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上课。上节课我们讲了小前胡汤,这节课就开始了方证的化裁。 先看小前胡汤方剂后面的加减有哪些: 《伤寒论》对该方的药症加减,做了例举: “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 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 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 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 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 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 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第一句:小前胡去半夏人参加瓜蒌汤(前胡8,黄芩3,瓜蒌1,甘草3,大枣12,生姜3) 我们用方证解析法分析一下: 刘志杰经方解析法之三才解析法: 阴性药:寒性药--黄芩3 瓜蒌1枚(除燥) 凉性药--前胡8 (除烦) 平性药:甘滋--炙甘草3 大枣12枚(助阴) 阳性药:温性药--生姜3(除滞) 刘志杰经方解析法之四象解析法: 君:前胡8 阴(主症) 臣:黄芩3 瓜蒌1枚 阴(兼症) 佐:炙甘草3 大枣12枚 甘滋(辅助君臣而护胃气) 使:生姜3 阳(沟通阴阳) “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这条有点问题。 小前胡汤方证中有一条“心烦喜呕”,这里说的是后面的或然症,心中烦,但是没有恶心呕恶症状就去掉半夏和人参,加栝楼一枚。 这是在给你演示方剂的加减条件, 从病机上看,这个胸中烦,应该是阳明的烦,不然不会加寒性的瓜蒌;上焦阳明热象重了,热盛灼伤津液,时方所谓心火盛,则心烦口苦。 这样,病机则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寒饮参与,是少阳阳明合病,五证上属于温烦证,用药上以寒凉药为主。去大温的半夏可以。 为何还留下了使药生姜?这是由于病邪在上焦,阻于心下,造成气机闭塞,胀气不通,才出现了条文里说的“胸胁苦满”,经脉受阻,则循环不畅,局部出现了“凉滞证”的表现,因此借用了温性的使药生姜解决局部症状,同时,沟通阴阳,使心火下潜交于肾水。 另一种,是有寒饮参与,是少阳阳明太阴合病,属少阳,五证上是阳痞证,用药寒热并用,这时半夏是不该去掉的,半夏大温,散结降逆除水饮。 人参该不该去掉呢?从症状与药症上看,人参是可以不用去掉的,人参既能清热,又能补津液,解决上焦热盛津亏。 继续往下看,加瓜蒌一枚,加的依据是什么,没细说,胸中烦?少阳病本就有“心烦喜呕”,那岂不是小前胡汤里要多一味瓜蒌了? 这个这也是在让你思考了,加减变化的依据是什么?药症啊!所以加瓜蒌一枚,要有“瓜蒌症”才可以吧?我们看看瓜蒌的药症: 瓜蒌 寒 酸甘滋 《别录》主胸痹,悦泽人面。 这个药,清热化痰,开胸散结,通胸中郁烦,多服便溏。 少阳的烦,是上焦里热造成的,前胡和黄芩就能解决,而这个烦,是实热证结胸的痰瘀结聚造成的,这就间接告诉你,这个烦,是结胸证的烦。 何谓结胸?在《伤寒论类编补遗》中讲的很详细,这里不细说了,简单说一下结胸证的特点: “心下结痛拒按”。我们来看看这个条文: 374.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汤主之。(宋138) 小陷胸汤 黄连(一两) 半夏(洗,半升) 栝蒌实(大者一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结合这条,大家看,只有当小前胡汤证出现了心烦不呕,心下硬痛拒按,便软不利,才可以加用瓜蒌。 而半夏呢,药症里说了:能解决“心下急痛坚痞”,所以不管前面的2种病机如何,半夏都不该去掉。 综上来看:小前胡汤证中,出现了明显的小陷胸汤证,阳明里实热加重,热盛津亏,怎能去掉人参;心下硬痛拒按,怎能去掉半夏。 所以,小前胡汤这条的加减,是存在问题的,应该修订为:“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加栝蒌实一枚”。 看下一个方子: 小前胡去半夏加人参栝蒌根汤(前胡 8,黄芩 3,人参 4.5,天花粉4,甘草3,大枣12,生姜3) 刘志杰经方解析法之三才解析法: 阴性药:寒性药--黄芩3 (除燥) 凉性药--前胡8 人参4.5 天花粉4(除烦) 平性药:甘滋--炙甘草3 大枣12枚(助阴) 阳性药:温性药--生姜3(除滞) 刘志杰经方解析法之四象解析法: 君:前胡8 阴(主症) 臣:黄芩3 人参4.5 天花粉4 阴(兼症) 佐:炙甘草3 大枣12枚 甘滋(辅助君臣而护胃气) 使:生姜3 阳(沟通阴阳) “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 这句没有问题。这样加减的依据是什么,大家思考一下。 整个伤寒论,论的就是津液的疏布,人体就像个大水库,各处水液的分布都是有自己的常规标准的,如果哪里分布不正常了,哪里也就要出现问题了。 这条的加减,就是以津液为依据:“若渴”,患者出现了明显的口渴症状,口渴的原因是什么? 前面小前胡汤证的病机说过了,上焦有热啊,凡是温热皆能伤津液,出现了明显的口渴症状,是热盛津亏津液不足了,这时就可以去掉半夏,因为半夏大温而辛,去掉它避免燥伤津液。 加大人参的用量,以清热补津。 人参,凉,甘滋。 《神农本草经》: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药症,反复的给大家看,为的是加深印象,药症是基础,是万丈大楼的砖,一定要重视! 人参既能清热,又能生津。在小前胡汤证的基础上,热象进一步加重而导致津液更加亏虚,因此加大了人参的用量。 又再加一味栝楼根,即天花粉。 天花粉 凉 甘苦 《神农》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 天花粉,清热生津止渴 金匮要略中,对这个方子进行了广用: 治疟病发渴者,亦治劳疟。柴胡去半夏加栝楼汤(前胡8 人参3 黄芩3 甘草3 栝蒌根4 生姜2 大枣12)。 这条治疗的是疟病较轻,或是治疗后期变成劳疟而症候不重的,寒热往来,有少阳证,还有阳明里热津亏,出现口渴的。 伤寒杂病论,书中处处都有方剂的加减与合方示范,以及方剂广用,就像应用例题一样, 但是很多人读书不深入,或理解的不够,反倒学死了,只会套方,不加减,不变化,不合方,显示他是尊重经典,如果仲景先师看到了他的伤寒杂病论被这样用,估计胡子都要气歪了! 今天就到这吧
S$ A- F$ d6 T0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