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中医药学的几种思路
——百年来中医学发展理论述评
黄煌
从整体上考虑中医学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在清代初期便开始了,这是宋明理学渗入中医学术后所造成的偏弊引起了一些有识之士的忧虑和反思。十九世纪末叶,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洋医学的传入和发展,给我国传统的中医学带来了极大的震动,生存危机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如何保存并发展中医,是百余年来中医界的一大 课题。许多学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医学的发展问题作了探索。这些思想观点,不仅是今天研究中医学发展理论的宝贵资料,而且也反映了百年来中医界抗争、思索、奋进的历史进程。
一、中西医汇通论
1892年,四川名医唐容川著成《中西医汇通医经精华》,首先使用了“中西汇通”这一名词,这是中医自发主动地吸收西医学的内容,试图发展充实自身的举动。持这一思想的,尚有罗定昌(《中西医粹》)、朱沛文(《华洋脏腑图象约纂》)、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等人。他们虽然大多承认中西医学各有短长,主张求同存异,所谓“不存疆域异同之见,但求折衷归于一是”(唐容川),然而实际上却带有明显的重中轻西倾向。其所谓的中西汇通,主要是用西医来印证中医,认为只有可以引证和说明中医经典理论的西医理论,才是可取的。如张锡纯认为:“西医新异之理,原多在中医包括之中,特古籍语意浑含,有赖后人阐发耳。”他们在著作中也多以本身相当粗疏的西医理论去牵强附会的方法,纯出主观臆想, 故汇通论者除张锡纯在中西医药物合用方面有些心得以外,理论上未能取得成就。然而,这种勇于接受新知、取长补短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医科学化论
持此论者为近代医家陆渊雷(1894—1955)。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内废止中医之声甚嚣尘上,余云岫等西医以中医不科学为由,欲借助政府的力量消灭中医。陆氏以中医科学化为号召奋起反击,一时国内反应强烈。陆氏认为中医疗效确实可靠,经验宝贵,但理论多臆想,空泛不足为凭,而西医理论出自实验才是科学,主张以西医理论来解释中医,凡符合西医理论者为科学,否则即为不科学。他说:“国医所以欲科学化,并非逐潮流、趋时髦也。国医有实效,而科学是实理。天下无不合实理之实效,而国医之理论乃不合实理。”“国医之胜于西医者,在治疗,不在理论,《素》《灵》《八十一难》理论之书 ,多出于古人之悬揣,不合生理、解剖、病理, 尊奉之以为医学之根柢,自招物议,引起废止中医之危机,此大不智也。”其所著《伤寒今释》《金匮金释》皆摒弃《内经》理论,而用西医理论解释之,各家经验证实之。陆氏这种思想,与当时日本新汉医的观点接近。其科学化论,是建筑在中医理论不科学这个认识基础上的,中医科学化,就是中医西医化,因而终究不能被广大中医所接受。因为不用说中西医学是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就其倡导以自身尚未发育完全的西医学理论来评价中医的科学性来说,此举亦难以说是科学的。特别在废止中医之声中提出,更不可时宜。
三、中医改进论
与陆渊雷的中医科学化论相比较,恽铁樵(1878—1935)的改进中医论显得比较和缓平正。这位编辑出身的医学家,以其渊博的知识,敏锐的目光,剖析比较东西方医学的长短。他指出:“西医之生理以解剖,《内经》之生理以气化”,“中国医学是平正的,非玄妙的,是近情著理人人可解的,非艰深难晓不可思议的”。认为“今日中西医皆立于同等地位”,“西医不能代替中医”“西方科学不是学术唯一之途径,东方医学自有的立脚点”。 其著作《群经见智录》洋洋四万言,阐述了中医理论的科学性,批判了余云岫等人否定中医的谬论。捍卫了中医学体系的完整性。恽氏并不否认中医学存在的缺陷,认为“天壤间无论何种事物,积久无有不敝,不能不与时推移”,主张“改进中医,整理学术”,其目的是“欲使退化之 中医进步, 欲使凌乱之 学术整齐”,认为“中医不改良, 亦终无自存之希望”。他的改进中医方案的第一步,是“诠明学理”,即“将古书晦涩之医理诠释明白,使尽人可喻”。他申明改进中医的原则,一是以中医学术为主体,“眼光须注意本身学说”,二是主张借鉴西方医学,认为西医论述生理的优点是中医急当吸取的,指出:“现在所急者,在明生理之真理,自当采用西国学说为重要工作之一”,但反对舍本逐末, 以科学化为时尚,中西医学“浸然杂揉”。恽氏这个以中医学为主题而汲取科学方法加以整理改进的主张,考虑到了中医学发展的历史性与特殊性,是一个值得研究借鉴的观点。
四、中西医结合论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党的中医政策的贯彻落实,五十年代中后期,中医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中西医药队伍空前团结,逐渐引出了中西医结合的势头。这时,毛泽东同志以马克思主义战略家的眼光,对中西医结合作了精辟的论述,指出了我国医学发展的方向。1956年8月24日, 毛泽东同志在同中国音乐家协会的负责同志会见时发表了他对中西文化及中西医学等问题的看法。其要点为:
1 医学不是艺术,没有民族形式,科学的基本原理是中外一致的。他说:“西医的确可以替人治好病,剖肚子,割阑尾,吃阿斯匹林,并没有什么民族形式,当归、大黄也不算民族形式”,“解剖刀一定要用中国式的,讲不通”,“要把外国的好东西都学到,比如学医,细菌学、生物化学、解剖学、病理学,这些都要学”。
2 学习西医学,是为了研究中医中药。他说:“要向外国学习科学的原理。学了这些原理,要用来研究中国的东西。我们要西医学中医,道理也就是这样。”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发展中国的新医学的理想:“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发展中国的新医学”。
3 提倡搞些不中不西、非驴非马的东西。他说:“不中不西的东西也可以搞一点,只要有人欢迎”,“非驴非马也可以,骡子就是非驴非马,驴马结合是可以改变形象的,不会完全不变”。毛泽东同志特别强调了西医学习中医,他说:“你们是学习西洋的东西的,是‘西医’,是宝贝,要重视你们,依靠你们”。
作为当时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同志这个思想,对中医工作和中西医结合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四十年来,国内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中西医结合的可能性、指导思想、研究方法作了大量的论证工作,全国在政府的领导下,曾搞过中西医结合、西医学习中医的群众运动。广泛的中西医结合的实践,取得了不少不可否认的成绩,中西医结合论成为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中医发展理论。但是,由于中医医学的体系不同,两者如何有机的结合尚需要经过长期艰苦 的探索。建国以来的中西医结合的提出,基本上属于政府的方针政策,或者说是一种在哲学层次上的思想,要过渡到医学的概念,恐怕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再者,中医与西医虽然都是医学,但认识人体、认识疾病以及治疗疾病的立场观点、思想方法、观察手段是不同的。两者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殊途必同归,最终中西医两种医学都能够对揭示人体的奥秘作出各自的贡献。所以,没有中医学与西医学共同的发展与繁荣,中医医结合只能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中西医结合,不能过分强调西医研究中医,很容易导致以西医学的体系来衡量中医学、 规范中医学、制约中医学,最终使得中医学术萎缩。要使中西医结合能正确地发展,就必须中西医相互学习和相互尊重,在临床上多合作,在疗效上比高低,不能空谈理论,不能互相排斥。
五、特色论
七十年代末,沉寂多年的中医论坛开始活跃。鉴于十年动乱期间中医药事业的惨痛损失,面对三中全会后百废待兴的局面,老一辈的中医专家对继承中医学遗产的心情尤为迫切。特色论便是这时期的主要理论。1982年4月, 卫生部在衡阳召开了全国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中医机构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是发展中医事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所谓中医特色,当时的解释是指用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四诊八纲、辨证论治、治则治法等基本理论来指导医疗、教学和科研。特色论是以强调中西医为两个不同体系为基本出发点的。它的提出,对以后的中医事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它促使了中医机构的建设和中医队伍建设,十多年来,我国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基地的建设和人才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不能不归结于衡阳会议的基本精神。其次,特色论为中医学术的发展也指出了方向。按理说,衡阳会议以后,中医学术应有一个大的发展,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中医学术的发展依然如故,后继乏人、后继乏术的局面未能有大的改观。其原因是十分复杂的,但从指导思想上看,不是没有失误之处的。衡阳会议对中医特色的解释,对理论的强调过多,对中医理论的改革与发展的期望尤其迫切,在特色论的基础上,衡阳会议提出了有别于中西医结合的口号——中医现代化。与中西医结合不同,中医现代化的概念是“用最新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研究中医理论”,“现在培养新的高级中医,要充实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内容,如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学科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中医现代化的提出,全国引起极大的反响,在医学界与哲学界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并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但是目前对中医现代化的概念、途径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确切的科学概括,这种新的高级中医的培养也显得步履维艰。更严重的是,中医现代化的口号,使中医界变得思想过于激进,对现代科学理论的期望过高,而对中医传统的临床技术和思维方式继承不力,以致各中医机构的内涵建设成为当今阻碍中医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六、多学科研究论
这是在特色论的基础上派生出的观点,在八十年代中期比较流行。持该论者主张吸收各方面的现代科学知识去研究中医理论,以导致中医学的革命。他们认为,多学科研究是中医学的特点所决定的。中医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就是吸取当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成就逐步形成的,就《黄帝内经》而论,就是一部多学科的著作。其中吸收了当时古代哲学思想、古天文学、气象学、历法学等内容。这就决定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复杂性和内容的广泛性。因而,现在更应重视吸收多种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成果。除现代医学以外,尚需与很多近几十年间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相结合,如时间生物学、心理学、电磁生物学、生物力学、环境医学等,并要注意医学以外的学科领域,如马列主义哲学、系统科学、天文学、气象学、数学、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协同学、耗散结构理论等,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中医所特有的综合性学科和基础学科,使中医理论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之上。
多学科研究论考虑到了中医学的自身特点的延续性以及现代科学发展的大趋势,立论具有新意,故在衡阳会议后提出,即引起中医界的关注。从近几年来多学科研究情况看,“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心理学、时间生物学等对中医学研究有可能互通有无,但由于中医理论存在着笼统性和不确定性,多学科研究在阐明部分中医理论中蕴涵的现代科学思想以后,便举步维艰,以难以有突破性的发展,更难以形成指导临床实践的应用理论。这是否应将多学科研究的方向从理论 转向临床?抑或古代自然观与现代自然观之间的差距无法缩小?这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七、 继承创新论
近几年来,中医界有关学术发展的讨论日见稀少,但人们对中医的前途并未失去关心。市场经济将给中医带来严峻的挑战,本世纪初的生存危机有可能再度出现。中医机构的内涵建设将如何进行?中医的临床疗效将如何近一步提高?这些问题,都将促使人们重视中医学术的发展研究。今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中医药科技大会上,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根据江泽民同志发展我国科技的思想提出来了发展中医药学的新思路——继承创新论。
继承创新论强调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极为丰富的实践经验。明确指出要发展中医学,首先应该继承中医药,继承是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要认认真真地学习中医药,深刻理解它的科学内涵,努力继承它的精华。继承创新论认为,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它的辨证论治规律、药物组合理论,反映了这门学科的主体特征和特色。这个特色不能丢。同时,根据江泽民同志“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基本精神,强调了中医药学的创新。历史的经验证明,再辉煌的学科,一旦固步自封,停止创新,就要失去昔日的光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创新是中医药进步的灵魂,创新是中医药 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会认为,要从临床、 生产、实验以及文献等多角度出发,加强在中医药研究方面的发展创新意识,要运用传统的方法和现代的方法研究中医药,根据新的医疗实践和科技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新理论。
与建国后的几个发展理论相比,继承创新论的含盖面很广,是在 吸收了以往中医学发展理论的合理内核后提出的。它不仅考虑到了中医学的历史和现状,更立足于中医药学术自身的发展,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中西文化综合交融的今天,它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于主体形成于漫长古代社会的中医药学来说,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代,强调继承创新比其它学科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七、结语
纵观百年来的中医发展理论,可分为建国前与建国后两个部分,建国前的理论,属于中医学者的研究,有相当的学术深度,但没有政府的支持,终究显得软弱无力;建国后的发展理论,基本上是政府行为,这对发展中医事业是极其有利的,并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在中医学术的发展上有些过急,不是以西医改造中医,便是对中医理论的现代化期望过高,也给中医学术的发展带来一些负影响。但是近来出现的继承创新论,是中医学发展理论中最具有学术深度的理论,值得高度重视。可以相信,只要踏踏实实搞好继承和创新,实现中医药学在21世纪的全面振兴是完全有可能的。
(本文原载《医学与哲学》1987年 期,1999年作修改补充,主要是增加了第七部分的继承创新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