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楼主 |
发表于 2007-9-17 19:11:05
|
只看该作者
从历史来看,关于"六经钤百病"不外乎否定与肯定两种意见。否定固然
不对,但是只强调六经而忽视其他辨证,甚或主张以六经辨证代替其他辨证,
也是不对的。要求对"六经钤百病"能有比较确切的理解,必须弄清以下两种
关系。
1·六经病与百病的关系 百病,是指各种不同的疾病,极言其多,故
称"百病",甚至称为"万病"。病种尽管根多,临床表现各异,但总是机体的
反应。因此,就其内在病理变化来说,必有一定的规律,而六经病正是对内
在病变共性的高度概括。所以,六经病既不是独立的病种,也不是百病之外
的疾病。何秀山曾经指出,"病变无常,不出六经之外,《伤寒论》之六经,
乃百病之六经,非伤寒所独也。"颇能说明六经病与百病的关系。《伤寒论》采
用六经分病,乃是据疾病内在变化的分类,这种分类方法,实寓深意,是仲景
的伟大刨造。
辨六经病的目的是辨病之所在,简言之,就是辨别"病所。,这是《伤寒
论》辨病理论的最大特点,也是最大优点。正如章炳鳞在《伤寒论今释》序中
所说,"疗病者,以病所为依据者也,得其病所,则治不至于逆,随其所在而导
之可矣。。事实的确如此,不论外感病,内伤病,不论哪一科哪一种病,只要出
现某经主证,就可确诊为某经病,而随经出治,常可获得预期疗效。吴坤安
曾举厥阴病为例进行说明,他说:"六经主病,仲景非专为伤寒立言,如厥阴
所述气冲吐蛔等证,乃厥阴风木自病,不拘伤寒杂病,但见呕逆吐蛔者,即是
肝邪犯胃,宜兼厥阴而治。"(《伤寒指掌》,或者以为所举都是属于"伤寒
派"医家的论述,论据不够。那么,就来看看温病学家叶天士、吴鞠通是怎样
对待六经的。叶天士的代表作《外感温热病篇》中多次提到六经,如"里结于
何?在阴明胃与肠也·。""恐其有湿聚太阴为满。""以冲脉隶属阳明也。"防
是阳明胃实"等。在内科杂病的医案中,每据六经分析病机,如 "厥阴内
风,乘阳明脉络之虚。"(中风案,"少阳上聚为瘕,厥阴下结为疝。"(肝风
案)"厥阴上干,久则阳明失降。"(眩晕案)"太阴脾脏日削,自然少阳胆木来
侮。"(虚劳案,"厥阴少阴,龙相上越。"(吐血案,在确定治法与解释药物配伍
意义时,也往往援用六经,如"议少阳阳明同治法","治在太阴厥阴","通补
阳明",以及"白术补太阴,厚朴通阳明,当归补厥阴,丹皮泄少阳"等。由此
可见,叶氏不仅没有否定六经,也未把六经专属于外感风寒范围,而是厂泛
运用,且有较多的充实。吴鞠通的代表作《温病条辨》中,除太阳病名称外,
其他五经部多次提及,如"太阴温病"、"阳明温病"、"少阴温病"、"手大阴暑
温"、"手厥阴暑温"、"暑邪深入少阴"、"暑邪深入厥阴”、"阳明湿温"门及"太
阴脾疟"、"少阳疟"、"大阴三疟。、"少阴三疟"·"厥阴三疟"等,只不过增入温
暑诸名罢了。临床尤擅运用经方治疗疑难危重病证,屡起沉菏,为同辈医家所
赞佩,散见于《吴鞠通医案》,不赘。当代已故的名医如蒲辅周、岳美中、金寿
山等,都以擅用六经理论解决疑难病而享盛名。再如范中林之治内科杂病,
陈达夫之治眼科病,李树勋之治儿科病,也都是以六经辨证理论为指导。这
些,皆足以证明"六经钤百病"论点的正确。本人对此也有较深的体会,如治
一例西医诊断为脑干脑炎的女性患者,屡医乏效。诊属寒邪直中少阴证,用
温经通阳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收到显著的效果。又如用以石膏、大黄为
主药的清下方治愈阳明蕴热的顽固瘙痒症。再如治愈一例患胃穿孔急腹症
的高龄老人,证见亡阳厥脱,因而先用四逆汤加味急救回阳,怠阳回之后;继
用大柴胡汤和解兼攻,从而获得意外的疗效,充分体现了六经辨证的重要意
义。
2·六经辨证与其他辨证的关系 《伤寒论》原文的六经主要是辨病,所
以每经病之前都标出"辨xx病脉证并治",每经病的首条,皆是"xx之为
病",多数条文皆冠门 "xx病"。对于两经或三经病同时发生的,名为合
病;先后出现的,名为并病,而不称为合证、并证。至于"此为阳明病也","伤
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自利不渴者,属太阴","自利而渴者,属少
阴"等,则是辨六经病的实例。然而辨病离不开临床证候,所以《伤寒论》也
间有迳称"某证",如"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据证知
病,既然未见阳明少阳证,则知病仍在太阳,没有传入阳明、少阴。又如"伤
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提示治病的步骤应随证而异。虽然已经具
有阳明证,但少阳病的主证尚在,而且胆胃气逆颇甚,即不可专攻阳明。由
于辨病的依据是临床证侯,所以亦称"六经辨证"。北宋·庞安常所著的《伤
寒总病论》,已将"xx病"称作 "xx证",实耳六经辨证提法之先河。这
里,必须明确六经辨证之目的是辨病之所在,证相病名虽不同而精神是一致
的,乃是六经辨证与其他辨证的主要区别处。掌握了这一区别,则六经辨证
与其他辨证之间的关系可不言而解。否则,必然纠缠不清,或各种辨证并列
而忽视六经,或强调六经而贬抑其他辨证,或将八纲辨证排除于六经辨证之
外等等。
六经辨证之所以重要,因其概括了内在病变共性的"病所",但只知病之
所在,还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必须同时辨清病的性质,才能全面掌握病机。因
此,"《伤寒论》六经病篇的全部内容都贯穿着八纲辨证精神,只不过没有八纲
名称而已。前辈许多医家对此已有认识,如无求子的《伤寒百问》就提出了
问表证,问里证,问表里两证俱见,问无表里证,问阴证,问阳证等。许叔微
说:"伤寒最要,表里虚实为先。"(《伤寒发微论》)程钟龄说,"伤寒变证,万有
不齐,而总不外乎表里寒热四字。"(《医学心悟》)陶节淹首次将阴阳表里寒
热虚实八者联在一起,提出"夫伤寒三百九十七法,无出于表里虚实阴阳冷
热八者。"(《伤寒全生集》)其后徐春甫又加上"纲领"两字,以示其重要。如
“表里虚实阴阳寒热八者,为伤寒之纲领。"(《古今医统大全》,约而言之,则
为"八纲",当是八纲辨证名称的来源。程郊情也曾强调指出“《伤寒论》乃
医门之轨范,其中教人如何辨阴阳表里,如何察寒热虚实。"(《伤寒论后条
辨》,日医丹波元简同样认为八纲是学习《伤寒论》的重点,并联系治法提出
"要之《伤寒论》一部,全是性命之书,其所关系大矣,故读此书,涤尽胸中成
见,宜于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之分,发汗吐下攻补和温之别,而痛著功夫。"
(《伤寒论辑义》)这些皆表明"八纲"确实是《伤寒论》辨证理论的核心内容之
一。有些医家认为"八纲"与《伤寒论》无关,并且只强调"八纲"具有共性,不
承认六经辨证具有共性,显然是错误的。要知六经概括了"病所","八纲"概
括了"病性",都属于共性而名有侧重,临床辨证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共同构
成《伤寒论》的辨证体系,而为各种辨证的基础。
实践证明,既辨病所,又辨病性,是临床辨证的两个重要环节,必须紧密
联系,综合运用。然而,高度概括的六经与八纲,只能得出比较笼统的总的
病机概念,所以《伤寒论》在具体辨证时,又提出了"荣卫"、"水气"、"淤血"·
"上焦"、"中焦"、"下焦"等有关病机、病位的概念,有时则直接提到脏腑。
现代所说的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脏腑辨证等,实际是上述辨证内容的
引申和发展。由于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符合温病病情变化的规律,用
作温病的辨证纲领,确实有利于温病的治疗。然而,这仅是辨证个性方面的
发展,并没有离开辨证共性的六经与八纲,也不可能完全离开。共性不能代
替个性,个性更不能代替共性,所以,主张只要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不
要六经辨证,或主张只要六经辨证,不要卫气营血、三焦辨证,都是片面
的;不可取的。至于脏腑辨证与六经辨证的关系尤其紧密,既不是对立的,
也不是完全等同的。 |
|