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伤寒论》,只要有点中医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本书。是每个中医生必学的四大中医经典之一,该书相传原来是叫《伤寒杂病论》,后来因为各种历史原因,分成了现在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
《伤寒杂病论》原序里讲到“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由此可见本书是在《黄帝内经》、《难经》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所写的一部临床记录。因为该书只是一部一个医生临床治疗的记录本,所以主要则重于汤药和临床症状的辨别。
从书中可以看出,该书是把汉以前的医学上升到了系统的辨证论治上来,把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实效的药方用于临床上来,让后世的医家,对于中医治疗过程中,临床症状所表现出的病机及用药有规律可找,这是该书的唯一可取之处。
张仲景也许是一个名医,但成为医圣之说,只是后人加的,从很多宋朝以前的医书上来看,并没有“圣”字。那时的中国是一个封建国家,皇权为最高的,因为这样子,所以医学界也一样得弄一个权威出来吧。
本人学习中医20年,开始就学习伤寒论,后来对于历代有名的注解如柯琴,尤在径、成无已等人的注解,以及近现代的曹家达、张锡纯,现代名医刘渡舟,陈亦人等都去学习,其中不少是乱写的,很多是个人的主观意思在注伤寒论。现在本人结合临床治疗,也发现了伤寒论中很多不太实际的地方,也有的讲的不是十分明了。还得以临床来验证。
如《金匮要略》中讲到的宿食病,所谓的宿食,就是消化不良引起的食积,第23条“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稍有点中医常识的人,都知道人的消化吸收,在于脾胃的功能,如果说脾阳不足,胃阳不足,也不能消化而成积的,上不欲食,同时还下利这种情况,我从临床治疗中观察90%的病人都是脾胃阳虚,还有一大部分,是脾肾两脏的阳气都虚弱才引起的这种症状,而书上写的反而用苦寒败胃的承气汤,这是何解???《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中满者,泻之于内、、、、、、其实者,散而泻之。”王冰注“此不在高,不在下,故不可越,亦佳不可竭。但当泻之于内,消其坚满是也。”这就是中医治疗八法中的消法,后世的名医朱丹溪创了“保和丸”,比张仲景的用承气汤可以高明的多了。当然见脾阳虚的,还要再加参芪姜等补气温阳之药,再见肾阳也疲,补骨脂等也必用之。书中类似于这样的条文还很多。可惜很多注家,本来先是从儒,有文采,但不是一个专门治病的医生,所注的书,自然要去仔细的查看。
伤寒太阳经中的麻黄汤和桂枝汤等方,是治疗伤寒和中风的两个方。虽说是很经典的药方,但用于临床了要看情况,特别是老人、小孩子、平时身体虚弱的人,这种病人大多都伤寒的同时还挟有痰、挟有湿、挟有食积,往往一个伤寒引起了人体内在的气机不利,而产生了很多症状出来,单一的去套用书上的药方来治疗效果自然不好。今年感冒病人多,现在大多医生都没有去深入研究中医的,把感冒用一句“上呼吸道感染”来概括,乱用清热解毒的苦寒药,这固然不对。也有的人死抱着伤寒论的麻黄汤来治,效果也不好,本人把麻黄汤用一变通。见舌苔白厚腻,头重痛挟湿的加半夏、茯苓、苍术、厚朴、霍香、苏叶等;如果说咳嗽有一星期以上,脉虚者,加黄芪等以补气;有的咳嗽,舌尖红红有芒刺,舌的中后部又一层白厚腻的苔,这种是上热下寒,加黄芩以清上,加茯芩、半夏、姜等以温中下;见脉沉细弱,四脚冷的,加附子、干姜、等以温之、、、、、、总之,临床治疗和书上的理论是两回事,不能去机械的套用,套方药来治疗,必至病不能瘥。
现在的中医,有一种奇怪的现象,有一种是过度的迷信中医,特别是迷信伤寒。上次我和一个肺癌患者的朋友在聊天,把聊天记录放于空间里,引来了一个人的评论,如下。
癌症中医叫阴实证,其病理是从阳实到阴虚再到阳虚最后到阴实(癌症)。观其方: 生黄芪 30 党参 20 生白术 30 炒枳壳 15 杏仁 15 桔梗 15 北沙参 30 麦冬 30 百合 30 桃仁泥 15 仙鹤草,实为不解。体虚为有邪,见虚则补正气是不会恢复的。当以有胃先去邪,邪去正自安。癌症之资粮是痰浊、寒湿、水饮,癌症是喜欢冷水的,怎么还气阴两补呢,离开六经治癌症有路可走吗?此病用生附子都不为过扶心阳以桂枝甘草,便秘当温下,痰浊当用十枣,呕逆当生旱半夏,无论何种治法如果不能使病人,睡眠可以通宵,胃口大开,二便通利,手足温和,头面清冷皆是罔谈。
癌症中医叫阴实证,不知道何解。不知道是否治疗癌症大用附子就可????我在文荣医院,和呼吸科的王宝水主任(西医的,原来在金华广福医院,从事肿瘤治疗,所以癌症病人多来文荣医院后,他见对于很多癌症方面西医解决不了,和我以中西合作治疗)两人中医配合治疗好些肺癌的病人(肝癌、淋巴癌也有),本人除了见症肾阳不足才用附子外,都是根据病人的病机灵活用药,效果也很好。那怕是肺癌胸水渗出,也能很快的控制。其人的评论中讲到的六经以及扶心阳以桂枝甘草,便秘当温下,痰浊当用十枣,呕逆当生旱半夏等论述,全来于伤寒论,试问这种套用方药来治疗行得通??????
后来本人进入他的空间看了下,说他自己治疗的有效率达到100%,痊愈率达到95%,我见过的名医多矣,从没见这种神人,古人说“上工十全九”,能做到100%的,不是人,是神仙了。张仲景也是一个凡人,写了一部个人的临床记录,里面也有很多错误的地方(虽有的人说是后人加的,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张仲景也只是一个凡人,充其量只是一个名医而已,凡人怎么不会出错呢????)这是中药的怪像之一,自己不去如张仲景一样的“勤求古训”,而是死抱别人的片面之言在夸夸其谈。久而久之,造成了病人对中医的不信任。
另一种怪像是“中西医结合=中药+西药”每一种学术,能成为一个体系,必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也就是说学术体系是来于文化,没有特定的文化背景,是不可能形成某种学术的。中医讲理、法、方、药,西医何尝不是讲理法方药的。现在的很多西医生,治病也只是“三素一汤”(抗生素+激素+维生素+葡萄糖),往往生个小感冒治病半个月两个月还不见好,病人的胃越治越差,身体越治越弱。感冒了,用上“三素一汤”再加上中药的清热解毒药,美其名曰“中西结合”这种“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又能治好什么病呢,病人只好长叹病重难治。
以前本人也尝进入一些中医药论谈网,看看在论什么东西,尽眼是一些“铁杆中医”的夸夸其谈,讲的全不是什么实际的东西。中医的生命在于效果,没有效果的理论全是狗屁。我是一个中医生,从现实来看,中医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有必要吸收西医的营养来充实。
伤寒论是每一个学中医的必学之书,但不能迷信,一但对书迷信了,一切都完了。古人讲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是很在理的。
http://user.qzone.qq.com/54664357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