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寒论》第221条: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这里的“发热汗出”与“身重”是否相矛盾?
既然有阳明的发热汗出,则阳明热应已蒸发掉了太阳寒湿,为什么还会出现身重?
或者本应为“身重”在前,“发热汗出”在后?即
221、阳明病,脉浮而紧、身重,后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