和六纲概念相统一,我们就叫太阴中风证。便于理解。 太阴中风,必有水湿参与。 “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金匮)” 还不是表阳虚而受风了? 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他讲养尊处优者,“骨弱肌肤盛”,这不是说他强壮,“肌肤盛”是说白白胖胖,虚胖的那种,吃得胖胖的,还不锻炼的。干点活,做点事,疲劳汗出,躺在床上,开个空调,凉快一下,风寒就进去了,就得了“血痹”。 脉阴阳俱微,是指的浮沉都无力,寸口和关上,也都无力,虚的厉害。进一步了,尺中细小而紧,是下焦还有阳气抗衡的表现。这种情况,有些病人是极度恶风的,你在身边向他吹口气他都害怕。身体不仁如风痹,就是麻木不仁,如蚁行,麻酥酥的。四肢也会烦疼的! 他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汤祛风和营卫,黄芪补虚祛风。方子不错,白芍加倍就对了。 他这个方,加大了生姜的用量,重在解表祛湿。 黄芪,对于汗出,伴有严重的恶风症状,疗效很好。 可以用到90-120克,甚至更多。 黄芪,在临床上的经验,用量大些效果奇佳。 128、趺阳脉浮而涩,少阴脉如经者,其病在脾,法当下利。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以少阴脉弦而浮才见,此为调脉,故称如经也。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宋本脉法) 这条,是宋本辨脉法篇的,这篇内容,后人乱加进的东西也不少。 很多脉法,也是叙述的混乱不堪,没人整理。 这条的文序,有问题,我们要修改一下。如下: 趺阳脉浮而涩,少阴脉如经者,其病在脾,法当下利。以少阴脉弦而浮才见,此为调脉,故称如经也。 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 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宋本脉法) 这条的解释呢?后人也是各说各的,不能统一。 趺阳,看到有个足字旁,就往脚上考虑。 并且又和《内经》的三部九侯脉法相联系。 说它是足背的跗阳脉。 这个说法,成了主流,不去附和,便似乎成了谬论。 就像人迎脉,一说人迎,就往脖子上的人迎穴上琢磨。 那么,这种无限引申式的联系推理,对不对?有没有价值?还是有点,不过,已经超出了学术本义了。 我们还是讲讲实际的本义,也就是实际的临床用法。 趺阳,是足阳明。 脉的部位,在两关。 浮则为胃,沉则为脾。 这里的脾胃,当理解为阳明和太阴部位。 代表着胃气。 趺阳脉浮而涩,说的是关脉浮而涣散迟涩。 重按当然就更虚。 少阴脉如经者,少阴脉,部位在两尺,沉取而得。 那么,他说,“以少阴脉弦而浮才见,此为调脉,故称如经也。} 少阴脉弦而浮才见,此为调脉,这就不可理解了。 因此,他这里的“弦而浮才见”,是个错误。 应当是“弦而沉才见”才对。 少阴脉,主下焦膀胱的,正常时是沉弦而和缓柔顺。 要是浮取即得,哪里是正常的如经脉呢? 那就要尿急尿频了。 他要说的,就是病在中焦,胃气不足的虚寒,导致下利,是个中焦虚寒的太阴病。 “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 这又是一句引子。 有人把它和下一句的脉浮涩乱联系,说是一个脉,这是不对的。 脉浮大,浮而有力,沉取虚弱,是表实里不足。他用了气血来隐喻表里。 表证多见这个脉象,尤其是阳明外证。外有实热,里面津亏不足。 “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紧接着上一句,他说,如今呢,关脉浮弱而重按虚散迟涩,这是胃有虚寒,太阴病无疑。 “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病人下利,要是见到了关脉反而滑数有力,这就不是太阴病了,当属于阳明里热证的下利了,重了,要湿热伤及络脉,而便脓血。 129、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搏,肠鸣而转,转即气动,膈气乃下。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宋本脉法) 关脉浮紧有力,要腹胀而绞痛,肠鸣不止,气往下窜。这是系阳明的寒饮结实啊,也会下利的。 “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趋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为什么要浮紧?说明病位浅,或者受的是外来之寒,比如吃了冷饮,或者腹部受凉等。 “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要是在此基础上,还见到尺脉沉弱无力,就是还有下焦虚寒的厉害,水饮泛滥,外阴会水肿。 关部这个脉,脉有力而数,是主阳明,脉无力而迟,是主太阴。 要是脉弦紧有力而迟涩,就是有水饮实邪参与。本是太阴病,因为有实饮了,就要辨为“系阳明”,用温下法治疗。 这是系阳明的寒饮结实啊,也会下利的。 趺阳脉,常常涵盖了太阴脉。 表述上,书中不提太阴脉。 总之,关脉这个趺阳脉,有实热的就是阳明,有虚寒的就是太阴。 这是这个脉的特殊表述,大家要知道这个表述方式,否则就会迷惑不解。 130、趺阳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为难治。(宋本脉法)0 h1 q; H% @1 ^. h2 q0 M
紧脉,一定是有实寒水饮的。 还会疼痛。 脉大而紧,下利腹痛。说明寒邪水饮旺盛。 虚寒为本,实饮为标,虚实错杂,实邪旺盛,虚体又不任攻下,温补力量又不足以化除寒邪,难治。 可以用温灸法,慢慢调理。 131、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宋本脉法) 关脉极沉为伏,象贴着骨头一样,还细弦而紧,同时还迟涩。 见到这个脉象,会出现吐逆,吃不进东西,堵塞的难受,吃的东西不消化,吐出的也是不消化的食物。 这叫积聚脉。 条文叫关格,后世叫噎膈。食道癌,胃癌多见。 这叫什么?太阴病,滞证,系在阳明。 上面那条叫难治,这条才叫真正的难治,甚至是不治。 仲景书中,凡是有“难治”、“不治”、“死”这几种字样的条文,都不给治法和方剂。 古人聪明,不苦心去做没结果的事情。 不像我们,不能治了,还要给强治。 我们要去探讨,就是属于强求。 当然,安慰疗法也是必须的。少受些痛苦而已。 但是,也有极少数治愈的,能救一个算一个吧。 132、下利,脉迟紧,为痛未欲止,当温之。得冷者满,而便肠垢。(病可温证篇) 下利,脉还迟紧,这个紧,不是很强的很有力的,是微紧,毕竟有寒,会腹痛不止。 太阴里证提纲,典型的腹痛叫“时腹自痛”。 这条叫“为痛未欲止”。疼痛不肯止。 说明寒邪有结实的征兆,比六纲的太阴提纲症状重些。 治法,用温法治疗——温灸、四逆类方,都是温法。 “得冷者满,而便肠垢。”要是不用温法,而给用了寒凉药,或者又接触了寒冷,则会腹胀满,便肠垢。 肠垢,指大便排出垢腻腐败物质。 这里的便肠垢,要和《金匮》所言的肠垢概念区别一下。 《金匮》:“大肠有寒者,多鹜溏;有热者,便肠垢。” 他这条说,得冷腹胀满,便肠垢。这个肠垢,不是有热的那个肠垢,这里是指腹泻的更厉害,甚至把肠道内壁附着的粘液都便出来了。 133、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金匮) 中寒严重,为太阴,要下利。是里虚寒的问题了。里虚寒比较严重,不能抗御外邪,一旦有外邪入侵,会有个现象,就是要打喷嚏,还打不出来。最后强调了一句,“此人肚中寒。”即太阴里寒。 134、下利,(不)欲食者,就当温之,(拟补:宜理中丸)。(病可温证篇) 理中丸方: 人参 干姜 甘草(炙) 白术(各三两) 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根据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这条的方子,是刘老师根据条文本义而补充的。因为宋本太阴篇条文,没有理中汤方证。 下利,在这里是个代称,是太阴里证的代表性称谓。太阴的主症是自下利。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要具备上述症状才是病机与理中丸方证对应。 第二句,“欲食者”,这是个错误。 因为书中说过,阳明病,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要是阳明里热下利,可以有能食的现象,治疗要清热的。 假如是欲食的,说明中焦不寒,后面怎么来个“就当温之”呢? 因此,要改成“不欲食者”才符合。 太阴里证,里虚寒,也分上中下三焦病位。 太阴中焦的虚寒,才有下利、呕吐、不能食。 中焦,是气机升降的枢纽,升降逆反,就会上吐下泻。 治疗呢,要用理中丸或理中汤。 理中丸治疗太阴虚寒下利,古今各家都首肯的,没有异议。 理中,理中焦也。 宋本《伤寒》,在霍乱篇有理中丸方证。治的就是霍乱的腹痛、吐泻。 其实,理中丸方证,就是典型的太阴里证。 这个方,在《千金方》里,叫治中汤。原方也有加减法的。 《千金方》治中汤: 治中汤。治霍乱吐下胀满,食不消化,心腹痛方。 人参 干姜 白术 甘草(各三两) 上四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不瘥,顿服三剂。远行防霍乱,根据前作丸 如梧子大,服三十丸。如作散,服方寸匕。酒服亦得。若转筋者,加石膏三两。 (仲景云∶ 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心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复用术。悸者加茯苓三两。渴欲得水者,加术合前共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合前共四两半。若寒者,加干姜合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一食顷,服热粥一升,微自温,勿发揭衣被也)。 从“仲景云”这句看,孙思邈看到的这个方,也是方后有加减的。 这个方后加减,有些不合理法,怕是孙思邈之前的医家所加。或者有可能是林亿他们在校勘《千金方》的时候,加入的。 治中汤这个方剂的组成。 人参,甘苦,小寒,也可以说性平。《神农本草经》: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这个药,主入阳明,滋养津液。 下利不止,有津液受伤的问题,要用它补生津液。 白术,辛苦,温。《神农本草经》:主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 这个药,渗湿。主入太阴。太阴中湿,白术除饮止汗 那么,从药症叙述上看,什么叫止汗除热? 这个,指的是太阴表证,风湿的那个发热汗出。 风湿去掉了,自然就汗收热止。 能消食,是因为内里的寒饮去掉了,胃气恢复了。 干姜,辛热。《神农本草经》:主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这个药,是最对药症的。 温中焦!太阴本药 化除寒饮,上止逆呕,下止泻痢。外能去风湿痹阻。 炙甘草,甘平。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尰,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这个药,养胃气津液,补全身。 丸剂不如汤剂来的快。 急证用汤剂,慢性的,用丸剂。 这个方子,一方面驱寒、温中焦,止吐利,化水饮,一方面补充下利丢失的津液。 这种情况下的虚寒下利而丢失津液,会有口干,有渴不欲饮。 要是慢性的轻症,津液没有损伤的,可以去掉人参。人参一旦用不好,反会妨碍水饮的解决。 后面的那个加减法,错误太多,不要去理会。 方证的药物加减,必须要熟知药症才不会出错。 腹中痛者,加人参合前共四两半。 就这句来说,腹中痛,是什么性质的痛? 是津液丢失严重导致的,还是内有邪滞导致的? 要是里急后重的邪滞,伴有虚寒水饮,加人参怕是不行——要加白头翁才行。时方喜欢加木香。 “悸者加茯苓三两。渴欲得水者,加术合前共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合前共四两半。若寒者,加干姜合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 这里都存在严重问题。 渴欲得水者,加术合前共四两半,怎么不加茯苓了? 茯苓,主胸胁逆气,忧恚惊恐,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若寒者,加干姜合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 寒多,最好加附子。寒饮导致的腹胀满,要去白术,就成问题了。 中焦有虚寒水饮,枢机不利,一个要上逆呕吐,一个要下趋而下利。因此要治理中焦。 那么,下焦呢? 下焦虚寒下利,治理中焦,不起作用的。 赤石脂余粮汤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 “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太阴下利,还有个下焦问题。 因此,刘老师根据这条,拟补了一条如下: 135、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拟补)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赤石脂(碎,一斤) 太一禹余粮(碎,一斤)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这个下利在下焦,特有的症状就是腹胀,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尺脉会显示微弱虚象。 因为不在中焦,因此呕吐的问题可以不存在,食欲也一般不受影响。 再下去,就要合并少阴四逆而脱阳了。 这种情况,往往是重病才有,下焦虚极不固了。 赤石脂禹余粮汤这个方子也能治疗慢性久泻。 赤石脂,味甘平。主黄疸,泄利,肠癖,脓血,阴蚀,下血,赤白,邪气,痈肿,疽痔,恶创,头疡,疥搔。久服,补髓益气,肥健,不饥,轻身延年。 太一禹余粮,味甘平。主咳逆上气,症瘕,血闭,漏下,余邪气。 如果没有太一禹余粮,权宜之法用禹余粮加干姜来用。 无论什么余粮,对于这个方证,保险的话,还是加一味干姜保险。 在这个单一的太阴虚寒在下焦的下利不止,要用到赤石脂和禹余粮的利水收涩。 赤石脂对于下焦水饮为患比较管用。比如大便溏泻,妇人带下量多。 “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用了涩剂还不止,什么问题呢? 哦!是还有下焦虚而造成的水不化气啊,水谷不能分别了,要利水才行,要利小便啊,这样就好了, 可以五苓散之类的解决他。复不止者,是说服了固涩药,缓解了,不是利不止了,没好利索,就利一下尿,就可以了。这条明白了吗? 五苓散也要注意一个问题,泽泻是清热的,量很大啊。 没有热的,用了可是不严谨,甚至要出问题。可以换将, 用椒目代替泽泻就可以了。 椒目,气香,味辛辣。《唐本草》:主水,腹胀满,利小便。 要是有点阳明热参与,就可以直接用五苓散。 136、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缓者,此名中湿。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金匮) 太阳病,这句前面该加“形似”两个字才好理解。 这条,讲的是太阴表证与太阴里证的合并证,表里具病。 他说太阳病,可不要误解了,这是说看似表证,象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太阳病的表证多有身疼关节疼。但要看整体症状,尤其是脉象。就像温病一样,他说,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是一个道理。 也和阳明病,不能食者名中寒,都是一个道理。 本义就是要你会鉴别,辨证不能只凭病位,病机寒热更至关重要,更要明确分辨。 “脉沉而缓者,”有的版本是沉而细,是不对的。沉细,是水饮在里而血虚。《脉经》原文是缓。临床上观察也是沉缓。沉缓是水湿浸渍涣散,不能化生津液的表象。他后面给解了,这大概是王叔和给解的。中湿,是中有水湿的意思。 “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他说,水湿阻遏的症候,必然小便不利,大便反而快利,就是便溏。这是内有水湿,泛滥肌表,身重疼痛,水湿不化,在肠胃不吸收,尿就少,水液都随着大便排出了。“但当利其小便。”就是想办法化水湿,利了小便,水湿得化,就好了。 这样看来啊,这个所谓的中湿的关节痛,是和三阴水饮有关。见到这个症候,就要通阳化气利尿才行。 用什么方子对证?——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 桂枝汤解表,茯苓、白术,利尿,去湿痹。 要是有别的症状参与,中焦虚寒厉害,还可以加干姜、附子。 太阴病的很多内容,散入《金匮》了 吴茱萸汤,苓甘五味姜辛汤,苓桂术甘汤,都是太阴方证 人们都在糊涂着 一定要还给大家一部完美的伤寒读本才行 人家仲景当初的内容,本应该就是这样规范严谨。是规矩绳墨 阳明有三焦问题,太阴也会有三焦问题的。两两相对的 厥阴与少阳,也是一样。 上中下有阳,一样也有阴 少阳是偏中上焦,厥阴是偏中下焦,彼此又互相连带 少阳会有下焦症候参与,厥阴会有上焦症状参与。 少阳有邪高痛下,厥阴有气上撞心 表,也有上下。 表证,太阳多在上,少阴多在下。 少阴,有小便清白,尤其下肢多寒凉。 因为太阳和少阴表证不能十分明确区分三焦问题,因此不论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虚故引水自救。 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下焦里面有真阳的。 没伤真阳,就是太阴, 伤了真阳,才是少阴。 137、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宋280) 太阴为病,条文明确了前提条件。那么太阴病的病机是什么? 太阴病病机即是里寒里虚。里寒,阳气不足。里虚,津液生成不足。 那么临床上必须有太阴病的症状依据,来支持对病机判断的正确性。 太阴病,阳气不足,脉也跳得弱。特别是关部脉,沉取弱而无力。 这个弱字,应该包括迟、细、微等脉象特点。正和阳明的滑实有力相对。 太阴病病机符合了,脉也显示迟弱无力,再加个大便自利不止,所谓的自利益甚。 这个时候,用的方剂里面,就不要用大黄和芍药这类寒凉而泻逐的药。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句话,“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 这句话还有一个深意。 什么意思?就是如果要用到某个对证的方剂治疗的话,如果这个方里有芍药或者大黄的,就要减掉。 如桂枝汤或者真武汤的时候,要减掉芍药。用温脾汤的时候,要去掉大黄 温脾汤,治疗实寒久泻啊,为什么要去掉大黄?因为温脾汤的实寒久泻,脉象要紧实。而脉象要是虚弱,就不是实寒,就不能用大黄。 为什么不是减量,而是要去掉?因为“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因为中下焦气弱,难以承受大黄芍药的寒凉攻伐,用了更是要泻下无度而耗损阳气,丢失津液。 太阴病,阳明中寒,胃气弱,用了大黄、芍药之类,会更加虚寒衰弱。 脉象要是虚弱慎用下药 不是减量,是去掉。 因为这条说的是太阴病,没说有阳明参与。 要是说,太阴之为病,脉不弱,续自便利,烦躁、发热汗出,腹胀腹痛,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这样的话,你可以用,减量用。 减,是方子里有的要减掉的意思。 他要是说,“去之”就没有疑惑了。 设当行桂枝汤或温脾汤等有大黄、芍药者,宜减之。 太阴病,脉弱,里虚寒,便利不止而频数。这是一派虚象,不能用大黄、芍药。 要全句合起来理解。 不然,就不符合本义。 纯太阴病,哪有用芍药和大黄的道理? 因此要理解成:设当行(桂枝汤或温脾汤等有)大黄、芍药者,宜减之。 + J S' v: i! n2 T! ?, x* L) p
, K1 [) ~% i* G3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